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习题0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7170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习题04.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贸易习题04.docx

国际贸易习题04

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xx——xx提出()学说。

A、绝对成本

B、比较成本

C、动态比较成本

D、要素禀赋

2、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B、价格的国际差异

C、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

D、资本生产率的国际差异

3、根据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应当是()

A、该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密集的产品

B、该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密集的产品

C、xx技术较为先进,价格较低的产品

D、本国与xx需求相似的产品

4、人力资本说用对人力投资的差异来解释美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符合()的学说。

A、xx—xx原理

B、里昂惕夫之谜

C、比较成本学说

D、劳动熟练说

5、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那么将出现()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6、里昂惕夫之谜的经验研究结果是()

A、虽然美国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

B、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

C、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

D、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NP的增长速度

7、里昂惕夫之谜包括以下解释,除了()

A、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B、美国实际上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C、xx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

D、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

8、根据H—O定理,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和贸易后,各国间的生产要素价格比率()

A、逐渐增大

B、趋向一致

C、保持不变

D、呈不规则变化

9、里昂惕夫之谜说明了()与()存在的矛盾。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

B、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论

D、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

三、判断题

1、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如果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

2、要素禀赋理论推测贸易将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下降。

()

3、里昂惕夫之谜是指工业化国家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

4、要素禀赋理论推测贸易将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上升。

()

5、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在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的程度是各国比较利益形成的基础。

()

6、根据H—O模型,对于一个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来说,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

7、按照要素禀赋论的观点,原先较为稀缺的要素在分工后变得更为稀缺,导致要素相对价格上升。

()

8、里昂惕夫之谜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国家都应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

()

四、简答题

1、为什么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2、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三个主要结论是什么?

3、为什么通过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趋向一致?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迷,它的主要解释包括哪些?

5、如何理解“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出口。

它们没有什么资源使丰裕的。

它们的资本和土地都不丰裕。

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里,甚至连劳动也不丰裕。

五、论述题

1、试述H-O定理。

2、美国国内的工资水平存在巨大差异。

例如,东南部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比西海岸地区同行的工资低20%。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为什么不能用来解释上述现象。

六、计算与分析题

1、分析说明为什么里昂惕夫等人的研究结果会与要素禀赋理论相矛盾。

2、电视机生产是劳动密集的,每台电视机的生产需要200单位劳动与40单位土地,它的单价为600元;水稻生产是土地密集的,每5000克大米的生产需要10单位劳动与40单位土地,其单价是40元。

(1)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和2000单位土地,外国有400单位劳动和500单位土地,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这两个国家将有什么样的贸易模式?

(2)在何种情况下,现实世界中的贸易模式会不同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预测?

3、甲、乙两国因生产要素丰裕度不同,生产要素价格也不同。

甲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4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1元;而乙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1元,每单位劳动力价格为2元。

假设两国采用相同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即生产每单位小麦均需10单位土地和1单位劳动力;生产每单位棉布均需1单位土地和10单位劳动力,请分别计算两国生产两种产品的成本并运用俄林要素比例学说的观点说明甲、乙两国如何进行分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A

5、C

6、A

7、B

8、B

9、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四、简答题

1、为什么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答:

(1)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别,价格水平难以一致。

(2)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难以充分流动,即使是在国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移动也不是完全充分的。

(3)某一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而且这种结合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从而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

(4)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低。

2、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的三个主要结论是什么?

答:

(1)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就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体系中应生产输出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各个国家之间的价格差;

(3)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3、为什么通过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趋向一致?

答: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

①由于生产要素无法在国际间进行自由流动,而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必然出现各国生产要素价格比率的差异。

但是,随着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活动开展,这种差异会逐步趋缓,并渐渐趋向一致。

②根据H-O模型分析得出的理论,相对于他国而言,当一国的某一要素禀赋较为丰裕时,该国就会集中使用这一丰裕要素来生产和出口产品,随着对该要素需求的增加,这一要素又会变得相对稀缺,从而引起该要素价格的上涨。

相反,那些禀赋原先并不丰裕的生产要素,由于国际分工后对它们的需求减少,稀缺程度因此相对降低,要素价格趋向下跌。

同样,他国也会产生相同的情形。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迷,它的主要解释包括哪些?

答:

按照H-O理论,美国应出口准备密集型的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但是,里昂惕夫的验证却与此相反。

里昂惕夫在对美国的外贸状况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与H-O理论恰好相反,即“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换言之,这个国家是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和安排剩余劳动力,而不是相反。

”里昂惕夫之谜不仅促成了一些类似的研究工作,也引起了对“谜”的不同解释:

㈠劳动效率的差异。

㈡人力资本的差异。

㈢贸易壁垒的存在。

㈣未考虑自然资源因素。

㈤要素密集型逆转发生。

5、如何理解“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出口。

它们没有什么资源使丰裕的。

它们的资本和土地都不丰裕。

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里,甚至连劳动也不丰裕。

答:

这个论点没有区分一国的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重点不是在于要素的绝对丰裕度而是其相对丰裕度。

与其他较发达国家相比,穷国通常拥有较为丰裕的劳动而不是资本。

五、论述题

1、简述H-O定理。

答:

H-O模型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和他的学生俄林共同提出的。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认为,比较利益产生自各图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本差异。

后人以机会成本差异代替了劳动成本差异,但对劳动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未给以解释,H-O模型对此给予了说明。

(1)H-O模型的假设前提

第一,两个国家,两种要素讨(劳动和资本),两种产品。

第二,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方法相同:

技术水平一样,投人系数相同,即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人量的因变量。

第三,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完全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

第四,两个国家中一个资本存量相对丰富,因而利息率相对较低;一个劳动力存量相对丰富,因而工资率相对较低。

第五,影响贸易的其他一些因素,如运输、需求、贸易壁垒等被排除。

(2)H-O模型的基本命题

第一,每个图家用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来从事商品的生产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就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因此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总是那些用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总是那些需要用自己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第二,如果两个国家要素存量的比率不同,即使两圈资本与劳动力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成本的差异,这点是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

第三,国际间的贸易一般会使贸易参与圆之间的工资、地租、利息这些要素的价格出现均等化趋势。

(3)H-O模型的基本内在推导过程

相同种类产品的绝对价格差是图际贸易的直接基础,价格绝对差是由成本差决定的,成本差是由要素的价格差决定的!

要素价格的差异是由要素存量比率差异决定的,而要素存量比率的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而要素的供给则是曲要素禀赋决定的。

因此,要素供给的票赋不同造成了国际贸易的产生。

(4)简要评价

①H-O模式与比较利益说的异点。

从基本层面看,H-O模型是建立在相对优势上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但H-O模型认为一种要素无法进行生产,国内、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是相同的。

李嘉图则认为圈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用于国际贸易,价值的决定只是由劳动一种要素决定的。

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H-O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分析的出发点。

②H-O模型的政策含义。

发挥一个国家固有的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贸易,是其政策含义。

例如,马来西亚出口锡,中东国家出口石油,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轻工产品等。

③对H-O模型的评价。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产品结构、地理格局),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是理论有益的方面;但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同时该理论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以及许多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广泛适用性,另外对于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

2、美国国内的工资水平存在巨大差异。

例如,东南部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比西海岸地区同行的工资低20%。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为什么不能用来解释上述现象。

答:

(1)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定义及假设条件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贸易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生产要素在各个国家的再配置,最终达成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虽然生产要素在地区间不能自由流动,但在地区间商品的自由流动将会导致这两个地区的工人取得同等的实际工资、资本获得同样的利息、土地获得同等的地租。

这是因为两地在实行分工和发生贸易之后,各自经常大量地使用本地区丰裕要素进行生产,从而使这类要素价格日趋上涨;同时,由于各自不断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外国产品,将使本国这类要素价格不断下跌。

这样,通过国际贸易导致两地区间的工资差异和利息差异的缩小,并使要素价格趋向均等化。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存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它假设:

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两种商品;在所有市场上都有竞争;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供应量都是固定的,在各国之间没有生产要素的移动;两种商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完全一样,但要素密集型不一样,并且不发生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两个国家不论有无贸易都生产两种商品;没有关税和运输成本,商品在国际间能完全自由流动。

(2)分析

在本题中,之所以美国国内价格也会存在巨大的差异,其原因在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仅仅是从理论上来讨论价格均等化存在的可能性,但现实的环境可能并不能完全满足理论假定,这样的结果可能阻碍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这点也可以从美国国内要素价格存在差异可以看出。

①首先,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可能存在问题。

虽然美国是世界上发展程度最大的国家之一,但是并不意味着要素在国内流动就非常顺利的矿由于障碍的存在,导致美国国内要素价格的差异。

②其次,运输成本的存在阻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实际上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国际间商品流动的成本为零,但是在现实中,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

对美国国内而言,也存在这种情况,即使同一种商品,由于运输问题,在不同的地域其价格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导致要素价格的不一致。

③最后,国际贸易利益在区域间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可以知道,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种收入在不同国家的重新分配,但是在不同的地域,这种分配是不平衡的。

以美国为例,美国出口和进口的商品较多采用东海岸的港口,这就导致这些口岸成为全球重要的贸易金融口岸,这样在收人分配中,这些口岸的利润分配必然较高。

东海岸由于贸易量较少,导致收人分配的利润转移量就必然较少,而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发展又会反作用于该地区的经济,制约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六、计算与分析题

1、分析说明为什么里昂惕夫等人的研究结果会与要素禀赋理论相矛盾。

答:

要素禀赋理论有一系列的重要的假设,包括生产要素各国是同质的,各国同时生产多种商品,各国技术水平大致相同,贸易使各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等。

但是在现实世界里,这些假设并不能够都满足。

比如,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低于其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可能反映了美国教育水平较高、工人劳动生产率较高,从而人力资本比较密集这样下种情况,而不是美国的劳动力相对于资本比其他国家多。

也可能是由于美国出口中主要使用了创新的技术,而创新的技术需要较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不是资本。

这些人的研究结果之所以与要素比例理论矛盾,是因为在此实证研究中没有将国际上实际存在的技术差异因素、人力资本差异,以及贸易壁垒等因素考虑进去。

2、答:

(1)。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总是倾向于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

本题中,本国是土地相对丰裕的国家,所以土地密集型产品水稻的相对产出较高,成为水稻的出口国,电视机的进口国;外国是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电视机的相对产出较高,是水稻的进口国,电视机的出口国。

(2)里昂惕夫之谜引发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疑问。

里昂惕夫发现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度没有其进口产品的密集度高。

这个谜的部分解释是对生产要素的定义和测量方式不同。

各类别劳动是有区别的(如技术工人与非技术工人),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同样的,在资本的定义中也有这样的问题,没有反映出进口相对于出口的技术密集度。

3、答:

甲国:

(1)生产小麦成本:

4×10+1×1=41元

(2)生产棉布成本:

4×1+1×10=14元

乙国:

(1)生产小麦成本:

1×10+2×1=12元

(2)生产棉布成本:

1×1+2×10=21元

根据俄林生产要素禀赋学说得出的结论,一国应生产和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图相对充裕要素(即相对价格较低的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即相对价格较高的要素)的产品,通过分工和交换,达到合理配置资源、增加社会财富的目的。

根据计算结果,甲国生产棉布的成本比乙国要低,生产小麦的成本比乙国要高,因此应生产并出口棉布,进口小麦;而乙国生产小麦的成本比甲国低,生产棉布的成本比甲国高,因此应出口小麦,进口棉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