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50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8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docx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

DTⅡ型固定带式输送机的选用及计算

1.部件的选用

1.1输送带

1.1.1输送带是输送机中的曳引构件和承载构件。

本系列带式输送机采用普通型输送带。

抗拉体(芯层)有棉帆布、尼布帆布、聚酯帆布和钢丝绳芯。

DTⅡ型系列设计中考虑的输送带规格和技术参数见表1和表2。

表1帆布输送规格及技术参数(参考值)

抗拉体

材料

输送带

型号

扯断强度

N/mm·层

每层厚度

mm

每层质量

kg/m2

伸长率

(定负荷)

%

带宽范围

mm

层数范围

覆盖胶厚度/质量

mm/kg/m2

棉帆布

CC-56

56

1.5

1.36

1..5~2

500~1400

3~8

1.5/1.70

3.0/3.40

4.5/5.10

6.0/6.80

8.0/9.50

 

1.5/1.70

 

3.0/3.40

 

尼龙帆布

NN-100

100

1.0

1.02

1.5~2

500~1200

2~4

NN-150

150

1.1

1.12

1.5~2

650~1600

3~6

NN-200

200

1.2

1.22

1.5~2

650~1800

3~6

NN-250

250

1.3

1.32

1.5~2

650~2200

3~6

NN-300

300

1.4

1.42

1.5~2

650~2200

3~6

聚酯帆布

FP-100

100

1.2

1.22

~1.5

500~1000

2~4

EP-200

200

1.3

1.32

~1.5

650~2200

3~6

EP-300

300

1.5

1.52

~1.5

650~2200

3~6

表2钢丝绳芯输送带规格及技术参数(参考值)

规格,mm

项目

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2500

3150

4000

4500

5000

纵向拉伸强度

N/mm

630

800

1000

1250

1600

2000

2500

3150

4000

4500

5000

钢丝绳最大直径

mm

3.0

3.5

4.0

4.5

5.0

6.0

7.5

8.1

8.6

9.1

10

钢丝绳间距

mm

10

10

12

12

12

12

15

15

17

17

18

带厚

mm

13

14

16

17

17

20

22

25

25

30

30

上覆盖胶厚度

mm

5

5

6

6

6

8

8

8

8

10

10

下覆盖胶厚度

mm

5

5

6

6

6

8

8

8

8

10

10

带宽,mm

钢丝绳根数

800

75

75

63

63

63

63

50

50

1000

95

95

79

79

79

79

64

64

56

57

53

1200

113

113

94

94

94

94

76

76

68

68

64

1400

113

113

111

111

111

111

89

89

79

80

75

1600

151

151

126

126

126

126

101

101

91

91

85

1800

171

143

143

143

143

114

114

103

102

96

2000

159

159

159

159

128

128

114

114

107

2200

176

176

176

176

141

141

125

125

118

2400

192

192

192

192

153

153

136

136

129

输送带质量,kg/m2

19

20.5

23.1

24.7

27

34

36.8

42

49

53

58

1.1.2帆布带的许用层数:

各种帆布带的最小、最大许用层数见表3。

1.1.3覆盖胶层厚度:

根据所输送物料的松散密度、块度、落料高度及物料的磨琢性确定。

常规条件下推荐按表4、5、6选取(引用DIN22101)。

1.1.4输送带质量:

根据抗拉体和覆盖胶层厚度参照各厂样本选取。

表7为参考质量。

1.1.5各种帆布带允许的最小传动滚筒直径见表23。

1.1.6安全系数

输送带的安全系数是一个经验值,应考虑安全、可靠、寿命及制造质量、经济成本。

此外,还要考虑接头效率、启动系数、现场条件、使用经验等。

选用时应参照各制造厂的样本。

本系列推荐值仅供参考。

棉帆布输送带:

n=8~9;层数少,接头效率低可大于此值。

尼龙、聚酯帆布带:

n=10~12;使用条件恶劣及要求特别安全时大于12。

钢丝绳芯输送带:

n=7~9;运行条件好,倾角小,强度低可取小值,反之则取大值。

对可靠性要求高,如载人或高炉上料输送带应适当高于上述数值。

St4000以上输送带接头的疲劳强度不随静强度按比例提高,其安全系数应由橡胶厂提供。

1.2驱动装置

带式输送机的动力部分,由安装在驱动架上的Y系列鼠笼型电机、液力偶合器(或梅花形弹性联轴器)、减速器、ZL型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制动器(逆止器)等组成。

表3各种帆布输送带的最小、最大许用层数

输送带

型号

层数

极限

物料密度

×103kg/m3

带宽,mm

500

65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CC-56

NN-100

最小

0.5~1.0

3

4

4

5

5

6

1.0~1.6

3

4

4

5

6

6

1.6~2.5

3

5

5

6

7

8

最大

4

5

6

8

8

8

NN-150

EP-100

最小

0.5~1.0

3

3

3

4

5

5

6

1.0~1.6

3

3

4

5

5

6

1.6~2.5

3

4

5

6

6

最大

3

4

5

6

6

6

6

NN-200

最小

0.5~1.0

3

3

3

4

4

5

5

1.0~1.6

3

4

4

5

5

6

1.6~2.5

4

5

5

6

最大

4

5

6

6

6

6

6

NN-250

EP-200

最小

0.5~1.0

3

3

3

4

4

5

5

6

6

1.0~1.6

3

3

4

5

5

6

6

6

6

1.6~2.5

3

4

5

6

6

最大

3

4

6

6

6

6

6

6

6

NN-300

EP-300

最小

0.5~1.0

3

3

3

4

4

5

5

6

6

1.0~1.6

3

3

4

5

5

6

6

6

6

1.6~2.5

3

4

5

6

6

最大

3

4

6

6

6

6

6

6

6

表4输送带承载和空载面覆盖胶层最小厚度

抗拉体(芯层)材料

最小厚度值

CC(棉帆布)

NN(尼龙帆布)

EP(聚酯帆布)

根据不同抗拉体(芯层)分别为1~2mm

ST(钢丝绳芯)

0.7d(mm),最小4mm

注:

d为钢丝绳直径

表5相应于表4最小厚度的承载面附加厚度的标准值(mm)

有影响的参数

评价值

载荷情况

载荷频繁度

粒度

密度

物料磨琢性

有利

正常

不利

正常

频繁

正常

正常

中等

剧烈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表6附加厚度的标准值(mm)

评价值总数

5~6

7~8

9~11

12~13

14~15

附加厚度

0~1

1~3

3~6

6~10

≥10

表7帆布带质量qB(参考值)(kg/m)

帆布

层数

Z

上胶+下胶

厚度

mm

带宽,mm

500

650

800

1000

1200

1400

3

3.0+1.5

4.5+1.5

6.0+1.5

5.02

5.88

6.74

4

3.0+1.5

4.5+1.5

6.0+1.5

5.82

6.68

7.55

7.57

8.70

9.82

9.31

10.70

12.10

5

3.0+1.5

4.5+1.5

6.0+1.5

8.62

9.73

10.87

10.60

11.98

13.38

13.25

14.98

16.71

15.90

17.95

20.05

6

3.0+1.5

4.5+1.5

6.0+1.5

11.80

13.28

14.65

14.86

16.59

18.32

17.82

19.90

22.00

20.80

23.20

25.65

7

3.0+1.5

4.5+1.5

6.0+1.5

16.47

18.20

19.93

19.80

21.85

23.95

23.10

25.50

27.95

8

3.0+1.5

4.5+1.5

6.0+1.5

18.08

19.81

21.54

21.65

23.80

25.82

25.30

27.75

30.10

表8各种帆布带最小传动滚筒直径(mm)

层数

型号

3

4

5

6

7

8

CC-56,NN-100

500

500

630

800

1000

1000

NN-150,EP-100

500

500

630

800

NN-200~NN-300

EP-200~EP-300

500

630

800

1000

1.2.1本系列电机功率为2.2~315kW,减速器采用DBY型、DCY型硬齿面圆锥圆柱齿减速器,传动比为8~50,共配置了221组驱动单元及相应的驱动架。

也可采用平行轴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器,但要自行配置驱动架。

1.2.2按带宽、带速、电机功率从“驱动装置选择表”中确定组合号,然后在“驱动装置组合号表”中确定所需驱动单元。

1.2.3采用带后辅腔的液力偶合器作为本系列带式输送机的专用偶合器,其启动力矩系数限制在1.3~1.7之间。

选用时,设计者应按所需功率和启动时最大力矩,根据制造厂的偶合器特征曲线选定充油量,并在总图中标注充油量。

1.2.4本系列采用液力推杆闸瓦式制动器,选用时要根据制动力矩与发热情况选用相应规格的推动器。

制动器推杆的工作制为100%持续率。

1.2.5逆止器

a本系列提供的滚柱逆止器,逆止力矩为6.9~23.3kN·m,安装在DCY315以下规格的减速器输出轴上,其它型式逆止器如NYD型凸块式逆止器及非接触式逆止器可由设计者自行配置。

b.在一台输送机上采用多台机械逆止器时,如果不能保证均分担载荷,则每台逆止器都必须按一台输送机可能出现的最大逆转力矩来选取。

同时还应验算传动滚筒轴或减速器的强度。

c.采用多电机驱动及大规格的逆止器应尽量安装在减速器输出轴或传动滚筒轴上。

1.2.6输出轴用弹性齿式柱销联轴器,由于配套规格较多而未列入驱动单元,整机设计选用时应在总图标出序号。

1.2.7本系列驱动单元为单电机典型配置,如配置条件发生变化或采用多电机驱动时,驱动单元的组合形式可由设计者自行调整。

1.2.8末级中心距大于或等于355mm的硬齿面减速器热功率验算不通过时,设计者应采取相应措施。

1.3电动滚筒

电动滚筒是将电机、减速齿轮装入滚筒内部的传动滚筒。

因其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适于短距离及较小功率的单机驱动带式输送机。

功率范围2.2~55kW,用于环境温度不超过40℃的场合,本系列为通用型,凡有隔爆、阻燃等特殊要求时,应另行选配。

1.4传动滚筒

传动滚筒是传递动力的主要部件。

本系列传动滚筒根据承载能力分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滚筒直径有500、630、800、1000mm。

同一种滚筒直径又有几种不同的轴径和中心跨距供设计者选用。

轻型:

轴承孔径80~100mm。

轴与轮毂为单键联接的单幅板焊接筒体结构。

单向出轴。

中型:

轴承孔径120~180mm。

轴与轮毂为胀套联接。

重型:

轴承孔径200~220mm。

轴与轮毂为胀套联接,筒体为铸焊结构。

有单向出轴和双向出轴两种。

传动滚筒表面有裸露光钢面、人字形和菱形花纹橡胶覆面。

小功率、小带宽及环境干燥时可采用裸露光钢面滚筒。

人字形花纹胶面磨擦系数大,防滑性和排水性好,但有方向性。

菱形胶面用于双向运行的输送机。

用于重要场合的滚筒,最好采用硫化橡胶覆面。

用于阻燃,隔爆条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最小传动滚筒直径D按下式选取。

D=cd,mm

式中d—芯层厚度或钢绳直径,mm;

c—系数,棉织物=80,尼龙=90,聚酯=108,钢绳芯=145。

滚筒轴承座全部采用油杯式润滑脂润滑。

1.5改向滚筒

用于改变输送带的运行方向或增加输送带与传动滚筒间的围包角。

1.5.1改向滚筒按承载能力分轻型、中型和重型;分直径50~100mm,120~180mm及200~260mm,结构型式与传动滚筒一致。

1.5.2改向滚筒用于改变输送带运行方向。

用于180°改向时在尾部或垂直拉紧装置处。

用于90°改向时放在垂直拉紧装置的上方。

增面滚筒一般用于小于或等于45°的场合。

1.5.3改向滚筒覆面有裸露光钢面和平滑胶面两种。

1.5.4改向滚筒与传动滚筒直径匹配见表9、表10。

1.6托辊

托辊是用于支承输送带上所承载的物料,保证输送带稳定运行的装置。

1.6.1托辊种类(见表26)如下:

a.槽形托辊:

用于承载分支输送散状物料。

b.平行托辊:

平行上托辊,用于承载分支输送成件物品,平行下托辊用于回程分支支撑输送带。

c.调心托辊:

用于调整输送带跑偏,防止蛇行,保证输送带稳定运行。

前倾式槽形托辊也起调心、对中作用。

d.缓冲托辊:

安装在输送机受料段的下方,减小输送带所受的冲击,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

e.回程托辊:

用于下分支支撑输送带,有平行、V形、反V形几种,V形与反V形辊能降低输送带跑偏的可能性。

当V形和反V形两种型式配套使用,形成菱形断面,能更有效地防止输送带跑偏。

此外,还有梳形托辊和螺旋托辊,能清除输送带的粘料,保持带面清洁。

f.过渡托辊:

安装在滚筒与第一组托辊之间,可使输送带逐步成槽或由槽形展平,以降低输送带边缘因成槽延伸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同时也防止输送带展平时出现撒料现象。

表9改向滚筒直径匹配(mm)

带宽

传动直径

≈180°尾部改向

滚筒直径

≈180°头部探头

滚筒直径

≈90°改向滚筒

直径

﹤45°改向滚筒

直径

500

500

400

500

315

250

650

500

630

400

500

500

630

315

400

250

315

800

500

630

800

1000

400

500

630

800

500

630

800

1000

315

400

500

630

250

315

400

500

1000

630

800

1000

500

630

800

630

800

1000

400

500

630

315

400

500

1200

630

800

1000

500

630

800

630

800

1000

400

500

630

315

400

500

1400

800

1000

630

800

800

1000

500

630

400

500

表10按稳定工况确定的最小滚筒直径(mm)

传动滚筒

直径

D

最小直径(无磨擦面层)

允许的最高输送带张力利用率

﹥60%~100%

﹥30%~60%

≤30%

滚筒组别

滚筒组别

滚筒组别

A

B

C

A

B

C

A

B

C

500

500

400

315

400

315

250

315

315

250

630

800

1000

1250

630

800

100

1250

500

630

800

1000

400

500

630

800

500

630

800

1000

400

500

630

800

315

400

500

630

400

500

630

800

400

500

630

800

315

400

500

630

1600

1600

1250

1000

1250

1000

800

1000

1000

800

注:

A—传动滚筒;B—改向滚向(180°);C—改向滚筒(﹤180°)。

1.6.2托辊间距

托辊间距应满足两个条件:

辊子轴承的承载能力(参见第二部分型谱7.5辊子承载能力)及输送带的下垂度,托辊间距应配合考虑该处的输送带张力,使输送带获得合适的垂度。

最大下垂度:

hmax=

式中:

hmax—两组托辊间距输送带的最大下垂度,m;

a—托辊间距,m;

qG—物料质量,kg/m;

qB—输送带质量,kg/m;

F0—该处输送带张力,N;

稳定工况下的下垂度应限制在1%以内。

a.本系列承载分支托辊间距见表12。

b.回程分支托辊间距:

2.4~3m。

c.凸弧段托辊间距:

一般为承载分支托辊间距的1/2,还应验算输送带合力的附加载荷是否超出所选托辊的承载能力。

d.落料处缓冲托辊间距:

根据物料的松散密度、块度及落料高度而定。

一般按承载分支托辊间距的1/2~1/3。

当松散密度软大,落差较高时可取1.2~1.5倍辊径。

表11托辊种类

槽型托辊

槽形前

倾托辊

过渡托辊

缓冲托昆

调心托辊

平行托辊

35°

45°

35°

10°

20°

30°

固定式

磨擦上

调心辊

锥形上

调心辊

磨擦上平

调心辊

平行上

托辊

35°

45°

代码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1

12

13

14

平行下托辊

平行梳形托辊

V形

托辊

V形前

倾托辊

V形梳

形托辊

磨擦下

调心辊

反V形

托辊

锥形下

调心辊

螺旋托辊

一节

二节

一节

二节

10°

10°

10°

二节

10°

一节

二节

代码

21

-

23

-

25

26

27

28

29

30

31

-

表12承载分支托辊间距

松散密度

kg/m3

带宽,mm

500、650

800、1000

1200、1400

≤1600

﹥1600

1200

1000

1200

1000

1200

1000

1.6.3头部滚筒中心线至第一组槽形托辊的最小过度距离A,见图1和表13。

表13推荐的最小过渡距离A

带型

额定张力,%

各种帆布输送带

钢绳芯输送带

﹥90

1.6B

3.4B

60~90

1.3B

2.6B

﹤60

1.0B

1.8B

1.6.4输送重量大于20kg的成件物品时,托辊间距不应大于物品长度的1/2(沿输送方向)。

对于20kg以下的成件物品托辊间距可取1m。

1.6.5托辊辊子;根据承载能力分普通型及重型两种,每种辊径对应2~3种轴径。

全部采用大游隙轴承,并保证所有辊子转数不超过600r/min,参见表14。

表14托辊辊子转数(r/min)

辊径

mm

带速,m/s

0.8

1.0

1.25

1.6

2.0

2.5

3.15

4.0

5.0

6.5

89

172

215

268

344

429

537

108

142

177

221

283

354

442

557

133

144

180

230

287

359

453

575

159

120

150

192

240

300

379

481

601

194

123

158

197

246

310

394

492

219

275

349

436

567

1.7拉紧装置

1.7.1使输送带具有足够的张力,保证输送带和传动滚筒间产生磨擦力使输送带不打滑,并限制输送带在各托辊间的垂度,使输送机正常运行。

1.7.2本系列拉紧装置有螺旋式、垂直重锤式、重锤车式、固定绞车式四种。

拉紧装置应尽可能布置在输送带张力最小的位置上,并尽量靠近传动滚筒又便于维修的位置。

在确定拉紧力时,除考虑正常运行外,还应考虑启(制)动及空载空车工况。

1.7.3螺旋拉紧装置适用于长度较短(小于100mm),功率较小的输送机上,可按机长的1%~1.5%选取拉紧行程。

螺旋拉紧行程有500、800、1000mm三种。

1.7.4垂直重锤拉紧装置:

能利用输送机走廊窨位置进行布置。

可随着张力的变化靠重力自动补偿输送带的伸长,重锤箱内装入每块15kg重的铸铁块调节拉紧力。

这种型式的拉紧装置应优选采用。

1.7.5重锤车式拉紧装置:

适于距离较长,功率较大的输送机。

本系列增设了重锤塔架,可加大拉紧行程。

拉紧行程有2、3、4m三档。

1.7.6固定式绞车拉紧装置:

用于大行程,大拉紧辊(30~150kN)、长距离、大运量的带式输送机,最大拉紧行程可达17m。

1.7.7拉紧行程的确定:

根据输送带生产厂样本提供的伸长率进行计算。

然后考虑接头长度和安装条件所需的附加长度。

1.8清扫器

清扫器用于清扫输送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