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5704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苯酚》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苯酚》教学设计.docx

《《苯酚》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苯酚》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苯酚》教学设计.docx

《苯酚》教学设计

《苯酚》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 教学指导思想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和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哪些试剂反应及反应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从苯酚的结构入手,注意与醇和苯的性质比较,通过学生活动的方式探究苯酚的物理、化学性质。

2.教学设计理念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线,它需要老师不断探索,设计优质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应当是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知识背景以及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依据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3课时。

2.模块学习要求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补充说明

4.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4.1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以具体物质为例,分析官能团的特性及相互转化。

通过认识各类有机物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引导学生上升到对一类化合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引导学生归纳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有机化学主干知识网。

4.2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4.3知道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

4.4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面的又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入苯酚有其独有的作用。

因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而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在学生掌握苯酚性质的同时,又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了方法。

教材的这一安排以及本节内容的知识特点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为可能。

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而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基相连)又为学生的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空间。

因此,将该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极佳。

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探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苯酚中羟基和苯基性质的探讨(官能团共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二是苯基和羟基性质的相互影响的探讨(官能团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烃的学习,已掌握了苯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通过醇的学习,已学会羟基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认识了羟基的化学性质。

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时,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具有适当的铺垫;但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比较)及苯酚的三溴取代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对显色反应缺少支持等。

所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

 

四、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能认出酚类物质的结构特征;能描述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溶解性情况及原因;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性质差异,即了解苯环对羟基的影响,能书写酚羟基弱酸性的相关常见方程式;能比较苯与苯酚中苯基的化学性质相似和差异,了解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知道苯酚与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苯酚和酚类物质的应用,认识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珍视生存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观。

4. 教学重点:

苯酚是学生陌生的有机物,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模型,实验探索,分析对比,练习提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酚羟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应及显色反应。

5. 教学难点:

在学生学习过苯和羟基性质基础上,通过抓住结构认识性质,根据性质反证结构的思想,怎样让学生理解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对苯酚性质的影响及与醇、苯性质比较的差异。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准备

苯酚晶体、苯酚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碳酸氢钠溶液、浓溴水、酒精、石灰石、稀盐酸、石蕊试液、药匙、胶头滴管、烧杯等。

  2.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每当我们进入实验室时总会闻到一些气味,这是由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决定的。

今天的特殊气味是什么物质发出的呢?

请找出实验桌上固体试剂瓶,打开瓶口,闻气味。

我们在医院经常可以闻见这种气味,这就是苯酚的气味,它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些问题。

闻气味

从化学实验室中气味出发,降低学生陌生度,增加学习兴趣。

【过渡】苯酚是最简单的酚类,它有什么分子结构呢?

酚是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有机物。

归纳酚类物质的特征。

【板书】一、分子结构

【展示】请看苯酚的比例模型,写出苯酚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板书】苯酚的结构简式和官能团

回顾分子式、结构简式的区别。

能够识别常见的官能团。

模型直观展示。

【过渡】由于苯酚的羟基主要连在苯环上,有不同于乙醇的特性,不仅表现在物理性质上而且表现在化学性质上。

今天重点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吸引,聆听

从结构上导入,让学生更加体验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

【过渡】首先苯酚有毒,会污染水源,今天要求所有的废液倒入实验台烧杯中,不得倒入下水道。

苯酚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得入口和接触皮肤,一旦接触应该怎样处理呢?

下面学习它的物理性质。

思考

过渡作用,既让学生思考,也为学生稍后做实验安全培训。

【板书】二、物理性质

【探究实验1】取半药匙苯酚晶体放入试管中,观察颜色,滴加一滴管水,用力振荡,静置观察是否溶解。

现象:

_____________

结论:

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_____

实验,观察,记录

变浑浊,在水中溶解度小。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

 

 

 

培养学生利用实验验证假设的科学方法,养成学生分析问题时透过现象思考本质思想,学会比较学习的方法。

 

【设问】怎样才能让它溶解?

 

【探究实验2】把试管放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

_____

结论:

加热时苯酚能与水________

溶液变混浊,混溶。

【探究实验3】熄灭酒精灯,稍冷却,把试管浸入盛烧杯的冷水中,观察现象。

结论:

苯酚在水溶液中______(填会或不会)析出晶体,是_______

变浑浊,成乳浊液,较长时间放置后分层。

【过渡】苯酚在水中溶解度小,在有机溶剂中呢?

 

【探究实验4】在实验3的试管中加入一滴管乙醇,观察现象。

现象:

_____ 结论:

苯酚能溶于______

变澄清,有机溶剂。

【小结】纯净的苯酚是_____色晶体,长时间放置的苯酚由于__________而显____色;苯酚具有__________味;苯酚易溶于__________,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_____,当温度高于______,能与水________。

无色晶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粉红色、有特殊的气味,有机溶剂,小,加热650C时能与水混溶。

小结。

【呼应】当不小心把苯酚沾到皮肤上时用酒精清洗。

聆听

前后呼应

【过渡】苯酚不易溶于水,是否溶于NaOH溶液?

 

 

【探究实验5】取半药匙苯酚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入1滴管NaOH溶液,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现象:

_______

【板书】解释(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苯酚溶解,与NaOH溶液反应。

与溶于水比较。

【解释】苯酚不溶于水溶解在NaOH中,这就表现为苯酚的酸性,俗名石炭酸。

笔记

知道酸性

【板书】三、化学性质

1.()酸性

 

 

【思考1】从分子内基团间相互作用,解释为什么苯酚显酸性而乙醇不显酸性?

苯环对羟基的影响。

基团间相互影响。

【过渡】苯酚的酸性是强还是弱呢?

怎样来证明。

思考

加大思维力度

【探究实验6】往实验4的试管中,逐滴滴入盐酸,观察现象。

现象:

_______________

【板书】解释(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白色混浊,生成苯酚。

结构分析为主线学习苯酚性质,创设比较学习问题情境。

培养讨论交流习惯,促进相互合作的学习风气。

培养学生在学习时,学会理论与事实结合的能力。

加强化学基本用语教学,强化方程式书写。

基团间对化学性质的相互影响。

【过渡】盐酸是强酸,用弱酸碳酸行不行?

 

【探究实验7】通入CO2也能得到混浊,另一个产物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呢?

观察

【探究实验8】往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混浊变澄清。

说明苯酚可以与碳酸钠反应。

前面生成碳酸氢钠。

【思考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比较HCl、H2CO3、苯酚、HCO3-酸性强弱。

其酸性强弱为:

____>_____>_____>_____。

苯酚显_____酸性(填强或弱)

盐酸>碳酸>苯酚> HCO3-

弱酸

【板书】弱酸性

笔记

【小结】由于______对______的影响,使苯酚中羟基上的氢易电离而显_____性。

笔记

【过渡】苯环对羟基有影响,羟基是否对苯环也有影响呢?

 

 

【探究实验9】取半滴管苯酚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饱和溴水,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_______  解释(反应方程式)___

动手实验,观察现象,

溴水褪色,白色沉淀。

为性质学习提供支持,为性质学习创设比较的参照物。

引导学生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分析】方程式的组成

【板书】2.取代反应

 

结论:

苯酚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_______沉淀,可用于苯酚的________________

白色,定性和定量检测。

【思考3】

写出苯与溴反应的方程式,并与苯酚与溴反应比较,哪个更容易进行?

为什么?

从反应物、条件和产物来思考。

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小结】由于_______对________的影响,使苯酚中酚羟基的________位的氢更易发生_______反应。

笔记

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过渡】对苯酚有没有更方便,现象更明显的检验方法呢?

 

 

【探究实验10】在试管里滴入1滴管苯酚溶液,然后再逐滴滴人1-2滴FeCl3稀溶液。

观察现象。

现象:

_______________

动手实验,观察现象。

拓展知识

【设问】这个反应是沉淀么?

紫色溶液

 

【小结】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显______色,此为苯酚与FeCl3溶液的_____反应,可以用来鉴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笔记

 

【板书】3.显色反应

 

 

【过渡】四、用途

苯酚的性质决定了苯酚的用途,苯酚有哪些重要用途呢?

苯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酚醛树脂、染料、医药、农药等。

可用于环境消毒,可制成洗剂和软膏,有杀菌、止痛作用。

感受知识价值,培养关心社会、生活习惯。

 

【环境与化学】说明酚类物质的毒性。

【教学小结】归纳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P552,4

补充酚类物质的其他相关知识,拓宽知识视野。

 

认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培养可持续发展观。

 

 

   3.板书设计:

第一节  苯   酚

一、分子结构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酸性

 

 

 

 

 

 

 

2.取代反应:

可对苯酚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3.显色反应:

遇FeCl3显紫色,可检验苯酚和Fe3+的存在。

 

 

四、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

  

  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学生问卷调查:

对于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可以通过小测完成,而学生对本节课的具体感受,可以通过问卷形式调查。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 

   B.代表酚类的官能团是与苯环相连的羟基

   C.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分子内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类

                                            

 

 

  

 

 

(2)有机物丁香油酚结构简式为试推断它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最少写三种)?

评价:

在学习中,应自觉培养迅速调用已学过的知识(如上述应用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寻求解答问题途径的能力。

 

 (3)鉴别苯、苯酚、四氯化碳、碘化钠溶液、硫化钠溶液和亚硫酸钠溶液,应选用的一种试液是__________。

  

评价:

要判断有机物的结构式,关键是要确定官能团。

决定有机物性质的主要是官能团,在性质分析判断时,只要抓住官能团这个主要因素,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2.单元测验成绩分析:

一周后、一月后通过测验分析学生对本节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度。

   

  七、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方法指导。

老师必须能较好地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结合起来,课堂上注重对话与交流,注重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对问题解决的追求。

把实验探究、问题探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使知识应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很好的调动,学习效果才能好,从而提高教学的开放性与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