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313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讲 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docx

第七讲电学实验专题研究配套练习正式版

第七讲电学实验专题研究

一、实验题(共20小题)

1、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路如图所示(图中未标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符号),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特。

(1)在图的甲乙两圆圈中填上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符号。

(2)闭合开关之前,变阻器的滑动片P应置于_______端(填a或b),实验过程中,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

 (3)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应为_______伏特,若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安培,灯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瓦特。

     

2、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伏特的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

(1)根据下图中给出器材把实验电路图画出来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中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3)在闭合开关前,下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到____________端位置

(4)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三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伏特表读数(伏特)

安培表读数(安培)

 1

    1.5

   0.17

 2 

    2.5   

   0.28

 3

    3.0

   0.31

请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_________________瓦特

3、用下图的电路来测定额定电压为3.8伏特的小灯泡的功率。

(1)图中滑动变阻器R的作用是通过调节____________来达到改变小灯泡____________的目的。

在合上开关前,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处于______的位置,以保护_________和________不受损坏。

(2)实验中最少要用_____节干电池_____联作电源,这时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

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伏特,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4安培,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瓦特。

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伏特表的示数变为4.2伏特,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应是_______安培,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瓦特。

              

4、为了测量标有“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某同学选用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培,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特。

 (A)连接电路前,必须使用开关_______;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_______;调节滑动变阻器时,应观察________表,使指针指在_______。

 (B)该同学在三次测量中所记录的数据如下表,试分析表中数据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

 次数

电压(伏特)

电流(安培)

  1

   2.5

 1.25

  2

   2.5

 0.25

  3

   3

 3

5、测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实验要用的器材有3.8V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还有_____.对电源电压的要求是_________.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3)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首先要调节________,然后再测出_________,最后根据有关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6、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伏特的小灯泡的电功率,给了如下器材:

电压表、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源及导线若干。

 (A)实验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______。

 (B)为了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使_______。

 (C)当电压表示数为2.5伏特,电流表示数如图中所示时,则电流强度为____,灯光的额定功率为______。

     

7、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时,连成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实物图,闭合开关后发现两只电表的指针不动试检查一下,他的接线错在哪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灯丝电阻。

(1)需要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开关应该________________。

(3)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变阻器的阻值应调到____。

(5)电源电压应________电灯额定电压(填>=或<)。

(6)闭合开关,调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

(7)记录________________。

(8)功率和电阻的计算公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9、图是某同学测定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验电路图。

在实验中至少要两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第一次调节是为了使___________,滑片P应该向______端移动,然后接通电路。

第二次调节是为了使_____,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这次调节时首先要观察_______________的读数,当电压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伏特时符合要求,同时记下伏特表、电流的表读数,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0、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伏特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

(1)电路中的M表是________表,N表是________表。

(2)按该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时,开关K应先________,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其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达到___________。

(3)闭合开关K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________移动。

(4)实验室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

11、给你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及导线若干,用它们去测量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或它的电阻值,试画出实验电路图。

12、测额定电压为3.8伏特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最小需要电压为1.5伏特的干电池_____节串联起来使用。

测量时应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伏特,再读取_______的示数。

用规定的符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13、为了测定电压是2.5伏特的小灯泡的功率,某同学在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在整理数据计算功率时发现其中一次实验结果与其它两次实验结果相差很大,经检查,原来是有一个电流强度的示数读错了。

该同学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是0-0.6安培挡,表头该度如下图所示。

试分析:

(1)数据表中第_________次电流强度的读数错了,正确的应是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_____次实验测得的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小灯泡额定功率P额=___________

次数

电压(伏特)

电流强度(安培)

1

2.00 

1.00  

2

2.50

0.25

3

3.00

0.30  

  

14、为了测定电压是2.5伏特的小灯泡的功率,某同学在实验时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在整理数据计算功率时发现其中一次实验结果与其它两次实验结果相差很大,经检查,原来是有一个电流强度的示数读错了。

该同学选用的电流表的量程是0-0.6安培挡。

试分析:

(1)数据表中第_________次电流强度的读数错了,正确的应是_____________.

(2)第_______________次实验测得的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小灯泡额定功率P额=__________.

    次数

电压(伏特)

电流强度(安培)

    1

  2.00

   1.00

    2

  2.50

   0.25

    3

  3.00

   0.30

15、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已知被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6伏特、小灯泡额定功率约6瓦特左右,所用电源电压为9伏特。

某学生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请说明其中错误之处并回答纠正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图所示。

试把实验器材用笔画线连成测定小灯泡功率的电路(连线不能交叉)。

17、根据“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完成下列要求。

(1)实验器材除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若干导线、小灯泡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要按照电路图把实验器材连接好。

在闭合开关之前,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阻______________(填“最大”或“最小”)。

 (3)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伏特,为了使小灯泡正常发光,闭合开关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在调节时要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

实验时电流表选用“+”和”0.6”接线柱,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刻度盘上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安培,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瓦特。

   

18、用下图中所示仪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

(1)画出电路图。

(2)照你画出的电路连接实物。

19、图中是测定额定电压是3.8伏特的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图。

(1)请按电路图的要求把图中所示的电路元件用钢笔画线作导线正确连接     起来。

(2)按实验中合理的顺序将下列实验步骤的序号(1、2、3、4、5、6)填入括号内:

[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   ]闭合开关

[   ]移动变阻器滑片到它的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   ]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   ]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8伏特

       

20、甲、乙两盏电灯上分别标有“6V3W”和“12V6W”字样,将其串联后接在8伏特的电路上,则:

         (     )

(A)甲的两端电压较大               (B)乙的两端电压较大

(C)甲、乙两端的电压一样大         (D)甲、乙两端的电压无法比较

 

答案

一、实验题(共20小题)

1、

(1)略

(2)a  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3)2.5伏特 0.48安培 1.2瓦

2、

(1)

(2)略(3)略(4)P额=0.70瓦特。

3、  

(1)电阻;两端电压;最大;小灯泡;安培表;

  

(2)3;串;15伏特;3.8;1.52;0.44;1.86。

4、  (A)断开  电阻最大  电压 2.5伏特   (B)0.625瓦特

5、1电压表、电流表、高于3.8伏;2见答案图;3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4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

6、  (A)使接入电路的变阻器的阻值为最大的位置

 (B)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伏特。

 (C)0.14安培  0.35瓦特

7、电源断路   电压表串联   电流表接线柱接错   滑动变阻器接错

8、

(1)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变阻器

(2)断开

(3)改变电灯两端电压,使之达到额定电压,正常发光

(4)最大

(5)大于

(6)电灯额定电压

(7)I,U

(8)P=UI,R=

9、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b 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  电压表 2.5

10、

(1)电压,电流,

(2)断开,最大,

(3)左,

(4)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强度I,

11、略

12、3,3.8,电流表;

13、

(1)1 0.2 

(2)2 (3)0.63瓦特

14、

(1)1 0.2 

(2)2 (3)0.63瓦特

15、

(1)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应该调换接线头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没有在电阻最大处,应该使P滑到最左端,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

(3)电压表错接3伏量程,应该改用15伏量程

16、

17、

(1)电源 

(2)最大 (3)电压表 (4)0.24;0.6

18、电压表读数为3.8V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I(或额定电压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I;P=3.8I(或P=UI)。

(1)电路图略

(2)略。

19、

(1)如图

(2)5、3、2、1、6、4

20、

  初中物理总复习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散,总复习时难度较大,特别是第一次带初三的青年教师,感到茫茫题海,无从下手。

怎样从宏观(整体复习方案)、微观(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控,以提高复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上几个方面谈谈我在近几年初三物理复习中的实践和思考,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制定严密的计划,采用“三轮复习”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考复习前应制定严密的计划,计划要细,细到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做什么类型的题,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

计划还要全:

包含复习过程中的阶段性过关考试,学校组织的联考、全市统一的毕业会考等,另外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和练习,也要合理安排。

复习中要强调重点,多练难点,不漏知识点。

鉴于现在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的逐渐转变,从宏观上进行“三轮”复习是必要的。

    第一轮:

抓住课本,夯实基础.

    可看课本再现知识,再有针对性的选择习题,以点代面,突破薄弱点,教材中的难点。

这轮复习实际上是完善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便于学生记忆。

这么多的知识点如果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变成新课的“浓缩”,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效的,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眼、动脑、动手,分析讨论问题,然后再总结,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要为学生包办一切。

对于一般性的考点通过练习再现,对于考点中的重点、难点要以例题形式出现。

如对力学中的难点《浮力》的复习,首先要深化对浮力公式的理解,F浮=ρ液gV排中,ρ液不是物体的密度,是物体所浸入的液体密度,V排也不是物体的体积,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只有物体完全浸没时,V排才等于V物。

其次对浮力在中考中出现的题型举例分析,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用弹簧称二次称重法测物体所受浮力,漂浮物体的计算等,最后对浮力与压强,简单机械有联系的简单的综合题也要涉及一些,这样既让学生尽早接触综合练习又能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

    第二轮:

把握重点,专题复习。

    

(1)“板块式”专题复习:

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四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按题型”专题复习:

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分为选择,填空,实验(包括操作实验),计算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习,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

    (3)“热点知识”专题复习:

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

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

练习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轮:

针对考点,强化训练。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初中物理学习“五法”

    初中物理学的内容,有一些跟小学《自然》里的部分内容很相近,但它不同于《自然》,它是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有关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等等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怎样才能学好这门科学呢?

这里提供一些“小”方法,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学习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

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

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

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

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

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

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

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

“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

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

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法拉第曾经说过:

“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

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

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

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

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

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

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

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四、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

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

    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

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

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

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五、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

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

    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考物理考试要点

    知识点主要有,力学主要有四个:

二力平衡(包括一条直线力的合成、功、功率、机械效率、),密度,压强,浮力。

电学主要有三个:

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力学主要要理解力的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三个重要力:

一个是重力、还有摩擦力和压力。

在学力学时,应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并且力争建立物理情景,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对于每一个力学概念要加强理解,力争弄明白每个概念怎么来的,它在讲述什么内容,这个概论有什么用。

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必要的训练,多做题,通过做题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

及时查缺补漏。

   电学

    电学计算题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常作为中考的压轴题.现行大纲规定:

电路的计算限于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情形.为了增加中考试题难度,提高试卷的区分度,有利于重点中学选拔人才,命题者往往在电路的变换上做文章.如:

电路中开关的开、闭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电路图中电压表的连接往往有别于常规,给学生对其连接实质的识别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

 我们认为:

解析电学计算综合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用以下基本知识去简化电路:

 1、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2、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开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3、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4、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开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5、短路模型:

用电器和导线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图1所示),可以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6、图2?

a中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图2?

a变为图2?

b.

 7、电压表的连接有别常规时,可据“关联分流法”判断电压表跟哪部分电路并联,就是测那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力学:

    近年各地中考力学计算题主要以浮力问题为中心,把浮力、密度、压强、做功等问题结合在一起,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归纳起来,可以为如下几类:

   一、浮力、密度型

   例:

(98山西)如图1,重0.9牛的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为25厘米3。

若对该物体施加0.3牛的竖直向下的力时,该物体刚好全部浸

  入液体中。

(取g=10牛/千克)求:

(1)液体的密度。

(2)物体的密度。

 二、浮力、压强型

 例:

(97河南)将质量为0.25千克、体积为0.1分米3的物块挂在弹簧秤下。

 求:

(1)将物块没入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多少?

(2)若盛水的容器

 是一个底面积为0.2分米2的圆柱形铁桶,则物块放入水中后,水对铁桶底部增加的压强为多少?

 三、浮力、密度、压强混合型

 四、解方程组型

 例:

(97北京)某人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米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下0.5米处的过程,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54焦。

当将物体拉到有1/5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牛。

不计绳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