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27388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征求意见稿).docx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征求意见稿)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9年3月17日

为适应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探索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是安徽长江流域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辐射到安徽全省。

2008年,区域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分别占全省的%、%、%。

该区域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发展区域,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规划期为2009-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大意义

  

第一节  承接环境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加快推进。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动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产业升级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加速推进,产业高级化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方向,能源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贸易和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向重点城市和地区集聚。

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大大改善中部地区综合发展条件,使之成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国家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产业升级与重组成为拉动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进一步增大。

第二节  优势条件

区位条件优越。

皖江城市带紧邻长三角地区,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第一站。

交通基础设施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速推进,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初步确立。

开发空间广阔。

皖江城市带拥有优质的长江岸线资源,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技术支撑力量强,生态系统良好,环境容量大,城镇体系完备,开发区发展初具规模,市场辐射范围广,综合商务成本明显低于沿海发达地区。

产业基础良好。

皖江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

拥有马钢、铜陵有色、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民营经济不断成长。

加工制造业优势明显,现代农业潜力巨大,旅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迅速,与长三角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共生圈。

区域合作紧密。

皖江城市带是较早对外开放的地区,开放程度高。

与国内各地区经济合作密切,尤其与长三角地区经贸往来更加紧密,承接产业转移势头迅猛,规模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宽。

目前,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地区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统筹协调重大改革、社会保障,初步建立了“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的区域合作长效机制。

应当看到,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仍然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

经济实力不强,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这些问题需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加以解决。

第三节  战略意义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通过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将为东部沿海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腾出发展空间,加快城市功能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发挥长三角等经济圈作为我国经济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也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全国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格局。

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将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抢抓机遇,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有利于完善产业转移体制机制。

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探索和实践产业转移规律,将在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健全区域合作组织与机制,有力有序高效推进产业转移等方面积累经验,为国家制定促进产业转移政策提供依据。

有利于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科学途径。

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着力解决当前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将有助于积极探索推动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新模式、集约与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新举措、推动节能减排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为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示范。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高承载能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努力把皖江城市带建成产业实力雄厚、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

遵循经济规律,注重培育和壮大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推进机制,促进要素合理流动。

坚持科学承接,创新发展。

强化主体功能分区,优化空间结构,提高投资强度,促进要素集聚。

加强资源节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互利机制,促进优势互补,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统筹城乡,改善民生。

加强现代化城镇体系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人为本,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节  战略定位

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

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降低生产要素配置成本,形成与长三角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配套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长三角的产业拓展区和优选腹地,促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

中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

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将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区域分工协作、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机结合,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中西部地区提供示范。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壮大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

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

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速产业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皖江城市带综合实力,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力,建成联动东西部的区域经济中心,成为安徽乃至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重要引擎。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08年翻一番半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就业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投资环境明显优化,承载产业转移的能力显著增强,自主创新体系健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

皖江产业、城镇密集带基本形成。

皖江城市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带动全省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到2015年,汽车、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销售收入超千亿元,力争销售收入突破3000亿元的产业达到2个。

培育壮大一批企业主体,形成()个世界级行业龙头企业、()个世界知名品牌。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显著提高。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

与长三角在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市场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对接。

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利用国内外资金年均增长20%,其中来自长三角的资金年均增速不低于%,外贸进出口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以上。

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率显著提高。

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完善,区域间资源和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建成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社会秩序优良。

建成覆盖城乡、区域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更加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效果,皖江流域、巢湖水系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形成宜业、宜居的良好生态环境。

第三章  承接产业转移总体布局

按照“两轴三区三组团”的空间分布格局,建设产业集聚区,提升现有开发区,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使之成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第一节  构建“十字形”产业发展轴

以合肥市为起点,经巢湖、芜湖到宣城市,形成纵向轴线;以滁州市为起点,经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到安庆市,形成横向轴线,两轴交叉于芜湖市,构成“十”字型产业发展轴。

纵轴。

依托合巢芜、芜宣、宣广高速公路和淮南、皖赣、宣杭铁路,形成纵向产业发展轴。

重点布局装备制造、汽车、家电、高技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

横轴。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形成横向产业发展轴。

重点布局冶金、建材、汽车、家电、化工、机械等重化工业。

第二节  建设三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在综合实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等市,建设产业集聚区,集中连片开发,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度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形成皖江城市带三大增长极。

芜马巢产业集聚区。

芜湖、马鞍山、巢湖在强化现有开发园区建设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合作开发长江北岸,共同打造产业集聚区,重点承接和发展汽车、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物流等产业。

合肥产业集聚区。

以合肥城区为核心,各类开发园区为载体,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开发强度,构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精细化工、家电、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安庆产业集聚区。

依托安庆市产业园区和优质岸线资源,建设产业集聚区,重点承接发展石化、机械、轻纺、物流等产业。

第三节  发展三大产业组团

依托铜陵、池州、宣城、滁州产业基础和开发园区,发展铜池产业组团、宣城产业组团、滁州产业组团,形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多点支撑的格局。

铜池产业组团。

拓展提升铜陵、池州开发区,推动跨江联动开发、集群发展,重点承接和发展铜加工、电子信息、化工、汽车零部件、船舶制造、服装、物流等产业,延伸产业链。

宣城产业组团。

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建设沿边工业带和旅游产业带,重点承接和发展建材、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医药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旅游等产业。

滁州产业组团。

加强与南京无缝对接,重点承接和发展家电、机械、化工、光伏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等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第四章  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

围绕主导产业升级、优势资源开发,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跨梯度转移,吸纳整合要素资源,推进产业集聚、提升,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提升原材料产业,加速壮大轻纺产业,着力培育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

依托骨干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产业资本、先进技术等资源,支持企业改组改造,加强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形成系统集成能力。

建成国内具有特色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基地。

汽车等交通运输设备。

支持奇瑞、江汽等骨干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积极参与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投资合作,发展节能、环保、安全汽车,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运营能力,建设以自主品牌为主导的汽车产业基地;重点对接国内外汽车发达地区,承接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及其关键模块;发展提升整车性能的关键零部件,着力打造一批汽车零部件专业园区;与金融机构合作组建汽车金融公司。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大力承接发展整装新型船舶及中低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关键部件。

发展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部件。

机械设备。

提升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优势行业,拓展工业车辆、大型施工机械、输变电设备等产品系列,重点承接发展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推进发电设备重大突破;提升电线电缆集群化发展水平。

依托冶金、建材等行业骨干企业,推进合资合作和改组改造,承接发展钢铁、有色、矿山、化工、环保等专业设备,建设一批专用设备产业基地,组建工程总包和设备成套公司。

承接发展新型农机和新农村建设设备。

承接发展数控机床、高水平的关键基础件,积极发展汽车行业制造检测设备,加快发展大型铸锻件。

第二节  原材料产业

按照国家原材料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要求,引进战略投资,实施重大项目带动,适度提高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推进节能、降耗、环保技术改造,促进原材料产业升级。

建成国际知名的建材基地,国内重要的精品钢材、精品有色金属及铜深加工产业基地,沿江重要的化工产业基地。

冶金。

支持马钢、铜陵有色、新兴铸管等骨干企业与国内外企业重组。

加快实施马钢结构调整规划。

发挥资源优势,谋划建设特种钢基地。

引进国内电解铝骨干企业与地方电力企业联合发展大型电解铝。

重点承接发展适合市场需要的钢材短缺品种、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及精深加工产品。

建设马鞍山、合肥、芜湖精品钢材基地,铜陵、合肥、池州、芜湖有色冶炼及深加工基地,建立沿江废杂铜拆解中心。

化工。

依托中国石化,加快推进安庆原油加工炼化一体化改扩建,建设安庆市化工产业园;发挥岸线资源优势,谋划大型石化基地。

积极承接发展煤气化、煤焦化、煤液化和盐化工,推进煤化—盐化一体化发展,突破地产煤气化关键技术;建设无为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基地,定远、合肥等煤化工盐化工基地。

积极承接发展化肥、硫磷化工、精细化工、橡塑制品及原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行业;推进氮肥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调整,打造庐南硫基化工园、铜陵硫磷化工园、池州香隅化工园、和县精细化工有机合成基地。

建材。

支持海螺等骨干企业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配套低温余热发电,建设大型熟料基地和大中型粉磨站。

引进国内外大型玻璃企业,发展优质浮法玻璃、玻璃精深加工、池窑拉丝玻璃纤维等产品。

发展新型墙体、保温、防水材料及制品。

发展非金属矿超细粉及改性材料等深加工产品,提升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应用技术研究能力。

建设凤阳、芜湖玻璃产业基地,池州、宣城、滁州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

第三节  轻纺产业

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劳动力资源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以县域产业园区为主,引进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速促进轻纺产业规模扩展、升级。

建成国际知名的家电产业基地,国内著名的纺织产业基地,泛长三角地区主要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基地。

家用电器。

鼓励引进知名品牌家电企业,承接发展绿色环保型、高效节能型、信息智能型和个性化家电产品;加强与国内外发达家电产业基地及骨干企业对接,重点承接发展家电关键配套产品,提升主机配套零部件本地化率。

发展各类知名品牌小家电产品。

鼓励家电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联合开展产品研发、原材料零部件采购、物流配送、国际市场开拓等。

加快合肥、芜湖、滁州等家电产业基地建设。

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

重点承接发展粮油加工、肉制品、乳制品、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等食品行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控制、管理体系和现代食品物流配送体系。

加快承接发展沿江林浆纸一体化,发展高附加值纸制品。

支持企业通过自建和订单合作等方式建设高品质的原料基地。

提升发展饮料产业。

鼓励开展秸秆、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

纺织服装鞋帽。

承接发展高档精梳纱线、色纺纱线、混纺纱线、交织织物、无梭布、装饰用布、产业用布等产品。

建设高水平的印染及后整理能力,支持企业实施印染技术改造升级。

承接发展多功能、环保型差别化纤维和天然环保纤维。

加快承接发展服装、鞋帽、箱包等产业;提高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能力;重点引进面料、辅料、配件生产企业,建设专业交易市场。

打造皖江纺织城,加快建设华茂棉纺织精品基地、铜陵麻纺织、桐城羽绒制品基地。

第四节  高技术产业

充分挖掘科技资源、市场潜力,按照扩大合作、整合资源、积聚发展的原则,引进技术、资本和人才,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建设参与国际国内分工的产业基地,推进开放式自主创新,实施重大专项,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建成国内特色鲜明的高技术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

提升信息家电、基础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软件及信息服务等产业。

重点承接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数字音视频、移动通信产品,特种功能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电子陶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载应用电子,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产品;加速突破智能语音、动漫创意等新兴信息服务业。

突破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专业设备制造、材料以及测试,延伸产业链。

积极打造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链、基础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汽车电子、微电子产业和软件外包等产业集聚区。

生物产业。

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多肽类生物源药物,化学合成新药、新型疫苗与诊断试剂,现代中药制品等生物医药产品,形成的一批自主创新类药物,提升发展等大品种药物,加强现代中药的开发深度。

发展特色良种繁育、动物基因工程、饲料酶制剂、生物化肥和生物农药等生物农业。

发展非粮原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可降解生物基材料、工业酶制剂等生物质产业。

发展生物酶节能降耗、修复污染环境、治理藻类等生物环保产业。

公共安全产业。

依托科技资源,围绕社会需求,引进战略资本,打通技术方案、设备生产、软件平台、应用开发、工程和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加速推进公共安全技术产业化,迅速形成适应大规模社会需求的公共安全产品和技术服务。

重点承接发展应急指挥与救援技术装备、火灾安全监控系统、量子保密通信、生产安全监控系统等产业。

建设国家公共安全信息技术研究院、火灾重点实验室、应急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平台。

第五节  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建成长三角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强化承接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优先联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成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现代农业。

强化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承接基础,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通过自建和订单合作等方式,建设皖江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优质棉花、无公害蔬菜、畜禽水产、花卉苗木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创建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加快建设市场和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产品、农资批发交易市场、冷鲜库、配送中心和连锁店等现代农产品物流载体,推进泛长三角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和运输绿色通道建设。

建设以农产品质量为核心、与长三角对接的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引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着力承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与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建设若干沿江港口物流园区,合肥保税物流中心和新桥空港物流园区,加快形成以马芜铜宜为枢纽的皖江现代物流产业带和全国性的合肥现代物流中心;培育引进骨干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皖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加速融入长三角乃至全国物流圈。

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中心,构建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推广、节能环保等科技服务业,大力发展系统集成、网络服务、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自主品牌、高增值的服务外包业,加快合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积极承接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检测等经济鉴证类服务业,以及法律、咨询、策划、调查、评估、广告等中介服务业。

支持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支持承办国际国内重要展会和会议,培育若干知名会展品牌。

发展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

生活性服务业。

围绕加速承接产业转移,拓展新型生活服务领域,积极承接发展旅游、文化创意、房地产、居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加强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建设,加强旅游线路与长三角对接,深度开发文化游、山水游、生态游、红色游和商务休闲娱乐游,建成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嫁接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发展创意设计、文化演艺、动漫游戏、数字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建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开办动漫频道和杂志,定期举办中国(芜湖)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交易会。

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工业、科技、商业地产开发。

发展养老托幼、社区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修等居民服务业。

第五章  推进承接转移中的自主创新

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突出重点产业自主创新,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促进产业承接高端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

第一节  加快重点产业技术创新突破

推进核心技术攻关。

在汽车、机械装备、冶金、化工、建材、家电、农副产品加工、纺织等优势产业领域,以及电子信息、生物产业、公共安全等高技术产业领域,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先进技术,承接一批现代化企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壮大创新型龙头企业,在重点产业领域,依托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内行业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使大中型骨干企业成为创新型龙头企业;大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科研人员和高校师生以技术、专利等创办科技型企业或科技中介机构,加大对发展势头好、前景广的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促其做大做强,成为自主创新的坚实基础。

培育创新企业家队伍。

强化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设立企业家服务机构,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企业经营者创新能力培训,造就一支庞大的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家队伍。

大力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和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群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创新投入,与国内外研发机构联合组织技术攻关,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

支持承担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实施企业家创新工程。

鼓励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订,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集成、运营和管理。

第二节  打造区域创新服务平台

技术创新平台。

围绕产业承接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基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内企业提供解决关键技术和产业化过程服务,解决中小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实验设备、产品设计、检验、测试方面的技术设备瓶颈,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促进研发能力提高。

组建中国(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

鼓励示范区企业与长三角地区的技术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创业孵化器。

完善创业服务中心、软件产业园、大学科技园、创新咨询中心等孵化器功能,面向科技创业者和高技术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条件和环境,为创业者提供公共技术、政府扶持资金、各类融资渠道和担保、市场营销、人才交流和培训等服务,推进创新成果大规模承接转化。

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建设以合肥为中心、区域联网的技术创新成果交易平台,使之成全国性的技术成果价格形成、财务结算、信息集散中心。

提升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

大力发展技术评估、咨询、产品检测试验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

第三节  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产学研合作。

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相互参股、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强化创新能力共建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