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768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docx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八年级上期中化学卷(带解析)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44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2、净化水的方法有:

①过滤②加明矾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

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②④①          

3、微观模拟图能帮助我们认识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物质微观构成,下列图示所呈现的物质属于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的是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B.蒸馏属于物理方法

C.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D.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5、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排列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人类面临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合理用水、开发水资源是当务之急,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将污水处理后重新使用                              B.适度开采地下水

C.研究、开发海水淡化新技术                              D.将城市污水直接排放到农村,灌溉农田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过程中可能同时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B.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等

C.化学变化一定同时伴随物理变化

D.用水彩笔给图案涂上颜色,产生了变色的现象,因此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8、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变化,下列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产生光能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                              B.利用镁燃烧制作照明弹

C.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使水变热                              D.家庭用燃气做饭

9、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水受热时蒸发,是因为水分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B.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容易干燥,是因为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

C.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0、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燃烧匙          B.试管          C.蒸发皿          D.锥形瓶          

11、小军同学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B.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C.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12、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D.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

13、泰安酿酒厂广告词“金泰山银泰山,开坛飘香醉人间”,其中的化学原理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14、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取液体药品时,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

B.用镊子夹取块状的药品

C.用滴管取液后,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

D.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15、装有酒精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是

16、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放出大量热;③生成白色固体;④镁条变短。

上述叙述中最终判断此变化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③          B.②          C.④          D.①          

17、化学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下列事实与化学发挥的作用不符合的是

A.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B.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用化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18、用分类的方法学习物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抓住物质的本质和特点。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黄泥水 液氧          B.空气 矿泉水          C.氧气 白酒          D.蒸馏水 氢气          

19、下列俗语描述的事实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C.破镜难以重圆                              D.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20、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⑤编写电脑程序等领域中,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21、下列是基本实验操作示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存在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以上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图D的情况外,请再写出一条使用酒精灯时,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标准不同所得分类结果也不同。

分类

分类标准

类别一:

空气、海水

类别二:

水、氧气、氧化铜

从组成物质的种类多少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①烧杯②集气瓶③锥形瓶④量筒

能用于加热的仪器:

____________(填序号);

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

____________(同上)。

根据仪器能否加热来分

23、“从微粒的角度研究物质”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

请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空气中包含多种气体分子),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

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注射器内气体压缩变得困难,说明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所示,烧杯A装入浓氨水,B、C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B液体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___。

烧杯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4、化学兴趣小组以“我们所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为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将小组所用科学方法的字母序号填在后面括号内。

(1)找出穿过的几件衣服,从衣服商标上摘录面料的种类,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   )

(2)在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燃烧的现象;(   )

(3)到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

(   )

A.实验法

B.观察对比法

C.调查法

D.文献法

25、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等)构成的。

(1)半导体材料“硅”和金属“铁”都是由____________直接构成的。

(2)水、二氧化碳都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同种原子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如:

一个氢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4)不同种类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分子。

如:

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

26、化学改变了世界,要学好化学,首先要明确以下问题:

(1)化学是什么?

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上研究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的一门基础自然学科。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学化学?

化学很神奇,它能把石油加工成功能各异的产品,也能将污染的水质处理清洁,它能____________出我们需要的物质,也能____________我们不需要的物质,还可以实现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转化。

(3)怎样学化学?

科学探究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

学习化学后,小米同学用科学探究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小米和妹妹都喜欢喝糖水,一次,小米将牛奶糖放进冷水里,妹妹则放进热水里,她发现妹妹的奶糖很快就消失了,而小米的奶糖则消失比较慢。

她很好奇,她们用红墨水代替奶糖进行了科学探究。

请将小米同学具体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活动环节用直线连接起来。

 

评卷人

得分

三、探究题(题型注释)

27、小明和同学一起过生日,大家看到浪漫的烛光,对蜡烛燃烧产生了兴趣。

【发现问题】小明吹灭生日蜡烛,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大家热烈讨论起来。

猜想一:

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____________;

猜想二:

白烟是石蜡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猜想三:

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查阅资料

(1)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

(2)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

(3)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

(4)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探究】在化学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展开了实验探究。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

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

白烟是二氧化碳。

猜想一成立

实验二:

吹灭蜡烛,立即用____________置在白烟上

仪器上没有出现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

白烟不是_____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三: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

蜡烛重新被点燃

白烟具有可燃性,说明上述结论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错误的(填“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分析与解释】

(1)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

这缕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2)实验最终证明白烟并不是二氧化碳,但实验一操作无误,并且确实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质疑】

(1)得到正确结论以后,小明和同学们反思了实验探究过程,发现不用经过实验探究也可以排除猜想一和猜想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同学在做实验二的过程中,没有吹灭蜡烛就罩上了烧杯,发现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他的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D.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28、水是生命之源,学习了《自然界中的水》之后,某化学小组对泰安市区饮用水的来源及净化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了系列探究。

问题组一:

水源地是哪里?

处理前水质如何?

怎样处理可以达到饮用标准?

【调查研究】黄前水库是泰安城区重要的水源地,通过实地调查,明确了该水源中水质情况,在处理前,该水源除水之外,还含有____________、可溶性矿物质、有颜色或异味的杂质、细菌等杂质。

【参观考察】小组同学通过参观考察,绘制了自来水厂处理水的过程模拟图:

(1)澄清池主要沉降去除大颗粒泥沙,一般会加入适量明矾作絮凝剂,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滤水池底部铺有干净细沙,主要起到过滤作用,其主要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

(3)进入X池的水含有少量色素和异味,X池中应该加入____________试剂,以除去这些杂质;

(4)进入气管网或水塔之前应该加入氯气,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质疑】处理后的饮用水是纯水吗?

经过讨论之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

怎样处理才能得到纯水?

【实验探究】学习小组在黄前水库取了一烧杯水。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得到了纯水。

【反思交流】

(1)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

分离提纯混合物基本思路是,先除去不溶性杂质,再除去可溶性杂质,上述中的步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都是将不溶性杂质分离除去的。

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只需进行一步操作就可以直接得到纯水,这个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有的同学认为,可采用下图自制净水器净化处理水,其中石英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其主要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不同使不溶性杂质和液体分离开。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C

6、D

7、D

8、B

9、A

10、D

11、D

12、A

13、C

14、C

15、B

16、A

17、A

18、A

19、B

20、C

21、⑴BCD⑵①B操作:

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②C操作:

打破试管底部③D操作:

酒精喷洒,引起着火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切勿吹灭

22、混合物  纯净物  ①③  ②④

23、⑴分子间有间隔,间隔可以变化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 ⑵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对照

24、B    A     C

25、分子  原子  ⑴原子⑵分子

⑶两个氢原子  两个氧原子⑷两个氢原子  一个氧原子

26、⑴分子;原子;物质;变化规律;产生新物质

⑵创造;消除;物质;能量

⑶A-b;B--c;C--d;D--a;E--e

27、【猜想假设】二氧化碳【实验探究】干而冷的烧杯 变浑浊  水蒸气 猜想一 猜想二

【分析与解释】⑴石蜡固体颗粒⑵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而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

【反思与质疑】⑴白烟是固体颗粒,而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是气体⑵ABC

28、问题一:

【调查研究】泥沙(或不溶性杂质)【参考观察】⑴加速泥沙沉降(或加快水中难溶性杂质沉淀)⑵除去较小的悬浮杂质⑶活性炭 ⑷灭菌(或杀菌消毒)【质疑反思】还有可溶性杂质

问题二:

【反思交流】⑴A B引流 (防止液体外溅)⑵C⑶过滤颗粒大小

【解析】

1、试题分析:

物质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隔的,不同的分子大小不同,分子间隔大小也不同,所以,将不同的液体混合时,所得液体的体积小于原液体的体积和。

考点:

分子的特性

2、试题分析:

过滤只能除掉水中的难溶性固体杂质;加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颗粒沉降,消毒能除掉水中的细菌、病毒,蒸馏能得到纯水。

考点:

水的净化

3、试题分析: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时,一种原子构成一种物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C表示的是混合物;AB是单质。

D是化合物

考点: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微观构成

4、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改变了物质的存在场所,不改变物质的种类,是物理变化。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掉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掉可溶性物质,不能将硬水软化,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

考点:

水的净化

5、试题分析: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站状态的变化实现的,在此过程中,太阳为水的循环提供了能量,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考点:

水的天然循环

6、试题分析:

将城市污水直接排放会导致水和土壤的污染,灌溉农田,会导致植物枯萎,死亡。

考点:

水的污染与防治

7、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所以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考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8、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镁燃烧生成新的物质氧化镁,是化学变化。

考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试题分析:

水受热时蒸发,是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分子质量、体积等不变,改变的只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

受热时分子间隔变大,所以物质的体积变大。

考点:

物理变化的微观实质

10、试题分析:

燃烧匙、试管、蒸发皿都可以直接加热,锥形瓶需垫着石棉网间接加热。

11、试题分析:

A、向老师请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间接经验也很重要.故正确;

B、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故正确;

C、第一次实验失败了,还要反复试验,看是不是普遍情况.故正确;

D、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是错误的,没有探究精神.故D错误;

考点:

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12、试题分析:

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任何人;为了安全,实验室的药品不能品尝或用手触摸

考点:

实验室安全规则

13、试题分析: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通过运动而挥发,使人闻到气味。

14、试题分析:

取液体药品时,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否则易污染试剂;块状药品应用镊子夹取,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用滴管取液后,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易导致桌面被腐蚀,或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帽。

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防止液体洒在试管外边。

考点:

基本实验操作

15、试题分析:

A表示物质有腐蚀性;B表示物质易燃;C表示物质自然;D表示物质有毒。

酒精易燃,但一般不会自然。

考点:

化学图标的意义

16、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考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7、试题分析:

适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农药化肥过度使用会导致水和土壤的污染。

考点:

化学与农业,化学与环境

18、试题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考点:

纯净物,混合物

19、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考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0、试题分析: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考点:

化学的研究内容

21、试题分析: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液体的量太多,加热时液体易因沸腾而溅出,导致人被烫伤或腐蚀;向试管中加入块状或看、大颗粒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否则易打坏试管;点燃酒精灯时,不能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否则易引起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发酒精灯爆炸;使用酒精灯时,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酒精的量不超过灯的溶剂的三分之二、不少于三分之一,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

考点:

液体的倾倒、加热,酒精灯的使用,固体额取用

22、试题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烧杯、锥形瓶可以间接加热;集气瓶和量筒不能加热

23、试题分析:

空气中氮气氧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空气中包含多种气体分子),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是因为在压力作用下,分子间隔变小;挤压到一定程度之后,注射器内气体压缩变得困难,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烧杯A装入浓氨水分子通过运动,进入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B烧杯中,所以一段时间后烧杯B液体变红;烧杯C的作用是对照试验

考点:

分子特性的探究

24、试题分析:

找出穿过的几件衣服,从衣服商标上摘录面料的种类,同时还做了一张表格,属于观察对比;在空气中分别点燃几种不同的面料,观察并记录燃烧的现象,属于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服装厂了解制造衣服常用的面料,并收集了几种面料的下脚料,属于调查资料研究。

考点:

科学探究的方法

25、试题分析:

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分子、原子、离子;

(1)半导体材料“硅”和金属“铁”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水、二氧化碳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3)同种原子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如:

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4)不同种类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分子。

如:

每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考点:

构成物质的微粒

26、试题分析: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因此利用化学变化可以得到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中伴随的能量的变化,因此利用化学变化可得到所需要的能量。

(3)可能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是一种猜测;将红墨水分别滴到冷水和热水中,静止,观察等,是进行实验;属于可学探究的收集证据。

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快,所以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是对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总结。

为什么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快,是提出问题;实验不严谨,应该注意控制变量等是实验后的反思与评价。

考点:

化学研究的内容,学习化学的目的,研究化学的方法

27、试题分析:

【猜想假设】石蜡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如白烟是水蒸气,罩上干而冷的烧杯,水蒸气会遇冷,冷凝成液态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