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672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docx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

竞赛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陕西省公众应急指南》的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体市民群众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强化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提高我市综合应急管理水平。

竞赛活动由汉中市应急委员会主办,汉中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承办,汉中供电局协办。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2月31日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

D、处置与预防并重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制度。

A、经济管理员

B、信息报告员

C、信息咨询员

D、社会监督员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A、分级响应

B、统一指挥

C、社会动员

D、以人为本

6、当发现输电线路跌落在地面(或悬挂在半空中)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不予理会

B、立即后退至8米以外,并告知他人不要靠近

C、将电线剪下拿走

D、用电线接至自家,这样可以用上免费电

7、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

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小时内。

A、6

B、12

C、24

D、48

8、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

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

C、进行心脏按摩

D、进行人工呼吸

9、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采取下列()方法。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D、不时用软布擦拭出血处

10、发现人员触电时,应采取(),使之脱离电源。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

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

D、大声呼救

11、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争先恐后逃跑

C、围观看热闹

D、聚集在一处

12、()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

A、健全体制,明确责任

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C、强化法治,依靠科技

D、协同应对,快速反应

13、用户用电发生故障或发现电力设施被盗、破坏时,应拨打()举报。

A、2302222

B、12398

C、95598

D、96789

14、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

A、110

B、120

C、112

D、114

15、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突发事件被踩倒不能站立时,应采取()姿势。

A、平爬地上

B、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抱头

C、仰面朝上

D、在地上滚动

16、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性、()的化学物品。

A、易挥发性

B、腐蚀性

C、刺鼻性

D、不稳定性

17、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准携带易燃、()等危险品。

A、洗漱用品

B、易爆

C、手电筒

D、电池

18、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中毒。

A、过期性食物中毒

B、化学性食物中毒

C、变质性食物中毒

D、感染型食物中毒

19、()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县级人民政府

B、企业事业单位

C、新闻媒体

D、社会团体

20、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响应程序可分为()、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A、接警

B、处理

C、汇报

D、信息收集

21、()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A、县级人民政府

B、企业事业单位

C、上一级人民政府

D、社会团体

22、在森林中遇到火灾,应判明火势大小、火苗燃烧的方向,密切关注风向的变化,()。

A、逆风逃生

B、顺风逃生

C、原地等待

D、往山上跑

23、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的原则。

A、预防为主

B、控制为主

C、处理为主

D、善后为主

24、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

A、地质灾害

B、森林火灾

C、公共卫生事件

D、洪涝灾害

25、()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A、县级人民政府

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公安部门

26、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和一般四级。

A、重大、较大

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

C、一级、二级、三级

D、三级、二级、一级

27、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A、分类管理

B、分步实施

C、分别组织

D、集中管理

2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A、集中

B、征用

C、收购

D、使用

29、陕西省境内99%以上森林火灾都是人为用火不慎引发的,省政府规定每年()至次年()为全省森林防火期。

A、9月1日,5月1日

B、10月1日,5月1日

C、11月1日,5月1日

D、12月1日,5月1日

30、火灾是城市主要灾害事故之一,火场逃生显得尤为重要。

当你被烈火围困时,应采取逃生方法是()。

A、迅速披上塑料雨衣,携带财物,边奔跑边呼救

B、大声呼救,等待人员来救援

C、迅速放低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尽快逃离火场

D、以上都可以

31、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时,应在故障车来车方向()以外设置警告标志,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应急车道内,并迅速报警。

A、100米

B、150米

C、200米

D、250米

32、当你遇到有毒气体泄漏事故时,你应如何撤离现场()。

A、向侧风或侧上风方向迅速撤离

B、向下风方向或侧下风方向撤离

C、往高处撤离

D、以上都可以

33、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我们不采取防护措施就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在闪电雷鸣的野外,我们应采取()。

A、站在电线杆下

B、站在地势较高的丘上

C、躲在山洞或建筑物内

D、躲在大树下

34、当你突然发现自己家中有非常浓烈的煤气味,此时你应采取()。

A、迅速打开电灯,查找泄漏部位

B、打开排气扇进行通风

C、迅速用湿毛巾捂口,打开门窗,关闭总阀门,立即离开室内并报修

D、自行修理

35、在通过行人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应做到()。

A、红灯走,绿灯停

B、黄灯闪烁走

C、红灯停,绿灯走

D、以上都不是

36、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天。

A、3

B、5

C、7

D、9

37、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经济责任

38、()是本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市委

B、市人大常委会

C、市政府

D、市应急办

39、未成年人遇到刑事案件时,应首先()。

A、拨打报警电话

B、保护现场

C、保护自身安全

D、制止犯罪行为

40、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

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以上。

A、37

B、38

C、39

D、40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4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

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谁制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国务院部门

43、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正确处理方法是()。

A、迅速切断总电源

B、用水浇灭

C、拨打119和95598电话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4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通报。

A、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B、当地驻军

C、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

D、友好城市

4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单位应当为单位内部的专业应急救援人员()。

A、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B、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

C、配备必要的器材

D、解决子女就业和生活问题

46、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等。

A、电视直播

B、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

C、组织报道

D、举行新闻发布会

47、为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和用电安全,以下()线路和电力线路不得同杆架设。

A、电话线

B、广播线

C、网线

D、闭路线

48、洪水到来时,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有()。

A、转移时先人后财物,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

B、尽量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

C、设法发出求救信号

D、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

49、加强应急管理,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50、市民应当(),以应对突发性的灾害事故。

A、学习应急基本知识

B、接受应急基本技能的培训

C、参加社区应急演练

D、支持应急工作

51、发生森林火灾时,不得动员()参加扑火。

A、残疾人

B、孕妇

C、60岁以上老人

D、未成年人

52、游乐设施出现非正常情况停机时,应()。

A、保持镇静

B、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C、解除安全带

D、等待救援

53、发生火灾事故时,作为居民可以做以下一些事情()。

A、赶快打报警电话

B、如在火场设法逃生

C、进火场转移物品

D、组织灭火

54、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和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为此要切实做到()。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B、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C、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整治环境卫生,消灭蚊蝇等害虫

D、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55、当发生地震后,生存者要及时抢救被埋人员,其正确的方法是()。

A、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

B、先救容易救的人

C、先救远处的人

D、先救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56、预防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有()。

A、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B、勤洗手

C、常开窗通风换气

D、加强锻炼

 

57、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等。

A、时间

B、地点

C、信息来源

D、事件发展趋势

58、以下哪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人身触电事故().

A、用湿布擦抹灯泡

B、用电设备外壳不接地

C、儿童在电线或电器附近追逐玩耍

D、在供电线路下或变压器旁边盲目施工

59、应急处置的内容包括()。

A、信息报告

B、先期处理

C、应急响应

D、应急结束

60、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单位等。

A、预警级别

B、起始时间

C、可能影响范围

D、警示事项

三、判断题

6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

A、正确

B、错误

62、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

A、正确

B、错误

63、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

A、正确

B、错误

64、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

A、正确

B、错误

65、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不用担心国际恐怖分子流入我国进行恐怖活动。

()

A、正确

B、错误

66、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要用箔纸包裹后扔到远离人群的地方。

()

A、正确

B、错误

67、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实事求是、及时准确。

()

A、正确

B、错误

68、发生禽流感疫情时,采取强制性防疫措施。

()

A、正确

B、错误

69、长期困在黑暗中的人员,在救出重见光明前,应用灯光照射检查其双眼视力,以免失明。

()

A、正确

B、错误

70、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

A、正确

B、错误

71、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

A、正确

B、错误

72、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

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

A、正确

B、错误

73、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

A、正确

B、错误

74、炒菜油锅着火时,应迅速用水浇灭。

()

A、正确

B、错误

75、煤气中毒是二氧化碳中毒,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人员死亡。

()

A、正确

B、错误

76、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

()

A、正确

B、错误

7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

A、正确

B、错误

78、高楼失火时,应迅速坐电梯下楼逃生。

()

A、正确

B、错误

79、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需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

()

A、正确

B、错误

80、老人与儿童独自在家时,可以接待任何不明身份的来访者。

()

A、正确

B、错误

81.家用饮水机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

A、正确

B、错误

82.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遇到大雾时、能见度低时,应立即减速慢行,并将车驶入最近的停车场或服务区停放。

()

A、正确

B、错误

83.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可以不予公布。

()

A、正确

B、错误

84.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

A、正确

B、错误

85.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

A、正确

B、错误

86.高层电梯停动时,严禁扒门爬出,以防电梯突然启动。

()

A、正确

B、错误

87.遭遇地震时要保持镇静,不能拥挤乱跑。

是逃是躲,要因地制宜。

震后有序撤离。

()

A、正确

B、错误

88.大型活动和会议场所要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并保证畅通,便于识别。

()

A、正确

B、错误

89.各级各类学校可以不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

A、正确

B、错误

90.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

A、正确

B、错误

91.包扎的目的是保护创口、防止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

()

A、正确

B、错误

92.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危急病人,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

A、正确

B、错误

9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

A、正确

B、错误

94.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不围观,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

A、正确

B、错误

95、当有刀子、木棒等物刺入腹部时,在急救时应立即拔除,然后再送往医院救治。

()

A、正确

B、错误

96、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

A、正确

B、错误

97、进行人工呼吸前,应先清除患者口腔内的痰、血块和其他杂物等,以保证呼吸道畅通。

()

A、正确

B、错误

98、在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不消除事故隐患不生产。

()

A、正确

B、错误

99、如发现电器设备有障碍或漏电起火,要立即拉开电源开关,在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或酸、碱泡沫灭火器灭火。

()

A、正确

B、错误

100、当照明中断后,应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楼梯通道和出入口、大型生产厂房和通道和高层住宅的楼道等地方自动接通紧急照明。

()

A、正确

B、错误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知识

竞赛活动规则

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陕西省公众应急指南》,依法推进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大力普及应急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汉中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决定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暨《陕西省公众应急指南》“国家电网杯”应急知识竞赛活动。

一、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陕西省公众应急指南》及有关应急避险知识。

二、参赛方式

本次竞赛题目在《汉中日报》和市政府网站上刊登,参赛者采用填写答题卡方式参加。

参赛分个人和组织两种形式。

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人员评卷和抽奖。

三、奖励办法

奖励分个人奖和组织奖。

个人奖:

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若干名;组织奖10名。

个人奖分别从优秀答题卡中抽取,所有获奖者按获奖等次分别发给价值不等的奖品或纪念品。

组织奖根据组织答题情况评定。

四、注意事项

1.本次知识竞赛试题共100个。

答题卡可复印、可下载,答题请用黑色、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相应的方格涂满,并写清姓名、性别、单位、身份证号码及联系电话。

2.所有答题卡必须在2009年11月20日之前邮寄到汉中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邮戳日期为准),谢绝个人直接报送。

单位组织答题的,集中邮寄或直接报送。

3.请在信封正面注明“应急竞赛”字样,不注明者不予审核。

五、邮寄地址

汉中市民主街43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邮编:

723001

 

汉中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  

2009年9月9日    

 

汉中市“国家电网杯”应急管理

知识竞赛答题卡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单位

一、单项选择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D□

29、A□B□C□D□

30、A□B□C□D□

31、A□B□C□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B□C□D□

37、A□B□C□D□

38、A□B□C□D□

39、A□B□C□D□

40、A□B□C□D□

二、多项选择题

41、A□B□C□D□

42、A□B□C□D□

43、A□B□C□D□

44、A□B□C□D□

45、A□B□C□D□

46、A□B□C□D□

47、A□B□C□D□

48、A□B□C□D□

49、A□B□C□D□

50、A□B□C□D□

51、A□B□C□D□

52、A□B□C□D□

53、A□B□C□D□

54、A□B□C□D□

55、A□B□C□D□

56、A□B□C□D□

57、A□B□C□D□

58、A□B□C□D□

59、A□B□C□D□

60、A□B□C□D□

三、判断题

61、A□B□

62、A□B□

63、A□B□

64、A□B□

65、A□B□

66、A□B□

67、A□B□

68、A□B□

69、A□B□

70、A□B□

71、A□B□

72、A□B□

73、A□B□

74、A□B□

75、A□B□

76、A□B□

77、A□B□

78、A□B□

79、A□B□

80、A□B□

81、A□B□

82、A□B□

83、A□B□

84、A□B□

85、A□B□

86、A□B□

87、A□B□

88、A□B□

89、A□B□

90、A□B□

91、A□B□

92、A□B□

93、A□B□

94、A□B□

95、A□B□

96、A□B□

97、A□B□

98、A□B□

99、A□B□

100、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