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831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docx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一、学院基本情况

(一)学院概况

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中石油华北油田公司。

学院毗邻景色宜人的团泊新城,占地964993平方米,建筑面积246274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735.44万元,在校生规模5000人。

学院开设有油气开采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17个高职专业。

学院建有石油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3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1个央财支持的专业(石油化工声技术)。

2008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09年,学院被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2011年,学院被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确定为“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012年,学院通过“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建设项目”立项。

(二)办学定位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大庆精神办学,以铁人精神育人”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现代优秀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坚持“立足油田,面向社会,贴近经济,服务企业”的办学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长效机制,推动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依托行业办学的产学研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三)行业支持

2010年,华北油田公司专门印发《关于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决定》,明确要求公司各单位,在学生校外实习、教师下厂锻炼、兼职教师聘任、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

2012年,华北油田公司下达300万元投资计划,用于购置虚拟桌面系统所需的服务器、存储、桌面终端、网络交换机,建设完成了具有350个虚拟桌面的应用系统。

2103年,为天津市提升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项目配套资金515万元。

2013年为中央财政支持的焊接自动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配套资金220万元。

二、专业及招生情况

(一)专业设置情况

目前,学院拥有油气开发、油气勘探、油气储运、石油炼制及石油装备5个专业组群,17个高职专业,并年度全部招生。

学院专业设置已形成了与石油产业链相对接的专业链,石油特色鲜明,办学优势明显,专业设置见表1。

表1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表

序号

专业名称

专业

代码

学制

所在教学系

开办

时间

1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580203

3

电子信息系

2006年

2

计算机网络技术

590102

3

电子信息系

2004年

3

应用电子技术

590202

3

电子信息系

2004年

4

应用化工技术

530201

3

化工技术系

2004年

5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530206

3

化工技术系

2005年

6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580108

3

机械工程系

2007年

7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580402

3

机械工程系

2004年

8

数控技术

580103

3

机械工程系

2004年

9

钻井技术

540401

3

石油工程系

2006年

10

油气开采技术

540402

3

石油工程系

2005年

11

油气储运技术

540403

3

石油工程系

2007年

12

石油工程技术

540407

3

石油工程系

2004年

13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

560602

3

石油工程系

2010年

1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

540406

3

资源勘查系

2005年

15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

540206

3

资源勘查系

2005年

16

工程测量技术

540601

3

资源勘查系

2006年

17

电气自动化技术

580202

3

电子信息系

2011年

(二)专业招生情况

1.在校生状态

(1)基本情况。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总数为4459人,其中257人为对口单招学生。

(2)教学系分布。

学院共五个教学系。

其中,石油工程系在校生总数为139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1.33%;资源勘查系在校生总数为72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6.17%;机械工程系在校生总数为78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7.49%;化工技术系在校生总数为1081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4.24%;电子信息系在校生总数为480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0.76%。

(3)专业分布。

按学院专业大类划分,油气勘探专业群在校生为952人,占学生总数的21.35%;油气开发专业群在校生为721人,占学生总数的16.17%;油气储运专业群在校生为647人,占学生总数的14.51%;石油炼化专业群在校生为1144人,占学生总数的25.66%;石油装备专业群在校生为995人,占学生总数的22.31%。

(3)社团与志愿。

学院现有团员4341人,党员(预备)18人。

提交入党申请的学生2624人,约占学生总数的56.60%。

学院现有各类学生社团18个,隶属学院团委管理,参与学生1230余人。

社会志愿者服务队7个,参加学生人数1210人,占学生总数的81.50%。

开展志愿服务121次,2人评为省(市)级优秀志愿者。

社会各界对学院的志愿服务满意率100%。

通过扶贫、敬老助残、生态保护等公益志愿活动,培育团员风险、友爱、互助、进步的品质。

2012年,获得市级以上优秀学生团队荣誉称号2个。

(4)奖助学金。

学院持续加大对学生的奖助贷力度,全年奖助贷补减累计8946人次,奖助贷补减金额为479.154万元,具体情况见表2。

序号

奖助名称

奖助种类

奖助范围

奖助人次

奖助额度(万元)

1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二、三年级

6

4.8

2

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学金

二、三年级

115

57.5

3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全校

755

347.85

4

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

奖学金

二、三年级

6

4.8

5

校内奖学金

奖学金

全校

2485

39.83

6

勤工助学

困难补助

贫困生

798

12.846

7

特困补助

困难补助

贫困生

50

2

8

社会资助

困难补助

贫困生

43

0.43

9

节日慰问“伙食补贴”

困难补助

贫困生

3707

1483

10

减免学费

减免学费

特困生

22

5.575

11

“暖冬”活动

困难补助

贫困生

129

1.29

12

生活用品补助

困难补助

贫困生

75

0.75

合计

8946

479.154

表2学生奖助学金情况表

2.招生计划

2013年学院招生计划略有提高,年度学院下达国家统招计划2090人,招生专业17个,面向全国21个省市招生,其中本市计划306人,外省计划1784人。

3.报到情况

2013年,新生录取报到良好,录取总人数为2095人,录取率达到100%,实际报到人数1853人,报到率为88.45%。

其中,天津本地春季报到率为85.59%,秋季报到率96.61%(见表3、表4)。

表32013年分专业录取报到情况

专业名称

计划

录取人数

报到

报到率

应用化工技术

125

97

90

92.78%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140

144

129

89.58%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

100

86

78

90.70%

钻井技术

97

95

85

89.47%

油气开采技术

110

112

99

88.39%

油气储运技术

127

144

132

91.6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技术

124

139

130

93.53%

石油工程技术

138

151

141

93.38%

工程测量技术

120

104

95

91.35%

城市燃气工程技术

130

137

123

89.78%

数控技术

165

188

161

85.64%

数控技术

(2)

37

37

28

75.68%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96

110

94

85.45%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110

100

92

92.00%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20

103

87

84.47%

计算机网络技术

112

90

74

82.22%

应用电子技术

113

113

90

79.65%

电气自动化技术

126

145

125

86.21%

 

2090

2095

1853

88.45%

 

表42013年分省市录取报到情况

省份

总计划

录取

报到

报到率

天津春季

110

118

101

85.59%

天津秋季

239

118

114

96.61%

河北提前

100

100

86

86.00%

河北普通

430

502

472

94.02%

山西

76

75

70

93.33%

山西对口

50

44

26

59.09%

内蒙古

71

48

47

97.92%

辽宁

45

56

53

94.64%

吉林

70

69

67

97.10%

黑龙江

40

38

33

86.84%

江苏

40

39

33

84.62%

安徽

50

16

15

93.75%

山东

30

30

26

86.67%

河南

63

45

45

100.00%

广西

6

1

1

100.00%

海南

40

36

36

100.00%

四川

19

14

9

64.29%

贵州

13

1

0

0.00%

云南

4

4

3

75.00%

陕西

66

51

47

92.16%

甘肃

90

327

276

84.40%

甘肃对口

80

61

50

81.97%

青海

130

130

119

91.54%

宁夏

68

78

52

66.67%

新疆

123

57

44

77.19%

3+2转入

37

37

28

75.68%

总计

2090

2095

1853

88.45%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情况

1.坚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油气开采技术”、“钻井技术”等石油主干专业,持续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J(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习)+X(学习性实习“做中教、做中学”)+Z(专业理论和专项技能与关键技能学习)+D(顶岗实习培养综合能力)的“JXZD”四学段人才培养模式,即:

第1学段:

第1-3学期。

校内完成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理论学习,掌握专业初级工“应知”的理论知识,初步具备初级工“应会”的基本能力。

第2学段:

第4学期。

校外完成学习性实习,一是实施师带徒跟班实习,熟练掌握初级工操作技能;二是又校外兼职教师专业技术培训、学习,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学生达到专业初级工水平。

第3学段:

第5学期。

校内完成职业技术课、技能课程学习。

掌握专业理论,训练专项技能。

熟练掌握采油中、高级工“应知”的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采油中、高级工“应会”的工作能力,具备独立分析、处理实际工作中常见问题或故障的能力。

第4学段:

第6学期。

校外完成顶岗实习。

学生全部编入企业生产班组顶岗实习,由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或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技术工人担任指导教师,按照实习教学安排指导学生完成规定的实习项目。

实习内容主要为采油中、高级工应该掌握的工作内容,学生由在师傅指导下“顶岗”逐步过渡到独立顶岗,实习结束时达到中级工水平,其中部分学生可达到高级工水平。

为保证顶岗实习质量,企业把指导学生实习纳入师傅的绩效考核体系。

校企联合实施“工学交替、分段递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石油主干专业的教学要求与石油企业一线主要岗位资格要求有机融合,在校学习与到企业实习、工作“无缝”对接,学生提前受到石油企业文化的熏陶,毕业后真正做到“零距离”上岗,深受企业欢迎。

2.“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可持续得发展能力,“工程测量技术”等专业探索实施了“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学”是指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学会查阅技术资料,学会获取信息能力,学会团队合作工作;“训”是指训练学生动手能力,训练学生操作规范,训练学生岗位技能,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赛”是赛学生理论实践水平,赛学生操作熟练准确,赛学生操作规范标准,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质量。

具体做法:

①把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引入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校企共同制定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②把岗位技能和职业资格要求引入专业课程和实训项目,校企合作共同确定教学内容、技能训练标准。

③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设计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块;基于测量技术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组织方式,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及顶岗实习等有机融合。

④开发“模块化”、“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学训赛”内容融入课程、项目。

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加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仿真、虚拟教学的力度,“学训赛”教学组织贯穿整个培养过程。

由于学生技能较高,顶岗实习时大多数直接被安排重要岗位,不仅承担了华北地区油气田勘探、西气东输油气管线施工、石太铁路客运专线、津滨高速等14项国家和市级重点工程测量任务,并到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喀麦隆等国家参与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测量工作,实习工资高,实习补贴80美元/天,毕业生供不应求。

三、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分析

(一)开设课程

1.课程建设

2013年,学院共开设课程725门。

本年度,学院深入推进课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

对已建成的院级及以上课改课程、精品课程,进行了持续建设和维护,学院进行全面跟踪、检查和评选。

对今年实施课程教学的,应用效果好的40%课程,授予院级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奖荣誉称号。

在绩效考核中,每个教学系应参评课程80%检查合格的,为基准值,其中有1门课程被授予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奖的,为卓越值。

德育部、体育部应参评课程80%审查合格的,为卓越值。

截止目前,学院建设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实施院级教学改革课程11门,5门课程获得院级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奖(见表5)。

表52012年课程建设情况

序号

课程名称

建设类型

系部

1

采油工程

市级精品资源共享

石油工程系

2

化工生产技术

市级精品资源共享

化工技术系

3

井下作业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石油工程系

4

CAD/CAM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机械工程系

5

化工设备使用与维护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化工技术系

6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编制与实施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机械工程系

7

电子线路CAD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系

8

英语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石油工程系

9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系

10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资源勘查系

11

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系

12

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机械工程系

13

数控系统

院级课程教学改革

机械工程系

2.教材建设

(1)教材编写。

学院出台鼓励教师编写教材政策,教师主参编出版教材30部。

根据教师教材编写申请,学院组织了选题立项,对完成编写任务的教材,由教务处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

通过评审的教材,由学院审核后即为学院规划教材。

并负责向出版社推荐出版或评优(见表6)。

(2)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计划是根据学院教学计划、开课计划和教材选用原则,按照一定的管理和审批程序,选择每门课程的使用教材。

教材选用应体现先进性、适用性,把精品教材作为教材选用的主要目标,确保新版优秀教材进课堂。

 

表62011-2012年度教师教材编写情况表

教材总数

教育部规划教材(本)

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本)

行业部委统编教材(本)

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本)

讲义(本)

30

4

12

6

5

3

(二)师资队伍

1.教师基本情况

目前,学院教师中,共有专任教师180人,校内兼课教师5人,校外兼职教师113人(见表7)。

表72013年学院教师基本情况表

教材总数

(人)

校内专任教师

校内兼课教师

校外兼职教师

校外兼课教师

180

5

113

0

2.师资队伍培养

2013年,持续加强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完成评聘华北油田公司专业技术带头人7名。

组织专业带头人外出进修培训,定期与有关高校对口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完善校外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探讨兼职教师授课能力培训方式,聘任一批精通企业行业工作程序,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努力打造一支较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本年度,共完成教师下厂锻炼35人次,进修培训48人次,取得高级技师(含高级考评员)职业资格10人,教师转岗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5人。

目前,已完成年度国培计划、企业顶岗实践等进修培训。

(三)实践教学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教学、生产、科研、服务”一体化的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设四个多功能、共享型实训基地群;整合校内现有实训资源,加强重点实训室建设,完善功能,提升品质。

校内实训基地共购置仪器设备145台(套),完成实训室基础设施建设3个,新建井下作业工具技能实训室、圧裂酸化实训室、油气管道安装实训室、天然气储配训练场、工程测量技术“3S”实训室等7个,完成苯乙烯生产实训装置的基建工程一期建设。

改建、扩建油气储运技能训练场、地形测量实训室、控制测量实训室和天然气采集实训室4个。

新增实训室面积1460㎡,开发实训项目49个。

完成油田远程监控实训室、天然气长输训场、工程测量实训室建设的调研论证工作。

完成了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的石油工程实训基地的设备安装、调试、验收。

顺利通过了天津教委、教育部的验收,并以投入使用。

完成了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的“石油化工”专业建设中实训基地建设的设备采购、调试、验收工作,并已通过天津市教委验收。

完成了示范校预算金额1060万元,145台套仪器设备的论证、选型工作、采购计划上报、政府采购工作。

部分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并以投入运行。

完成了示范校苯乙烯厂房的计划申请、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设备已到位,正在进行安装调试。

完成了2013年中央财政支持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实训基地的申报工作,于9月12日已获得教育部、财政部的审批,并进入建设阶段,目前已完成401万元预算额度的政府采购计划申报,已进入政府采购阶段,12月份将完成30万元的政府采购计划申报工作。

2.校外实习基地现状

学院与华北油田公司所属企业、中石油渤海钻探公司、渤海装备制造公司、中石油天津石化公司、中沙(天津)石化公司等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56个。

根据专业建设方案、任务书要求,并结合行业企业产业结构升级,在稳定原有合作企业的基础上,逐渐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满足办学需求,新增合作企业3个,完成校外实习基地建设3个。

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功能互补;确保了学生到企业半年顶岗实习的比例达到100%。

3.校内外实践教学情况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的执行,17个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比例,全部实现50%以上,顶岗实习全部实现半年以上。

每年定期开展专业调研,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职业素养要求。

既要关注初始就业岗位,又要注重岗位的变迁;既要分析毕业生的岗位分布,又要综合考虑因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岗位;既要研究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又要分析毕业生的工作岗位群及未来发展岗位;既要研究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又要分析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对新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弹性管理,实时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归纳、排序、重组,开发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专业课程。

我院充分依托油田公司优势,油田公司十分重视学院建设与发展,在2007年,学院就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油田公司领导担任主任委员。

各专业定期召开会议,认真听取企业专家意见和建议,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

根据各专业面向的岗位工作实际状况,面对众多的具体工作任务,及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凝练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专业课程。

按照三个阶段的职业能力培养对专业课程进行排序。

根据认知规律和职业的成长规律,和企业实践专家一起,按照“入门、专项和综合”的三个学习阶段,对专业课程进行评级、分类和排序,形成基本技能模块、专项技能模块和综合技能模块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组专业教学内容。

每一专业课程结构,都由“单元、项目”组成,每一教学内容都由具体可实施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单元或项目,均按照“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易到难”的思路进行重组,并在实训基地或一体化教室内完成。

(2)以“做中学”为主导,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方法

我院各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全部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多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行动导向的六步法展开教学。

学生通过“做中学”,练就技能,习得知识,经过多次循环,独立完成任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逐渐增强。

各专业积极采用虚拟技术、仿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专业教学。

既缓解了实训设备与教学需要之间的矛盾,又解决了个别实训项目、特殊工作岗位不能零距离实习实训的难题。

通过虚拟的工作任务,模拟现场情景和真实工作过程,代替真实的实训设备和工作场景,实现课堂上的模拟实训,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

例如钻井技术专业建有“钻井工艺技术”综合仿真实训室,油气开采技术专业建有“修井作业技术”仿真实训室,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和应用化工技术两个专业建有“单元仿真”、“工段仿真”实训室,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有“油气集输”仿真实训室等。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

学院始终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特点、本行业背景和社会需求情况,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学院不断优化实训条件建设。

我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实践教学安全管理办法》及《毕业实践环节管理办法》等,在组织领导、教师管理、实习学生管理、实习成绩考核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定,确保实习实训效果。

各专业校内实训实习实行了安全开工令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各教学系(部)实现了实训、实习、技能训练与考核“手册化”,实习实训授课进度计划、任务书、教学日历、课表及学期总结等教学基本运行文件完备,实验日志、设备运行记录等运行记录完整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