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28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含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

1.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此,某校七年级(3)班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了一次班会。

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2)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

环节一:

开场白

环节二:

________

环节三:

________

环节四:

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

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

________

(3)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他?

【答案】

(1)示例:

①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②如果手机已带入校园,可交给老师保管;③应把手机当作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

(2)讲使用手机的故事;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

(3)劝说时要有称呼,语气委婉,理由充分,语言表述简洁准确。

【解析】【分析】

(1)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一般建议的具体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

建议要具体明白。

如上课期间不能玩手机,借助手机查阅资料等。

(2)结合本题中给出的两个环节活动来看,要通过所填的活动收获,最后进行一次小组间的辩论会,我们可想活动环节时间不能太长,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手机的利与弊,可以为:

讲用手机的故事;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等简短的活动,最后一个环节一般为总结环节。

(3)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

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小明;其次针对情况,小明在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

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故答案为:

⑴①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②如果手机已带入校园,可交给老师保管;③应把手机当作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

⑵讲使用手机的故事;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

⑶劝说时要有称呼,语气委婉,理由充分,语言表述简洁准确。

【点评】⑴先要明确题目要求中的目标指向性,然后针对题目的具体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分条给出建议。

⑵本题考查的是活动设置的建议。

要切合学生切身实际,结合题目中给出的环节,补全空白环节。

⑶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中的劝说。

作答时要考虑到,选择组织对方乐于接受的语言进行劝说。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①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②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

年画喜闻乐见的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③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孕育吉祥喜庆的意义。

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④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文段中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鲜明

B.喜闻乐见

C.孕育

D.盛行

(2)文段中划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C

(2)C

【解析】【分析】

(1)喜闻乐见:

喜欢听,喜欢看。

形容很受大众欢迎。

把“喜闻乐见”改为“丰富多彩”。

故答案为C。

(2)③处,省略号和“等”在表达列举未完时,是不能同时使用的。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

⑴C;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⑵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

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3.最近,学校开展了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解一解】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趣解”下面汉字中的任意一个。

备选汉字:

相   从   闷

示例:

您,趣解:

心上有你,表示尊敬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品一品】这两则广告词的目的是什么?

各表现了店主怎样的心态?

(3)【选一选】请把王安石《元日》诗中与对联有关的一句诗工整地抄写在下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答案】

(1)从——两人相随。

表示如果我们只知道盲目的跟从,那么就会缺乏个性,从而丧失创新精神。

相——用眼睛看树。

表示如果我们眼里只有一棵树,就永远看不到宽阔的森林。

闷——心被关在门里。

表示我们如果不释放心灵,封闭自我,就会感觉不到快乐。

(2)①目的:

尽快转让经营的店铺。

②甲店主心态:

急切地想把饭店转让出去。

乙店主心态:

想把店铺尽快而顺利地转让出去。

(3)总把新桃换旧符。

【解析】【分析】

(1)解答此题,要在观察汉字结构(左右或上下等),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仿照示例,进行表达。

(2)广告语的目的,要抓住“兑”字字义分析。

“兑”是“交换”,这里指转让店铺。

两店主的各自心态,可根据两则广告词“急”和“吉”的不同表达,“急”侧重急切,“吉”侧重顺利,价钱也要好。

(3)答此题,平时要注意观察,积累各种对联。

“桃符”是春联中经常用到的名词。

答题时要注意书写工整。

故答案为:

⑴从——两人相随。

表示如果我们只知道盲目的跟从,那么就会缺乏个性,从而丧失创新精神;相——用眼睛看树。

表示如果我们眼里只有一棵树,就永远看不到宽阔的森林;闷——心被关在门里。

表示我们如果不释放心灵,封闭自我,就会感觉不到快乐;

⑵①目的:

尽快转让经营的店铺。

②甲店主心态:

急切地想把饭店转让出去。

乙店主心态:

想把店铺尽快而顺利地转让出去;

⑶总把新桃换旧符。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汉字内涵的能力。

结合汉字的发展史来理解该字的内涵即可。

主要注意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组成来“趣解”。

⑵本题考查理解汉字内涵的能力。

结合汉字的发展史来理解该字的内涵即可,解答时,首先需要通读材料内容,把握总结性语句。

⑶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

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

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

4.综合性学习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七年级

(1)班开展了“孝敬亲老,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达到活动目的?

请写出两个。

活动项目一:

________;活动项目二:

________

(2)请你扣住主题,为此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

(3)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给母亲发一则微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1)讲有关“孝敬亲老”的感人故事;办有关“孝敬亲老”为内容的手抄报;开展“孝敬亲老”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开展“孝敬亲老”的演讲比赛等;

(2)如:

“孝敬亲老,弘扬美德”、“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人生首要,莫过于孝”等,能体现活动主题和具有宣传号召作用。

(3)至少要有一种修辞手法,并且要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表达流畅。

【解析】【分析】

(1)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如果题目中给出某些活动,还要注意所补充活动的格式要与之相同。

据此可围绕“孝敬亲老”设计活动,举行演讲比赛或是故事会等均可。

(2)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围绕“孝敬亲老,从我做起”的主题拟写即可。

(3)由题意可知,本题是用微信的形式来表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因为是微信,所以一定简短、得体,还要有创意,可以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

⑴讲有关“孝敬亲老”的感人故事;办有关“孝敬亲老”为内容的手抄报;开展“孝敬亲老”为主题的征文比赛等;开展“孝敬亲老”的演讲比赛等;

⑵如:

“孝敬亲老,弘扬美德”、“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人生首要,莫过于孝”等,能体现活动主题和具有宣传号召作用

⑶至少要有一种修辞手法,并且要抒发内心真挚的情感,表达流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注意所补充活动的格式要与之相同。

⑵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语的能力,要做到主题突出,中心明确,通俗易懂,注意修辞的运用。

⑶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要结合主题,注意对象,表达要简洁、得体、修辞的运用。

5.“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优良传统,你班将开展以“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

她从8岁起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养母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

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

   材料二: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

2007年,陈斌强的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他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和教学工作两不误,连续多年,风雨无阻。

   材料三:

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晓晖。

从2002年起,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

朱晓晖以行动感动社会,彰显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誉为“大孝之女”。

   材料四: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以上四则材料中不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是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

(2)你认为这些“孝亲敬老”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请简述。

【答案】

(1)材料四;材料四表现的是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的科研精神,与“孝亲敬老”的主题不一致。

(2)①任劳任怨,不离不弃;②勇于克服困难;③持之以恒(答对两点即可)

【解析】【分析】

(1)从材料四中“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成功提取青蒿素,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可知,这则材料表现的是屠呦呦积极进取、永不言弃的精神,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不符。

(2)从“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连续多年,风雨无阻”“朱晓晖一人挑起家庭重担,精心照顾弥漫性脑梗的父亲13年”可以提炼出人物的共同特点,注意分条概括。

故答案为:

⑴材料四;材料四表现的是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的科研精神,与“孝亲敬老”的主题不一致。

⑵①任劳任怨,不离不弃;②勇于克服困难;③持之以恒(答对两点即可)

【点评】⑴本题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四则材料,把握主要内容,明确属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一则材料,并言之成理。

⑵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和概述,注意把握四则材料“孝亲敬老”模范人物的共同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对艺术而言,少一点xuān闹,留一点静白,反而是美的,这也是东方的审美和意趣。

翠竹摇曳、清幽宜人的个园,就连取名也是“竹”少一半,却(甲)(A.耐人寻味 B.津津有味);凝望冯杰的画作《聆听巢之音》,一只红色的瓢虫点zhuì着一枝结子的莲蓬,笔墨极少,却有着静谧(乙)(A.文雅 B.优雅)之美;再有齐白石先生的《柳牛图》,稀疏几笔,简洁有力,却春意盎然,富有情趣。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xuān

zh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闹

点________

摇曳

稀疏

(2)在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

(3)下列短语与语段中“春意盎然”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血气方刚

B.热爱祖国

C.漂亮极了

D.改革开放

【答案】

(1)喧;缀;yè;shū

(2)A;B

(3)A

【解析】【分析】

(1)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喧闹:

意思是声音大而热闹。

与“口”有关。

“缀”不要写成“辍”。

摇曳:

晃荡;飘荡;摇动。

“曳”读作yè,“稀疏”的“疏”读作shū。

(2)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津津有味: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耐人寻味”符合语境。

文雅指富有书香气息的雅性;优雅指言行优美得体的风雅。

“优雅”符合语境。

(3)A项,血气方刚——主谓短语,春意盎然——主谓短语。

B项,热爱祖国——动宾短语。

C项,漂亮极了——后补短语。

D项,改革开放——并列短语。

故选A。

故答案为:

⑴喧;缀;yè;shū

⑵A;B

⑶A

【点评】⑴本题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辩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

此类题关键是平时的积累,积累生字词,要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⑵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

⑶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的区分,注意主谓、偏正、动宾、并列短语的把握。

7.中国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引导青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实现远大目标,某校计划开展“修身·敬老·爱国”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同学积极参与,请你任选角度,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

(2)家,是亲情的港湾,也是爱的纽带。

活动中展示了下面两个家庭的大爱事例:

   公公龚寿松把自己创办的茶厂传给了儿媳邓超芝,手把手将自己的炒茶手艺教给了孙子龚意成。

邓超芝创办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486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龙咏非白手起家,创办了“喜龙餐饮”。

龙咏非把每一位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而每一位员工也把“喜龙餐饮”当成了自己的家。

同学们被这种亲情大爱感染,决定以一副对联概括活动体验,请你选择最贴切的下联,用楷书抄写在横线上。

上联:

扬最美家风,修身立德为典范

下联:

________

A.承传统美德,克己奉公数榜样

B.倡文明风尚,振兴家国谋幸福

C.显大爱风范,乐善好施做楷模

D.创社会和谐,富国强民展风采

(3)根据示例,请再设计两个与“爱国”有关的活动,在横线上写出活动名称。

①爱国人物故事会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答案】

(1)示例:

修身滋养品性立德有助成材。

听孝亲故事做文明少年。

爱我泱泱中华,扬我赫赫国威。

(符合“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的要求即可。

(2)显大爱风范,乐善好施做楷模

(3)示例:

爱国诗词朗诵会;爱国名言展示会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为某个活动拟写宣传标语,所拟写的宣传标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对偶、比喻等修辞。

在拟写时应扣住“修身·敬老·爱国”的主题,从“修身”“敬老”“爱国”三个方面任选一个方面拟写,用一两句话简洁地表述出来。

如“修身明礼,砥砺品行,加强修养,倡导文明”。

答题时注意宣传标语读起来要朗朗上口,富有感召力。

(2)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

“带动486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体现的是一种“大爱”风范,是一种“乐善好施”的精神。

A.“传统美德”“克己奉公”,与材料主题不符;B.“文明风尚”“振兴家国”,与材料主题不符;C.“大爱风范”“乐善好施”与材料“带动486户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龙咏非把每一位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相符;D.“社会和谐”“富国强民”,与材料主题不符;故选C.显大爱风范,乐善好施做楷模。

(3)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形式的能力。

为某个主题设计活动,活动的内容要与主题密切相关,要有可行性。

如黑板报评比,问卷调查,征文比赛,交流会,主题班会等,本活动主题是“爱国”,故可以举行关于“爱国”的征文活动,或是以“爱国”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或是进行关于“爱国”的问卷调查等。

拟写时要仿照“爱国人物故事会”,运用偏正短语形式。

故答案为:

⑴示例:

修身滋养品性立德有助成材。

听孝亲故事做文明少年。

爱我泱泱中华,扬我赫赫国威。

(符合“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的要求即可。

⑵显大爱风范,乐善好施做楷模

⑶示例:

爱国诗词朗诵会;爱国名言展示会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拟写宣传标语,一要做到紧扣主题,二是语言准确明了,三是通俗易懂,易于传播。

⑵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⑶此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

只要围绕“爱国”主题,合理即可。

8.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①来乌镇的,不仅仅是人,还有白鹭、云朵、晨雾。

要有怎样的慧眼才能惊喜地发现它们呢____②白鹭来,乘着清风,扇动着丝稠一样的翅膀,转眼间就翩然而至了。

③云朵呢,如果它们思念这片小桥流水人家了,从天空的某个角落出发,且歌且舞,也是说到就到了。

④比起白鹭和云朵,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被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只要它顽皮起来,才一哄而起,缚住太阳,把人间幻化为海市蜃楼,霸气十足地做这世界的皇帝。

(1) 文中加点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栖息”中“栖”字的读音是“________”。

(3)②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

(4)④句画线部分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下面。

(5)①句句末的横线处选择哪个标点符号更恰当?

(   )

A.;

B.﹖

C.、

D.,

【答案】

(1)才;就

(2)qī

(3)绸

(4)改为:

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

(5)B

【解析】【分析】

(1)注意关联词语的配套使用。

“只要……就……”是充分条件,“只有……才……”是必要条件。

“它顽皮起来”是“一哄而起”的必要条件,所以选“只有……才……”。

(2)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栖息”:

止息;寄居,寄居之所;谓隐居。

读“qīxī”,注意据义定音。

(3)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稠”与“绸”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形旁特点来辨别字形。

(4)成分赘余。

去掉“被”字即可。

(5)“要有怎样的慧眼才能惊喜地发现它们呢”是个疑问句,所以句末要加问号。

故选B。

故答案为:

⑴才、就

⑵qī

⑶绸

⑷改为:

晨雾不是远客,它们就栖息在乌镇纵横交织的水泽深处

⑸B

【点评】⑴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能力。

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常用的关联词语的用法和搭配,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

⑶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⑷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⑸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9.生活处处有语文。

某班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一起参加,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品读诗文 微妙语文】第1小组精心准备了诗朗诵《五月的风》,同学们截取其中一小节进行品读,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啊!

五月的风,曾奉动了多少难忘的记忆。

历史怎能忘记,1919年5月4日,

你唤醒无数华夏儿女沉睡的心灵,

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是向世人展示蓬勃向上的英姿。

让爱与憧憬常驻心间,播种着万紫千红的春天。

A.“啊!

五月的风,曾牵动了多少难志的记忆。

”句中“啊”是语气助词。

B.“唤醒心灵”“岁月变迁”“沉睡的心灵”“爱与憧憬”四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是向世人展示蓬勃向上的英姿”中的“无论”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D.“播种着万紫干红的春天”句中“着”是助词。

(2)【聚焦名著 经典语文】第2小组为学校公众号做了一期“助读《海底两万里》”的专题推送,请你回复精选的读者留言。

精选留言

网友:

小丽

为什么说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请结合小说情节帮我解释一下,谢谢!

回复:

________。

【答案】

(1)A

(2)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了船身坚固、能利用海洋发电的“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

曾经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北大西洋、地中海的平均深度……这些科学发明和海洋知识的背后是多少次九死一生的科学探险,所以说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

情节概括与原著情节相符即可,如概括出尼摩船长的科技发明的情节,探索海洋科学知识的相关情节,无畏风暴的情节。

【解析】【分析】

(1)“啊”是叹词,故选A。

(2)尼摩船长“献身科学的探索者”的形象主要表现在:

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了船身坚固、结构巧妙的潜艇“诺第留斯号”;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海洋生物生活;向“我”介绍各种海洋知识等。

据此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

⑴A;

⑵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了船身坚固、能利用海洋发电的“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

曾经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北大西洋、地中海的平均深度……这些科学发明和海洋知识的背后是多少次九死一生的科学探险,所以说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

情节概括与原著情节相符即可,如概括出尼摩船长的科技发明的情节,探索海洋科学知识的相关情节,无畏风暴的情节。

【点评】⑴综合考查学生词性、短语、关联词等理解掌握能力。

A项中“啊”是叹词不是助词。

⑵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感悟评价能力。

解答此类题学生要对原著的内容要熟悉,对人物的形象要有充分的认识。

情节概括与原著情节相符即可,如概括出尼摩船长的科技发明的情节,探索海洋科学知识的相关情节,无畏风暴的情节均可。

10.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语文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什么是“孝”?

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

“善事父母为孝”。

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

东汉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为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