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4893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知识串讲题.docx

基础知识串讲题

基础知识串讲题

1.基础心理学研究:

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基础学科。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

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3.动物的心理发展经历几个阶段:

感觉、知觉、思维萌芽。

4.心理学是: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5.冯特—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之父—内省实验。

6.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范畴的是:

需要和动机。

7.行为主义认为:

①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②可以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

③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8.神经细胞的组成:

细胞体、树实、轴突。

9.躯体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10.躯体神经支配的器官包括:

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

11.支配呼吸的中枢神经位于:

下丘脑。

12.对调节内脏系统活动作用的中枢是:

下丘脑。

13.脑最早形成和完善的部位是:

脑干。

14.脑干的组成部分包括:

延脑、桥脑、中脑。

15.脑包括:

脑干、间脑、小脑、端脑。

16.额叶面积最大。

17.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中央前回。

18.角回受损会出现:

看不懂的现象。

19.威尔尼克中枢,又叫言语听觉中枢、受损会接受性失语,听不懂。

20.听懂正常,但不能识别文字是(角回)受损。

21.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

22.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脑神经、脊神经、端脑。

23.布洛卡又叫运动言语中枢、受损会表达性失语、说不出。

24.左半脑:

分析、文字、语言、数学、逻辑、理性、学术(理性)

右半脑:

创意、想象、情感、韵律、音乐、画画、感情(感性)

25.罗杰.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

26.反射弧的组成成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7.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到传入神经中枢的过程叫:

反馈。

28.条件反射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出现强烈的刺激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条件反射的这种抑制叫:

外抑制。

29.不再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产生的条件反射的抑制叫:

消退抑制。

30.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发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叫:

相互诱导。

31.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

动力定型。

32.巴甫洛夫主张: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特有的心理现象。

33.谈虎色变是:

无条件反射的第二信号系统。

34.巴甫洛夫认为:

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

兴奋和抑制。

35.按巴甫洛夫的观点,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

动力定型。

36.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感觉。

37.感觉反映的是: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38.属于心理学感觉范畴的是:

白天进电影院,感觉眼前一片黑。

39.关于感觉阀限和感受性的关系,正确的是:

感受性是感觉阀限大小来衡量的。

40.同一感觉器官受不同刺激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

感觉适应。

41.属于颜色的特征:

明度、色调、饱和度。

42.色觉异常经大多数原因是:

遗传原因造成的。

43.关于色觉异常正确的有:

①是遗传原因造成;

②色觉异常者对明度非常敏感;

③男性比女性多。

44.全色盲的人辩认颜色,依据的线索是:

明度。

45.色盲一般隔代遗传:

①外祖父通过女儿传给外孙。

②外祖父色盲,爸爸也是色盲,外孙女才会是色盲。

46.视觉的适宜刺激是:

波长在380—780纳米的电磁波。

47.反映视觉适应现象的是:

消防队员值班时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48.保护暗适应的方法是戴红色眼镜。

49.声音的性质包括:

音调、音色、响度。

50.声音的特征不包括:

频率。

51.一般情况下,听觉感受性是在60岁以后逐渐下降。

52.听觉的适宜刺激包括:

①16Hz—20000Hz空气振动。

②特定频率范围的声波。

53.对咸最敏感的部位是:

舌边前部。

54.感觉适应是指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55.最古老的感觉是:

嗅觉。

56.痛苦是最难适应的感觉,对机体起保护作用。

57.内部感觉包括:

平衡觉、机体觉、皮肤觉。

58.面对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这表明知觉有:

理解性。

59.知觉的恒常性现象:

①在嘈杂的闹市也能听见别人叫自己;

②在一定距离内有一个人会觉得他高矮不变;

③暗处的石灰看上去比亮处的煤块白。

60.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时间知觉。

61.关于时间知觉,错误的说法是:

视觉估计比听觉的准确度高。

62.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包括:

感觉通道、活动内容和对活动的态度。

63.错觉的特点:

①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②错觉的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③只要引起错觉的条件具有,错觉就一定会产生。

④很难克服。

64.错觉是很难纠正的。

65.保持曲线来源于艾宾浩斯的工作。

66.可以被意识到的记忆系统是短时记忆。

67.记忆过程的基本环节有3个:

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

68.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69.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是:

思维。

70.通过思维可以:

①认识事物的本质;②认识事物的内在;

③认识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④通过已知预测未知。

71.关于概念,正确的说法包括:

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

②是一种符号系统;③具有内涵和外延。

72.正确的说法:

①言语是一种心理活动;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③言语要帮助语言实现。

73.言语是:

①心理过程;符号系统。

74.表象的作用:

①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②为想象提供素材。

75.关于想象,正确的说法:

①想象的素材来源于表象;②想象属于形象思维

③想象属于记忆的范畴;④想象具有创造性。

76.想象和表象:

①想象是思维的过程;②表象是记忆的过程;③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

77.简单任务下注意的广度是:

5—9或7±2。

78.注意分配的条件:

①必须有一些是非常熟练的;

②必须有一些可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③一般不能用同一感觉通道,同一种心理操作。

④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79.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区别:

①意志努力;②目的性。

80.梦一般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81.关于梦,正确的说法包括:

①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②多出现在快速眼动期。

82.正确的陈述:

①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②睡眠可以分为非快速眼动期和快速眼动期;

③非快速眼动期包括四个阶段。

83.“睡眠锭”出现是非快速眼动期的第二阶段。

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动机是在需要(心理基础)的基础上产生的;

②动机是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③情绪具有动机作用。

8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①性的需要是缺失性的需要;

②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③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86.不断完善自己,发挥最大潜能是:

①生长性需要,②高级需要。

87.社会需要包括:

赞许需要,沟通需要;社会需要是获取性需要。

88.动机产生的原因是:

诱惑和内驱力。

89.一般情况下,最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层次是:

适中。

90.情绪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这说明情绪具有:

信号功能。

91.情绪的两极性包括:

增力和减力,激动和平衡,强和弱。

92.情绪的信息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93.激情的特点:

①反应强烈,时间短,

②会使人们认识范围变窄;③会使人分析能力降低。

94.情绪情感的功能有:

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适应功能。

不包括:

记忆功能。

95.关于情绪,错误的说法:

情绪比情感稳定。

96.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①心境通常叫心情;②心境持续时间比较长;

③激情持续时间比较短。

97.激情的特点包括:

①持续时间短;情感的;③爆发式的。

98.强烈而短的情绪状态属于:

激情。

99.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

①损害人的工作效率;②导致个体易感疾病。

100.由于意外事件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

应激。

101.意志属于:

心理过程。

102.自制力有缺陷的人会出现任性。

103.意志的品质: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104.意志的行动的基础特征包括:

有意识、有目的、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05.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

①虎头蛇尾②执拗

106.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叫:

意志。

107.人格的特点包括:

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功能性、自然和社会性的统一。

108.人格的成分包括:

①人格的倾向性;②心理特征。

10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气质和性格属于人格的特征。

②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人格是个体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110.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表现在:

能力发展水平、能力类型、能力发展早晚。

 

1.按照G奥尔汲特的观点,社会存在的形式包括:

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

2.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

社会心理。

3.关于人性的争论,最早出现在社会心理的哲学思维阶段。

4.角色失调的形式包括:

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5.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6.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罗杰斯

7.下列属于生物学概念的是:

性。

8.关于自尊,正确的说法包括:

①自尊会导致自信;②自尊与抱负成正比?

③有利于增加个体的自尊。

9.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10.正常人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最后阶段是:

心理自我。

11.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

亲子行为、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行为表现的反馈、社会比较。

12.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心理咨询的角色包括:

成就角色、表现角色、规定型角色。

13.农民角色是:

成就角色,功利型角色。

14.看球赛时“足球流氓”扮演的社会角色属于:

开放型角色。

15.一个人要变成“社会人”,不可或缺的条件包括:

①必要的遗传素质;

②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16.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

17.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

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18.外貌好的人往往是他方面也被别人作较高的评价,这种现象属于:

光环效应。

19.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这说明社会认知受图示的影响?

20.某人认为“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是一种刻板效应。

21.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很重要,这是因为存在着首因效应。

22.“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属于一种:

印象整饰。

23.发现一个人有非常恶劣的品质,于是它的优点人们就视而不见,这种现象叫光环效应。

24.人们往往倾向于把过去很久的事情解释为背景的原因。

25.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较明确的预测。

26.归因的影响因素包括:

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倾向、时间因素、空间位置。

27.在竞争的条件下,人们倾向于于把他人的失败作:

内归因。

28.一般情况下,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为:

情绪因素。

29.凯利三维理论:

高特导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情况,一般会归因于:

情境

30.凯利三维理论,低低高,人们倾向于原因归因:

行为主体因素。

(内因)

31.容易导致归因变得越来越有情境性的因素是:

时间推移。

32.关于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正确的说法包括:

①个体道德越强,侵犯性越小;②社会角色影响个体的侵犯性;③在群体活动时,个体侵犯性倾向于增加。

33.下列陈述正确的包括:

①个体心境良好,利他倾向会增加;②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

34.一般来说,个体自我意识水平降低时,侵犯性会提高。

35.“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梦拉德。

36.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之间是正相关。

37.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①成就动机越强的人把抱负水平越高;

②个体的施展才华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强;

③失败的体验会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38.与成就动机关系最密切的是:

抱负水平。

39.关于亲合力正确说法的是:

①压力越大,亲合倾向越强;

②出生顺序影响个体亲和倾向;③恐惧时,亲合倾向会增强。

40.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关系的心理倾向,亲合动机。

41.沙赫特个人的研究发现,个体在家庭中的排行影响亲合动机,一般是排行靠前的孩子亲合倾向较明显。

42.嫉妒的特点包括:

针对性、普遍性、对抗性。

43.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现。

44.关于社会焦虑,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1是一种人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2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3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绪,通常会减少社会交往。

45.关于分心对说服的影响,正确说法的是:

其影响很复杂。

46.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因素是:

注意分散。

47.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平衡理论。

48.影响态度转变的情境因素包括:

预警、重复、分心。

49.态度的ABC中,B代表行为倾向。

50.态度的成分包括:

情感、认知、行为倾向。

51.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式包括的要素包括:

传递者、沟通信息、接受者、情境。

反馈?

52.态度具有的特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53.一般情况下,能对人产生最深刻情感体现的身体语言是:

身体接触。

54.同事之间QQ号沟通属于:

现实沟通。

55.沟通过程包括的要素有:

反馈、障碍、背景、信息。

56.沟通的动能包括:

获得信息,心理平衡,情感分享。

57.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称为:

自我暴露或自我开放。

58.人际关系的特色包括:

个体性、、直接性。

59.一般来说,朋友交往时的人际距离是个人距离。

60.关于身体语言,正确的说法是:

目光接触,是一种身体语言沟通方式。

61.一般情况下,人随意控制的身体语言是:

脱。

62.影响喜欢的因素包括:

才能、相似与互补、包月、熟悉与邻近。

63.一般来说,决定人生幸福感的重要人际关系包括:

亲子关系、亲密朋友关系、夫妻关系。

64.鼓励老年人适当地参加社会活动,与他人保持必要的沟通,最的原因是:

组织心理平衡。

65.要获得友谊,交往的双方应该遵守的原则包括:

①交往性原则;②相互性原则;③自我保护原则;④平台性原则。

66.根据安德森的研究,最受欢迎的特质是:

真诚。

67.有的人偶尔犯点小错误,反而会增加其对周围人的吸引力,其原因是:

对他人的社会比较压力减小。

68.“犯错误效应”拍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未错误,会增加他们的吸引力。

69.个体因素群体压力影响,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的的多数人一致的现象是

70.关于从众,正确的说法包括:

个体在凝聚力的解体中容易从众;个体自尊水平高的人不容易从众;依赖性强的人容易从众。

71.“随大流”是一种从众现象。

72.社会下层人士具有极才社会上层人士的货币,这是所称的:

下降律。

73.塔尔说的“模仿体”包括:

74.“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塔尔德。

75.出现旁观者效应的原因是社会干扰。

76.“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社会助长。

77.平均主义分配的单位、员工等男性:

社会懈怠。

78.按照基坦伯格的说法,爱情的构成后:

激发和承诺。

79.军民一致民喜欢的区别:

利他,依恋,亲密。

80.关于爱情合理的说法:

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核心成本;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热中的男女都有强烈的倾向。

81.一般采取最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

爱情。

82.人们结婚的动机一般包括:

繁衍、爱情、经济。

83.由爱情结合的夫妻,一般是在婚后(5)年开始减退。

84.血亲和婚亲:

传统社会:

血亲>婚亲。

现代社会:

血亲<婚亲。

85.英雄救美——

1.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

个体的心理发展。

2.第二个发展加速期是指:

青春期。

3.心理发展的整体性不是心理发展的规律。

4.皮亚惠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动作。

5.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任务是: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6.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高乐顿。

7.维果茨其的心理发展观认为: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由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决定的。

8.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名称。

9.主体将中的信息纳入并整合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叫:

固化。

10.人类婴儿的关键期表现在:

感受系统范围内。

11.横向研究的缺点:

难以得出个体心理的连续变化过程;横向设计所关注的年龄效应可能与组群效应相混淆;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12.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包括:

预测、控制、描述、解释。

13.牌形成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的特征: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的事件;能进行假设—

14.根杭亚杰理论:

因是《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顺应、同化形式进行的。

15.亚杰认为: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化。

16、安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分为:

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17.视觉悬崖是研究婴儿的深主要功能知觉的装置。

18.模仿学习是婴儿天生的学习能力。

19.儿童心理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

婴儿期。

20.婴儿对熟人与陌生人都可以友好微笑,这种笑反应属于: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21.手的抓握动作发展的重点包括:

手肋协调和五指分化。

22.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的意义:

有助于发展早期社会关系;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是各种条件反射建立的基础;适应环境、保护自身生存。

23.婴儿以前的记忆包括:

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24.研究者()根据婴儿对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特征,将其气质分为:

社交性、冲动性、活动性、情绪性。

25.象征性游戏又称为:

假装游戏。

26.第一逆反期的主要对象是父母。

27.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

象征性游戏。

28.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

可塑性和动态性。

29.第一逆反期一般发生在3—4岁。

30.幼儿体验高自尊与收后生活中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关。

31.幼儿不认同的对象是小弟弟和小妹妹。

32.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在于:

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是幼儿之间社会交往的最好园地;是幼儿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载体;是幼儿活动和情感愉悦的精神寄托。

33.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神奇性、新颖性、超越性。

34.培养高自尊儿童,父母不管:

要求严格、注意强制性管教;关爱保护过多。

35.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无意识为主,有意识记忆发展的迅速;形象记忆为主,词语记忆逐渐发展;机构记忆和意义记忆同时发展并相互作用。

36.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分为: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37.抵制欲望即使满足学会等待是指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中的:

延迟满足。

38.童年期儿童的主层活动是:

学习。

39.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是:

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40.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是:

9—10岁。

41.小学阶段儿童的记忆策略包括:

复育、巧妙加工、组织策略。

42.学会学习是指:

是小学生的最基本学习任务;包括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3.小学阶段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

学习促进儿童心理积极发展;学习是儿童的主导活动;逐渐向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教和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44.童年期思维形式的发展、表现为:

推荐能力的发展;词语概念的发展;概括能力的发展。

45.实施亲社会行为需要具备的条件:

具有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者着想的能力,掌握必要的助人的知识和技能;一定的道德动机发展水平。

46.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是:

交友范围缩小。

47.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是在:

少年期。

48.少年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形式运算阶段。

49.人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是在:

少年期。

50.第二反抗期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

要求精神自主和人格的独立。

52.第二逆反期的表现包括:

观念上的碰撞;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战争;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阴而抗争。

53.少年期记忆的特点:

最高峰在十五六岁;各种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顶峰。

54.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表现包括: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方法;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心理上的成人总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55.少年期的情绪变化特点包括:

孤独感、压抑感增强;烦恼增多。

56.青年期自我概念的特点是:

自我概念的抽象性日益增强。

57.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58.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不包括:

身体的成熟水平和道德观的作用。

59.不属于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六个阶段的内容是:

维护生命取向。

60.帕瑞地青年期思维发展划分为:

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

61.延缓偿付期又叫做以下延缓偿付期里一种内在需要,是一种心理延缓,是一种社会的延缓,错误的说法:

说其并非一种社会的延缓。

62.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元力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学校的强大压力;抑郁等心理障碍;不良家庭环境。

63.影响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因素包括:

形成逻辑的发展水平;个体思维品质;掌握知识的程度。

64.青年期的一般特征有:

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生理、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生活空间扩大;开始恋爱、结婚。

65.“男女同化”人格变化趋向是指:

中年期性别角色日趋联合。

66.更年期是指:

个体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67.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

联合水平。

68.卡特尔地努力分为:

晶体智力(后天)和流体智力(先天)。

69.一般来说,中年期的工作满意度:

达到人生的最高峰。

70.成人的思维的特点包括:

思维的辩证性提高;具有相对性和多面性;实用性思维。

71.中年期人格的成熟性表现包括:

为人处世日趋圆通;心理防御机制日趋成熟;内省日趋明显。

72.老年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

73.老年期是可行性变化出现最高的心理过程是:

感知觉。

74.认知活动的可行性变化是老年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75.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

成熟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因素。

76.老年人的主要记忆障碍表现在:

编码储存过程障碍和信息扭取困难。

77.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

容易回忆往事。

78.老年期人调自己适应老年化需要把握的要点包括:

维护自尊、积极体现自我价值;避免海报的幽避适应方式;积极转化社会细胞和活动内容。

79.毕生发展观认为:

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心理发展贯彻一生,老年期也在发展;生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心理发展是穿一生,老年期也在发展;生理发展总日生长和衰延两个方面结合而成。

1.好的测量单位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确定的意义;相同的价值。

2.任何测量都应具备两个要素,即参照点和单位。

3.其数值只可以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的量长是:

等距量长。

4.关于测验的客观性、正确的是:

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对结果的结论是客观的。

5.按照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可将测验分为:

客观测验,投身测验。

6.关于心理测验,正确的说法包括:

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