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49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docx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2012高考名句默写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丶季氏》)

  (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西楼谢脁》)

  (9)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1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

  (1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论语丶述而》)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司马迁《史记丶淮阴侯列传》)

  (1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5)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其四〉》)

  (1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风栖梧》)

  (18)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丶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1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2、理解默写型20例

 

  

(1)《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3)《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文中说: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丶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一句诗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诗上。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过秦论》的论点句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9)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0)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5)王安石《桂枝香丶金陵怀古》中: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化用了杜牧《泊秦淮》的诗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6)《永遇乐丶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刘义隆事典的词句是: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17)姜夔《扬州慢》词序中有”寒水自碧”句,意在反衬。

杜甫《蜀相》一联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8)下面是(扬州慢)中的词句,语出杜牧哪些诗句,请依次写出。

  ①过春风十里:

春风十里扬州路。

  ②纵豆蔻词工:

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二十四桥仍在:

二十四桥明月夜。

  (19)请依次写出下列词牌中带有”愁”的词句。

  ①李清照《声声慢》: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丶千里澄江似练。

  ②李清照《一剪梅》: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③李煜《虞美人》: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写出《桂枝香丶金陵怀古》化用下列诗句的词句。

  ①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叹门外楼头。

  ②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千里澄江似练。

③玉树后庭花: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3、情景预设型40例

  所谓情景预设型,是指命题者为考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让考生通过对情景的揣摩、品味,推断出所填写的答案。

这就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把“名句名篇”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答题时要注意看命题者所设计的“情景”究竟怎样,据此调动记忆仓库中的积累来填写句子。

  

(1)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采桑子丶重阳》)。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3)《永遇乐丶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6)古代文人词客十分讲究炼字炼句,往往为了一个字而冥思苦想,卢延让《苦吟》中曾有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的诗句,杜甫也有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诗句,令人非常敬仰。

  (7)人们在比喻“柔”的思想教育时,常引用“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俗话和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诗句。

  (8)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时,人们不禁会发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的浩叹。

(曹植诗)

  (9)我国古典优秀诗歌中,常常突出一个典型事例来概括事物本质。

晚唐诗人杜牧根据飞骑送荔枝一事,只用“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两句14个字,便勾勒出唐明皇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

  (10)《荀子丶劝学篇》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的观点是相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多用比兴手法,因而取想特别丰富、巧妙而多变,使诗歌形象更为突出。

  (11)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

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由空间上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由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联想到有关历史人物,这是相关联想。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令、月色,触景生情,伤心折肠,这是因果联想。

《琵琶行》中的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12)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样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志士仁人对“生死”所做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13)“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这首歌化用了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

“_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就是说坏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小就去做,干多了就会变成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要因为它小就不去做,再大的好事也是从点滴开始的。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这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

借此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

  (16)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的名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该诗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所引用。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自身贫寒推己及人地想到他人的困苦,表现杜甫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

“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丶”(19)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丶”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丶”

  (20)“环境”对做学问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古今有不少学者都是在喧闹的环境中写出伟大著作的,陶潜说: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1)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_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豪情。

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

  (22)在当今深化改革的时代,许多站在改革前沿的开拓者,矢志探索创业新路时,多引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3)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丶”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丶”

  (24)王之涣《登鹳雀楼》中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的两句诗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5)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苏轼《前赤壁赋》形容洞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

  (26)一代名相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对名利和为人作过精辟的论述,后人也常将此句作为座右铭以自策,这两句诗是: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27)陶潜的诗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诗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

  (28)辑录孔子主要言论的《论语》中有好多开导人们爱学习、怎样学习的语句。

其中,有点明温习大有好处的“温故而知新;”;有告诉你认真学习、时常温习是乐事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用来称颂勤奋学习、耐心教人这一好作风的“_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揭示学习和思考利害关系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

  (29)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

  (30)苏轼在《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

  (31)贾谊《过秦论》“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极言秦始皇的功业;苏轼《念奴娇丶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_”,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了壮志未酬的遗憾;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

  (3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3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34)孔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5)学校里语音室、电脑、电视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可都“锁在深闺无人识”,没有派上用场,只是摆设而已。

  (36)当许多城市居民彩电、冰箱、空调都齐备的时候,这边远山村才开始有黑白电视,真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7)我国的广告业,起步迟,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38)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

“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燕山雪花大如席”。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也可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

  (39)古代阳关,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如今,由于经济的开发,人烟稠密,交通发达,那里再也不是王维在《渭城曲》里所描写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景象了。

(40)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位置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有相似的两句,它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综合考查型10例

  “名句名篇”默写和文学常识、文言词语解释相结合来考查。

  

(1)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

比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王维《山居秋瞑》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2)秦观在《鹊桥仙》词中写道: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3)杜甫在《客至》中写道:

“舍南台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4)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丶”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丶”

  (5)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丶形解》中的话来表达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是: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6)“腰上系着洁白的绸子,光彩像流水一样晃动,耳朵上戴着夜明珠耳坠。

”这是对《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刘兰芝的描写。

请根据引号内句子的意思默写出原文: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7)孟子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也说过含义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8)陶渊明被钟嵘《诗品》评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在作品中多以飞鸟自喻,表达热爱田园生活的情怀,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9)“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此二句出自《过秦论_》。

  (1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的《锦瑟》

 

 

2012高考课外名句默写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8.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六十四章》)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1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七十三章》)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1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20.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孔子原句)

2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2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23.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24.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2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26.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

2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28.朝闻道,夕可死矣。

(孔子)

2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论语)

30.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论语)

3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3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

33.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

34.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35.是可忍,孰不可忍丶(孔子)

36.听其言,观其行。

(论语)

3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38.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论语)

3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

4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4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

4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

4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

44.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

45.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

46.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

47.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

4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

4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

5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5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

52.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孔子)

53.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丶(孔子)

5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孔子)

5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56.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孔子)

5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58.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孔子)

59.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

60.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6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

6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子)

63.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孔子)

64.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子)

6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

66.损者三乐:

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

67.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

6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孔子)

6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

70.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7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孔子)

7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

7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7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7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

7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

7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孔子)

7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孔子)

7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

80.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

81.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8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

8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84.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

(论语)

8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86.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孟子)

8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孟子)

88.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丶(孟子)

8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9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

91.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丶(孟子)

92.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

(孟子)

93.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94.杨朱之道,不肯拔一毛而利天下。

(孟子)

95.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而不能也。

(孟子)

96.为长者折技,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孟子)

9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9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9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

100.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孟子)

10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10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103.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宋·苏询》)

104.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宋史》)

10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曷冠子·天则》)

10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10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子)

108.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

10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汉·王符》

1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111.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

11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11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宋·释道原》)

1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11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116.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

11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11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11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

120.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运命论》)

121.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文赋》)

122.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元·程端礼)

1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124.不愧于天,不畏于人。

(《诗经》)

12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诚子书》)

126.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12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画旨》)

12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

129.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古语)

13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13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古语)

13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

13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134.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陆机)

135.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

(陆机)

136.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

137.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