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047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docx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模拟试题

高三复习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模拟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

“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

“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

据此回答1~2题。

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

A.花岗石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D.砂岩和片麻岩

2.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据此回答3~5题。

3.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4.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

5.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形成岩浆岩的物质来源于(  )

A.岩石圈B.地壳

C.地幔D.地核

7.图中(  )

A.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

B.乙地的河流自南向北流

C.乙丙相对高度小于1000米

D.夜晚时,风从丙地吹向乙地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a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b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

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上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涯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

读图回答8~9题。

8.形成a图所示的岩石类型的地质作用对应于b图中的(  )

A.⑥B.⑦

C.③D.④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和生物化石

C.丙类岩石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D.⑦属于内力作用

下图是“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地区的地貌有(  )

①新月形沙丘 ②海蚀崖 ③三角洲平原 ④风蚀蘑菇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1.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①风力作用 ②波浪侵蚀作用 ③河流沉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011年泰州模拟)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

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

部分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

花岗岩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据此回答12~13题。

12.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13.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

A.沙丘B.火山锥

C.冲积扇D.风蚀洼地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15.①、②、③、④所示的地质现象与成因匹配的是(  )

A.①-泥沙沉积B.②-岩层断裂

C.③-流水侵蚀D.④-水平挤压

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

17.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C,800mm)(15°C,

900mm)(7°C,5mm)(23°C,2900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丁D.丙和丁

读下面“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18~19题。

18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9图示中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下图为“某地岩层及地貌分布图”。

读图完成20~21题。

 

20.该类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皖、赣、湘B.陕、甘、宁

C.桂、滇、黔D.冀、鲁、豫

21.形成图示岩层及地貌的地质作用不包括(  )

A.地壳运动B.沉积作用C.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22~23题。

2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为沉积岩B.C为岩浆

C.D为岩浆岩D.E为变质岩

23.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为冷却凝固作用B.③为重熔再生作用

C.⑤为外力作用D.⑥为变质作用

地壳深处的断层运动会引发地震,并造成地层断裂错位。

分析下面“某地区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发生过地震至少(  )

A.2次B.3次C.4次D.5次

25.根据图中断层与岩层的关系,可以推断(  )

A.c断层早于②地层B.b断层早于④地层

C.a断层早于b断层D.c断层早于b断层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局部)分布图”。

读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

A.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27.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8~29题。

28.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30.读右图,判断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甲处为喷出岩,含有化石②乙处为侵入岩

③甲可能是火山岩④乙可能是沉积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1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侵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

32.表示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A.火山喷发、板块碰撞B.地下热能、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构造地震D.褶皱、断层

33.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C.发生地震、火山喷发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34.我国华山的地质成因是

A.向斜成山B.背斜成山

C.断层形成的块状山地D.褶皱形成的高地

35.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侵蚀作用有关的是

A.长江三峡B.戈壁和裸岩荒漠C.河口三角洲D.沙丘、沙垄

36.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地形是

A.吐鲁番盆地B.黄土高原C.喜马拉雅山脉D.青藏高原

37.我国西北部城镇分散的主要原因是

A.平原面积小B.水源供给不足C.交通便利D.山地面积广大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完成38~39题。

38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① 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①B②C③D④

39在图中① 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40题。

40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④①

第二卷(非选择题40分)

二、综合题

1.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  )

A.具有层理构造B.具有气孔构造

C.常含有化石D.坚实致密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

(4)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右图)最为著名。

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

你认为其“玉颈”变细是受________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5)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分)

(1)甲处地貌是________地貌,它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这种地形在________地区常常见到。

(2)甲、乙、丙三处易出现涌泉的是________。

(3)试在下图中绘出丙处地下岩层和地貌的形成演变过程并加以说明。

3.读图4-3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___;地貌名称是____________。

(2)乙地地质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______处为好,其中______处最不适合建大型工程。

4.读图4-4,回答问题(8分):

图4-4

(1)该图所绘的是我国哪条大河的入海口地区。

A市的名称。

(2)该地形是在外力作用中的作用和作用下形成的。

(4)专家预计北岸将与B岛连接在一起,请分析其原因?

(5)近几十年来该地形的面积增加速度加快,江中沙洲也越来越多,其原因是    

   ,针对上述现象采取的生态工程建设是     。

5.读图已知甲图中所示地区位于我国湿润区某地,ab=ac=1Km,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河流流过陡崖时,最容易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是:

A.冲积扇B.U形谷

C.喀斯特溶洞D.瀑布

(2)该河流补给类型主要为:

A.雨水补给B.地下水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

其径流量变化随的变化而变化。

(3)图中适合修大坝的地点是,坝高约为50米则大坝长度约为米,在修建水库大坝后,其作用。

答案:

一选择题1.C 2.A3.A 4.C 5.C6.C 7.D8.A 9.D10.C 11.C12.C 13.D14.A 15.D16B17A18A 19D20.C 21.D22D 23.A24B 25D26C 27B28A 29.D

30---37BBDBCABB38C39A40C

二非选择题1:

(1)岩浆岩 变质岩 

(2)AC (3)③ ② (4)海水侵蚀 ② (5)甲:

花岗岩。

乙:

大理岩。

2

(1)冲积扇 流水堆积 河流出山口

(2)乙

(3)见下图:

3.读图4-3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

3.

(1)向斜;向斜成山。

(2)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3)甲;丙。

4.

(1)长江;上海市。

(2)流水搬运;沉积。

(3)地转偏向力长期作用,河道右偏,使北岸水道不断沉积、淤塞。

(4)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大量沉积所致,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5.

(1)D

(2)A、降水量(3)①500米调节径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