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5139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docx

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

2018年高考作文考前写作指导

根深本固枝繁叶茂

——谈高考作文内容充实兼及2018年高考作文思考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特别是作文题,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发生变化。

自2015年高考评价体系开始明朗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核心立场,至2017年这一立场得到固化。

2018年《考试大纲说明(语文)》中所列作文样题为3道,分别是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标语文卷、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卷Ⅱ中的作文题,3道题均给出可选择的关键词和名家语,属任务型作文题,故2018年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将循此而有所延续。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指引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成为时代之使然,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根本。

既已根深本固,则可望枝繁叶茂。

但是,近几年一直有个与之相左的声音在,就是新材料作文下主张命题立意的隐藏或遮蔽,且在作文内容的引领上提出两忌,一忌思想内容直露,二忌价值立场预设。

典型的是2014年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

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因为反对内容直露,写作主旨就被遮蔽;因为反对立场预设,文章立论就被撕裂。

而与“挑战规则”有关的材料相对较难收集,内容本就单薄,考生雾里看花,考场下来仍不知自己作文所云。

常识是,任何一种游戏,规则既定,游戏进程中就不容更改。

“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是游戏规则,“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双方都放弃了拦阻,规则已被破坏。

本题命题初衷是创新思维下的合作共赢,但将谬误等同于创新,无疑是命题的失败。

说白了,“山羊过独木桥”挑战的,小而言之是游戏规则,大而言之是社会法则,而本质是逻辑的荒谬。

显然,这种作文题所标榜的思想与当下“立德树人”的核心诉求相去甚远。

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在经历了阵痛之后迎来新生,而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当然不会回到2014年作文题的老路上去,今天拨乱反正,可将其视为一时之蛛网抹去,这是后话。

2018年《高考大纲(语文)》公布,作文考试的评价基础等级继续有“内容充实”的要求。

内容充实指认识到位,材料翔实,议论文所用论据对中心论点而言,是必要的、足够的,而不是单薄的、游离的。

有的作文题如2014年“山羊过独木桥”的思考,好用的素材诚然不多见。

所幸2015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开始了新的尝试,至2017年更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点,而绝不动摇,作文视野已然开阔,材料更为丰富。

但是,2017年有关省、市高考阅卷的调查抽样显示,作文答卷内容空洞而言之无物的,仍占六成;作文答卷材料雷同使论之失据的更多,则几近七成。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惰于作文材料的收集几为普遍现象,致使临考作文材料匮乏。

对这种情况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原因有三,一是生活的单调,二是阅读的缺失,三是思想的惰怠。

其一,关门读书,生活单调。

不少考生至今都不明白“立德树人”意味着怎样的高考导向及写作引领。

2017年被视为高考改革小年,最大的变化来自作文命题。

这个变化,就是作文题旨不再过度遮蔽,二是通过作文命题,在大语文观下给出指令明确的任务,使题目有个大窗口、学生有个大视野,能够感知大自然、大社会、大人生。

这样,回归写作本质,引领考生走出狭小的校园和教室,重新投入沸腾的社会生活和澎湃的时代潮流。

高考作文既然是写作,遵循写作规律,源头活水就是生活。

当然,作文教学、考场作文中所说的生活,并不仅指个体学生日复一日的家庭生活体验,而应是语文的大生活,包括我们赖以生活的大社会,以及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

生活在“你在其中”的社会中,考生要感受生活美好,进而引领时代潮流、社会进步,而不是做大生活的一个旁观者。

不少考生把考场作文看成是纯乎语言技巧的东西,致使备考日益远离现实,蜗处寒窗之下,而生活的单调,势必带来视野的狭窄、认识的浮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这种诉求也充分体现在作文教学、考场写作中。

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卷Ⅱ作文题有意无意地放大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引领的“三认识一规划”,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继续凸显这一命题精神。

其二,伏案刷题,阅读缺失。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像泉与流的关系,阅读之泉的汩汩喷涌,才有写作之流的浩浩丰盈。

古代科考题目多限制在《四书》,“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局限于《四书》的寒窗苦读,由是应对科考,基本上是成立的。

前几年盛行新材料作文,考生照例不闻世事,向壁虚构,也是可行的。

随着2017年全国卷Ⅰ卷Ⅱ作文题将特定写作任务强化,审题立意低了门坎,行文表意却大了难度。

若照例只做题、不阅读,不闻时事,会人在囧途,路子愈走愈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强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但不少考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二者间的关系割裂了。

阅读是怎么一回事呢?

是吸收。

写作是怎么一回事呢?

是表现。

考生阅读,文史哲不分家,由是有了储存,知识增长,眼界开阔、自身也就强大。

特别是在阅读古今中外经典过程中,考生可以牵手名家名篇,学习并悟得其中的思想观点、语言章法及独特的审美发现等,一旦需要,这些储存就被激活,蜂拥而至,跳出来供自己驱遣。

那种不假思索,随手拈来,顺理成章的感觉是多么美好。

多读善积的确是一条写好作文的路子。

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给出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长城”“京剧”等,无疑溢出了狭隘语文学习的边框,容留考生对共性的对象做出来自个性阅读积累的判断和探讨。

2018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卷Ⅱ中的作文题,有可能继续给出可选择的关键词和名家语,也有可能另辟蹊径,给出相关选项来拓宽考生的写作视野,而任务型作文的调子将保持,不会轻易更改。

其三,行文堆砌,思想惰怠。

长期以来,考生自觉或不自觉淹没于题海中,生活与阅读双缺失,带来见识的狭隘,材料的穷乏,临考写作时便无话可说,无论可立,无事可陈,无情可抒。

图了简便,就死记硬背些名言警句,或让各类明星来充数,结果一纸行文,尽是他人故事与语录杂陈,全不见自己的思想和语言,更无从谈学习的积累与见识。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作文的本质是调动语言来承载思想。

高考作文往往需要考生在审题之初,提炼出观点。

而许多考生作文的软肋,恰恰是认识的肤浅与议论的浮泛,文章写完了,不知观点在何处。

不少考生在无法以思考的深刻性行文的情形下,索性以语言取胜,表现为思想的惰怠。

作文中思想既缺,大“掉书袋”就成了应付高考作文的“常规武器”,名人故事的罗列、修辞手法的滥用,导致考场作文严重的华而不实。

可以说,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文章,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其作文每每表现为视野的狭窄、情趣粗俗、境界的低下。

而试图用华丽的语言来掩饰思想内容不足的作文,是难获青睐、难得高分的。

2018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卷Ⅱ中的作文命题,无疑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追求,对内容空泛、思想苍白的文章将难以容忍。

这里,为广大考生走出困境,轻松上路,指点一下方向。

考场作文无疑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厚积”在先,“薄发”随后。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积则无发,但这并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明白的道理。

还要特别强调的是,积累至少有两个来源。

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一是从阅读中积累。

生活里总有故事与感动;书本里总有思想与启迪。

来源既已充足,积累就不难,所难在做积累的有心人,持之以恒而终有其效。

其一,生活的积累。

常言说得好: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当代青年学生真该走向沸腾的生活,而不要把自己关闭在校园或书斋里。

现时的生活永远是丰富多彩的,那里有取之不尽的素材。

在相对广阔的社会舞台上,18岁的青年尽管生活面较为狭窄,但仍有可资施展拳脚的空间。

且青年处于诸事敏感的年龄阶段,对生活往往有独到而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恰恰是青春激情掀起的浪花。

青年学生应该有这样的自信:

完全可以透过点滴的生活浪花,去窥探市井百态,了解人生诸味,获得生活底蕴。

一句话,考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让自己的作文也成为折射生活百态的一面镜子。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最善于贴近现实生活取材。

他有一篇散文叫《渐》,真正是先从生活琐碎中获得小积累,然后是有感而一发不可收的大手笔。

试摘录一段:

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

然而由冬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夏,由夏一天一天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间实在没有显著的痕迹可寻。

昼夜也是如此:

傍晚坐在窗下看书,书页上“渐渐”地黑起来,倘不断地看下去(目力能因了光的渐弱而渐渐加强),几乎永远可以认识书页上的字迹,即不觉昼之已变为夜。

黎明凭窗,不瞬目地注视东天,也不辨自夜向昼的推移的痕迹。

儿女渐渐长大起来,在朝夕相见的父母全不觉得,难得见面的远亲就相见不相识了。

往年除夕,我们曾在红蜡烛底下守候水仙花的开放,真是痴态!

文字中举有四例:

冬夏的季节互感、傍晚的窗下久读、儿女的不觉长大、除夕的烛下候花。

这些举例无不来自生活,贴切,鲜活,甚至不乏灵动地诠释了“渐”的意蕴,其构思以小见大,令人叫绝。

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其实不难。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里说: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意思是,人禀赋七情,应对外物而有感。

有感万物就要抒发心志,无不出于自然。

那就让我们做一个懂得生活的青年,放任自然、社会、人生中的美好,触动我们柔软的心房。

同时拥有两样利器:

一是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能以慧眼看人生;二是有一种发掘的劲头,能用善思论社会。

总有学生写考场上能写出多少读了生活、进而能读懂生活的好文章。

2016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考场满分卷:

说尺子

一考生

一组有比较意义的漫画,让我们想到了尺子。

从100分到98分,挨一顿揍;从55分到61分,得一个吻。

这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却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看来,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经地义,后者进步了得吻是理所当然。

我们经常说,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现实生活中,应当说尺子本身是公平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我们习惯了妈妈在厨房中忙碌,一日三餐总是准时吃到可口的饭菜,可当有一天,我们回家面对着干锅冷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无饭可吃,沮丧之余,面露愠色,甚至开口责备起来,完全忽略了妈妈累了病了,撑不住了,连烧口开水的力气也没有了;而我们的爸爸偶尔下一次厨房,煮一碗面条,却能让一家人感到十分的知足。

惯性思维,使我们的尺子变得富有弹性,进而难以丈量出爱的深浅。

每个生活圈子里的人实际都良莠不齐,有干的,有看的,也有捣乱的,总有秃子混在和尚中,亦如东郭滥竽充数。

奇怪的是干的永远在干,看的一直在看,而干得越多失误也越多,得到的批评也越多,而那些看客,偶尔偷机取巧做做样子,就会名利双收。

甚至那些捣乱的,变得更乖巧一些,弄点手段,会让领导和众人皆大欢喜,心满意足。

惰怠心理,使我们的尺子带上了偏见,也就再也不能凝聚众人的力量。

大家还记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吗?

每到冬天她半夜起来,熬上满满的三锅热粥,免费给寒风中瑟缩的清洁工、穷苦人和乞丐吃喝,数年如一日,不曾间断。

当有一天,一位老汉从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顿时将一碗热粥泼在大嫂身上。

领粥的人,也瞬间划分为两大阵营:

有人说老汉不该撒野,也有人指责大嫂不该有沙子。

凉薄人性,让我们的尺子扭曲,没来由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开县一辆满载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险情,一头栽进深达五米的水塘。

当地村民金有树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砸开车窗将19名乘客全部救出,自己却因长时间冷水的浸泡患上肺病,举债治疗数月,告借无门,不得不离开医院,挣扎家中。

19名幸存者无一人上门探视。

金有树临死前写下一封信,第一句话就是:

“我救了19人的命,现在谁来救我的命。

”病态世情,让我们的尺子訇然寸断,最终留下无尽的遗憾。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

我们用它来衡量别人,更要时常度量自己。

这个世界,应当有这样一把尺子,于情充满温暖,于理凸显公平,于法彰显正义,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只要坚持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严责自我,宽厚待人,人间终会阳光普照,充满温情和厚爱。

(有修改)

[评点]这是一篇满分卷。

贵在以小见大,多方面截取生活的片断,来表现生活中尺子丈量公平与否的论题。

写法也见新颖,由家中母亲而至单位看客,由舍粥大嫂而至救人英雄,文章主要内容分为四层推进,展开了一幅幅世人丈量人生图。

如此匠心独运,很好地表达了“生活需要公平”的思想。

尽管后面三个生活截面,作者未曾亲历,但能用慧眼间接地发现生活,感动多多,亦可谓难得。

我们要多做源自生活的积累工作,所积愈厚重,愈能借此唤醒思考,将这种思考形诸文字。

说到底,作文就是做人,高考作文从某一方面讲也是在考做人。

作文不仅要再现事件,更要附丽思想,就是要把我们经验到的感动、美好,及其社会的意义再现出来,这意义里,不乏惩恶扬善。

而这样的文字,就会内蕴和精彩。

其二,阅读的积累。

鲁迅先生在他的书简里,这样告诉青年: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

”遨游书海,广泛涉猎,才能从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有了新鲜而充实的材料,思想之源才不致枯竭。

很多备考的学生常常百思不得其解:

自己的作文怎么老是摆脱不了思想的呆板和僵化呢?

好渴望自己的作文有朝一日也能从容地“看庭前花开花落”,“对长空云卷云舒”。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认识水平相对低下的问题,也不是语言表达或者平庸的问题,究其根本,还在于积累是否足够。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大量的阅读活动为青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更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文字的思想承载,感受作者的感情宣泄,领会篇章的构成美妙……从中获取富于色彩和思想的文字,进而内化为我的、个性的唯美表达。

直白地说,借鉴名家,是连同他们的思想都可为我所用的呀!

这样,我们就能做到见多识广,一旦作文,一窍通而百病消。

可见,生活的、阅读的积累是固本的工作,一旦临场作文,本固而枝叶繁茂。

早些年《读者》曾发了一篇散文,颇有参悟生活里的味道。

原文如下:

昨夜雨今日下

早晨去公园散步,天还蒙蒙地,里面也就是我一个在朝前走,很有静谧的感觉。

走过一排大树下,就听得淅淅沥沥,啪啪嗒嗒的,地上落了几滴小雨,我头上也受了几滴。

还以为是下雨,匆忙朝前走了几步,这雨早已经消失。

我这才知道是昨天的雨留存树枝间,晨风那么一吹,树叶抖动身子,就摇下了那几滴小雨。

想着那昨天的雨居然落到了今天的我的头上,忽然觉得是时间错了位。

我国有一位俄国文学翻译家叫汝龙,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都是他翻译的。

据说汝龙早年矢志小说的创作,写了一篇又一篇,投稿却屡试不中,无奈之下开始翻译俄罗斯文学。

这一翻译不要紧,结果是一投即中。

年轻人,经过自已的努力而获得成功,喜不自禁,当然是一译再译,果然是即投即中。

正在他为自已高兴的时候,他以前写的小说也得以发表了。

然而他的兴趣已转向了翻译,小说,终于也成了昨天的雨。

英国第一位致力于《英语词典》编纂事业的塞缪尔.约翰逊,开始动手的时候需要一笔资金,他请求一位拥有大量财力的贵族曼斯菲尔德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但是没有获得成功。

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约翰逊的词典终于编纂成功,这位曼斯菲尔德开始关注他,要给他提供经济援助。

但是约翰逊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自已现在已经不需要了。

援助,成为昨天的雨。

昨天的雨,感觉有时候像真的一样,是昨天的,常常又会有隔世的味道。

要激动心灵,一般都难,但是有时候也可以唤醒一些东西。

有的是美好的,有的又是悲哀的了。

老舍有一篇小说,题目忘记了,说的是旧社会的一位小学教师,在教书时对一位学生很是喜欢,感觉那学生也喜欢他。

这么说着也就毫无故事地过去了。

但是许多年以后,老师又回到了他教书的地方,突然就发现了他的那位学生。

但是她已经变了许多,抽烟、交际,全没有了往昔的纯真清丽。

他们见了面,叙了往事。

后来不久,这位学生就去世了。

在梦中,这老师恍惚感觉她对他说,老师要是不来,她还可以生活,现在来了,使她想起往昔的生活,对比今天的日子,就觉得再也难以生活下去,所以就离开了人世。

这或者也是昨日的雨。

李商隐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昨日的雨,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味道。

行文三个故事,三截文字,看似不搭界,却巧妙以“昨夜雨今日下”来串连,且故事结局由自我救赎的可喜,转向他人援助的可笑,进而谈论生命陨去的可悲,感慨遂深。

如果,我们多有这样的阅读积累,便可顺手拈来社会、人生里诸多底蕴丰厚的材料,所谓“弱水有三千,我取一瓢饮”,临考就能深思慎取,笔力集中且从容地表现我是怎样的文学范、哲思范的青年。

2015年2017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萤之为明微微也,昏夜得之,可以照物,取而置诸烛下,则黝然亡矣。

烛亦明矣哉,而不能不晦于月也。

太阳出矣,月之明又安在哉?

”(明•刘基《郁离子》)

意思是:

萤火虫发光微弱,黑夜可照明,捉来放在烛光下,萤光就黯淡了。

烛光比起月光又黯淡了。

太阳出来,月光又在哪里呢?

人生该有更大的亮光,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5年2017年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作文题所引刘基《郁离子》“萤之为明微微”语,与2017年全国卷Ⅱ作文题所引魏源《默觚》“受光于庭户”语,所谈都是小亮光到大亮光,可谓高度吻合,或可视作同题作文。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满分卷:

受光,也发出更大的亮光

                         湖南师大附中孙嘉伟(2015届湖南高考理科状元)

世道像一条夜行的路,大家可曾受亮光?

一代又一代人从这里走过,依旧指望着亮光、追逐着亮光。

于是有人发出自己的光。

或像萤光,发出一点微明,给出一点希望;或像烛火,照亮一片土地,温暖一片人心。

可是,人行走在这条路上,不该只求成为星星萤火、点点烛光。

岂不见月亮的清辉照彻夜路,太阳的温暖唤醒冻土?

人生应该发出更大的亮光,让人心照亮,让世道照亮,若能够,还让时代照亮。

我们已经有了微弱的光。

《论语•学而篇》说:

“入则孝,出则悌。

”我们做到了。

心中的善足以施及家人和身边的朋友。

《三国志•先主传》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做到了。

对于零星的善举,我们慷慨为之;对于他人的困难,我们欣然扶助。

如今社会,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生之苦海和情之沙漠,行善之举渐成风气。

但是这还不够,我们的追求应不止于此。

我们是大有希望的青年。

岁月寒窗,精细课业。

我们身上不仅有知识的装备、理想的追求,更有时代的期许、社会的担当。

我们学贯古今,习通文理,心知善恶,眼明时事。

这些话用来形容当代有为青年并不为过。

我们将一点一点烛光,汇聚一起,准备照亮民族的未来。

但是这还不够,依然少有时代的先声和大光发出自青年一代,我们的追求应不止于此。

我们曾看见,夜行的路上,总有人把心燃烧了来放出更大的亮光,他们都是丹柯。

尼采说:

“人的生命,不可以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心中有爱,瞬间即是永恒。

”托尔斯泰年轻时也说:

“我感到有一种爱,要永远幸福就要为他人活着。

”这是哲人对生命意义的阐释。

生而有大爱,爱而为大光,照彻永夜和大地。

我们身后曾有数不清的大亮光。

壮烈的像舍家为国的林觉民,沉静的像《为了忘却的记忆》中的五位文学青年。

可我们不能总拿身后的光来照眼前的路,从昔人旧事里找到安慰和动力。

我们自己应该发出更大的亮光。

巴金曾是进步的文学青年。

年轻时,用笔和心写下对民族苦难的悲慨和对世界光明的渴望。

在文章里他赞美爱如光热,给人以力量。

他希望每个人都能以一己之光热,温暖土地和人心,他做到了。

他文革后,他成为说真话的先驱。

他的大爱如日月经天,让已经冷却的世道人心复苏,不再被创痕与谎言填满。

他说:

“人只有讲真话,才能认真地活下去。

”巴金一生追求大光明,求仁得仁,大光明照亮了我们这个时代、民族和芸芸众生。

巴金的光焰无穷,是代代青年的榜样。

然而人心便是这样,在崭新而伟大的事业中易获满足,变得慵懒。

加之惮于世俗的眼光,少有人再敢放出更大的亮光,有过美好理想的人,也紧紧掩住衣襟和内心,连萤光烛火也光芒收敛。

于是夜行的人们,无以受光,依旧指望着亮光、追逐着亮光。

诚然,时代需要汇聚万千的萤烛微光,可更需要经天的日月大光,照亮人心,照亮世道,若能够,还照亮时代。

这样的光,一定要有。

[评点]这篇考场文,无疑是读有积累,写有攸归的。

全文用例,古有《论语》《三国志》,今有林觉民、巴金,外有尼采、托尔斯泰、高尔基等。

所引人物、语录,无不来自阅读,而并非是自我狭小圈子里的生活。

用材或详或略,该考生总能扣住“微光”“大爱”等关键词,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抒写人们对亮光的追逐,并坚信:

经天的日月大光,照亮人心,照亮世道,还照亮时代。

这样的光,一定要有。

行文选材典要,感情真挚,读后,让人的心灵产生强烈共振。

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卷Ⅰ卷Ⅱ或由相关关键词、相关名家语引发认识和思考。

任务既出,且关键词、名家语内涵一望而知,主旨不再被遮蔽,作文实不难于审题,但审题不难不等于写作不难。

每一关键词、名家语都有其丰富的内容,都引领或指向现时的生活及先民的文化,且为广大青年的热点问题,要游刃有余或别出机杼地呈现你的认识和表达你的思考,就大费周章。

考生要有丰厚的积累、宽广的视野、深刻的认知、写作思路千万不要狭隘了。

2018年《高考大纲(语文)》已发布,所示3道题共性多余异处,颇具引领性,都指向当下社会热点,且宜于青年发散思维,洋溢着时代气息,任务颇为明确。

考生针对任务型作文题,要有相应关注和积累。

积累材料,使文章有血肉,思想有附丽。

而无论来自生活,也无论来自阅读,有好的素材,还要一双识别材料,加以选用的慧眼。

“十分作文七分选材”,这话道出了选材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

有些学生在顺利地审题、立意之后,选材问题却迟迟解决不好,要么材料堆积,不见思想;要么议论浮泛,不见事例。

勉强凑合一点,考场完卷,交上来一看,选材平平,或太过雷同,又言不及义。

学会选择材料,关键在有材料。

材料积累多了,再在备考过程中,不断地调配化用,化腐朽、庸常、神奇为神奇,作文就会产生裂变,笔之所至,如水之就下,其势浩浩汤汤,所为必强,所容乃大。

   有不少考生视材料的积累为畏途,以为无非就是一个背功,不加选择,弄了诸如“心灵鸡汤”“人生行囊”之类的作文素材集子来天昏地暗地背,结果耗费大量的时间,效果并不见好。

考场作文并不反对备考时作相应的默记,但材料的积累并非只有默记一途。

记忆能力更强的同学,可偏重于书本的积累;记忆能力稍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