解析国家级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396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国家级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析国家级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析国家级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国家级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doc

《解析国家级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国家级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析国家级高新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别.doc

何为高新区呢?

     高新区时指: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指我国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的范围包括:

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 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其它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高新技术范围将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补充和修订。

 

    高新区优惠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具备国家科委《关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规定的条件。

认定工作由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

兴办高新技术企业的手续是,兴办者向开发区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核定后报省、市科委批准。

高新技术产业享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性政策。

如享受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优惠,为生产出口产品而进口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免领进口证,经批准可设立技术进出口公司,享受外贸经营权,可通过银行发行债券以筹集资金,基本建设投资可优先纳入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可以免购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可以自行制定产品试销价格或自行定价,可以对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仪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五年内企业交税收新增部分可用于开发区建设,安排劳动就业和招收职工时可得到优先考虑等,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采取优惠政策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也会成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负责统筹管理及招商等。

 

 

     高新区创业的历程

  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

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共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建区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

 

 截至2010年,我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数量达到了69个,其中有13个是在2010年由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

 

 

     高新区鲜明的特色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智力密集和开放环境条件为依托,主要依靠国内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手段,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和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的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高新技术产普的有效途径。

现阶段要进一步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强化功能建设,营造吸引优秀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重要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高新区丰富的内涵

 1.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2. 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区;  

 3. 深化改革和加快体制创新的试验区;  

 4.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对外开放的展示区;  

 5. 培养、造就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学校;  

 6.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  

 7. 体现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新社区。

 

   高新区发展的领域

 1.电子与信息技术  

 2.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  

 3.新材料及应用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5.航空航天技术  

 6.海洋工程技术  

 7.核应用技术 

 8.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  

 9.环境保护新技术  

 10.现代农业技术   

11.其他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什么是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

 

    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方向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享受的优惠条件少于经济特区(只有工业企业才可享受一些优惠条件);着重于发挥枢纽作用,即对内对外辐射作用,沟通中外经济联系,通过外引内联促进内地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为繁荣全国经济作出贡献; 

 

    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任务

  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任务是:

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扩大出口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积累建设资金;开发国内紧缺产品,满足全国生产建设需要;及时掌握和传播经济技术信息;培养各方面人才,以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工作的需要。

 

    经济技术开发区类型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具有较强的科技力量,且外贸也较发达。

但由于各开发区的地理位置不同,且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有差距,因而其开发模式也不相同,大体分为4类:

 

  ①发展尖端科技,建立新兴产业的开发区。

 

  它所依托的城市一般是工业基础较雄厚,工业门类较齐全,科技和经济管理水平较高,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和天津; 

  ②沟通内外经济联系,发展转口和出口贸易的开发区。

 

  一般毗邻深水良港、交流网络发达,地处国际航运发达的地区,并具有较广阔的腹地、对外经济活跃的开发区,主要起传递经济信息,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增进中外经济联系和交往的作用,如大连、宁波等; 

  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适用于地处风景名胜、周围地区旅游资源发达的开发区。

 

  重点是发展旅游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④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开展中外经济合作的开发区。

 

  为加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必须完善其投资环境(如制定经济优惠法规,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充分利用其所依托城市的经济、技术、对内外经济联系和宽广的腹地优势;建立一个政企分开的高效率管理机构。

 

 

  国家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优惠政策:

 

  ①区内开办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的生产性企业(统称开发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其中,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经企业申请、市税务机关批准,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和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②对开发区企业征收的地方所得税,需要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开发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决定。

 

  ③开发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商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汇出税 。

 

  ④外商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而有来源于开发区的股息 、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依法给予减征企业所得税优惠。

其中,提供资金、设备的条件优惠或者转让的先进技术,需要更多给予减征、免征优惠的,由开发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决定。

 

  ⑤开发区企业进口自用的建筑材料、生产设备、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交通工具和办公用品,免征关税和进口税。

 

  ⑥开发区企业用进口的免税原材料、零配件、元器件加工的产品转为内销时,对其所用的进口料件 ,照章补税。

开发区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除石油、成品油和国家另有规定的产品外,免征生产环节的工商税;内销产品照章征税。

 

  ⑦在开发区企业中工作或者在开发区内居住的外商人员,携带进口自用的安家物品和交通工具,凭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证明文件,在合理数量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税。

12个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电讯畅通,供水、供电充足,生产、生活设施齐备,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