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重要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147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地震重要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重要知识.docx

《地震重要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重要知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震重要知识.docx

地震重要知识

1.对地震的看法

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

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

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

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也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

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

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达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有一样。

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

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

划分烈度有定性和定量标准。

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见下表),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

2.汶川地震中一件事感受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8.0级大地震袭击了祥和的山区四川。

一座座房屋轰然倒塌,刹那间被夷为平地。

令许多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国家总理得知此事后,迅速赶往四川省汶川县,探望灾民。

同时,全国各地都派出医疗队的警力,火速赶往灾区救援。

一阵阵余震传来,时刻威胁着医生和武警战士的生命,但他们还是坚守自己的岗位。

正在做手术的医生护士们,顶着余震,虽然满头大汗,但还是有条不紊地拿着手术刀,熟练了地做着手术。

因为他们知道,手术台就是阵地!

一串串感人的故事,一个个莫名的感动,都在救灾现场上演,当人们掀开水泥板时,看到老师谭千秋死死地趴在一张课桌上,而桌子下有两个还活着的孩子,他自己却永远没有睁开眼睛。

一位幼儿园老师顶着余震,救出了大部分的孩子,而在屋里,还有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

那个孩子就是老师自己的女儿。

当老师准备冲进去救人时,幼儿园骤然倒塌。

那个老师,为了别人,让自己的孩子永远离开了她。

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为灾区人民献血捐物。

献血车外排起了长龙,一个叔叔从早晨6点排到下午2、3点,都没能如愿以偿献上血。

最近几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话快被打爆了!

电话里那充满爱心的声音几乎只有两种:

“中国加油!

汶川加油!

”、“灾区还有什么需要的?

”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外国的救援队也赶往汶川,进行救援。

各国人民和媒体也纷纷称赞中国,面对天灾人祸,毫无惧色,真是好样的!

爱心也飞到了我们的学校。

同学老师们纷纷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

10元、20元、50元、100元……那鲜红捐款里不仅仅是一张张纸币,还是浓浓的一片情。

我捐了50元,尽管微不足道,却包含了我对灾区的牵挂。

虽然灾难顷刻灾难降临,巴蜀大地为之哭泣,华夏神州为之悲恸,但是灾难无情,人有情!

我从内心发出呐喊:

“中国不能输!

中国加油!

汶川加油!

汶川大地震清系全国人民的心,也让我们心心相连的更紧!

四川地震,震倒了高山,震倒了房屋,震不倒的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

汶川地震,伤害了生命,伤害了人民,伤害不了祖国同胞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

让我们拉起手来,一起为遇难者哀悼,为幸存者祝愿,共为灾区祈祷。

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3.看了汶川地震后的感受,用7个成语来表达

对灾区人民的遭遇的灾难可以用:

欲哭无泪痛不欲生忧心忡忡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伤心欲绝中国同胞对灾区人民的帮助:

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同心合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患难与共四海之内皆兄弟

4.汶川大地震感受作文

5月13日上午,笔者在课堂上提议同学们全体起立为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并祈愿天佑我中华。

下课后,有名同学告诉笔者说:

他开始听到地震的消息时,只是感到震惊,而这次起立默哀,则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泪了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礼记》说:

“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

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

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

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

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

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

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

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

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

“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

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

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

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

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

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

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

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

“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

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

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

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

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感动

“五月十二日十四时二十八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不仅震中地区汶川受灾严重,周边地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十二日下午,正打算开小荷写篇日记,突然听见电视上播出了这样一个消息。

“7.8级?

这也太厉害了吧,比唐山大地震还要严重!

”我“跌破眼镜”。

看着电视里的废墟,我心里挺不好受的。

灾难啊,你这不可抵挡的飞箭将我们的心射穿,我们中华民族怎么这么多灾多难呢?

一瞬间,上万人失去了生命;一瞬间,上百万人失去了家园。

刹那间,四川的情况成了举国上下乃至全球关注的焦点。

“昨天下午四川汶川大地震,听说了吗?

”“怎么没听说?

中央台连平常播出的节目都给停了,专门做关注地震的直播,这么大动静,能没听说吗!

”“就是,还好我不在四川住!

要不我非‘挂’了不可。

”“看新闻了吗?

四川大地震了,7.8级呢!

”第二天到学校,只见老师门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地震,同学们也都在教室里说着地震。

“连不大喜欢看新闻的同学都知道了,这动静可还真够大的!

”我在心里暗暗地想。

发生地震后的四川到处是一片又一片的塌方、废墟,到处是一顶又一顶帐篷。

四川的朋友真够困难哪!

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大家一得知消息都行动起来。

这不,北京在行动,各省在行动,香港在行动,澳门在行动,台胞在行动,全世界华人在行动,世界各国友人也都在行动!

人们在各省的输血站前排起了长龙;人们捐款、捐物,捐一切灾区人民所需要的东西。

唐山成立了支援灾区的突击队,网友们成立了抚恤孤儿的联络站。

人们打开钱包,把微薄的薪水捐给再区;人们张开血管,将热血输进同胞的血脉。

亿万双援助之手伸向灾区,亿万颗滚烫的心为灾区跳动!

“通知,通知……”星期五上午,刚做完眼保健操就听见广播里传来余老师的声音。

原来,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为四川的灾民捐款。

一听要捐款,同学们就炸开了锅,议论起来“啥?

又捐款啊。

”“喂,你捐多少?

”“我?

我不知道,得问我妈要。

你打算捐多少?

”“我?

反正这次捐完钱我钱包绝对瘪了!

心疼啊……”虽然我也有些心疼钱,毕竟已经为“手拉手”学校捐了一回钱了。

但是一想到一片片的废墟,我就揪心。

我想:

灾区人民正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我们应该要帮助他们脱离苦海,重见家园。

于是,一回家我就和妈妈说起捐款的事情,最后,我决定从钱盒里拿出50元出来捐献出去。

我们的10元、5元、20元、50元也许微不足道,但即使微薄,它也是我们的一片心意呀!

50元捐出去了,我相信它一定能到灾民手中。

四川的朋友们,挺住!

地震不是鸿沟,我们一定能跨过去,亿万人的爱汇聚在一起一定能在这鸿沟上架起一座通往胜利彼岸的桥。

这只是一场噩梦,当你睁开眼的一瞬间,噩梦将离去,展现在你面前的一定是个晴朗的充满希望的黎明!

亿万人都在牵挂着你们,为你们祈福,祝你们,平安!

3.感动

近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高达7点8级的大地震,灾情严重,伤亡惨大,死伤人数不断增加,余震仍在继续,数以万计同胞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危难之中,紧急亟待来自四面各方的朋友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为了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网络社会上都不断有秂踊跃捐款,积极向灾区受苦受难的群众捐款献爱心,为他们送去浓浓的温情和亲人般的温暖,帮助灾区度过难关。

灾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

四川的灾情备受广大群众关注,它不仅仅牵动着中南海,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

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

等国家干部带头捐献,还表达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关怀,激励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奋力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

各大电视台,报纸上之前一切有关奥运的资料,头版都改为四川地震的事件,不少电台记者更以身冒险,亲临现场只求向广大人民传递四川灾情的最新热况。

真情系灾区,关爱汇暖流。

一个个捐助点前,人们排起长龙,慷慨解囊,争相捐助,现场涌动着一片融融真情。

人群中,既有一线的干部职工,又有离退休的老同志;既有警卫部队的官兵,又有所属院校的大学生。

有的同志因出差、生病等原因不能前往现场,特地委托同事或家人代为捐助……爱,让大家走到一起;爱,温暖了我们彼此的心灵!

今天我们携手做为灾区

5.“汶川地震”中的感人事迹与感受

事迹

1、老师身体断成两截仍紧握两学生

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

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

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

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

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这位老师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

2、女警家中10口亲人全部遇难仍奋战在抗灾一线

5月12日中午12时许,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一次电话通话。

两个小时后,14时28分,蒋敏与女儿永远天各一方。

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遇难。

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3、11岁少年背着3岁妹妹逃生

在北川,一个11岁的少年背着3岁半的妹妹,非常吃力地前行。

这名少年叫吉万,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的责任,为了逃生,深山中步行了12个小时。

4、女护士奋力救援后流产

地震发生时,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4岁的护士陈晓沪,一趟又一趟背着、抬着病人,搬运氧气罐、床、被子……在成功转移了病人后,她却先兆流产,孩子无法保住。

5、死难学生手里仅仅攥着一支笔

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一名死难学生手里仅仅攥着一支笔,让人欲哭无泪。

6、警花当众解衣为灾区婴儿喂奶

16日,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当众解衣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

蒋小娟坦言,看着怀里的孩子,她担心起在婆婆家吃奶粉的儿子(6个月大)。

从5月12日以来,蒋小娟一直没有看见自己的儿子,她说:

“送走的时候小家伙17斤,现在肯定又长了。

7、痛失14为亲人仍坚守在救援第一线

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在地震中失去15位亲人,却没有时间伤心,仍坚守在救援第一线。

8、母亲临终喂奶,女婴含乳生还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

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救援者眼前:

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

也许是这位母亲感动了上苍,女婴含乳得以生还。

9、武警亲手刨出老父遗体,噙泪坚持指挥救援

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队长张秋红率队解救都江堰一废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亲和嫂子就埋在这片废墟中,他亲手刨出老父和嫂子的遗体,来不及哭泣,噙泪坚持指挥救援。

10、11岁小女孩跳下六楼逃生脱险后返身救老师

康洁是汶川县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地震发生时,她正在6楼上课,意识到危险,她立即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居然只有腿被划伤。

”康洁对此也感到不可思议。

脱险后,康洁冒险跨进随时可能倒塌的教学楼,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

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跑出废墟求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

感受:

但是,没有人会屈服,希望从来没有消失。

震惊、恐慌、无助之后,关爱和援助让温暖和勇气汇聚。

成都街头,临时搭起的医疗救援帐篷里,很多陌生人伸出胳膊献血。

他们说,说不定我这袋血,就能挽救一个生命;志愿者组织起来,尽自己所能为灾区提供帮助;地震几乎将北川县夷为平地,刚从灾难中逃生的几名高中生,立刻组织起来援救受难者;在救援队还没到达的地方,灾区民众迅速自救,在废墟中寻找生命的音讯;各地民众尽己所能为灾区捐款捐物、提供帮助,很多人问:

我还能做些什么?

天灾面前,人类可能很脆弱,但是因为同情和关爱,因为坚强和抗争,就有了战胜苦难的勇气和力量。

携手并肩,人类就不再是弱者;相互温暖,恐惧将不再。

没有什么能夺去家园。

在地震中呱呱诞生的小生命,点燃起生的希望。

灾难给予我们伤痛,也让我们感受友爱和真诚;灾难从来没有让人类退缩,它只会让生命更加顽强

青海省玉树地震

北京时间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乘专机与15日下午6点左右抵达青海玉树机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截至4月20日17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2064人,失踪17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二、相关教材知识点

1、感悟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变得如此脆弱,我们应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在生命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奋斗充实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2、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对人生的逆境、巨大挫折,我们应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坦然的面对:

逝者以去,生者坚强。

3、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不为困境击垮的民族精神。

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

4、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的内涵因奉献而精彩,因奉献而丰富:

人民子弟兵、医务人员、教师、救灾自愿者……危难时刻将生死置之度外,将生命留给他人,将危险留给自己。

5、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海内外华夏儿女,友好国家,国际友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抒写着大爱无价,大爱无疆。

6、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荣辱兴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7.传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含义、重要性、做法)。

8.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是抗击灾害的钢筋铁骨。

三、相关问答

1、玉树地震发生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乘专机抵达青海玉树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这说明了什么?

答:

①说明了党和政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②说明了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情系民生,努力解决民生问题。

③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答:

①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③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

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挥。

⑤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⑥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友好国家人民的大力支援。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答:

①如果身处灾区,要勇敢加入到抗灾自救的行列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②如果不在灾区,可以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向灾区捐款捐物。

4、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多如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向她们学习?

她们的感人事迹对我们参加公益活动有何启示?

答:

①学习她热心公益的精神,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学习她奉献的精神,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学习她感恩的精神,主动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②在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面对所承担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我们应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

5、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

答:

①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这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全国人民空前团结、临危不惧、百折不挠、奋勇抗灾。

6、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应如何做?

答: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监察预警能力,制定相应的抗灾救灾预案;加强防灾救灾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抗灾救灾能力;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②培养责任意识,树立奉献精神,做负责任的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

7、在抗震救灾中,身处不同角色的人承担了怎样不同的责任?

答: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⑴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实地察看灾情,统筹指挥,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对抗震救灾工作迅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政军各部门始终把抢救受灾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切实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加强对天气和险情的监测预报,切实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⑵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医护人员、电力通讯工人和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们战斗在抗灾第一线,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

哪儿有险情,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⑶社会各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帮助灾区群众共度难关、重建家园。

8、“4.14”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华人拧成一股绳,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去,这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种精神对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

伟大的民族精神。

作用: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巨大的精神支撑。

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9、当地震发生时,我们未成年人应该怎么做?

①保持冷静,不要慌张;②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③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④在教师的组织下有序撤离;⑤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人终归活的是一种社会价值、生存价值。

这种价值是说,你活着社会需要不需要你,他人需要不需要你。

灾难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无法避免。

如此,我们只好坦然面对。

对灾难的态度,在灾难面前的表现,体现着人格的尊严,体现出人品的上下,更是对人活着价值的检验。

、我国地震部门的主体工作主要是地震监测、建设工程防御、应急救援及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作为地震局的普通员工,根据自己所在个体部门的职责,在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完成相关行政管理工作。

(一)“地震应急”,是指为了减轻地震灾害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行动;

(二)“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地震事件;(三)“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使灾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