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272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苯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苯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苯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苯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苯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苯酚》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苯酚》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苯酚》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苯酚》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苯酚》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苯酚》教案.docx

《《苯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苯酚》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苯酚》教案.docx

《苯酚》教案

【高中化学】苯酚教案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

掌握苯酚的酸性、取代反应和显色反应。

理解乙醇和苯酚性质对比,苯酚和苯取代反应性质对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促进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的教学,树立辨证分析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方法论。

通过虎门硝烟视频,加深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探究实验,启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

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化学软件、ppt、实验用品、化学物质模型

四、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演示实验与讲解三者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引入】观看视频虎门硝烟

【提问】大家知道鸦片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

观看、思考。

对民族精神产生共鸣。

从历史知识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答】鸦片的主要成分是罂粟碱和吗啡。

【展示】吗啡的酚结构上用长方形标注

【讲解】像这样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

苯酚是最简单的酚。

积极思考,产生学习兴趣。

从结构上引出酚的定义,用学科间的联系的方法学习。

 

展开

 

展开

 

展开

【板书】苯酚

一、苯酚的结构

【展示】苯酚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练习】请根据模型写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认真思考,积极讨论。

回答:

苯酚可以看作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

理解、记忆书写

导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

掌握酚的定义和结构特点,加深对酚和醇的理解。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板书】一、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展示】苯和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

引导学生认识苯酚的分子模型,寻找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化合物属于酚类

感知、分析、判断酚类物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板书】1.分子式:

C6H6O

2.结构简式:

回答PPT上的的问题,巩固酚的定义。

分析酚和醇的结构特点不同。

掌握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式。

【板书】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展示】苯酚样品,指导学生观察苯酚的色、态、气味。

(若苯酚显粉红色,应解释原因)

观察,认识苯酚的色、态、气味。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演示】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苯酚晶粒,再加一些水,振荡,观察试管中的现象,然后加热试管里的物质。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探究实验】苯酚混浊液中加入乙醇,溶液变澄清。

【讲述】苯酚的毒性,沾到皮肤的处理方法。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描述现象,并得出结论:

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加热可增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苯酚易溶于乙醇、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理解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与温度有关的。

了解苯酚的溶解性。

了解苯酚的毒性。

【展示】苯酚的物理性质。

(课本第72页)

表格显示,总结前面的探究实验现象。

理解、记忆。

简写出苯酚的物理性质。

如色、态、气味、熔点、溶解性、毒性、腐蚀性。

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

【板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分析】苯酚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决定。

苯酚俗名石炭酸,我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苯酚显酸性呢?

【设计】甲:

苯酚溶液中加入数滴紫色石蕊试液。

乙:

用PH试纸检验丙:

用氢氧化钠检验

【板书】化学性质:

1.苯酚的酸性

【演示】甲乙丙的方案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板书】

【结论】表格概括刚才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苯酚显酸性,那么它的酸性跟碳酸比如何,怎么设计实验来证明呢?

观察描述现象:

一和二没有现象,三溶液由浑浊变为透明澄清。

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苯酚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苯酚显酸性。

但是酸性很弱所以试纸和试液都没有检测出来。

理解、记忆,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思考老师的问题

由现象揭示事物本质。

掌握反应原理。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提高探究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时间】向一支盛有苯酚钠溶液的试管中吹入CO2溶液变澄清。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判断苯酚的酸性强弱。

指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解】碳酸钠跟苯酚不能共存,无论吹入多少CO2生成物一定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

这也说明了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强。

具体方程式怎么样我们接下来揭晓。

【练习】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则,完成下面的两条方程式。

苯酚钠+CO2+H20

苯酚+NA2CO3

【结论】石炭酸的酸性比碳酸弱,不崩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H2CO3>C6H6OH>HCO3-

【思考】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说明了什么?

酚羟基中的氢原子比醇羟基的氢活泼。

苯环的影响

观察描述现象:

溶液又重新变浑浊。

分析、判断:

苯酚的酸性很弱,比碳酸的酸性还要弱。

书写化学方程式:

完成方程式

认真思考,分析、对比:

当羟基所连接的烃基不同时,羟基的性质也不同。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将化学实验生活化。

 

将化学知识贯彻起来,具有基团之间相互,事物是相互影响的。

【设问】苯酚和乙醇均为烃的羟基衍生物,为什么性质确不同?

分析、对比苯酚和乙醇的性质不同,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寻找原因,初步了解不同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响。

【过渡】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中的氢原子部分电离出来,因此显示弱酸性。

那么羟基又使得苯环的性质发生了什么改变呢?

(联系甲苯和苯)

回忆甲苯上的甲基可以起到活化苯环使之容易被取代,延伸出来猜测羟基对苯环的影响。

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学习方法指导。

用对比、参照的方法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板书】2.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指导实验】(P71活动与探究)

【设问】请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

实验,观察,叙述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分析原因。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讲述】实验说明,向苯酚稀溶液中加入浓溴水,既不需要加热,也不用催化剂,立即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

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强调三溴苯酚中三个溴原子的位置)

指出:

该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理解记忆。

掌握反应实质和反应特点。

掌握苯酚的检验方法。

【讨论】苯酚与苯发生卤代反应有何不同?

试用分子结构加以分析。

引导学生从反应条件、试剂和产物几方面,对比苯和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并从结构入手进行分析。

【展示】用表格将结果概括出来。

积极思考,认真讨论。

回答:

在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氢原子性质较活泼,容易被其它的原子或原子团取代。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讲述】苯酚与溴的反应很灵敏,可以用来检测苯酚的存在,除此之外,还有FeCl3也可以跟苯酚有显色反应,这也是苯酚的特性反应。

【实验】苯酚溶液里面滴入FeCl3,观察现象。

思考、分析

记住苯酚的特性反应。

两者可以互相检验。

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解决相关问题,学会苯酚的检验存在方法。

【小结】在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两个基团,不是孤立的存在着,由于二者的相互影响,使苯酚表现出自身特有的化学性质。

理解。

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板书】四、苯酚的用途

【展示】苯酚的用途树形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苯酚的性质归纳总结苯酚的用途。

通过化学故事加深对苯酚用途的理解。

阅读、理解、归纳,经过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用途图示

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联系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拓展

【展示】苯酚软膏说明书

【提问】用颜色标注的字反应了苯酚的什么性质?

是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思考、回答问题。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尾

【总结】本节的主要内容:

1.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

2.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

注意苯酚的毒性以及保存。

3.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酚羟基显弱酸性(其它的酚也显弱酸性),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性质活化,易发生取代反应。

4.根据苯酚的性质掌握其检验方法和主要用途。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小结。

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生参与完成总结,不仅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改进学习方法。

【随堂检测】

1.下列物质中:

①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②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③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的是[]。

巩固所学知识,并对所学知识及时反馈。

延伸

【提问】在日本常用蟹壳来处理污水中的苯酚,所用的原理是什么呢?

氢同学们回去查阅资料,作为我们的课后作业。

思考老师的问题,回去查阅资料或者询问老师。

了解咨询。

对课题有延伸,将生活与化学结合起来,鼓励多多查阅课外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