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032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组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组

1、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二、预习学案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三、导学案

第一自然段

1.请你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

2.请你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

请你试一试。

3.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请你用语言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

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4.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

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

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第二、三自然段

1.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如:

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

非常快乐等等。

2.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

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3.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

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同学们读得可真好,如果你能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

想和他们一起玩什么?

第四自然段

1.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

(令人难以忘怀)

2.在这所民族小学学习的同学们是什么感受?

(自豪、骄傲)

小结:

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在学校、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

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四、课堂练习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pīngbàchuāndàihúdié

()()()

jìnglǐyóuxìyáohuàng

()()()

二.组组看:

给下面的汉字加上偏旁组成生字,写在括号里:

平()召()

胡()同()

且()戈()

白族傣族瑶族苗族维吾尔族

泼水节火把节盘王节库耳班节花山节

五、课后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

们再来交流。

六、板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不同民族----装扮美丽

              上课----------小动物

              玩耍----------小动物

2、金色的草地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预习学案

预习有关蒲公英的知识,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三、导学案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

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生:

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

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

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

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

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

(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花是什么颜色的?

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

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四、课堂练习

一、错别字门诊

1、我家的房子是座北潮南的。

                  (        )

2、放学了,小朋友们在草坪上玩要。

            (        )

3、小猫什么时候能学会钩鱼呢?

                (        )

4、在草丛中,我发现了一此蒲公英的种子。

      (        )

五、课后作业

大自然是多么地美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大自然,我们将失去很多乐趣。

请你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六、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新发现:

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

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

我们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3、爬天都峰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练习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生字。

掌握暑假、似乎、犹豫、终于、纪念、鼓舞、决心、居然、手脚并用、白发苍苍等词语。

练习用“……比……”、“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预习学案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三、导学案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谁来告诉老师,课文写了哪些人爬天都峰?

爬上去了吗?

   2、他们是不是很轻松地爬上了天都峰?

是怎么爬的?

谁来说一说?

二、教学过程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齐读,思考: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读,思考:

天都峰有什么特点?

   2、看投影或图片:

   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下面请看:

这就是天都峰,它是黄山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接近90度。

请大家仔细看图,看能不能用一两个字总结一下天都峰的特点(给你的印象)?

(板书:

高、陡)

   3、下面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找出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说明天都峰的高、陡,把它画出来?

   4、学生发言,教师引导从以下两点理解:

  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啊。

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A我是怎么观察天都峰的?

(抬头望)为什么要“抬头望”?

(高、陡)

   B这句话中有两个语气词?

谁能找出来?

(啊、哩)

   “啊和哩”这两个词表达了“我”的惊叹,那么“我”在惊叹什么?

   C峰顶这么高,高得仿佛怎么样?

学生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在云彩上面呢!

   ②、面对险峻的天都峰,“我”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谁来读一读。

       (板书:

能爬上吗?

   ③、教师引读:

是啊!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上面的铁链,似乎是?

?

”学

生接读“从天上挂下来的,”教师引读:

“真叫人?

?

”生:

“发颤!

       (板书:

挂下来 发颤)

   A“笔陡”是什么意思?

(教师以简笔画演示:

笔直陡峭,仿佛从天上挂下来)

   B “发颤”说明了什么?

“我”为什么“发颤”?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略)

   1、总结过渡:

   ①、天都峰如此险峻,所以“我”心里有点害怕“发颤”,也难怪“我”有的怀疑:

自己能爬上天都峰吗?

   ②、下面听老师读课文(三、四、五段),想一想:

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为什么不再犹豫了?

(板书:

不再犹豫)

   A犹豫是什么意思,谁来告诉大家?

(拿不定主意)

   B“我”面对险峻的天都峰,不知道能不能爬上去,所以拿不定主意。

想一想,面对困难,你犹豫过吗?

谁来用“犹豫”造个句子?

(☆提前造好)

   2、这时,“我”和一位不认识的老爷爷相遇了。

   3、当老爷爷碰到我时,他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

4、“我”又是怎么问老爷爷的?

   5、这两句话中都有“也来”这个词,两个“也来”说明“我”老爷爷都是怎么想的呢:

   6、学生自由发言,归纳到:

老爷爷和“我”互相佩服,都很惊讶。

   7、指名再读“我”和老爷爷的话。

   4、讲读六、七自然段

   1、默读,思考:

“我”和老爷爷是怎么爬天都峰的,结果怎么样?

   2、引导:

“我”奋力向上爬着,老爷爷肯定也是在奋力攀登,“奋力”是什么

意思?

(充分鼓起劲儿来。

课文中指努力向上攀登)

 3、请你画出能够说明“我”奋力攀登的词。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一会儿…… 手脚并用 爬呀爬 终于

   4、奋力攀登的结果是什么呢?

谁来读一读有关课文?

(第七节)5、学习八、九自然段

   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经过奋力的攀登,我们(板书):

终于到了天都峰的最险处鲫鱼背这个地方,下面我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8、9自然断,

   思考:

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2、分角色朗读

   3、看投影片(或小黑板,用不同颜色笔分开):

老爷爷和“我”互相道谢的话。

   4、读老爷爷的话,“居然”是什么意思?

可以换成果然吗?

能换成什么词?

(居然:

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险峻的天都峰,表示出乎意料,可换成“竟然”)

   5、老爷爷为什么要谢谢“我”?

   6、读“我”的话,我为什么要谢谢老爷爷?

   6、学习最后一节

 1、这时,爸爸部怎么说的呢?

指名朗读最后一节。

   2、“汲取”是什么意思?

(吸取)(板书:

汲取力量)

   3、这一老一素不相识,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

   4、学生自由发言。

   7、复习,看板书,简单小结

九、发言: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只要有决心,有信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在与人相处中,同

学之间要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相机板书。

(三)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课文《爬天都峰》主要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从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要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四、课堂检测

   1.组词。

   陡(   ) 乎(   ) 攀(   ) 思(   )

   级(   ) 颤(   ) 勇(   ) 取(   )

   2.理解词语。

   笔陡:

   奋力:

   五、课后作业

  终于:

鼓舞:

六、 板书设计爬天都峰

 

语文园地一

一、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

(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诵中积累。

(4)在展示中扩大见识

二、预习学案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背诵古诗。

三、导学案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讲讲今后的打算。

二、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三、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

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

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四、学习新生字。

  五、作业:

背诵古诗

四、课堂检测

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

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

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

草、花、蓝、苗、苦、荷。

    宝盖头:

宝、它、安、完、言、家、定。

五、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

六、板书设计

1、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

布置一个展示角,展示孩子们制作的与秋天相关的书签、贺卡和图画。

2、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予以表扬,评选优秀作品。

主题学习丛书《五彩的童年》

一、预习学案:

1、合理分配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阅读。

2、小组长安排每个人的阅读题目,读完以后把自己的感受说一下。

3、读完以后,再把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并写学案。

二、导学案:

1.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感受老师的谆谆教诲。

2.分小组进行学习,小组自愿选一模块进行交流。

3.小组汇报:

课文连接

送你一盘五彩豆

亲亲我的老师

润物细无声

伟人.老师

不变的旋律积累词语,品味欣赏佳句

心底的赞歌

生活如诗

春之画卷

童年百味

4.你印象最深的一课是什么?

5.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6.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7.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