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7138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看守所可研.docx

新版看守所可研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市看守所拘留所用房翻建项目

1.1.2项目承建单位:

市公安局

1.1.3建设地点:

某市辽西街长通公路495公里加100米处南侧(看守所原址)

1.1.4建设规模与目标:

本11111项目看守所建设设计羁押量为250人,按关押容量分类应为中型看守所。

本次翻建房屋建筑主要有在押人员用房、民警用房、附属用房三项,翻建某市看守所场区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

在押人员用房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民警用房建筑面积为2085平方米,附属用房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5085平方米。

本项目拘留所建设设计拘押人数为80人,按拘留人数分类应为中型拘留所。

本次翻建房屋建筑主要有拘室、教育、文体、医疗、生活、劳动及家属会见等用房。

本次翻建拘留所场区占地面积4840平方米,拘留所用房为单层建筑,建筑物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

为相应国家各级公安机关对看守所、拘留所人性化管理的更高要求,某市看守所、拘留所在力求改善管理系统的同时,也准备把内部环境这一硬件加以提高。

监所管理中,在依法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注重以人为本,充分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用理性、平和、文明的手段去感化、矫治在押人员的心灵,使在押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政策以及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真正做到认罪服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

在环境上,遵守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法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做到坚固安全,管理方便,功能齐全,美观庄严。

基本满足公安部主编、建设部及国家发改委颁布的《看守所的建设标准》的相关要求。

1.1.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共计161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805万元,地方配套投资805万元。

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2.1单位名称:

某市公安局

1.2.2项目负责人:

***

1.2.3单位简介:

某市公安局始建于建国初期,位于某市辽西街辽河路南段,现有干警380人,某市公安局内设机构9个,分别是纪检委、政工监督室、指挥中心、警务督察大队、刑警大队、治安大队巡警大队、法制室、财务装备科,并下设有交警大队、看守所、拘留所和十九个乡镇街派出所。

近年来,某市公安局在某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直接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不断提高。

某市看守所建成于2000年,是一所原设计羁押量为80人的小型看守所,现有建筑面积共2810平方米。

其中监室用房面积1650平方米,二层建筑。

办公楼建筑面积780平方米,三层建筑。

附属用房380平方米,单层建筑。

某市看守所是某市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场所,是教育在押人员改恶从善,悔过自新,保证刑事诉讼活动正常顺利进行的重要阵地。

某市拘留所始建于2000年,是一所原设计日均拘留量24人的小型拘留所。

拘留所所有功能均在一个单体建筑中,其建筑面积为680平方米的单层建筑物。

其中,拘室及其它功能用房面积380平方米,行政管理面积300平方米。

某市拘留所是某市公安机关惩治违法人员的场所,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大责任。

对整个地方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1.3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投资的必要性

1.3.1项目提出的背景

1.3.1.1政策背景

看守所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场所,是教育在押人员改恶从善,悔过自新,保证刑事诉讼活动正常顺利进行的重要阵地。

随着形式的发展变化以及某市建设进程的加快,某市看守所在设计和建设方面已远远适应不了实际应用的需求。

另外各级公安机关对看守所的人性化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看守所的正规化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建设部及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看守所建设标准》。

对照《标准》,看守所现有的监区结构、监室面积和民警用房等已远远达不到要求。

由于建设年限较早,现有条件已不能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

纵观各个安全及使用要求,在如此密集的人员场所,现有房屋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市公安局经过全面、细致、慎重的调查研究和考察论证,按照公安部、建设部建标(2000)165号文《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某市公安局计划在原址上拟建设新的看守所,以满足看守所的人性化管理,实现有效地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进行,以及某市羁押量的需求。

拘留所是公安机关惩治违法人员的场所,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大责任。

对整个地方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公安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某市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欠账多,随着国家执法力度的加强,各种基础设施条件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为使全局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更加规范,功能更加齐全,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三基”工程建设以来,某市公安局牢牢抓住“三基”工程建设这一机遇,紧扣上级政府“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的发展思路,根据公安部的相关文件要求,某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及时成立项目小组,组织开展相关工作,规划对某市看守所拘留所进行改建。

1.3.2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某市看守所设计羁押人数为80人,现最多羁押人数已达到234人,由于受当时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看守所的建筑布局和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用面积狭窄,由于建筑布局的不合理,监视死角较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目前,看守所的硬件设施、建设规模、工作环境均不符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看守所建设标准》、《看守所建筑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的要求。

如在押人员人均监室面积仅为1.8平方米,距达标人均7.3平米还有很大差距。

且现有一楼监室处于半地下,小布局的“回”字型结构,阴暗潮湿,通风、采光均不良,监室内无封闭卫生间。

监区无谈话室、图书室、医务室等功能用房,放风场狭小,监区主通道净宽小于《看守所建设标准》中型看守所3.5米的净宽要求。

狱政管理工作难以正常有效的开展。

现有办公楼636平方米,距《看守所建设标准》要求250x8.34=2085(看守所建设标准第二十条)平方米相差甚远。

看守所目前建设状况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看守所工作的需要。

为此,翻建看守所已成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为了改善现有办公、羁押条件,提出看守所改建项目,按照公安部主编、建设部及国家发改委颁布的《看守所建设标准》的要求,拟改建现有的办公用房和监区用房。

某市拘留所始建于2000年,是一所原设计日均拘留量为24人的小型拘留所。

建筑面积仅680平方米。

拘留所拘室仅4个,床位24张,建筑面积170平方米,拘室人均面积为7.08平方米。

与《拘留所建设标准》中型拘留所要求的人均面积8.73平方米还有一定差距。

拘留所缺少文体、医疗及教室、图书阅览室、电话教育室等教育用房。

其中办公区面积不足300平米,办公环境先对拥挤。

1.4编制依据和原则

⑴编制依据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看守所建设标准》(建标[2002]245号)

——《拘留所建设标准》(建标102-2008)

----某市公安局看守所用房改建项目《可研报告委托书》

——某市国土资源局[2010]62号文件

----某市环保局关于该项目《环评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某市环境保护局的环境影响登记表批复

——某市公安局项目申请预算内投资的请示

——本项目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某市财政局关于某市看守所拘留所项目配套资金的承诺函

——某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证办理证明

——某市发改委固定资产项目节能登记表

——某市发改委关于某市公安局看守所拘留所用房翻建项目节能登记表予以备案的通知

——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及与之有关的资料

⑵基础材料

——某市公安局提供的项目简介

——某市国土资源局土地证办理证明

⑶编制原则

——本项目看守所按照公安部主编、建设部及国家发改委颁布的《看守所建设标准》(建标[2002]245号)的要求进行设计。

——本项目拘留所按公安部主编、建设部及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拘留所建设标准》(建标102-2008)的要求进行设计。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年版)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057-1994-2000)

——《城市电力设计规范》(GB50293-1999)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GJJ34-2002)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DB22/T436-2007)

1.5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对某市公安局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以人性化管理为核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改善物质装备条件,加强看守所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服务。

项目可行。

1.5.1本项目符合“坚固安全、方便管理、功能齐全,体现文明”的基本要求。

1.5.2在押人员、监管民警的居住和工作条件大为改善,为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创造了条件,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

1.5.3本项目建设期,对环境无影响,符合有关环保法规、规范的要求,环境效益良好。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1

建设规模

平方米

5085

1.1

看守所

1.1.1

在押人员用房

平方米

2500

1.1.2

民警用房

平方米

2085

1.1.3

附属用房

平方米

500

1.2

拘留所

1.2.1

拘留所用房

平方米

2000

2

总投资

万元

1610

2.1

建设投资

万元

1610

3

资金筹措

万元

1610

3.1

中央预算内投资

万元

805

3.2

地方配套投资

万元

805

1.7问题与建议

本本项目主要涉及资金筹措问题。

建议建设单位抓紧本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做好资金筹集,使得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2.1需求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法制的进一步完善,看守所和拘留所的羁押任务越加繁重,给看守和拘留工作增加了难度。

在这种环境下,如何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以人性化管理为核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改善物质装备条件,加强看守所和拘留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良好的服务。

随着某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居住人口的逐步增加,以及商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另一方面,随着施工队伍、商业人员、服务人员的进驻,一些不法分子也随之窜入,违法违规和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案件不断增加。

加之社会主义法制的进一步完善,看守所和拘留所的羁押任务越加繁重,给看守、拘留工作增加了难度。

某市人口及看守所对应关系统计如下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人口(万人)

40.0

42.1

43.1

45.3

47.9

49.6

52.1

54.1

58.0

60.0

日最多

羁押量(人)

99

168

176

182

191

201

210

226

230

234

经分析发现,看守所在押人数与某市人口间存在一定的线性比例关系,比例系数=在押人员/某市人口=0.37。

按照某市城市总体规模确定的人口规模及人口增长发展情况估算,某市人口到2020年约为75万人。

那么推算某市看守所2020年羁押人数将达到75x0.37=277人。

扣除社会治安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的因素,在押人员的比例减少量按10%计算,那么某市2020年在押人员估算为277x0.9=250人。

某市人口及拘留所关押人数关系统计如下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人口(万人)

40.0

42.1

43.1

45.3

47.9

49.6

52.1

54.1

58.0

60.0

日最多

拘留量(人)

30

33

32

36

38

37

40

43

70

75

经分析发现,拘留所拘留人数与某市人口间的比例系数=在押人员/某市人口=1.25。

按照某市城市总体规模确定的人口规模及人口增长发展情况估算,某市人口到2020年约为75万人。

那么推算某市看守所2020年羁押人数将达到75x1.25=92人。

扣除社会治安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的因素,在押人员的比例减少量按10%计算,那么某市2020年在押人员估算为92x0.9=83人。

2.2建设规模

按照立足现实,适当超前的原则根据某市人口规模、政治、地理条件、形式发案率及发展规划等因素,翻建看守所和拘留所在押人数按2020年预测值确定。

看守所翻建后羁押人数为250人,拘留所拘留人数为80人。

根据《看守所建设标准》(建标[2002]245号)和《拘留所建设标准》(建标102-2008)的相关面积指标,看守所房屋建筑主要有在押人员用房、民警用房、附属用房三项,改建某市看守所用房建筑面积为5085米。

其中在押人员用房2500平方米,民警用房2085平方米,附属用房500平方米。

拘留所用房面积为2000平方米。

 

第三章工程方案

3.1场址选择

3.1.1场址所在位置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市辽西街长通公路472公里处南侧。

看守所与拘留所场地毗邻。

看守所位于整个场地的北侧,拘留所位于整个场地的南侧。

两个场区总占地面积为16000平方米。

其中看守所场区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拘留所场区占地面积4840平方米。

现有场地为国家划拨土地,土地使用性质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它用地。

场地内原有建筑全部拆除。

场地所在位置远离城市中心,周边无高层建筑物、繁华商业区、距离居民居住区及外事活动区较远,项目建成不会对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同时与长通公路毗邻,交通非常便利。

项目建设不新增用地,本项目建设于此比较合理。

某市地处JL省西部的东、西辽河汇流区,是JL、内蒙古、辽宁三省的交界处,松辽平源与科尔泌草原接壤带,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

位于东北123'20''—124'05''—44'05''之间,南接辽宁省昌图县和JL省梨树县,东邻JL省公主岭市,北靠JL省松原市长岭县,西连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泌左翼中旗和后旗。

东西最宽62公里,南北最长89公里,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

3.1.2场址建设条件

3.1.2.1地形、地貌

某市域内总地势是东高西低,北岗南洼,海拔在106—214米之间。

西南从勃勃吐山趄,奔东北,经红旗镇义顺、柳条乡大白北、卧虎镇大富屯东、双山镇乔木屯北、小哈拉巴山、秀水乡仲德西、服先镇天兴到安乐,为东西辽河分水岭。

在分水岭之巅有两个明显的闭流区,形成两个大泡子,即和亲、小哈拉巴山泡子。

县内有勃勃吐山、小哈拉巴山、大哈拉巴山、敖宝山、石头山等,均为喷出岩山貌。

前三者最为醒目,均由第三系玄武岩组成,相对高度70—130米,挺立于平原之上。

东(大)、西(小)哈拉巴山,勃勃吐山,敖宝山和今属内蒙古哲里木盟科乐沁左翼中旗的玻璃山,大、小吐各尔祭山,在郑家屯附近的平原上崛起,7座火山排列恰如北斗七星的形状,尤其是其中的东、西哈拉巴山,玻璃山和小吐各尔祭山表现出突兀耸立的优美山容,很受当地居民的仰望。

SL境内有勃勃吐山,东、西哈拉巴山,敖宝山和石头山5处火山岩体,岩性主要为橄榄玄武岩。

3.1.2.2工程地质

勘探深度范围内所见地层为第四系洪部积层和白恶系泥岩夹粉砂岩,地层层序如下:

①杂填土,新近回填,厚度0.5-0.8米

②粉质粘土,埋置深度0.8米,厚度0.3-0.6米,稍密-中密,承载力特征值120KPa

③粗砂,埋置深度1.1-1.4米,厚度2-2.4米,级配较好,含粘土,承载力特征值240KPa

④泥岩夹粉岩,埋置深度3.5-3.6米,厚度至勘测揭示土层深度,承载力特征值280KPa。

3.1.2.3水文

勘察深度内地下稳定水位3.84米,粗砂为含水层,为潜水,微具承压性,地下水年变化幅度1.00—2.00米,该地下水由大气降水补给,向下游排泄,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该地下水、土对砼无腐蚀性。

地下水类型为河漫滩和阶地。

地下水补给来源土要巾大气降水和山前冲击及洪积高平原的地下径流利丰水期河流补给。

地下水流向基本与山形坡度一致,从东南向北流,水位年幅度变化为3m,最高水位出现在7~8月份,最低水位为12月份至下年的2月份。

河漫滩沿河床两侧呈带状分布,含水层岩性主要沙砾石,厚度2~16m,埋深5m左右;潜水具有自由水面,埋深3—5m。

阶地沿河岸呈带状分布,上部为潜水含水层,岩性为黄土状上,局部地段夹薄层粉细砂,厚3—15m,潜水具有白由面,埋深多在l一3m:

下部为承压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厚2—15m,埋深5~15m。

3.1.2.4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根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某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3.1.3气候条件

某市处于中温带亚湿润大区第二气候区,属大陆季风性气候。

全年热量充足,光照充沛,降水一偏少,四季气候分明,雨热同步,能够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具有发展种植业的基本条件。

春季升温快,干燥少雨,多大风天气。

夏季温度高、炎热、降水集中,雨量充沛。

秋季降温快,霜来的早,多晴好天气。

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少雪。

平均风速:

4.8m/秒

最大风速:

28.5m/秒

年平均气温:

6.1℃

最高气温:

36.4℃

最低气温:

-34.5℃

冰冻时间:

5个月

土壤冻结深度:

1.45m

年平均降雨量:

587mm

年最大降水量:

917mm

年最小降水量:

476mm

年平均蒸发量:

1763.3mm

无霜期:

150天左右

年平均日照:

2678.3小时

3.1.4社会环境条件

某市隶属于JL省四平市,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所辖14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

总人口40.89万,农业人口26.74万,其中汉族居多,还有蒙古、回、朝鲜、锡伯、达斡尔、壮等少数民族。

3.2.5交通运输条件

某市是JL省西部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中心,境内有郑大线(郑家屯—大虎山)、平齐线(四平—齐齐哈尔)两条铁路通过,过境总长100余公里,设站13个。

截止2004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209公里,其中,有沈阳(沈阳—明水)、集锡(集安—锡林浩特)2条国家级公路,总长117公里;长双(长春—SL)、郑太(郑家屯—太平川)2条省级公路,总长118.4公里;8条县级公路、20条乡级公路,总长330公里。

3.2.6公共设施条件

供电:

看守所与拘留所均自设配电室,电源均引自距离厂址500米处为那木变电所。

供水:

本项目用水为建设单位自备水源,自采地下水。

看守所与拘留所公用原看守所内的地下水井。

排水:

看守所、拘留所场区现有排水均直接排放至附近张家排干。

项目建成后,生活污水收集后,由污水处理公司定期收集处理。

场区雨水直接排放至张家排干。

电讯:

看守所、拘留所电讯均已接入城市系统通讯网络。

供热:

原看守所拘留所均利用原有锅炉供热设施。

项目建成后,看守所、拘留所共用一个锅炉房,锅炉房位于看守所场内的附属用房内,利用原有锅炉设备对看守所及拘留所供热。

3.1.7当地施工条件

本工程位于JL省某市,交通运输方便,当地施工力量强,材料供应充分,能够满足本工程对施工的要求。

3.2总平面布置原则

按看守所和拘留所两个功能分区,两所分开布置,中间由设置6米宽巡逻通道,通道两侧为5米高围墙。

看守所部分平面布局做到各部分之间的有机结合、统筹兼备、互相协调。

看守所与拘留所位于同一场区,看守所部分位于厂区的北侧,占地面积为11160平方米。

整个看守所利用原有外围墙及大门。

看守所部分按其功能分为监区、行政办公区、留所服刑罪犯劳动生产区。

监区设置于看守所南侧部位,监区围墙利用一部分原有围墙。

在押人员用房位于监区的北侧,与看守所南侧围墙之间留设劳动用地及放风场地。

其它功能分区与监区相互呲邻;行政办公区置于看守所场地的东北侧出口处,便于监管在押人员进出场区,同时便于日常行政办公。

附属用房位于看守所场区的西北角。

在行政办公区与监区间按标准要求设置12个停车位,每个车位占地面积为26平米。

利用建筑物周边及厂区空闲位置设置大面积绿地,种植花草及低矮树种。

绿地面积约为3300平方米。

为拘留所场区面积的29%。

厂区内道路宽度均为8米。

道路长度约510米,道路面积约4080平方米。

厂区主干路与城市道路连接。

拘留所位于整个场区的南侧,拘留所外围墙均利用原有围墙。

拘留所与看守所之间采用6米宽巡逻通道分离。

拘留所为一个综合建筑物,位置位于拘留所场地的北侧。

其内部按其功能平面分区。

分为行政办公区、拘留区、活动区以及劳动区。

室外设有绿化及小型停车场地。

停车场位于拘留所南侧空地,按《拘留所建设标准》设计停车位12个,每个车位占地面积为26平米。

拘留所整个场区的道路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绿化面积约为1700平方米。

3.3建设内容

3.3.1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编号

单体名称

层数

建筑面

积(m2)

耐火等级

结构类型

基础形式

1

在押人员用房

1

2500

二级

框架结构

独立基础

2

民警用房

2

2085

二级

框架结构

独立基础

3

附属用房

1

500

二级

混合结构

毛石基础

4

拘留所

1

2000

二级

框架结构

独立基础

3.3.3主要单体设计说明

3.3.3.1看守所

⑴在押人员用房

在押人员用房包括监室、禁闭室、卫生间、物品储藏室、图书阅览室、医务室、浴室、伙房等生活用房,留所服刑罪犯劳动用房、活动室、餐厅、教室以及在押人员家属会见室。

具体建筑面积分解如下:

a.监室:

7.30X250=1825平方米(此面积包含卫生间<人均0.4平方米>,不包含室外活动场所)。

b.禁闭室:

0.06X250=15平方米。

c.物品储藏室:

0.15X250=37.5平方米。

d.医务室:

0.30X250=75平方米。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