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81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7 古诗三首教案精编.docx

部编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教案精编

第六单元

本单元以“祖国山河”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四篇精读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本单元4篇精读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本单元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地阅读,理解段落的意思。

教学本单元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壮美山河,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思想感情。

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如“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在进行本单元习作教学时,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语文园地”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3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出的不同风姿;《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

1.认识36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51个生字,会写46个词语。

2.能结合注释,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背诵3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能用自己的话介绍文中的景物或场景。

4.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句子,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5.能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富饶的

西沙群岛

2

本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海滨小城

2

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了海滨小城既美丽又整洁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感。

美丽的小兴安岭

2

本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习作

1

这儿真美

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语文园地

2

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所处的位置,以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17古诗三首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

理解并背诵古诗。

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识字

本课要求会认5个生字,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

“亦”和“宜”发音相似,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区分声调。

多音字“抹、磨”,可以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读音。

比如,“抹”字在“淡妆浓抹”“抹粉”中读

mǒ,在“抹布”中读mā,在“转弯抹角”中读mò;“磨”字在“磨镜”“磨刀”中读mó,在“石磨”“磨盘”中读mò。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要注意易错笔画的指导。

比如,“孤”字中“瓜”的竖提,可以在范写时,通过红色粉笔突出书写,提醒学生注意;“楚”字可以和“定”比较,把下边部分的横钩写正确;“未”字的两横,要指导学生写得上短下长。

3.理解运用

(1)通过有层次、有方法的诵读,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节奏,体会古诗的韵味。

(2)通过对词语、诗句的理解,想象画面,让学生领略汉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汉字的热爱。

(3)课内外结合,拓展同主题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发现古诗中动词运用的巧妙,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预习提纲

(1)通过查阅字典认识本课会认字、会写字,能运用恰当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通过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式了解古诗大意。

(2)搜集有关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的视频和图片。

(3)搜集作者李白、苏轼、刘禹锡的简介。

(4)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词。

(5)再读课文,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望天门山》)

课时目标:

1.会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师: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大家看——(课件播放天门山的视频,视频时间大概一分钟左右,先播放全貌,然后是天门山的近景),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

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被叫作“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

天门山雄伟壮观。

生:

我通过课前预习,还知道天门山是“夹江对峙”的东梁山、西梁山的合称。

东梁山在今芜湖市,西梁山在今马鞍山市。

天门二山中以东梁山最为陡峭,突兀江中,令一泻千里的长江折转北去,形成“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奇特景象。

……

2.师:

同学们通过预习掌握的知识真多!

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

(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教师播放天门山视频,给学生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谁来把课前预习的资料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生简介李白)

课件出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最擅长的体裁是绝句。

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确定读音,读通诗句。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男女生对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示: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指导生字的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断孤帆楚至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左右结构:

断孤帆

上下结构:

楚至

(3)易错字指导:

“楚”下面部分不是“定”;“孤”右边部分是“瓜”,不是“爪”。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6.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

7.朗读古诗。

(1)自读:

请读3遍,前两遍读准字音,第3遍读出节奏。

(2)个读:

指名读。

注意听他是怎样读出停顿的。

(3)有节奏地读:

同学们,写景诗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些,读出自己的感觉和味道。

8.师: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诗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

设计意图:

在自主认读、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组成及书写的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自主写字的能力,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提升。

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古诗,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内容。

三、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课件出示天门山、楚江的图片,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课件出示:

天门:

天门山。

中断:

从中间断开。

至此回:

到这里回旋。

出:

出现。

孤帆:

一只船。

帆:

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课件出示前两句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生动、形象?

(断、开、回)

“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开”是冲开、撞开的意思。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课件出示后两句诗: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诗人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壮美的景色的?

(在船上看到的)

4.“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妙在何处?

“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

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5.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学生全诗一起说一说。

6.指导朗读:

读出水的气势,山的磅礴。

(指名读、赛读。

设计意图:

在教师引导下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通过读,进一步感受山水的磅礴气势。

四、品古诗,悟感情。

1.同学们,请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把古诗读一读,结合课文插图,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色彩鲜明的景物。

(板书:

碧水青山孤帆日)

2.出示课件:

(出示有天门山、绿水、白帆的图片)

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你们看,青的山、绿的水、白白的帆、红红的太阳,构成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呀!

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师:

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体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板书“雄伟壮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4.一边配乐一边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背景音乐:

前一部分是笛子《姑苏行》,后一部分是古筝《高山流水》,大约2分钟)

5.背诵并默写古诗。

设计意图:

教师抓住关键字词,结合课文插图,注意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五、总结方法。

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首古诗时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呢?

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1)读:

读通古诗。

(2)解:

理解诗意。

(3)想:

想象古诗画面。

(4)悟:

感悟作者感情。

设计意图:

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为学生自学古诗打下基础。

第2课时

(《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时目标:

1.认识“亦、宜”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饮、初”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导语并配西湖的图片:

人们常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在杭州,最有名的景点要数西湖了。

宋代诗人苏轼就在这儿留下了他的传世佳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课件出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主要作品有《水调歌头》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师板书:

饮湖上初晴后雨)

通过谈话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古诗,从而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古诗学习中去。

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1)读:

先自由读一读古诗,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读一读。

(2)解:

结合书中注释,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3)想:

说一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悟:

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检查学生读诗情况。

(2)出示划分的节奏提示,指名读、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指导生字的读音。

(1)“亦”和“宜”发音相似,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区分声调。

(2)多音字“抹”,通过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其读音。

4.易错字指导。

“初”左边是“衤”,不是“礻”。

学生临写生字,师巡视指导。

5.精读诗歌,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课件出示第一、二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理解“潋滟”“空蒙”。

“潋滟”写出了晴天西湖波光闪动的特点;“空蒙”写出了雨天西湖云雾迷茫缥缈的特点。

②指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的画面。

(课件出示:

雨中西湖图片)

生:

雨后的青山,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云雾。

它们如轻纱一般随风飘动,若有若无。

此时的青山犹如仙境。

③指导朗读:

读出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课件出示第三、四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理解“西子”。

(即西施)

这两句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西湖是景,西子是人,一个景,一个人,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

“西湖”和“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字;“西湖”景美,“西子”人美,二者都有天然美的资质,所以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

这是多么奇妙的比喻啊!

“淡妆浓抹”指什么?

(联系实际理解:

老师平时化淡妆的样子和同学们上台表演化浓妆的样子。

课件出示图片:

西施淡妆浓抹对比图,思考:

西施到底是淡妆好还是浓抹好?

生:

都好。

因为西施本来就很美,所以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很合适。

(板书:

总相宜)

②师小结:

西湖之美,何止晴天雨天,一年的春夏秋冬,一日的清晨黄昏,景色各异,美不胜收。

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生齐读第三、四句。

正因为这个美妙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这个人景合一的美称。

(3)有感情地配乐朗读。

(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4)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方法尝试自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用现代文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理解古诗。

让学生利用多种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入情入境地诵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另外,比喻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有助于塑造形神俱似的艺术形象。

修辞手法是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类似点”进行突破,带领学生体悟诗词中的比喻之妙。

三、课外延伸。

搜集并阅读描写西湖美景的诗词,如: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望湖楼醉书》。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阅读量的支撑。

以课本为载体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课外阅读的支持。

此环节推荐相关的拓展阅读内容,意在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3课时

(《望洞庭》)

课时目标:

1.认识“庭、未、盘”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磨”,会写“镜、未、磨、遥、银、盘”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揭题导入。

1.师:

同学们,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雄伟的天门山,“游览”了妩媚的西湖,现在我们一起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指名说。

课件出示洞庭湖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生: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景点。

生:

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

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课件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

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

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

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过渡: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湖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

(教师板书课题:

望洞庭)

课件出示: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设计意图:

学生对于洞庭湖并不了解,通过直观展示洞庭湖的风光,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洞庭湖之间的距离、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通过看图,初步感知诗文,为理解诗文内容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质疑问难,自悟诗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1)注意“庭”是后鼻音的字,课件出示“廷”“蜓”等同音字,帮助学生认读。

(2)教学多音字“磨”时,通过组词的方式,让学生在词语中分辨其读音。

3.聆听教师范读,体会本诗的停顿之处。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同桌合作读,个人汇报读,齐读。

在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

三、精读古诗,体会诗意。

1.引导学生自学,理解古诗大意。

(1)自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借助书上的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2)小组交流汇报。

(3)课件展示画面——西湖秋月图,教师讲述古诗的大意,学生对出诗句。

师:

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宁静、和谐。

生接:

湖光秋月两相和。

师: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被磨过的镜子。

生:

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

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

生:

遥望洞庭山水翠。

师:

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盘里放进的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

生: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再读古诗,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哪些词?

说一说。

(相:

相互。

和:

和谐。

镜:

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

未被磨过的铜镜。

遥望:

远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

此环节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借助书上的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促进学生对古诗大意的理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诗文的兴趣。

四、再读诗句,品读悟情。

课件出示: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引导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

(2)说说你眼前见到了哪些景物,这里藏着一个比喻句,找一找,再说说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两相和”的“两”是指谁与谁?

“和”是什么意思?

2.学生交流汇报。

(1)从“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夜晚。

(2)诗中作者把潭面比喻成未磨的镜子,这样的比喻突出了洞庭湖的柔和美、朦胧美。

(3)“两相和”的“两”指的是湖光与秋月。

“和”的意思是“和谐”。

3.引导学生图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境。

4.指导朗读:

读出赞美之情。

课件出示: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5.引导学生品读。

6.这两句诗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将洞庭湖、君山分别比喻成白银盘、青螺,体现了洞庭湖的色彩美。

7.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湖山水美。

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1:

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上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像是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生2:

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

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深深地陶醉在这迷人的景色中。

8.你能通过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同桌互评。

9.朗读古诗。

(个别读、男女生赛读)

10.背诵古诗。

11.书写指导。

教学“未”字的书写时,引导学生注意“未”字的两横要写得上短下长,与“末”区分开;注意“磨”是半包围结构,不是上下结构;书写“遥”字时,注意先内后外。

设计意图: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通过想象画面,丰富古诗内容。

学生讲述自己联想的画面时,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课前积累的词语,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不要停留在简单的直译层面上。

五、欣赏名句,感受美景。

1.课件出示相关诗句。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题君山》

2.课件播放展现洞庭湖不同风景的美丽图片。

(最少四张)

3.学生挑选感兴趣的图片进行说话练习。

4.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爬一爬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设计意图:

以诗中“洞庭湖之美”这一主题向外延伸,拓展有关洞庭湖的相关诗句,从而感受众多诗人笔下多姿多彩的洞庭湖。

在感知画面的基础上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成功之处:

图文并用,借助图画将古诗形象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更直观地理解古诗,反复吟咏诗句,体现语文课堂浓浓的语文味,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诗意,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发现美的词,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不足之处:

在这次古诗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引导得太多,没有放开手让学生大胆想象,有的环节时间过于仓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教学建议: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以教为重心向以学为重心的转移。

每个教学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一步步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学生之间互动时,生成的资源得到有效开发,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引导比较巧妙,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很精彩,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