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067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 创新设计 高考总复习 历史 北师大版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 第27讲.docx

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历史北师大版第一部分必考内容第十一单元第27讲

第27讲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考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名师导语』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便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霸权地位的确立。

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低的区域。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美国创建国际贸易组织的目的、关贸总协定的影响等仍需重点关注。

知识点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国际经济,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2.前提:

1944年,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商讨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最终签署《布雷顿森林协定》。

3.内容

(1)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2)国际金融机构的建立:

1945年分别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各国的外汇管制,向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中、短期贷款。

②世界银行的宗旨:

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③在这两个组织中,美国都控制了表决权。

4.影响

(1)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多边支付体系,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霸权地位,为美国的资本输出和对外经济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知识点二 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1.背景

(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各国进一步强化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国际贸易的严重萎缩。

(2)从1943年至二战后,一些国家积极酝酿成立国际贸易组织。

2.签署:

1947年,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一个临时性协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宗旨

(1)减少关税和贸易障碍,取消歧视待遇,扩大国际交换。

(2)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生产,增加就业,提高生活水平。

4.影响:

推动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关贸总协定的特点及不足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一个准国际组织。

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

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

美日贸易战旷日持久,美欧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而总协定对此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其局限性也可窥见一斑。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形象理解】美元的中心地位

信息提取: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1盎司黄金=35美元。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

【易错易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徽标

信息提取:

世界银行侧重提供长期贷款并提供发展援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侧重提供短期贷款以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平衡。

【思维导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信息提取:

二战后,在美国的倡导下,先后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形成了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

探究1 解读重要“历史概念”

1.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它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实质是为了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2.“特里芬难题”

(1)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分不开。

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但这三项条件却又是矛盾的,这便是“特里芬难题”。

(2)内容:

第一,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

若其他国家通货膨胀严重,国际收支逆差,在基金组织同意下,该国货币可以贬值,重新与美元建立固定比价关系。

第二,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的美元可向美国兑换黄金。

美国要履行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义务,必须拥有充足的黄金储备。

第三,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充足,若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美国可以通过抛售或购进黄金加以平抑。

(2019·山东东营模拟)某国际组织曾签署了如下协定(节录),据此判断该组织(  )

A.是世界首个区域经济集团

B.致力于减少国际贸易壁垒

C.成员国均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D.构建了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

解析 材料中的“其他国家的产品给予的利益、优待、特权或豁免”“优惠税率”可以判断出该组织是关贸总协定,其宗旨是减少国际贸易间的壁垒,故B项正确。

答案 B

探究2 从“历史解释”角度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

不同点

性质

国际金融体系

国际贸易体系

支柱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作用

稳定金融秩序

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

相同点

原因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美国的倡导及其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

目的

美国进行经济扩张,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作用

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018·晋冀豫高三第一次联考)为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43年英国推出“凯恩斯计划”,指出拥护自由贸易的前提是必须强制顺差国花掉顺差余额;美国推出“怀特计划”,认为捍卫自由贸易的目的是允许顺差国积累债权。

这表明英美两国(  )

A.激烈争夺世界经济主导权

B.在经济实力上仍不相上下

C.阻碍了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都在否定自由贸易的准则

解析 为了重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英美两国推出了不同的计划,是为了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故A项正确。

答案 A

探究3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

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

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

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

核心论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贸易自由,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

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

苏联没有参加任何战后贸易谈判,其国际商业活动主要限于其东欧卫星国集团。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核心论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动建立了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了有利于自由贸易的国际贸易准则;造成了世界市场的分裂,推动并强化了美苏冷战。

1.(2019·河南驻马店模拟)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中说:

“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关于国际货币基金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建议书。

”据此判断,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真正目的是(  )

A.维护世界和平安全B.推行“马歇尔计划”

C.确立世界经济霸权D.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解析 从材料美国把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世界经济合作的基石,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可知其真正目的是确立世界经济霸权,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调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二十余年间,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约为0.7%。

然而,从1948年开始的二十余年间,这一增长达到7.8%。

战后世界贸易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

A.国家之间关税壁垒的消除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推动

C.跨国公司世界范围的建立

D.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

解析 根据题目中“1948年开始的二十余年间,这一增长达到7.8%”得出战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考法1 世界银行的宗旨及职能

【考题1】(2015·课标全国Ⅰ,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

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答案 A

★明立意 从世界银行职能与影响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确定出现变化的时代背景:

1981年。

以此为基点逐一辨析四个选项是否符合这一时代背景。

★清误区 本题为因果关系类选择题,难度适中。

部分考生误认为世界银行仅仅对发达国家有利。

事实上,1948年以后,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是向成员国中的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

考法2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考题2】(2019·晋冀豫高三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

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喧嚣时代:

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一个准国际组织。

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手段是协商,最后只是缔约方的联合行动,至今仍没有法律约束性的强制手段。

这也是许多重大国际贸易争端无法真正解决的重要原因。

美日贸易战旷日持久,美欧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而总协定对此却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其局限性也可窥见一斑。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1)材料一反映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来世界市场的混乱和无序。

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世界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此,二战后西方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

(15分)

答案 问题:

自由主义思想盛行,在贸易、关税、汇率等方面缺乏规则,出现严重争端。

举措:

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成立关贸总协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其最终归宿如何?

(10分)

答案 性质:

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组织,规则不严密,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归宿:

关贸总协定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最终被世界贸易组织所替代。

★关键信息

信息1 信息“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体现了当时世界市场的混乱与无序。

信息2 信息“主要手段是协商”“没有法律约束性”反映了关贸总协定的不足。

★思路点拨

本题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切入点,考查学科核心素养之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

(1)问,从外汇、关税、贸易等角度解答“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两个角度解答“措施”。

(2)问,据材料信息概括“性质”,结合其性质解答“归宿”。

课时作业

(时间:

45分钟 分值:

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河南豫南六市模拟)二战中美国国务卿赫尔提出的《租借法案》规定:

美国向英国提供的战略物资,大部分不需要承担财政偿还义务。

但作为条件,美国政府希望英国动用一切可能资源,如黄金储备和国外投资来进行这场战争。

这一法案(  )

A.为美元霸权地位确立奠定了基础

B.提供了战胜法西斯国家的物质基础

C.是各国经济密切联系的必然结果

D.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秩序

解析 据材料“大部分不需要承担财政偿还义务,……黄金储备和国外投资来进行这场战争”可知《租借法案》的目的主要是增加美国的黄金储备以及采用美元结算,这为二战后美元的霸权地位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8·山东济南模拟)马丁·沃尔夫说: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

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

‘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会议旨在解决(  )

A.经济上的保护主义B.政治上的集权主义

C.外交上的孤立主义D.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解析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资本主义国家各扫门前雪,在经济上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提高关税,造成了贸易战、关税战等,所以要吸取这个教训,布雷顿森林会议就是要解决经济上的保护主义问题而非其他选项的问题。

答案 A

3.(2018·广东汕头模拟)在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中,60%是以美元结算的,各国的外汇储备差不多60%也是美元,连索马里海盗也要美元作赎金。

这种现象说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美国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C.美元具有全球货币主导能力

D.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解析 国际贸易大多以美元做结算以及索马里海盗要美元作赎金体现出美元在国际金融系统中的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无关,故A项错误;美国并未取得霸主地位,故B项错误;两极对峙格局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9·百校联盟全国Ⅰ卷联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初期,其资金主要在美国筹措,且该银行贷款必须由贷款国政府担保,贷款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由此可知,该机构(  )

A.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建立

B.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复兴

C.使贷款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

D.是美国资本扩张的重要工具

答案 D

5.(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冲刺)20世纪60年代,有评论称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这主要是针对(  )

A.马歇尔计划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北美自由贸易区D.关贸总协定

解析 创建于20世纪四十年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美元取得了世界支付货币的手段,即“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的资格与权力,故B项正确。

答案 B

6.(2019·湖南衡阳模拟)学者谭智元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

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

作者旨在说明(  )

A.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

B.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利用黄金实现经济独裁

D.美国依靠经济优势垄断国际贸易

解析 据材料“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得出,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故B项正确。

答案 B

7.(2019·山东临沂调研)1968年3月,美国爆发第二次美元危机。

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流失了14亿美元的黄金。

美国已无法继续维持统一的美元黄金官价,被迫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

一种是只有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时的黄金官价(即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但必须经美国政府同意;另一种则是根据供求关系调节的自由市场黄金价格。

这表明(  )

A.黄金双价制导致美元与黄金脱钩

B.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

C.美元变相贬值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D.美国失去对国际金融支配

解析 据材料“一种是只有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时的黄金官价(即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但必须经美国政府同意;另一种则是根据供求关系调节的自由市场黄金价格”可以得出美元变相贬值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故C项正确。

答案 C

8.(2018·安徽江南十校高三联考)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实行浮动汇率和黄金的货币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趋势。

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源是其本身不可调和的矛盾

B.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多元”与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多元”呈现一致性

C.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不再是世界各国主要的储备货币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实际上是对金融市场有序性的否定

答案 A

9.(2019·天津河东区模拟)“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

欧洲各国的许多人一度拒收美元。

”这段材料说明(  )

A.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日本、西欧崛起

C.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D.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两大核心:

双挂钩机制和固定汇率制,题干中“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否定了固定汇率制,故A项正确。

答案 A

10.(2019·河南濮阳模拟)下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方案。

该方案反映了(  )

A.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

B.国际间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均衡发展

D.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控制的丧失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文字得出: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组织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A项正确;B项表述正确,但并未体现题目中的意思,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 A

11.(2018·甘肃兰州模拟)关贸总协定规定:

“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

”这有利于(  )

A.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和技术投资

B.缓解其成员国间的贸易不平等状况

C.维护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

D.消除关税壁垒,推动世界贸易发展

解析 根据题干中“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可知是指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之间通过削减关税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正确的选项是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2.(2018·广东汕头模拟)1945年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而1995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一般首先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

B.国际经济秩序发生根本转变

C.发达国家塑造全球责任形象

D.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得到加强

解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以来按各国的出资额度大小决定投票权”到“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则执行一国一票的表决方式”可得出发达国家受到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了尊重,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湖北黄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人们放弃了相对稳定货币的追求,“世界资本主义退到了民族国家经济及相关帝国的避难所里。

——[意]杰奥瓦尼·阿瑞基《漫长的20世纪》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国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受到了战争的严重创伤,各国均致力于医治战争的创伤,重建本国的经济。

在恢复本国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各国都面临着国际经济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是在金融方面,重建国际货币制度,维持各国间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二是在国际投资方面,创立处理长期国际投资问题的国际组织;其三是在贸易方面,重建国际贸易秩序,扭转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贸易政策,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摘编自豆丁网

材料三 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呈现出什么状态?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10分)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二战后“面临着国际经济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积极意义。

(15分)

解析 第

(1)问,第一小问,依据关键信息“放弃”“世界资本主义退到……避难所里”概括归纳。

第二小问,结合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关的知识即可解答。

(2)问,据信息“金融方面”“国际投资”“贸易方面”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答案 

(1)状态:

世界经济出现无序、混乱状态。

原因:

大危机的破坏;保护主义盛行;金本位制崩溃;经济协调机制缺失。

(任意三点即可)

(2)举措:

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了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贸易体系。

意义:

战后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协调了各国的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贸易总额的增长,使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同等给分)

14.(2018·河北衡水金卷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6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造成货币贬值,物价猛涨。

19世纪中后期,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用英镑支付,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二战后初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

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阅读材料,以“货币与时代的演变”为主题,结合所学,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12分)

解析 首先,围绕“货币与时代的演变”这一主题,来确定对史料信息进行解读的核心观点,如货币的演变反映国家实力的变化、货币的演变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等;然后,依据史料中的时间信息“16世纪开始”“19世纪中后期”“二战后初期”,结合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分别提炼出史料中与货币的演变相关的历史事件,如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等;最后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答案 示例 货币的演变反映国家实力的变化。

(1)16世纪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加速了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西欧封建王国的衰落和以英国、荷兰等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霸主,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市场。

(3)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实力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