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914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docx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

第五单元共6课时

本节为第2课时

课题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明确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能力目标

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确进行人生选择。

情感目标

1)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

(2)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矛盾和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社会条件。

3.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教学关键

联系实际进行教学。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使用教具

多媒体

完成目标的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双边活动及教法运用

〖组织教学〗:

点名,查明出勤情况并记录。

〖复习提问〗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怎样做到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引入新课〗

一、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

〖讲授新课〗

三、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案例创设情境:

《扬州晚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消息:

17日清晨,扬州一位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位小伙见状赶紧上前搀扶起老人,但小伙的伙伴却嚷道:

“你赶紧松手,老太太要是说是你撞倒的,你麻烦可就大了!

”小伙马上松手跑掉,老太太再次摔倒在地,伤势变得严重了,股骨头跌碎、胳膊和腿都骨折了。

消息迅速被各大网站转载,成为网友们讨论的大热点。

大家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

世道人心到底怎么了?

难道我们真的面临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了吗?

[问题思考]

A.如果你是文中的小伙子会怎么做?

为什么?

B.从公与私、义与利的角度分析,小伙子担心的是什么问题?

C.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通过案例的分析创设情境引入。

(课件显示)

1.什么是“公”?

什么是“私”?

“公”与“私”之间是什么关系?

所谓的公,就是社会或社会利益;所谓的私就是个人或个人利益。

公和私是对立统一的。

其对立表现在,它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对象及其要求。

其统一表现在,对全局而言为私的利益,在一个局部就是公的利益;对局部而言为公的利益,在全局就是为私的利益。

学生讨论:

生活中有关公与私的关系的事例

(课件显示)英国政坛的骗补门事件,汶川地震中范跑跑事件,反映地方保护主义的湖北公安县政府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服务中心、企业下达抽什么烟、抽多少、完不成任务如何处理等“红头文件”。

2.正确对待公与私的关系

教师:

怎样处理好二者关系?

(课件显示)美国有两个著名案例。

一是某地要拆迁建药厂,拆迁户不同意搬迁,认为建药厂目的是赚钱,打起了官司。

但大法官最终认定兴建药厂能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公共利益显著,判决支持拆迁。

另一个就是纽约建帝国大厦时,也遭到拆迁户的抵制,并到法庭起诉。

大法官认为,帝国大厦是美国标志性建筑,有利于展示美国国家形象,判决拆迁户败诉。

学生:

讨论这些案例说明什么?

教师总结:

这两则案例说明我们承认因公与私矛盾存在的现实必然性,要求正视合法的私人利益,满足正当合理的要求。

(1)正确对待公与私的关系要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

(课件显示)拜金主义的含义:

一种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认为金钱不仅万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为的标准。

表现:

A.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

B.把金钱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

C.把拥有金钱当做人生的最大幸福;

D.把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

讨论:

你对金钱怎么看?

拜金在各领域中的表现:

政治的、经济的、文化体育的、社会生活中的拜金的事例。

思考:

拜金主义有什么危害?

人与人之间出现损人利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没有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最终导致全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危害国家、危害自己。

反对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件显示)诺贝尔一生发明很多,经营的企业遍及欧美20多个国家,专利权有355项,是国际上有名的百万富翁。

可他并没有用大量的财富来满足个人的享受,甚至没有一个固定的家。

他说: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了。

”逝世前,他立了遗嘱,把自己的财产作为基金,每年用其利息作奖金,奖励和表彰在科学、文学与和平事业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以此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使科学更好地造福人类。

36岁的丛飞,唯一的职务是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没有薪水,只有爱心。

作为一名职业歌手,丛飞以唱歌为生,但他又是一名五星级义工,10年来他为社会进行公益演出300多场,义工服务时间达到3600多小时。

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的商演频繁,本可以过上富裕生活,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为贵州等地的贫困孩子提供学费和生活资助。

他只有一个女儿,却是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他是深圳著名的歌手,是著名歌唱家郭颂的关门弟子,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身患晚期胃癌的他曾经获得深圳市团市委和市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颁发的深圳市“鹏城青年爱心荣誉勋章”及“关心支持深圳市青少年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

最近,他被命名为优秀外地来深建设者“五星级义工”。

教师总结:

正确认识金钱与人生价值的关系:

金钱与人生有密切的关系,要用正当、合法的手段获取金钱,金钱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

和学生一起诵读“金钱能买到和买不到的”。

思考“追求金钱就是拜金主义”这个说法对吗?

为什么?

(2)正确对待公与私的关系还要走出享乐主义的误区。

(课件显示)穿要穿名牌,喝要喝饮料,零食当饭吃,随身带手机,这种中小学生比家里的老子还敢花钱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并不稀罕。

某县公安局成功摧毁了一个入室抢劫团伙。

令人惊讶的是,被抓获的抢劫团伙成员均是在校中学生,而他们侵害的对象也是在校的学生,其作案目的竟是为了还在饭店吃喝、网吧上网的欠债。

教师:

你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吗?

你怎么看待这些现象?

(案例)都市“傍老族”:

小毛失业已经超过整整一年了。

2003年高中毕业后,小毛打过几个散工,却因种种理由都放弃了。

如今父母每天出门前会给他留下20元,他就靠这20元生活费,日日与麻将为伍。

生活不宽裕,但他觉得过得很轻松,并乐此不疲。

“小毛”们已经形成一个不小的群体。

他们年轻,有一定学历,却处于失业或间歇性失业状态,经济上依赖父母,成为“傍老族”。

教师:

说一说这一现象背后都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总结:

1.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唯一目的和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

2.只讲生活享受,不讲财富创造,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

3.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上。

讨论:

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危害

享乐主义给人的危害,小到个人,它会导致一个人贪图安逸,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一事无成。

大到国家,它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腐败没落。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最好的概括和总结。

思考:

批判享乐主义人生观,就是让人们放弃物质享受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吗?

(二)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所谓的义是指道德原则、道义等;所谓的利是指利益、金钱。

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它们可以统一在公共关系上,公共利益既是利益财富,又是道德目的,在这里金钱和道德得到统一;两者又有对立的一面:

有的时候、有的情况下,义与利不能兼得。

(课件显示)放映小品《卖拐》

讨论:

小品《卖拐》中,哪些思想和行为是“义”,哪些思想和行为是“利”?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事例吗?

给你哪些启示?

(课件显示)毕玉玺的忏悔书

我是多年受党教育培养的领导干部,本应为党为人民更好地工作、服务。

但由于自己长期不认真学习,不认真改造世界观,淡忘了党组织,淡忘了人民,也忘记了自己是个党员领导干部。

从工作上的懒惰,生活上贪图享受到极端自私的个人主义。

随着地位的提高、权力的增大,忘记了各方面的监督,目无党纪国法。

从开始自己占便宜,逐渐演变为收受巨额贿赂和非法所得,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自己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一是长期不认真学习,特别是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纪国法;二是长期不能接受监督,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极力放纵自己;三是唯我独行的工作作风,工作上有些成绩就狂妄自大,工作方法上往往独断专行;四是思想懒惰,工作上讨价还价,个人利益占了上风;五是心理不平衡,利欲熏心的赌徒心理,占有欲心理太强。

(课件显示)陈俊贵,为老班长守墓24年

这位班长名叫郑林书,他在雪地绝境作出了一个生死抉择:

把最后一个馒头留给相识仅仅38天的新兵陈俊贵。

记者见到陈俊贵时,他的第一句话是:

“对我在这里守护班长24年,现在的人肯定很难理解,因为没有那段经历。

我跟你说吧,你的命是另外一个人给的,你会怎么样吧?

其实感情比钱重要得多。

如果我对班长说,把这个馒头给我吧,我给你两万、三万,班长肯定不会答应的。

思考:

1.义和利是否是等值的?

是否可以相互代替?

2.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谈谈我们应具有什么样的义利观?

四、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课件显示)有个西方故事:

神甫们为了使基督徒们将来有个较好的归宿,就先后带他们到“地狱”和“天堂”去看看。

在“地狱”里,有许多人坐在餐桌旁,愁眉苦脸。

因为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菜,而他们的双手却被绑得直直的,用餐的工具被绑在直直的手上。

每个人都自己拼命想吃,可就是吃不着,只好都在那里干着急,看着美餐受饥饿。

在“天堂”的情况和“地狱”一样,唯独不同的是那里的人都满脸笑容,因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餐具喂给别人吃。

你喂给别人吃,别人也就喂给你吃,这说明什么道理?

1.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利己与利他是人生中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

它们既是对立的,表现为有时候坚持“利己”就不能“利他”,或者相反;它们又是统一的,对于同一件事,可以在“利己”的同时,也“利他”,它们还因所确定的范围不同而相互转化。

2.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互利双赢

(课件放映)小品《碰撞》

讨论:

这个小品说明什么?

教师点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

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做人的根本。

(案例)赢得回头客

一个22岁开始创业办建筑装饰公司的女孩,30出头即已资产过亿,她成功的第一秘籍是全心全意为客户着想:

想到顾客能够把活儿给我,我非常感激。

拿到一个工程,本来我既可选择廉价材料,也可选择价钱低的工人,但我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失去更多的机会。

事实证明,后来有许多人主动帮我推广宣传,因为工程质量是人人看得见的。

我很清楚,质量是我们的命根,所以我抓得很紧。

讨论:

这个故事又说明了什么?

教师点评:

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

教师小结:

分清什么是公与私、义与利,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在利己利他的关系中,体会只有通过利他才能更好地实现利己,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

 

复习导入

 

案例创设情境

 

通过案例的分析创设情境引入。

(课件显示

 

教师小结:

通过这些课件显示的事件证实,不能摆正公与私的关系时遇到事情就会有不同的态度、选择,就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从而体现了公与私相矛盾的一面,引出处理好二者关系的重要性。

 

例如重庆最牛钉子户、日本成田机场的改道。

但个人私利在任何社会都要受到限制,例如美国的两个著名的案例。

这中间还可以要求学生说一说学习生活中的与此有关的事例。

 

思考:

拜金主义有什么危害?

 

反对拜金主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举例说明

 

案例)都市“傍老族”:

 

讨论:

享乐主义人生观的危害

 

课件显示)毕玉玺的忏悔书

 

教师总结:

义和利之间,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也会有矛盾和对立,因此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反对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课件放映)小品《碰撞》

讨论:

这个小品说明什么?

 

〖巩固练习〗

体验与探究1

 

〖小结〗

一、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

三、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作业〗

P143—第三题

【板书设计】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一、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

三、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