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8075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docx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

这是大班科学20篇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大班科学活动杠杆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1、导语:

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

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

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第2篇、大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口袋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口袋到处都有,天天使用,孩子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可在一次散步观察活动时,孩子们对被人扔掉的一只麻袋却表现得非常好奇,并发出了许多疑问,我从进一步询问中发现,孩子们对口袋的有关知识还了解甚少。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原有的东西如麻袋、布袋、网袋等都已不多见,有的甚至已被淘汰,广泛使用的替代品“塑料口袋”,又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了污染。

因此,我由麻袋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口袋”这一主题活动。

幼儿通过认识、感知、分类、操作、讨论、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了解了口袋是多种多样的,是由各种材料做成的……从而让幼儿对口袋有个全新的认识,并懂得塑料口袋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口袋及其功用。

2.了解各种口袋与人类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1.环境创设:

收集各种各样的口袋(马夹袋、塑料袋、网袋、布袋、纸袋、蛇皮袋、麻袋、食品包装袋等),布置口袋展览。

2.操作材料:

米、水、小金鱼、球、玩具等若干;毛巾四条备擦手用。

3.知识准备:

活动前组织幼儿参观菜场、垃圾场、医院,并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向孩子介绍家中所用口袋。

4.环保时装表演:

四名幼儿身穿用纸袋、网袋、塑料袋、蛇皮袋制成的环保服装,预先排练好;快节奏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一、参观活动:

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触摸口袋最近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口袋,今天我们举行一次口袋展览,你们想不想参观呀?

老师请你们看一看都有哪些口袋?

摸一摸口袋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口袋?

(幼儿自由观看、交流)二、认识活动:

了解口袋由各种材料做成小朋友看得真仔细,谁能告诉老师这里有些什么口袋?

有哪些颜色?

什么形状的?

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你最喜欢哪只口袋?

为什么?

三、分类活动:

用标有布、纸、塑料和其它标记的四只篮子进行分类这些口袋该回家了,请小朋友根据材料的不同把它们送到各自的家中,如:

塑料做成的口袋就放在标有塑料标记的篮中……小朋友们开始送吧,比比谁送得又快又对!

咦!

这是什么口袋?

(麻袋)请几位小朋友上来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讲一讲,它与其它三种口袋有什么不同。

四、交流活动:

总结口袋的作用,了解一些特殊口袋这些各种各样的口袋有什么用呢?

请小朋友互相交流交流。

口袋除了装东西还有什么用?

(用塑料袋装空气,站在蛇皮袋里跳等)请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生活中,除了这些口袋,还有什么特殊口袋?

(氧气袋、热水袋、冰袋等)它们有什么用处?

五、操作活动:

教师提供米、水、金鱼、水果、玩具、球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最合适的口袋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米、水、金鱼、水果、玩具、球等,请小朋友帮助它们找到最合适的口袋,尽量用各种口袋去试一试,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同伴可以合作装东西。

六、讨论活动:

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情况,并讨论塑料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刚才小朋友们帮许多东西找到了最合适的口袋,能不能告诉大家你用什么口袋装什么物品?

(幼儿交流表达)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什么口袋?

(塑料袋)人们为什么喜欢用它呢?

(因为它轻巧、体积小、结实)正因为塑料袋方便,所以人们都使用它,但是这样却给我们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环境污染呢?

(少用塑料袋,重复使用塑料袋;尽量使用易分解的口袋;收集起来,变废为宝,制作环保服装)七、欣赏活动:

观赏用废纸袋、塑料袋、网袋等制作成服装的环保时装表演今天老师将小朋友收集来的各种口袋,制成了环保服装,请小朋友欣赏时装表演。

(四名幼儿身穿纸袋、网袋、蛇皮袋、塑料袋做成的服装随音乐进行表演)这么美的环保服装,你们想不想做呀?

我们下次活动就专门来制作环保服装,好吗?

现在请小朋友听着音乐模仿时装模特的表演,一起出去活动吧!

活动延伸1.制作活动:

收集更多的口袋进行环保服装创作活动。

2.宣传活动:

向社会宣传使用易分解的塑料袋。

3.表演活动:

环保时装表演。

活动反思口袋是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通的一件用品,教师能通过观察生活,用敏锐的眼光,捕捉生活中的教育素材,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和环保教育。

选材的新颖,构思的巧妙,教育的及时,充分体现了教师有较强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意识。

整个活动过程设计由浅入深,提问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通过对口袋的观察、感知、操作、分类、讨论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合作活动中体验口袋的功用;在一次次操作过程中,认识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口袋。

整个活动过程,孩子们始终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在师生互动、幼儿互动活动中,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发挥。

活动最后,让幼儿欣赏用口袋制作的各种各样的环保服装,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将本次活动引向深入,激起了孩子们用口袋制作环保服装的强烈欲望,环保意识也逐渐深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第3篇、大班科学鸡蛋的沉与浮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学会交往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进动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社会越来越需要合作型的人才。

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

在合作过程中幼儿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为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从而体验合作带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所以我班在学习游戏活动中一直注意对孩子进行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新添置了玩具“钓鱼”,那些塑料鱼浮在水面上,由于钓竿太少,没有钓竿的孩子在旁边等不及就将手上的小磁铁扔进水里,磁铁沉下去了,孩子们聚在一起讨论哪些物品在水里浮起来,哪些物品在水里沉下去,结合孩子们的认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沉与浮的小实验,孩子们发现木头、树叶、小碗等在水里会浮上来,而铁丝、玻璃、勺子、砖头等会沉下去。

孩子们发现借助于其他材料,沉与浮就会发生变化。

如:

小碗中放上石块会沉下去,空的瓶子装满水或石子,瓶子也会沉下去,活动中孩子们对让浮的东西沉下去,如何让沉的东西浮上来特别感兴趣,于是我选择了《鸡蛋的沉与浮》这一活动。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他们在自由平等中交往、学习、商量、讨论、操作等,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有机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活动中,我除了提供材料外,更多的是关注和引导幼儿商量、合作、交流,让幼儿通过合作、实验,再实验来感知鸡蛋在盐水中的变化,来体验合作及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鸡蛋在盐水里会浮起来。

2.培养幼儿小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3.培养幼儿喜欢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做科学小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细心观察能力,喜欢动手做科学小实验,知道鸡蛋在盐水中会浮起来。

教学难点:

培养幼儿多观察善思考,勤动脑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鸡蛋、盐、水、课件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师问:

你们知道什么东西能在水里浮起来吗?

(幼儿回答各种答案)2.请幼儿在准备好装满清水的透明小鱼缸里放进准备好的物品(如:

积木、锁子、苹果、石块、鸡蛋等),观察哪些物品在水里浮?

哪些物品在水里沉?

二.教学过程1.“我是魔术师”老师神秘告诉幼儿能让鸡蛋会“游泳”,让它在水里浮起来,淡水中加入食盐(幼儿不知情),边加边搅拌,鸡蛋慢慢的浮起来了。

2.设疑,让幼儿猜测是什么原因?

3.教师告诉幼儿加入水中是食盐,能使水的浮力变大,鸡蛋就慢慢浮起来了。

4.小朋友动手做实验,把盐放进水里,小心的搅拌,鸡蛋沉到水底还是有什么变化,是沉还是浮,谁的鸡蛋浮起来了。

放盐少鸡蛋浮的起来吗?

放多少?

请他把这个方法和同伴交流。

小朋友在小心、细致做着。

并用图画、图示、方法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

5.接着使用课件,“放盐→搅拌→鸡蛋浮起来”。

请小朋友在此细心观察。

6.小结:

小朋友整理鸡蛋和水罐,把实验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共同分享描述自己“玩中学”感受和成就感。

活动延伸小朋友家里有什么东西也会溶化的,如:

糖、豆粉放进水中用同样的方法,看看有什么效果。

和父母一起观察不同的水温鸡蛋浮起来速度一样吗?

教学反思在小朋友做实验的过程中,一个小朋友偷偷用手指点盐水,眉头一皱说很咸的。

嘴巴不舒服,另一个小朋友说,你赶快去漱口,孩子们在取得直接经验,并会帮助伙伴。

实验中博博的鸡蛋浮起来了,不小心水泼了,爱水的天性使他又去续水,鸡蛋又沉下去了,又加盐来搅拌。

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孩子很快实验成功,过程积极、愉快。

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在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学习方法,通过图画、图示、手工等方法进性大胆的表达和反馈,有助于个性发展,同时孩子们在实验中互相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从而更还的保证了实验的成功,孩子们体会到了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也可以准备孩子常见的可溶性物质:

茶叶、肥皂、洗衣粉等做对比实验。

需要注意水的温度在20°是比较合适的温度,如果是冬天做实验,可以加入适量的热水,帮助盐较快溶解。

课后的日子里,有孩子提出人在盐水里会浮起来吗?

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最后我把这问题留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回去解决,可以查阅书籍,可以上网查,可以问父母,最后孩子们的答案真多呀,延伸到中东死海、四川大英县死海,从而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去探索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第4篇、大班科学活动当碘酒遇上淀粉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获得碘酒与淀粉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2、培养幼儿乐于探索的兴趣,大胆动手操作、实验、记录的能力,检验部分水果蔬菜是否含有淀粉。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米汤、碘酒、白纸、小盆、塑料滴灌、塑料杯、苹果、梨、地瓜、土豆、青瓜、香蕉、观察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

无字天书先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师:

“今天,我收到了刘谦哥哥寄来的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打开信封,白纸一张。

师:

“咦?

这是怎么回事呢?

信上没有写字?

”二、解密师:

“啊~我有办法啦!

”教师拿出装有碘酒(稀释)的盆,把信纸放在里面一泡,取出晾干,上面的字就出来了。

师:

“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让我来告诉大家:

这盆里装的是稀释的碘酒,这张纸上的字是用米汤写的,米汤里含有淀粉,但米汤干了以后就看不见了,把这写有米汤的纸放在碘酒里,当碘酒遇上了淀粉,就会变成蓝色的字了!

”三、介绍碘酒碘酒可以杀灭许多细菌,在医院医生给大家消毒时会经常用到,它是红棕色的液体,气味有些刺鼻。

用时需要稀释。

四、小实验给幼儿发放已稀释的碘酒、各种水果蔬菜、记录表、笔,幼儿动手实验,探索哪些水果蔬菜含有淀粉,并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注意安全。

五、实验结果分享幼儿相互分享实验结果,如有异议,可再进行实验。

六、活动延伸把实验材料投放在科常区,供幼儿区域活动时自由探索。

活动反思:

增强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活动中教师通过两个问题情景的创设,把模式贯穿其中。

通过孩子的猜想,验证,发现碘酒的秘密,培养孩子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第5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神奇的磁铁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我们班的孩子一直都对我的黑板为什么会吸东西很感兴趣,也经常问我老师这个东西为什么会被黑板吸住,磁铁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想既然他们这么有兴趣,就为他们设计了这样一节课。

本次活动的内容源于生活,选取了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它是幼儿能够直接感知,容易理解,并且用有吸引力的事物作为学习对象,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置身情境中去感受、去学习,既获得了许多磁铁的知识,也培养了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望,体验科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了解磁铁的基本特性和作用。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初步学习用记录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

让幼儿通过自主活动了解磁铁的基本特征。

活动难点:

让幼儿通过探索,合作发现并记录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磁铁、积木、回形针、积塑、饮料瓶、树叶、小剪刀、钥匙、铁夹子、铁盒子、小铁环、镙丝钉、水瓶、木板、纸、布、磁铁的小人、公园的背景图、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

(事先准备好的一张公园图片放在桌子上,图片上放有磁铁小人)老师操控磁铁在下面移动,带领磁铁小人游公园。

操控磁铁使小人翻滚跳跃,表现出小人游公园的快乐心情。

2、师:

小朋友,你们想想看,老师是怎样变的魔术呢?

到底是谁在帮助小人游公园呢?

(出示磁铁)3、介绍磁铁的特性,结合实例讲解什么叫“吸引”。

4、“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用过磁铁,用来做什么?

”5、产生问题:

磁铁能吸引住哪些东西?

(幼儿假想猜测)

(二)操作探索1、吸各种制品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磁铁和装有各种小东西的封袋,假如你们想知道磁铁能吸引住哪些东西,就用磁铁吸吸看,然后互相说一说,吸住了哪些东西?

”幼儿玩磁铁,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每样都去吸一吸。

提问:

磁铁吸住了哪些东西?

小结:

原来磁铁吸住了铁钉、针。

吸不住木块、布条、玻璃。

2、记录师:

小朋友用磁铁吸住了很多东西,那我们把这些能吸的东西通通都记下来好吗?

师发记录表,在能吸的东西下面画“√”。

不能吸的东西下面画“×”。

小结:

请你们记住这些可以被磁铁吸的东西和不能被磁铁吸的东西。

(三)讨论活动1、为什么有的东西能被吸住,有的东西不能被吸住?

2、被吸住的东西是什么做的?

3、小结:

铁制品能被磁铁吸住。

(四)磁铁游戏1、师:

“磁铁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它还能变魔术呢,今天就让它带着小朋友玩魔术好吗?

”2、让幼儿玩磁铁,让磁铁粘着桌子下面移动,看桌子上的铁制品也会跟着移动。

教学反思新《纲要》指出:

“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主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新《纲要》科学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与探究欲望”、“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突出了教师在幼儿探索中的引导作用,本次活动,我先引导孩子们观看魔术表演,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同时我启发孩子们猜测是什么东西使纸上的东西动了起来,几乎全部小朋友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有张渝雅大声说了下面有磁铁。

在指导孩子时,我发现很多孩子把积木、花布猜测为可以被磁铁吸起来,还有很多小朋友把硬币定为不能吸起来,经过试验以后才发现积木和花布不能被磁铁吸起来,硬币可以被吸起来,并把自己所得到的试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本次活动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在活动中探索了磁铁的特性,同时知道了什么东西可以被磁铁吸起来,什么东西部可以被磁铁吸起来,尝试了先猜测,再记录和边试验边记录的方法,大部分的孩子学会了记录,但是还是有个别孩子不知道如何记录,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多引导孩子们学会记录自己的试验结果,还可以鼓励他们去生活中和大自然寻找可以被磁铁所吸引的东西。

第6篇、大班科学现代通讯工具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现代通讯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它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2、能关注生活中的先进科技产品。

3、有操作现代通讯工具的兴趣,乐于与他人交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家庭调查——现代通讯工具,常见的各种通讯工具、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幼儿介绍自己认识的通讯工具。

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可以用来干什么?

二、创设情境,帮助幼儿了解各种通讯工具的用途。

1、老师和小朋友在幼儿园上课,突然想起一件事要告诉小朋友的妈妈,应该用什么通讯工具?

还有什么好办法?

2、根据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讲述电话机、手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用途。

(1)你们打过电话吗?

你是怎样打电话的?

(打电话或手机时都要先拨对方电话号码。

(2)你给谁打过电话?

为什么事情打电话?

(亲人问候、联系朋友、请假、遇急事通知别人等)(3)还有什么特殊情况也需要打电话?

(报警110、火警119、查电话114、天气预报121等)(4)像这些紧急电话能随便打吗?

为什么?

三、了解其它现代通讯工具,扩大幼儿知识面。

(1)你们还见过或打过哪些电话?

(幼儿讲述后看录像)

(2)除了用电话和别人联系外还有什么工具也能使我们相互联系,把消息告诉其他人?

(幼儿讲述后看录像)(3)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4)它们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方便、传递消息速度快)四、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发明的欲望。

科学家们可真聪明,发明了这么多的通讯工具,我们小朋友也来做个小小发明家,你想设计什么通讯工具?

时间不早了,你可以把你的发明用各种通讯工具告诉我们。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传真号和e-mail地址,我等着你们的发明哦!

活动反思:

1、现代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通讯工具时刻伴随着我们。

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认识通讯工具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设计这节课,让孩子们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去感受通讯工具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本节课学生积极性高,充分与别的小朋友交流,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2、只有个别孩子似乎交流的较少,可能是准备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我会在以后的活动中逐步渗透有关通讯方面的知识,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

第7篇、大班科学活动油和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感知油和水倾倒,搅拌后分离现象,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2、了解生活中油和水分离的相关现象,体验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1杯水1杯油,幼儿每人各1份蓝黑钢笔水。

2、每人1根搅拌管、背景音乐一首、3、几张画过的图画、各色颜料水等等。

活动重难点重点:

初步了解水和油的不相溶性。

难点:

不同物质放入水中的相溶性和不相溶性。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小客人跟你们玩游戏,想知道是谁吗?

(想)好,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谁?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二、让幼儿动手操作,将蓝、黑色的钢笔水倒进一杯水里,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变化。

师:

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要求。

请你们仔细听,请你们把蓝、黑色的钢笔水倒入一个杯子的水里,仔细观察,它们会出现什么现象?

1、提问:

发现了什么?

(它们在一起融化变成黑色的水)师:

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呢?

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教师验证实验结果)小结:

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是的,蓝、黑色钢笔水倒进水里,它们融化在了一起变成了黑色的水。

说明它们是能融化在一起的。

(解释“融化”意思一种物体和另一种物体合在一起说明它们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如果不能够合在一起说明它们是分开的。

)三、让幼儿想想油和水倒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师:

你们猜猜、想想,把油倒进已经融化的水里,你们会发现什么秘密?

我也不知道,现在请你们把油倒进融化的水里,仔细观察,它们之间发什么说呢么变化?

提问:

1、油和水它们能不能融化在一起?

2、为什么?

师:

真的是这样的吗?

那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是不是你们发现的这样。

(教师再次验证实验结果)小结:

因为油和水的比重不同。

不论先倒水还是先倒油,油都是浮在水的上面,水在油的下面。

说明油和水它们是不能在一起的,它们是分来的。

四、延伸,请幼儿玩一玩“油水分离”画,并想象为什么颜料水不会和油画棒混在一起?

结束语:

你们的表现太棒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能相溶在一起的?

哪些是能相溶在一起的呢?

我们一起去外面找找吧!

活动反思:

油和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油和水混在一起到底会出现什么现象,这是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但又不太注意的现象,我抓住这一现象,意在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整节活动连接紧密,稳扎稳打。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并坚持幼儿自己动手探索、发现的原则,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感悟出真知,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油和水”的奥秘。

也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乐于猜想的科学态度。

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第8篇、大班科学奇妙的手电筒教案反思

活动分析:

在上一个主题网《我的生活》中,孩子们非常喜欢科学活动《灯的秘密》,对于电灯为什么能够亮起来十分感兴趣。

在本次活动中,我借用了手电筒这个孩子们常见的生活用品,帮助孩子们通过操作探究和试验论证了解手电筒的结构和安装方法。

了解手电筒的简单结构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运用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采用情景法、提问法、操作法、探究法进行突破。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观察、科学探究、操作论证等方法,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们突破难点。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加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手电筒的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认识电池的正、负两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手电筒人手一个、小筐五个、多媒体课件一个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谁可以给我们带来亮光?

”2、操作探究:

“手电筒里都有什么?

”这是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得出结论。

3、设置疑问:

“手电筒为什么能够发出亮光来?

”引导幼儿进行充分、积极的讨论。

4、操作验证:

(1)观察电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

(2)通过观察,学习两节电池的安装方法。

5、知识扩展:

初步了解多种高科技的手电筒和电池。

6、活动延伸:

“是两节电池连在一起亮还是三节电池连在一起亮?

活动反思:

在进行了上次活动《灯的秘密》之后,孩子们对电的有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