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47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docx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资料

缩写:

PSI:

PC:

RuBpCasc:

CAM:

光系统I质兰素核酮糖双磷酸羧化酶景天酸代谢

PSII:

PQ:

PEP:

CF1—F0:

光系统II质体醌烯醇式磷酸丙酮酸偶联因子复合物

 

名词解释

1、凝胶与溶胶:

失去流动性,呈某种固态的原生质胶体称为凝胶,以液态存在具有流动性的原生质胶体称为溶胶。

4、束缚水:

亦称结合水,指比较牢固地被细胞胶体颗粒吸附而不易流动的水分。

5、自由水:

距离胶体颗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6、水势:

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

7、渗透势:

由于溶质颗粒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下降值。

8、压力势:

由于细胞壁压力存在而增加水势的值。

9、衬质势:

由于衬质(表面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

10、渗透作用: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水势较高的区域向水势较低的区域运转的作用。

11、质外体途径:

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无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速度快。

12、共质体途径:

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通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速度慢。

与跨膜途径统称为细胞途径。

13、根压:

指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4、蒸腾拉力:

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5、蒸腾作用: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表面)散失的过程。

16、吐水:

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体的现象,是由根压引起的。

17、内聚力学说:

又称蒸腾流-内聚力-张力学说。

即以水分的内聚力来解释水分沿导管上升原因的学说。

18、水分临界期:

指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9、水分利用率:

指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速率的比值。

20、量子效率与量子需要量

以光量子为基础的光合效率称为量子效率或量子产额,即每吸收一个光量子所引起的释放氧气或同化CO2的分子数。

而同化一分子CO2或释放一分子氧所需要的光量子数,称为量子需要量,它是量子的倒数。

目前公认的量子需要量是8,而量子效率则是1/8。

2、光能利用率

指作物光合产物中贮藏的能量占照射到地面上的太阳总辐射能的百分率,一般是用当地单位土地面积在单位内所接受的平均太阳总辐射来除以在同一时间内该土地面积上作物增加的干重所折合的热量。

3、二氧化碳补偿点

在CO2饱和点以下,净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同光呼吸释放的CO2达动态平衡,这时环境中的CO2浓度称为CO2补偿点。

5、二氧化碳饱和点

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加。

但到达一定程度时再增加CO2浓度,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时的CO2浓度称为二氧化碳饱和点。

6、光合作用能量转化效率

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中所含能量与被叶绿体吸收参与光合作用的光量子所含能量的比率,如以量子需要量为8计算,兰紫光和红光量子各半,则其能量转化效率大约为25%。

7、光补偿点

在光饱和点以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减小而降低,到某一光强时,光合作用中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中释放的CO2达动态平衡,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8、光饱和点

在光照强度较低时,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光强进一步提高时,光合速率的增加逐渐减小,当超过一定光强时即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光饱和现象。

开始达到光饱和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9、CAM途径

有些植物夜间气孔开放,通过C4途径固定二氧化碳,形成苹果酸,白天气孔关闭,夜间固定的CO2释放出来,再经C3途径形成碳水化合物,这种夜间吸收CO2,白天进行碳还原的方式,称CAM途径。

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称为CAM植物,如仙人掌科和凤梨科的植物属CAM植物。

10、C4途径

是C4植物固定CO2的一种途径,其CO2受体是PEP,固定后的初产物为四碳二羧酸,即草酰乙酸,故称C4途径或四碳二羧酸途径。

11、PQ穿梭

PQ为质体醌,是光合链中含量最多的电子递体,即可传递电子也可以传递质子,具有亲脂性,能在类囊体膜内移动。

它在传递电子时,也将质子从间质输入类囊体内腔,PQ在类囊体上的这种氧化还原反复变化称PQ穿梭。

12、原初反应

是光合作用起始的光物理化学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电荷分离,即天线色素吸收光能并传递给中心色素分子,使之激发,被激发的中心色素分子将高能电子传递给原初电子受体,使之还原,同时又从原初电子供体获得电子,使之氧化。

13、光合磷酸化

由光驱动的光合电子传递所偶联的将ADP和无机磷合成ATP的过程,称为光合磷酸化,这一现象是Arnon1954年用离体叶绿体测出的。

由于与磷酸化相偶联的光合电子传递的方式不同,故将其分为环式光合磷酸式、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与假环式光合磷酸化。

14、光合单位

指同化1分子CO2或释放1分子氧所需要的叶绿体色素分子数目。

一个光合单位大约有200—300个色素分子,其中有一作用中心,人们把这一作用中心及其周围的几百个色素分子称为一个光合单位。

叶绿体内存在有两个光系统,它们各有一个作用中心及一群天线色素,光合同化力的形成需要有两个光系统,故也有人把这两个作用中心和其周围的天线色素,合称为一个光合单位。

15、Hill反应

在有适当的电子受体存在的条件下,叶绿体利用光使水光解,即有氧的释放和电子受体的还原,这一过程是Hill在1940年发现的,故称Hill反应。

B为受氢体,又称为希尔氧化剂。

高铁氰化钾[K3Fe(CN)6]、草酸铁、许多醌类、醛类以及多种有机染料都可作为希尔氧化剂。

16、爱因斯坦值

指每摩尔光子(6.02×1023光子)所含有的能量,如700nm波长的红光,其所含能量是41千卡/爱因斯坦,400nm的紫光是72千卡/爱因斯坦。

17、荧光现象与磷光现象

都是指叶绿素分子吸收光后的再发光现象,叶绿素a、b都能发出红色荧光。

其寿命约为10-9秒,它是由第一单线态回到基态时的发光现象。

叶绿素也能发射磷光,其寿命可达10-2—103秒,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发出的。

18、单线态与三线态

叶绿素分子中处于同一轨道的配对电子或处于不同轨道的配对电子,其自旋方向均相反时,分子的电子总自旋等于零,光谱学家称此种分子状态为单线态,处于不同轨道的原先配对电子自旋方向相同,这时分子的结构对外界磁场有三种可能的取向,这种具有相同自旋的激发态叫做三线态。

19、红降

在四十年代,以绿藻和红藻为材料,研究其不同光波的光合效率,发现当光波大于680纳米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产额急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红降。

20、双光增益效应

1957年伊利诺斯大学爱默生(RobcrtEmcrson)及其同事发现,如果在680纳米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一些比它波长较短的光,如650—670纳米的光,则量子效率(即量子产颜)大大增高,比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时的总和还要多,这种现象称为双光增益效应或爱默生效应。

21、碳素同化作用

即CO2固定和还原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由于形成的产物中有近45%都是碳素,故称碳素同化作用。

主要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其次还有细菌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22、天线色素

在光合作用中,真正能发生光化学反应的光合色素仅占很少一部分,其余的色素分子只起捕获光能的作用,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都要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分子才能引起光化学反应。

所以这些色素分子就称为天线色素,或称聚光色素,又称捕光色素。

23、中心色素

是指能发生光化学反应的色素分子,它在光合色素中仅占很少一部分。

24、Calvin循环

又称C3途径、还原磷酸戊糖循环、光合碳循环,它是CO2固定和还原的主要途径,其CO2的受体是RuBP,CO2固定后的初产物是PGA。

25、质子动力势

根据米切尔(P.Mitchell)的化学渗透学说,光合电子传递所产生的膜内外电位差和质子浓度差,二者合称质子动力势,是光合磷酸化的动力。

1、呼吸强度(速率)

表示呼吸作用块墁或强弱的指标,以单位鲜重,干重或原生质(以含氮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如小时、分等)由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量(mg或ml)或所呼吸的所量(mg或ml)来表示。

2、呼吸商

亦称呼吸等数,常以缩写RQ表示,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摩尔数(或体现)与所吸收O2的摩尔数(或体现)的比值,是表示呼吸底物的性质和氧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3、呼吸作用

指细胞内有机物质在酶催化下有逐步氧化过程,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供各生命活动之需,其中间产物在植物体内各主要物质的转变中起枢纽作用,或为植物代谢的中心。

4、有氧呼吸

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水,同时提供更多的中间活性物质和释放较多能量供生命之需的过程,是高等植物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5、氧化磷酸化

又称电子传送体系磷酸化。

底物脱出的氢(H+和c)经呼吸链氧化放能的同时,伴随着(偶联着)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6、磷酸比值(P/O)

指每消耗1原子氧所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原子数或者ATP的增加量之比值。

7、巴斯德效应

分子氧对发酵作用抑制的现象,或分子氧抑制乙醇发酵的现象。

该现象是巴斯德首先在酵母中所发现的。

8、呼吸效率

呼吸作用中底物被氧化所放出的能量转变为ATP的百分数,植物有氧呼吸的效率可高达40%左右,而无氧呼吸的效率仅为2%左右。

9、抗氰呼吸

指不受氰化物抑制的呼吸作用,简称CRR其电子传递途径不是细胞色素系统,而是由泛醌通过某种途径传递到氧,末端氧化酶为抗氰(或称交替)氧化酶,其P/o比为1。

10、无氧呼吸熄灭点

植物的无氧呼吸随氧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使无氧呼吸停止时环境中氧氧气浓度。

11、呼吸电子传递链

又称为呼吸链。

在有氧过程中,呼吸底物脱下的氢原子(或电子),沿着排列有序的、镶嵌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传递体,最终传递到分子氧上的整个体系称为链或呼吸电子传递链。

12、温度系数

表示生物体内生化反应与温度关系的指标,常用Q10表示,即温度增加到10℃时反应速率增长的倍数,Q10=V(t+10)℃/Vt℃.通常为2-2.5倍

13、能荷

ATP-ADP-AMP系统中可利用的高能磷酸键的度量,能荷=([AT]+1/2[ADP])/([AMP]+[ADP]+[ATP]),能荷代表细胞中的能量状态通常细胞的能荷为80%,能荷是细胞中合成ATP和利用ATP反应的调节因素。

14、伤呼吸

植物组织受伤后,其呼吸作用常增高,由于受伤而增强的这部分呼吸称为伤呼吸,这是由于机械损伤使细胞内区域化爱破坏,底物与呼吸酶接近;切伤面细胞转变为性组织工作形成愈伤组织修补伤处,从而使呼吸增强。

15、呼吸跃变(迁)

是某些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呼吸形式。

果实在成熟初期呼吸略有降低,随之突然升高,然后又突然下降,经过这样的转折,果实进入成熟。

果实成熟前呼吸速率突然增高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或跃迁)。

 

问答题:

3、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每升的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压,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答:

放入纯水中细胞吸水,渗透势、压力势、水势、细胞体积均增大。

水势增大直至0,压力势和渗透势绝对值相等。

放入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渗透势、压力势、水势、细胞体积均减小。

4、植物叶片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张开,在黑暗条件下关闭?

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

答:

光照是调节气孔运动的主要传递信号。

(气孔运动主要受保卫细胞液泡水势的调节)保卫细胞叶绿体在光下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的胞壁有伸缩性,细胞体积能可逆性增大。

由于保卫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加上纤维素微纤丝与胞壁相连,所以导致气孔运动。

2、目前一般光合利用率是多少光合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何在有哪些措施?

光能利用率是指光合产物中所储存的能量占辐射到地面或叶面上的太阳总辐射的百分率。

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

1)漏光损失。

2)光饱和限制及反射损失。

3)环境条件不适等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可通过:

1)延长光合时间。

2)增加光合面积。

3)提高本身的光合效率。

3、分析两种生态条件下,C3植物与C4植物的光合利用率?

(1)在较弱光照。

较低温度,较高的相对湿度条件下?

(2)在较强光照,较高温度,较低的相对湿度条件下?

答:

C4植物的光饱和点高,生长最适温度也高蒸腾系数较低,故在较强光照。

较高温度,较低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光合效率显著高于C3植物。

C3植物光饱和点低,生长最适温度也较低,蒸腾系数较高,故在较弱的光照,较低的温度,较高的相对湿度条件下,能充分发挥其光合效率,相反,在这种生态条件下,C4植物的光合效率是不利的,因而其光合效率与C3植物没有多大差异。

4、试述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光强和光质,一方面影响叶绿素的生物合成,一方面影响光合速率。

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有原叶绿素酸脂还原成叶绿素酸脂需要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所以黑暗中生长的幼苗不能形成叶绿素而成黄白色,过强的光照容易使叶绿素被氧化破坏,对叶绿素形成不利。

5、C3途径分为哪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

C4植物与CAM植物在碳代谢途径上分为哪三个阶段?

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

有何异同点?

有何异同点?

答:

C3途径可分为羧化,还原,再生3个阶段。

1)羧化阶段指进入叶绿素的CO2与受体RUBP结合,生成PGA的过程。

2)还原阶段指利用同化力将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甘油醛-3-磷酸的反应过程。

3)再生阶段甘油醛-3-磷酸重新形成核酮糖-1.5-二磷酸的过程。

CAM植物与C4植物固定与还原CO2的途径基本相同,二者皆是有C4途径固定CO2。

C3途径还原CO2都是由PEP羧化酶固定空气中间的CO2,rubisco羧化C4-二羧酸托羧释放由CO2。

而这差别在于:

C4植物是在同一时间和不同的空间完成CO2的固定和还原的两个过程,而CAM植物则是在不同时间和同一空间完成上述两个过程.

6、高等植物碳化途径有几条,哪条途径才具备合成淀粉等光合产物的能力?

答:

高等植物碳同化有卡尔文循环,C4途径和CAM途径三条,只有卡尔文循环才具有合成淀粉等光合能力,而C4途径和CAM途径只起到固定和转运CO2的作用

7、光呼吸有何生理意义?

答:

1)回收碳素通过C3碳氧化环可回收乙醇酸中75%的碳。

2)维持C3光合碳还原循环的转运在叶片气孔关闭或外界CO2浓度降低时,光呼吸释放的CO2能被C3途径再利用,以维持光合碳还原环的转运。

3)防止强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作用,在强光下,光反应能形成的同化力会超过CO2同化的需要,从而叶绿体中NADPH/NADP+.ATP/ADP的比值增高,同时由光激发的高能电子会传递给氧气,形成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会对光合膜。

光合器官有伤害作用,而光呼吸可消耗同化力与高能电子,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形成,从而保护叶绿体,免除或减少强光对光合机构的破坏。

8、给出一般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强曲线图,并对曲线各部分的特点加以说明。

光合作用的光强曲线如图4—3。

从图可以看出,在光照极弱时,光合速率低于呼吸速率,当真正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这时的光强称为光补偿点,以后随光强增加,光合速率随之增加,达到一定限度后,再增加光强,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

在弱光条件下,增加光强,光合速率亦迅速增加,因为这时的光强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

光合作用所以有光饱和现象,一方面可能是光合色素不及吸收那么多光、另一方面则是暗反应系统来不及利用那么多光反应的产物。

9、试用化学渗透学说解释光合电子传递与磷酸化相偶联的机理。

光合磷酸化是在光合膜上进行的,光合膜上的光系统吸收光能后,启动电子在光合膜上传递。

电子传递过程中,质子通过PQ穿梭被泵入类囊体腔内,同时水的光解也在膜内侧释放出质子,因而形成了跨膜的质子梯度差和电位差,即膜内腔电位较正而外侧较负,两者合称为质子动力势差(△PMF)。

按照P.Mitchell的化学渗透学说,光合电子传递所形成的质子动力势是光合磷酸化的动力,质子有从高浓度的内侧反回到低浓度外侧的趋势,当通过偶联因子复合物(CF1—F0)反回到外侧时,释放出的能量被偶联因子捕获,使ADP和无机磷形成ATP。

这一学说已经获得越来越多的实验的证实和支持。

10、假定武汉地区的年辐射量为112千卡/厘米2,一年三熟,两季水稻共产2000斤/亩,一季小麦亩产350斤,经济系数均按0.5计算,农产品含水量为12%,每公斤干物质含能量按4000千卡计算,试求这一亩耕地的光能利用率。

1)一年内实际干物质产量为:

=2350×0.88=2068kg

2)一年内每亩地的辐射量为:

112×667×10000=7.47×108千卡

3)被固定的能量按1kg干物质为4000千卡计算=4000×2068=8.34×105千卡

4)光能利用率

答:

光能利用率为1.16%。

 

修改。

1.不可缺少的元必需元素素。

2、杜南平衡杜南平衡:

细胞内的可扩散负离子和正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杜南平衡度乘积时的平衡,叫杜南平衡。

它不消耗代谢能,属于离子的被动吸收方式。

3、单盐毒害单盐毒害:

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对植物起毒害作用的现象。

单盐毒害4、平衡溶液平衡溶液:

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毒害作用被消除,植物可以正平衡溶液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称为平衡溶液。

5、生理酸性盐生理酸性盐:

对于硫酸铵一类盐,根对NH4+吸收多于和快于SO42-,故溶液中留存许多生理酸性盐SO42-,导致溶液变酸,这种盐类叫生理酸性盐。

6、生理中性盐生理中性盐:

对于NH4NO3一类的盐,植物吸收其阴离子与阳离子的量几乎相等,不改变周围介质的PH值,故称这类盐为生理中性盐7、生理碱性盐生理碱性盐:

对于NaNO3一类盐,植物吸收NO3-较Na-多而快,这种选择吸收的结果使生理碱性盐溶液变碱,故称这类盐为生理碱性盐8、表观自由空间表观自由空间:

指组织中自由空间的表观体现,即外液与自由空间的溶液之间的扩散达表观自由空间到平衡时,组织总体积中自由空间内的溶质数与外液溶质数的百分比率。

简称AFS9、养分临界期养分临界期:

作物对养分的缺乏最敏感、最容易受伤害的时期叫养分临界期。

养分临界期问答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要具备哪些条件?

要具备哪些条件?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要具备哪些条件答:

缺乏该元素植物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

除去该元素则表现专一的缺乏症,1.2。

而且这种缺乏症可以预防和恢复的。

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间接的。

2、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哪些?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哪些?

答:

被动吸收:

包括简单扩散、杜南平衡。

不消耗代谢能。

主动吸收:

有载体和质子泵参与。

需消耗代谢能。

胞饮作用:

是一种非选择性吸收方式。

3、N肥过多时,植物表现出哪些失调症状?

为什么?

、肥过多时,植物表现出哪些失调症状?

为什么?

答:

叶色墨绿、叶大而厚且易披垂、组织柔嫩、茎叶疯长、易倒伏和感染病虫害等。

这是因为N素过多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大量用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和其他含氮化合物;使原生质含量大增,而用于合成细胞壁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物质等)的光合产物减少。

这样一来,由于叶绿素的合成增加,因而表现出叶色墨绿;原生质的增加使细胞增大,从而使叶片增大增厚,再加上原生质的高度水合作用和细胞壁机械组织的减少,使细胞大而薄,且重,因而叶片重量增加,故易于披垂;由于光合产物大量用于原生质的增加,而用于细胞壁物质的合成减少,因而表现出徒长和组织柔嫩多汁,其结果就是易于倒伏和易感染病虫害。

第四章

第五章

名词解释1、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指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呼吸作用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有氧呼吸:

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有氧呼吸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无氧呼吸能量的过程。

4、糖酵解糖酵解:

是指在细胞质内所发生的、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糖酵解5、三羧酸循环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一个包括三羧酸和二羧酸的循环而逐步氧化分三羧酸循环解生成co2的过程。

6、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

是指在细胞质内进行的一种将葡萄糖直接氧化降解的酶促反应过程。

磷酸戊糖途径7、呼吸电子传递链呼吸电子传递链:

又称呼吸链。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呼吸底物脱下的氢原子(或电子),呼吸电子传递链沿着排列有序的镶嵌于线粒体内膜上的诸传递体,最终传递到分子氧的整个系统称为呼吸电子传递链8、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被氧化的底物所发生的磷酸化作用,它直接使ADP磷酸化为ATP底物水平磷酸化或指底物在氧化过程中,伴随着ADP磷酸化直接形成ATP的过程9、巴斯德效应巴斯德效应:

氧对发酵作用的抑制现象巴斯德效应10、P/O比:

在呼吸电子传递过程中,每还原一个氧原子所酯化的无机磷数或形成的ATP的数11、呼吸速率呼吸速率:

又称呼吸强度。

以单位鲜重、干重或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放出的co2的呼吸速率重量(或体积)或所吸收的重量(或体积)来表示12、无无氧呼吸熄灭点无无氧呼吸熄灭点:

使无氧呼吸停止时的环境氧气浓度无无氧呼吸熄灭点13、呼吸跃变呼吸跃变:

是某些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呼吸形式。

果实在成熟初期呼吸略有呼吸跃变降低,随之突然升高,然后又突然下降,经过这样的转折,果实进入成熟。

果实成熟前呼吸速率突然增高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问答1、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条路线论点的内容和意义如何?

、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条路线论点的内容和意义如何?

植物呼吸代谢多条路线论点是汤佩松先生提出来的,其内容是是:

(1)呼吸化学途径多样性(EMP、PPP、TCA等)

(2)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的多样性(电子传递主路,几条支路,;如抗氰支路)(3)末端氧化酶系统的多样性(细胞色素氧化酶,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

酶,乙醇酸氧化酶和交替氧化酶)。

这些多样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不断变化的外

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其要点是呼吸代谢(对生理功能)的控制和被控制(酶活性)过程。

而且认为该过程受到生长发育和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这个论点,为呼吸代谢研究指出了努力方向。

2、戊糖磷酸途径在植物呼吸代谢中具有什么生理意义?

、戊糖磷酸途径在植物呼吸代谢中具有什么生理意义?

戊糖磷酸途径中形成的NADPH是细胞内必需NADPH才能进行生物合成反应的主要来源,如脂肪合成。

其中间产物核糖和磷酸又是合成核苷酸的原料,植物感病时戊糖磷酸途径所占比例上升,因此,戊糖磷酸途径在植物呼吸代谢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3、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何区别?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何区别?

光合作用以CO2、H2O为原料,而呼吸作用的反应物为淀粉、己糖等有机物以及O2;②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己糖、蔗糖、淀粉等有机物和O2,而呼吸作用的产物是CO2和H2O;③光合作用把光能依次转化为电能、活跃化学能和稳定化学能,是贮藏能量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