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415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常用方剂组成.docx

常用方剂组成

麻黄汤

组成:

麻黄6g,杏仁9g,甘草3g,桂枝4g

功效: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疼、鼻塞流涕、脉浮紧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肾炎水肿、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病症。

麻黄加术汤

组成:

麻黄6g,杏仁9g,甘草3g,桂枝4g,白术9g

功效:

宣痹止痛、散寒祛湿

主治:

风寒湿痹,身体烦疼、恶寒发热、无汗等症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寒湿感冒、风湿病等病症。

麻杏薏甘汤

组成:

麻黄6g,杏仁6g,甘草3g,薏苡仁12g

功效:

发汗解表、祛除风湿

主治:

外感风湿,一身尽疼,发热,午后较甚之证。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等病症。

三拗汤

组成:

麻黄9g,杏仁9g,甘草9g

功效:

宣散风寒

主治:

感冒风寒证,证见鼻塞声重、头目胀痛、四肢拘蜷、咳嗽有痰、胸满气短、苔白、脉浮紧。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鼻炎、失音等病症。

华盖散

组成:

麻黄30g,杏仁30g,桑白皮30g,茯苓30g,紫苏子30g,陈皮30g,甘草15g(为散,每服9g)

功效:

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

风寒袭肺痰阻气滞证,证见咳嗽上气、贪多色白、咳嗽不利、舌苔白、脉浮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大青龙汤

组成:

麻黄12g,炙甘草5g,石膏12g,生姜9g,大枣3枚,桂枝6g,杏仁6g

功效: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

风寒表实兼里热证,证见恶寒发热并重、头身疼痛无汗、口干、烦躁、脉浮紧。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炎、感冒等病症。

桂枝汤

组成:

桂枝9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塞或流清涕、干呕、口干渴、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体虚感冒、哮喘、病后或产后之微寒微热、妊娠反应、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冻疮、神经痛、大动脉炎等病症。

桂枝加葛根汤

组成:

桂枝6g,葛根12g,白芍6g,甘草5g,生姜9g,大枣3枚。

功效:

解肌祛风,舒筋脉

主治: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虚人感冒、神经痛等病症。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组成:

桂枝9g,白芍9g,生姜9g,大枣4枚,厚朴6g,甘草6g,杏仁6g

功效:

解肌发表、下气平喘

主治:

素有喘痰、又感风寒而有桂枝汤证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气喘等病症。

葛根汤

组成:

桂枝6g,麻黄9g,葛根12g,白芍6g,甘草6g,生姜9g,大枣7枚

功效:

发汗解表

主治:

外感风寒证,证见发热无汗、恶寒、项背强而拘急,或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舌苔薄白、脉浮。

亦治痢疾、麻疹初期有上症者。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脑炎、慢性鼻炎、颈椎病、面瘫、流行性腮腺炎等病症。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组成:

桂枝9g,芍药9g,生姜9g,甘草6g,大枣12枚,龙骨15g,牡蛎15g

功效:

调和阴阳、潜阳涩精

主治:

虚劳病阴阳两虚,心阳虚之烦躁,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少腹弦急,阴部寒冷。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久病阴阳两虚,腹有寒感。

男子遗精,妇女虚寒带下病,并可用于失眠症。

九味羌活汤

组成:

防风10g,羌活6g,苍术6g,细辛2g,白芷3g,川芎3g,甘草3g,黄芩3g,生地黄3g。

功效:

发汗祛湿、清热止痛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四肢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舌苔薄黄。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病症之见风寒湿邪在表而里热较轻者。

大九味羌活汤

组成:

白术9g,苍术9g,羌活9g,独活9g,防风9g,防己9g,知母30g,细辛9g,生地黄30g,甘草3g,川芎30g,黄连9g,黄芩9g。

功效:

发散风寒,祛湿清热

主治:

风寒湿邪表证兼有里热,证见头痛发热、恶寒、烦满、口干而渴等。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感冒、风湿病等病属外有表邪而内有较重之热象者。

香苏散

组成:

香附60g,紫苏叶60g,陈皮30g,甘草15g(为粗末,每次9g,煎服)

功效: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

风寒感冒致气机郁滞,证见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胁痞闷、得温则舒、苔薄白、脉紧。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感冒、胃肠型感冒属于风寒兼气机郁滞者。

加味香苏散

组成:

香附4g,紫苏叶5g,陈皮4g,甘草2.5g,秦艽3g,荆芥3g,川芎15g,防风3g,蔓荆子3g,生姜3片。

功效:

发汗解表

主治:

四时感冒,证见头痛身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兼有气滞的感冒、胃肠炎,加减治疗胃神经官能症、胃溃疡、胆囊炎、慢性结肠炎等病症。

小青龙汤

组成:

麻黄9g,白芍9g,半夏9g,细辛9g,干姜3g,五味子3g,甘草6g,桂枝6g

功效:

解表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内有水饮证,证见恶寒发热、不渴、无汗、浮肿、身痛、胸痞、干呕咳喘、脉浮。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加味治疗急性肾炎、百日咳、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肺心病等病症。

射干麻黄汤

组成:

射干6g,麻黄9g,生姜9g,细辛3g,五味子3g,制半夏9g,紫菀6g,款冬花6g,大枣3g

功效:

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寒饮阻肺证,证见咳逆喘息、喉中哮鸣如水鸡声、痰多清晰、胸满闷、苔白滑、脉紧滑。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桑菊饮

组成:

桑叶7.5g,菊花3g,杏仁6g,连翘5g,薄荷2.5g,芦根6g,桔梗6g,甘草2.5g

功效:

疏散风寒、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表证,证见身微热、口干微渴、咳嗽、头痛鼻塞。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麻疹、百日咳、急性结膜炎等症。

银翘散

组成:

金银花9g,连翘9g,桔梗6g,竹叶4g,荆芥5g,牛蒡子9g,淡豆豉5g,薄荷6g,甘草5g(上为散,鲜芦根煎汤煮散服)

功效: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期,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咽炎、咽峡疱疹、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湿疹等病症。

麻杏石甘汤

组成:

麻黄5g,杏仁6g,甘草6g,石膏18g

功效:

解表清热、宣肺平喘

主治:

肺热雍盛证,外感风邪,证见身热不解、咳喘气逆、口渴、苔白、脉浮滑而数。

临床运用:

本方为治疗肺热喘的名方,可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荨麻疹、鼻炎、喉炎、百日咳等病症。

越婢汤

组成:

麻黄9g,石膏18g,生姜9g,甘草6g,大枣4枚

功效:

宣肺泄热、利水消肿

主治:

风水证,证见发热或无大热、汗出或无汗出、恶风、一身悉肿、脉浮。

临床运用:

本方可加减治疗急性肾炎水肿、风湿热、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升麻葛根汤

组成:

升麻3g,葛根3g,白芍6g,甘草3g

功效:

辛凉解肌、透疹解毒

主治:

麻疹出疹不畅,证见发热恶风、头痛肢痛、喷嚏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干红、脉浮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麻疹、风疹,单纯疱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也可加味治疗痢疾。

竹叶柳蒡汤

组成:

竹叶5g,西河柳6g,荆芥4.5g,葛根4.5g,牛蒡子4.5g,蝉蜕3g,薄荷3g,甘草3g,石膏15g,知母3g,玄参3g,麦冬9g

功效:

解表透疹、清泄肺胃

主治:

麻疹透发不畅,证见发热口渴、咳嗽气喘、烦闷躁乱、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麻疹、风疹、水痘等病毒性皮肤病,也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荨麻疹等疾病。

柴葛解肌汤

组成:

柴胡6g,白芍6g,葛根9g,甘草3g,黄芩6g,羌活3g,白芷3g,桔梗3g,大枣3枚,石膏3g,生姜3片

功效:

解表清热

主治:

感冒风寒,寒郁化痰,证见发热头痛、肢楚、目痛鼻干、心烦不眠、舌苔黄薄、脉浮数。

临床运用:

本方重在解表,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胃肠型感冒等病症。

人参败毒散

组成:

柴胡30g,前胡30g,川芎30g,枳壳30g,羌活30g,独活30g,茯苓30g,桔梗30g,人参30g,甘草15g加生姜、薄荷煎服

功效:

益气解表、散寒祛湿

主治:

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证见憎寒壮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疼痛、胸腹痞满。

临床运用:

本方为扶正解表之剂,主要用于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用本方加减亦可治时疫、痢疾、疟疾、疮疡初起之有表证者。

荆防败毒散

组成:

荆芥5g,防风5g,茯苓5g,川芎5g,前胡5g,独活5g,柴胡5g,枳壳5g,桔梗5g,甘草3g

功效:

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证见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无汗、鼻塞身重、苔薄白、脉浮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病、皮炎、荨麻疹、湿疹以及时行疟疾、痢疾、疮疡等病症。

参苏饮

组成:

人参23g,苏叶23g,葛根23g,前胡23g,半夏23g,茯苓23g,甘草15g,木香15g,枳壳15g,桔梗15g,陈皮15g加生姜、大枣同煎。

功效:

益气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

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证见增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胸膈满闷、脉浮。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老人、或病后、产后等有气虚证见证的感冒、胃肠型感冒、咳嗽等病症。

再造散

组成:

黄芪6g,人参3g,桂枝3g,甘草1.5g,制附子3g,细辛2g,羌活3g,防风3g,川芎3g,生姜3g

功效:

助阳益气、发汗解表

主治:

阳气虚弱、感冒风寒证,证见头痛身热恶寒、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临床运用:

本方宜用于体质虚弱者患风寒感冒,如妇女产后感冒风寒、老人体虚外感等。

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

麻黄5g,制附子3g,细辛3g

功效:

助阳解表

主治:

素体阳虚,感冒风寒,少阴病恶寒重、发热轻、脉沉者

临床运用:

本方主要用于感冒、咳嗽、哮喘等属于风寒而体质虚者。

亦可加味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腰肌劳损、神经性头痛等病症。

葱白七味饮

组成:

葱白9g,葛根9g,淡豆豉6g,生姜6g,麦冬9g,熟地黄9g

功效:

养血益表

主治:

病后阴虚血亏,感受外邪,或失血(吐血、便血等出血症)之后,复感风寒,证见头痛身热、微寒无汗、舌淡苔白、脉细。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血虚病人的感冒。

如妇女月经期,产后,或病后血虚者外感可用。

加减葳蕤汤

组成:

玉竹9g,葱白5g,桔梗5g,白薇3g,淡豆豉9g,薄荷5g,甘草5g,大枣2枚

功效:

滋阴解表

主治:

阴虚之体感外邪,证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干、痰稠难出、口渴心烦、无汗或少汗、舌红、脉细数。

临床运用:

本方多用于阴虚病者若复感外邪。

如老人、妇女产后感冒、扁桃体炎、咽炎等病症之有阴虚见证者。

大承气汤

组成:

大黄12g,厚朴24g,枳实12g,芒硝6g

功效:

峻下热结、泻火解毒

主治:

阳明腑实证,证见不恶寒、反恶热、大便不通、腹胀痛拒按、谵语烦躁、舌苔干燥起刺、脉沉实;或热结旁流、下利清水;或热厥、痉病属于里热实症,以痞、满、燥、实四证为主证。

临床运用:

该方有强烈的泻下作用,可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肺脓疡、败血症、急性细菌性痢疾之初起以及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各类型肠梗阻等疾病。

小承气汤

组成:

大黄12g,枳实9g,厚朴6g

功效:

轻下热结

主治:

阳明腑实证,症见谵语便硬、潮热、胸腹痞满、舌苔老黄、以痞、满、实而不燥为主证;或脘腹胀满,里急后重。

临床运用:

本方除可用于治疗热病伤阴的腑实证之外,还可用于慢性胃炎、肝炎、痢疾初期等病症的对症治疗。

调胃承气汤

组成:

大黄12g,芒硝10g,甘草6g

功效:

缓下热结

主治:

阳明病之胃肠燥热证,证见口渴便秘、腹满拒按、或蒸蒸发热、谵语甚至吐血发斑、口齿咽痛、苔黄、脉滑数有力、以躁、实而无痞满为主证。

临床运用:

本方适应症证与大承气汤相似而药力较缓。

可用于治疗便秘、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病症。

大陷胸汤

组成:

大黄10g,芒硝10g,甘遂1g

功效:

峻下热结

主治:

结胸证,证见便硬、舌干燥而渴、日晡潮热、或短气烦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脉沉紧按之有力。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化脓性阑尾炎等病症。

大黄附子汤

组成:

大黄9g,制附子9g,细辛3g

功效: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积实证,证见腹痛便结、胁下偏痛、手足厥逆、舌苔白腻、脉紧弦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病症。

温脾汤

组成:

制附子9g,干姜6g,人参9g,甘草6g,大黄12g

功效:

温补脾阳、泻下冷积

主治:

脾肾阳虚、阳气不运,致冷积阻滞于肠胃、大便秘结不通者。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胃肠功能下降、肠蠕动无力而排便困难者,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病症。

三物备急丸

组成:

大黄30g,干姜30g,巴豆30g(上药为散,每服0.6-1.5g)

功效:

攻逐寒积

主治:

寒积证,证见猝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口噤暴厥、大便不通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食物中毒、急性单纯性肠梗阻、肠粘连

麻子仁丸

组成:

麻子仁20g,白芍9g,枳实9g,大黄12g,厚朴9g,杏仁10g(为蜜丸,每服9g)

功效:

润肠通便

主治:

肠胃燥热证,证见大便硬,小便数

临床运用:

本方多用于治疗体虚者及老年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和产后便秘。

五仁丸

组成:

桃仁15g,杏仁15g,柏子仁9g,松子仁5g,郁李仁5g,陈皮20g

功效:

润肠通便

主治:

大肠干燥失润,传导艰难。

津液不足之便秘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老年、产后、手术后及病后者血虚津亏之便秘。

济川煎

组成:

当归9-15g,牛膝6g,肉苁蓉6-9g,泽泻5g,升麻1.5-3g,枳壳3g

功效:

温润通便

主治:

肾虚便秘,证见神疲气弱、大便不通、小便清长、腰酸背冷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老年便秘效果较佳。

十枣汤

组成:

芫花1g,甘遂1g,大戟1g,大枣10枚煎汤送服

功效:

攻逐水饮

主治:

悬饮证,证见胁下有水气、咳喘、胸胁引痛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胸腔积液和顽固性腹水,如渗出性胸膜炎、血吸虫病及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等(泻下剧烈,毒性大,慎用)

控涎丹

组成:

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份(糊为丸,每服3g)

功效:

祛痰逐饮

主治:

痰饮留伏于胸膈之上下,经隧之中,颈项、胸背、腰胯疼痛,筋骨牵引作痛,或手足冷痹,或头痛不可忍,或神志昏糊,或痰唾粘稠,流涎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胸腔积液、哮喘痰多、乳腺小叶增生、淋巴结核等病症。

舟车丸

组成:

牵牛子120g,甘遂30g,芫花30g,大戟30g,大黄60g,青皮15g,陈皮15g,槟榔15g(为末为丸,每服3-6g)

功效:

行气逐水

主治:

水肿肤胀,形气俱实,证见口渴气促、腹坚、大便秘结、脉沉实有力。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之正气不虚者(有毒之峻剂,慎用)

黄龙汤

组成:

大黄9g,芒硝9g,枳实9g,厚朴6g,甘草3g,当归9g,人参6g,桔梗3g,大枣2枚、生姜3片

功效:

扶正攻下

主治:

里热实症而气血虚弱者,证见或大便秘结、脘腹胀痛,或自利渗水、身热口渴、神疲少气、谵语神昏、舌苔焦黄或黑、脉虚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体虚便秘、轻型肠梗阻和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新加黄龙汤

组成:

甘草6g,大黄9g,芒硝3g,当归4.5g,人参4.5g,玄参15g,麦冬15g,生地黄15g,海参2条,姜汁6匙

功效:

泻火通便

主治:

热结而气阴两虚证,证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倦怠少气、口干咽燥、苔黄干或焦黑、脉沉弱或沉涩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湿热病热伤气阴的便秘外,也可以用于治疗体虚者的便秘。

承气养营汤

组成:

当归9g,白芍15g,知母9g,大黄12g,厚朴9g,枳壳9g,生地黄12g

功效:

养阴通便

主治:

数下亡阴证,证见唇干口燥、身热不解、腹硬满而痛、大便不通。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热病后期津液亏涸引起的便秘。

对体虚和老人便秘也可使用。

增液承气汤

组成:

玄参30g,麦冬25g,生地黄25g,大黄9g,芒硝4.5g

功效: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

热结阴亏证,证见燥屎不行、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传染病高热、便秘、痔疮、黏膜干燥症、鼻衄等病症。

小柴胡汤

组成:

柴胡25g,黄芩9g,人参6g,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半夏9g

功效:

和解少阳

主治:

少阳病,证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脉弦。

亦治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杂病等

临床运用:

本方使用较广,可用于治疗发热、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结核病、眩晕症、肝炎、胃炎、胆囊炎、肾炎等病症之有以上证状者。

柴胡桂枝干姜汤

组成:

柴胡15g,桂枝9g,干姜9g,瓜蒌根15g,黄芩9g,牡蛎24g,甘草6g

功效:

温里祛寒、和解散结、温化水饮

主治:

伤寒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冲气上逆、微渴不呕、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疟疾寒多热少或但热不寒。

临床运用:

本方主治少阳兼水饮之证,可用于治疗疟疾、神经官能症、肝硬化、精神分裂症等病症

柴胡枳桔汤

组成:

柴胡3-4g,枳壳4.5g,姜半夏4.5g,黄芩4g,橘皮4.5g,桔梗3g,雨前茶3g,生姜3-4.5g

功效:

和解透疹,利气宽胸

主治:

伤寒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满痛、头目眩痛、舌苔白滑、脉弦浮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感冒、胃肠型感冒、胃肠炎病,也可加味治疗胆道疾病。

蒿芩清胆汤

组成:

青蒿6g,竹茹9g,半夏9g,茯苓9g,黄芩6g,枳壳5g,陈皮4.5g,碧玉散9g

功效: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

少阳湿热痰浊证,证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吐痰涎、胸胁胀满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急性胃炎、疟疾、慢性胰腺炎等病的各种感染性发热和不明原因的发热。

柴胡达原饮

组成:

柴胡5g,枳实5g,厚朴5g,青皮5g,黄芩15g,槟榔1g,炙甘草2g,草果2g,桔梗3g,荷叶10-15g

功效:

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

湿痰邪伏膜原,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便秘、尿赤、脉弦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胃肠型感冒、疟疾等病症。

达原饮

组成:

槟榔12g,厚朴9g,草果仁3g,知母12g,白芍9g,黄芩12g,甘草3g

功效:

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主治:

邪伏膜原,证见憎寒壮热、胸闷呕恶、头痛、烦躁

临床运用:

本方加减可用于治疗瘟疫、疟疾、流行性感冒、肠炎、斑疹、伤寒等病症。

四逆散

组成:

甘草6g,枳实6g,柴胡6g,白芍9g

功效:

疏肝理脾、透邪解郁

主治:

肝失疏泄、气郁致厥,证见手足厥冷,或咳,或悸、或泻痢腹痛,胁肋胀满、脘腹疼痛。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细菌性痢疾、神经官能症、泌尿系结石、痛经、不孕症、阳痿、肠梗阻等病症。

逍遥散

组成:

柴胡30g,当归30g,白芍30g,白术30g,茯苓30g,甘草15g(为散,每服6-9g)

功效:

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

肝郁血虚、脾虚,证见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咽干、月经不调、脉弦而虚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治疗肝炎、肝硬化、胆囊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乳腺增生、慢性睾丸炎、前列腺疾病、妇女更年期疾病、痛经等。

丹栀逍遥散

组成:

牡丹皮6g,栀子6g,柴胡6g,当归9g,白芍9g,白术6g,茯苓9g,甘草3g

功效:

疏肝健脾、清热调经

主治:

肝郁血虚、郁火化热,症见或烦躁易怒、头痛目涩,或自汗盗汗,或少腹胀痛、月经先期、量多色鲜、脉弦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湿热带下、盆腔炎、乳腺增生、睾丸炎、精神分裂症、肝炎胁痛、肋间神经痛等病症。

半夏泻心汤

组成:

半夏12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甘草9g,黄连3g,大枣4枚

功效:

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主治:

寒热互结,胃气不和证,证见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壅积症、呕吐、呃逆、眩晕、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妊娠恶阻等病症。

生姜泻心汤

组成:

生姜12g,甘草9g,人参9g,干姜3g,黄芩9g,半夏12g,黄连3g,大枣4枚

功效: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主治:

水热互结证,症见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妊娠恶阻、噤口痢等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幽门梗阻、胃扩张、胃下垂、消化不良等病症。

甘草泻心汤

组成:

半夏12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甘草12g,黄连3g,大枣4枚,

功效:

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治:

胃气虚弱证,症见腹中雷鸣下痢、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呕吐、腹痛等病症。

黄连汤

组成:

黄连6g,甘草6g,干姜6g,桂枝6g,人参3g,半夏9g,大枣4枚

功效:

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主治:

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证,症见烦闷欲呕、腹痛、肠鸣泄泻、舌苔白滑、脉弦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胃痛、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症。

栀子豉汤

组成:

栀子9g,香豉9g

功效:

清宣郁热

主治:

热郁证,身热懊哝,虚烦不得眠、胸脘痞满、按之软而不硬,嘈杂似饥而不欲食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食管炎、胃炎、胆囊炎等病症之见上症者。

竹叶石膏汤

组成:

竹叶6g,石膏50g,半夏9g,甘草6g,麦冬20g,人参6g,粳米10g

功效: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

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证,症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呕吐、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肺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夏季热、中暑病、热病后余热未清、原因不明的低热、口疮、牙痛等病症之见气阴两伤者。

白虎汤

组成:

石膏30g,粳米9g,甘草3g,知母9g

功效:

清热生津、泻火除烦

主治:

阳明经热盛证,症见壮热口渴、恶热、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或非传染性热病,如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流行性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风湿性关节炎、大叶性肺炎、药疹及高热证等。

白虎加人参汤

组成:

知母9g,石膏30g,甘草3g,粳米9g,人参10g

功效:

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

热病津气两伤证,症见高热烦渴、气短肢软、脉大无力、汗出、背微恶寒。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暑病、急性热病、口腔炎、糖尿病之见热象者。

白虎加苍术汤

组成:

知母9g,甘草3g,石膏30g,粳米9g,苍术9g

功效:

清热祛湿

主治:

湿温病,症见关节肿痛、身热胸痞、壮热口渴、舌质红、苔白腻、脉洪大而长。

临床运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风湿感冒、风湿热、夏季热、风湿性关节炎而见有上症者。

白虎加桂枝汤

组成:

知母18g,石膏30g,甘草6g,粳米9g,桂枝6g(为粗末,每次15g煎服)

功效:

清热通络,和营卫

主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