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34669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doc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作业指导书.doc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免疫散射比浊法)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用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检验原理

试剂盒采用散射比浊法。

散射比浊法,是根据待验样品在反应过程中散射光的强度变化来确定CRP的浓度。

在该方法使用抗人CRP抗体包被的胶乳颗粒和样品中的CRP进行抗原-抗体反应。

反应完成后,用透射比浊法检测吸光度的变化反映CRP浓度,散射光的强度与hs-CRP的含量呈正比。

3.主要组成成份

PA900特定蛋白分析仪配套试剂:

由CRP抗血清(兔抗人CRP抗体)、反应液(含溶血素的磷酸盐缓冲液)、清洗液(含吐温20的磷酸盐缓冲液)、CRPRFID卡和说明书组成。

4.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试剂2-30℃干燥处保存,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5.样本要求

5.1肝素或EDTA全血。

不可反复冻融。

不可使用已被污染的标本。

5.2样本应该当天进行检测;当天不能检测的样本,需低温保存.稳定性:

2~8℃保存可稳定8天。

6.检验方法

6.1:

首先要确保仪器在检测界面而不是待机界面。

如果是待机界面,点击仪器屏幕任意处,仪器操作并保养进入待机状态。

确保已完成刷卡,并且已更换试剂(无需更换试剂的情况除外)、比色杯状态正常(如果比色杯异常,请更换比色杯),刷卡及更换试剂、比色杯。

6.2:

点击界面中的“设置”,仪器进入“设置”界面,设置样本类型、HCT值、参考值范围等项目系统参数,选择相应的样本来源,如果样本已预稀释,则还需设置预稀释比例。

6.3:

点击界面中的“分析”,进入“分析”界面;

图7-1样本分析界面

6.4:

用条码扫描仪扫描待测样本的编号,如果样本没有条码,同时又需要连接LIS,可将样本条码扫描入LIS系统,查看LIS系统内相对应的样本编号,在屏幕的“当前样本编号”内,用扫描仪扫描输入或手工输入和LIS系统内一致的样本编号。

将实时显示在如上图7-1所示的当前样本编号区域,如果扫描错误,或者需要重新手动编号,只需要在未启动分析之前,修改当前样本编号即可(重新扫描或手动输入修改);混匀全血,打开试管盖。

6.5:

手持步骤4中的待测样本,并置于仪器加样位(务必确定加样针已插入样本液面以下),按下启动按键,仪器自动吸样,自动检测;

6.6:

待步骤5中,仪器完成吸样操作,加样针自动上升之后,则拿走样本即可。

吸样完毕盖好试管盖。

放入“样本检测完毕临时存放处”。

6.7:

等待

以上步骤中,通过步骤1~3进行样本分析前设置,只需要设置一次即可;重复步骤4~6,即可进行下一个样本分析;

7.参考范围

7.1成人<5mg/L

注意:

CRP浓度>3mg/L表明有冠心病(CHD)危险。

当CRP作为冠心病的预测指标时,测定值升高应结合临床表现和之前的测定值。

7.2出生3周内的婴儿<15mg/L

7.3婴儿和儿童<10mg/L

8.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8.1本试剂检测的线性0.5-370mg/L,当样本中CRP浓度高于370mg/L时,请将样本稀释后再测定。

8.2一次测试只能指示本次测定时的状态,变化状态的追踪,需要实时监测。

9.性能指标

9.1试剂外观

9.1.1反应液、清洗液无色澄清液体

9.1.2CRP抗血清淡黄色澄清液体

9.2净含量:

≧标示量。

9.3线性范围试剂线性在0.5-370mg/L区间内:

a:

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0。

b:

线性偏差应不超过±0.2mg/L或不超过±15%。

9.4精密度:

批内重复性≤8.0%,批间差≤10.0%

9.5准确度:

有证参考物质测定试剂准确度应应≤±15%或专用质控品在允许范围内。

9.6试剂空白吸光度:

≤1.200A

9.7分析灵敏度:

试剂测试5mg/LCRP样本时,吸光度差值(△A)介于0.05A-0.25A之间

9.8不准确度(相对误差):

≤±15.0%。

10临床意义

10.1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CRP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微(平均值约为3.5mg/L),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冠心病时CRP会升高。

CRP的生物特性主要表现为能结合细菌、真菌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形成的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细胞间粘附和吞噬细胞反应,溶解靶细胞。

在血管粥样硬化损害的早期还发现CRP与细胞膜形成的复合体附着在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由于各种原因的组织损伤血清中CRP浓度的升高,同时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免疫反应增强等急性时相反应,CRP的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10.2超敏C反应蛋白与颅脑损伤

超敏C反应蛋白不仅是一种疾病标记物,同时也参与创伤性疾病的致病过程,且创伤越严重,肝细胞在IL-6等细胞因子诱导下合成超敏C反应蛋白的速度越快,并释放入血液中。

伤情越重,超敏C反应蛋白的下降速度越慢。

这是因为决定循环中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唯一因素是合成速率。

当可刺激超敏C反应蛋白增加的因素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循环中超敏C反应蛋白也不会很快消失,会随伤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

颅脑损伤后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是反映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观察疗效的理想指标,对判断伤情轻重、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10.3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超敏C反应蛋白位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具有调节单核细胞聚集作用,超敏C反应蛋白是补体激活剂,与膜攻击复合物共同存在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可刺激组织因子生成,并且聚集的超敏C反应蛋白可激活补体。

组织因子主要启动血凝过程。

由于慢性微量炎性因子激活补体而引发脂质沉积于血管壁,通过浸润、聚集,造成血管损伤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超敏C反应蛋白可在血管硬化损伤处趋化单核细胞,诱导单核细胞产生组织因子,激活补体,诱导内皮细胞产生黏附因子,使内皮功能受损,加速动脉硬化进展。

超敏C反应蛋白也能与脂蛋白结合,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继而产生大量终末复合物,造成血管内皮损伤。

10.4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了心肌受损的程度。

因此,这项指标有助于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和预后做出准确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冠心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

因此,可以认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积分无直接相关性。

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而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这一结果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虽然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但尚不能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

10.5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病

炎症反应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病情的一个敏感指标。

其作为反映血管炎症状况的非特异性指标在评估脑血管疾病患者危险性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

CRP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早期CRP的显著增高是提示预后不良的敏感指标。

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高低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判定患者病情轻重的指标之一。

另外,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相关,早期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有警示意义。

11.注意事项

11.1启动分析前,首先确定仪器在“准备状态”,并已正确刷卡,仪器的耗材数量能保证样本测试正常进行完毕。

11.2必须在仪器加样针静止在加样位时,才能放入样本进行加样,以防操作者被加样针刺伤造成生物危害和损坏仪器。

11.3手持样本进行加样时,必须保证加样针插入样本液面一下足够深度,确保足量吸样,然后再按下启动按键,仪器自动吸样。

11.4必须在吸完样,加样针完全上升之后,才能拿走样本,以防操作者被加样针刺伤或损坏仪器。

11.5测试分析过程中不能更改样本编号,只有在仪器测试进行前,才能更改。

11.6分析过程中,仪器实时显示当前在测样本的状态,分析完成后自动显示、保存和向LIS发送分析结果。

11.7分析过程中,用户可以进行数据查询、系统设置等相关操作;

11.8分析过程中,用户不可进行质控分析,系统维护等相关操作。

11.9本试剂盒仅供体外诊断使用。

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得混用。

11.10试剂中含有防腐剂叠氮化钠,请勿直接接触皮肤、眼睛。

一旦接触,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请勿吞服。

11.11试剂盒的测定结果仅作为各种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依据。

12.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

专业组长、科主任

13.参考资料: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PA-900产品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