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479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docx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

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作业程序

第一章SS4型电力机车检查及给油办法

一、机车检查基本知识

检查人员应对机车构造、各部件名称及结构、部件安装位置及正常工作状态熟练掌握。

在检查机车时手、眼、身、步、法运用自如,以正确的姿势,适当的方法,按规定的顺序、步骤进行。

局部检查顺序原则上为先上后下,由里向外进行。

以检查的部位为“点”,由左向右,再由右向左连成“线”,使所检查的部位都包括在检查顺序中。

在检查过程中,根据锤击的声音、部件的工作状态、部件的温度及颜色和气味等线索为依据,准确地判断分析故障原因和查找故障处所。

视故障的程度,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办法和措施。

二、检查机车要求做到

顺序检查按步骤,姿势正确不错漏;

锤敲螺栓分轻重,耳听眼看无松动;

鼻闻气味无焦糊,手触部件试温度;

仔细检查要周到,机车故障排除掉。

三、机车检查方法

机车检查分为锤检法、手检法、目视检查法、测量法和测试法五种。

(一)锤检法

锤检法分为锤敲、锤触、锤撬三种。

1.锤敲法

锤敲是靠检查锤敲击零部件时所发出的声响及手握锤柄的振动感觉来判断螺丝的紧固程度或部件是否发生断裂。

锤敲法适用于14mm以上的螺栓和弹簧装置及适宜用锤敲击来判别的容易发生断裂的部件。

使用锤敲检查时应根据螺栓的大小、部件的状态和位置,用力适当掌握好轻重以免损坏部件。

对带有压力的管接头、磨擦工作面、光洁度较高的部件和14mm及其以下的螺栓禁止用锤敲击。

2.锤触法

锤触主要适用于一些较细的管子、卡子和14mm以下的螺栓等,看其是否裂损松动。

3.锤撬法

用锤尖或锤柄撬动零部件的间隙及横动量等。

(二)手检法

手检法分为手动检查和手触检查两种。

对锤击无法检查和不适宜用锤检的部件应采用手检法。

1.手动检查

适用于较细小的螺丝、管接头、各种阀门、仪表、电器及接线等。

手动检查包括:

晃、拍、握、拧。

采用“晃动看安装,手拧试松动”的方法,判断各风、油管及接头是否有松缓、漏泄等现象,各种电器开关、风、油管路塞门位置是否在正常工作位等。

2.手触检查

适用于检查有关部件的温度。

手触检查时应先用手指感觉温度,再用手背判断温度。

手被接触部件表面的持续时间与相应的温度如下:

(1)平热:

温度为40℃左右,能长时间手触;

(2)较热:

温度为70℃左右,手触能持续约3秒;

(3)强热:

温度为90℃左右,不能手触;

(4)激热:

温度为150℃以上,部件变色冒烟烧损。

(三)目视检查法

在使用锤检和手检的同时也要进行目视,做到手、眼、锤、灯协调配合,动作一致。

并对各仪表的检定日期、指针位置及外观、弹簧垫片及平垫状态和油位的确认等进行目视检查。

(四)测量法

使用塞尺、直尺、卷尺及专用工具测量有关部件的间隙、距离、行程等各种限度。

(五)测试法

使用仪表、仪器测试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及电路状态等。

四、机车给油的基本方法

1.压入式给油

使用压油机对各辅助电机轴承、各牵引电机轴承、各种轴销等压入软油脂进行给油。

2.注入式给油

使用油壶对各压缩机、各牵引电机抱轴承及齿轮箱等进行给油。

补油时不得超过最高油位刻度线。

3.点式给油

使用反射油枪,对直径较小的穿销及磨擦接触面较小的部位进行给油。

4.弧形给油

使用反射油枪,对采用点式给油不能满足其润滑要求穿销或销套等部位进行给油。

5.线式给油

使用反射油枪,对磨擦接触面较大的部位进行给油。

6.抹入式给油

对适用于采用软油润滑的较大磨擦接触面进行给油。

(两位置转换开关应使用工业凡士林润滑)

五、机车检查、给油注意事项

1.机车置于平坦直线上。

2.地沟应放渡板,禁止无渡板跳跃地沟。

3.应穿戴、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防止异物落入电机、电器内。

5.上、下地沟不得跳跃,注意人身安全。

6.M14以下螺母不锤击,有开口销螺母不锤击,压力容器和受压部件及光洁度表面不锤击,螺母棱角不锤击。

 

第二章SS4型电力机车检查给油作业程序

一、机车走行部检查、给油作业程序

A节车前端→A节车车钩装置→A节车第一转向架左侧各部→A节车第二转向架左侧各部→中间连接处左侧→B节车第二转向架右侧各部→B节车第一转向架右侧各部→B节车车钩装置→B节车第一转向架左侧各部→B节车第二转向架左侧各部→中间连接处右侧→A节车第二转向架右侧各部→A节车第一转向架右侧各部→A节车前车钩缓冲装置→A节车第一转向架车底各部→A节车第二转向架车底各部→A节车后车钩缓冲装置→中间车钩连接处→B节车后车钩缓冲装置→B节车第二转向架车底各部→B节车第一转向架车底各部→B节车前车钩缓冲装置→B节车前端

二、机车中部检查、给油作业程序

A节车司机室各部→左侧走廊门→A节车Ⅰ走廊→A节车Ⅰ端子柜左侧插座→A节车第一牵引通风机组→A节车Ⅰ低压电器柜→A节车第一制动电阻柜及通风机组→A节车主变压器室左侧各部→A节车Ⅱ高压电器柜→A节车Ⅱ高压室内各部→A节车Ⅱ整流柜→A节车电源、电子柜→A节车空气制动柜→A节车Ⅲ走廊左侧Ⅱ端子柜各部→B节车Ⅲ走廊右侧各部→B节车干燥器装置→B节车Ⅱ走廊→B节车劈相机→B节车压缩机组→B节车第二牵引通风机组→B节车Ⅱ低压电器柜→B节车第二制动电阻柜及通风机组→B节车变压器室右侧→B节车Ⅰ高压电器柜→B节车Ⅰ高压室内各部→B节车Ⅰ整流柜→B节车空调器主机及Ⅰ端子柜右侧插座→B节车司机室各部→B节车Ⅰ走廊→B节车Ⅰ端子柜左侧插座→B节车第一牵引通风机组→B节车Ⅰ低压电器柜→B节车第一制动电阻柜及通风机组→B节车主变压器室左侧各部→B节车Ⅱ高压电器柜→B节车Ⅱ高压室内各部→B节车Ⅱ整流柜→B节车电源、电子柜→B节车空气制动柜→B节车Ⅲ走廊左侧Ⅱ端子柜各部→A节车Ⅲ走廊右侧各部→A节车干燥器装置→A节车Ⅱ走廊→A节车劈相机→A节车压缩机组→A节车第二牵引通风机组→A节车Ⅱ低压电器柜→A节车第二制动电阻柜及通风机组→A节车变压器室右侧→A节车Ⅰ高压电器柜→A节车Ⅰ高压室内各部→A节车Ⅰ整流柜→A节车空调器主机及Ⅰ端子柜右侧插座→右侧走廊门

三、机车走行部检查作业程序

顺序

步骤

检查部位

检查内容及要求

A

1.

前端外观

1.头灯、近灯光及标志灯外观完好。

2.前窗玻璃、刮雨器、路徽及机车标志完好。

3.排障器无变形,距轨面应为80-110mm。

4.脚踏板无变形。

2.

车钩提

杆装置

车钩提杆无变形,提钩时能自动开放无卡劲,钩舌全开位220-250mm。

3.

车钩

1.车钩摆动灵活,钩体各部分无裂纹,油润良好。

2.钩舌销无折损,开口销完好,油润良好。

3.钩舌各部无裂纹,钩舌与锁铁磨擦部油润良好。

4.钩舌锁闭作用良好,锁闭位110-130mm。

5.下锁销油润良好。

6.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815—890mm。

4.

制动软管

1.折角塞门状态良好,卡子无松动,各部无泄漏。

2.防尘堵及安全链齐全、完整。

3.连接器无缺陷,胶圈无老化丢失,口面与地面垂直。

4.制动软管卡箍牢固。

5.软管无松动、老化、龟裂,水压试验不超过3个月。

6.制动软管与机车中心线夹角为45°。

总风联管

同制动软管

平均管

软管无裂纹,截止塞门位置正确,卡子无松动。

重联插座

重联插座完好牢固,插座盖关闭严密。

A

8.

车体外观

车体平整,百叶窗无破损。

司机门窗

侧窗、侧门完好,扶手、脚踏安装牢固。

10.

第一砂箱

1.砂箱盖严密,锁闭良好。

2.砂量充足,砂质纯净干燥无异物。

3.砂箱体无变形,各部无开焊,安装螺栓齐全紧固。

11.

第一动轮轮缘喷油器

1.油箱体无变形不漏油。

注油口盖齐全密封良好,油量充足。

2.各风管、油管无松动不漏油。

12.

第一轴箱悬

挂装置

1.弹簧座无裂纹安装螺栓牢固,弹簧上下压盖位置正确,定位锁杆良好,串销垫圈开口销齐全。

2.弹簧无裂损,压缩高度285mm-305mm。

3.弹簧座定位良好。

13.

第一轴箱

1.箱体和拉杆无裂纹、芯轴卡圈无脱落。

2.轴箱内侧油封无漏油。

3.轴箱端盖无变形漏油,各安装螺栓齐全无松动。

4.轴箱吊耳、串销、开口销(45°)状态良好。

5.轴温传感器安装牢固,无脱落、松动、外观无破损,插头连接良好,性能良好,不得有任何固体靠在传感器上或者碰磨传感器。

6.轴温传感器连线绝缘护套无破损,紧固良好,无脱落、松动、接磨。

14.

第一轴箱速度传感器

1.速度传感器安装牢固,接线良好。

2.插座牢固无破损。

3.防尘罩完整。

15.

第一轴箱油压减振器

安装螺丝紧固,座无裂纹,体无漏油。

16.

第一动轮制动器

1.制动缸端盖螺栓齐全紧固;制动缸风管无漏泄;制动缸安装螺栓齐全紧固。

2.传动螺杆的密封罩良好。

3.脱钩装置良好。

4.调整螺母作用良好。

5.闸瓦吊杆螺栓紧固。

6.闸瓦托定位调整螺栓无松动。

7.闸瓦安装正确,无裂纹不偏磨,厚度不小于10mm,缓解后闸瓦与轮箍踏面间隙应为6-9mm。

8.闸瓦吊杆螺栓紧固,开口销完好,油润良好。

9.传动螺杆注油堵无松动、破损。

17.

横向油压减振器

安装螺丝紧固;座无裂纹,体无漏油。

18.

纵向磨擦减振器

1.橡胶弹性球铰链无裂损。

2.弹簧外罩安装螺丝齐全牢固,弹簧完好。

3.三角棒及三角导框无裂纹,三角导框厚度不小于6.3mm,磨擦片完好,厚度不小于2.5mm。

座无开焊。

19.

橡胶堆

1.无裂损老化,自由高度273mm,垫板卡板安装牢固。

2.侧梁无开焊裂纹。

20.

辅助电路入库插座

1.安装牢固,外盖及导线无破损。

2.开盖检查插座无烧损。

21.

第二动轮制动器

参照第一轮制动器。

22.

第二轴箱油压减振器

参照第一轴箱油压减振器。

23.

第二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参照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24.

第二轴箱

1.同第一轴箱。

2.接地线安装螺栓无松动,软连接线断股不超过1/3。

25.

第二砂箱

参照第一砂箱。

26.

左蓄电池及接线

1.蓄电池柜安装螺丝牢固,柜门锁闭良好。

2.接线端子螺丝紧固,接线无过热变色。

3.定期开柜检查:

蓄电池箱完好,无异状,接线无松动烧损,单节连接板无变形烧损。

安全阀严密。

电解液无泄漏,各部无腐蚀。

27.

总风缸左侧

1.总风缸截断塞门111、113均在开放位,手把安装牢固。

2.排水阀关闭无漏泄、不松动,排水试验作用良好。

28.

控制电路入库插座及行灯插座

安装牢固,接线无松脱,插座无烧损。

29.

第三砂箱

参照第一砂箱。

30.

第三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参照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31.

第三轴箱

参照第一轴箱。

32.

速度传感器

参照第一轴箱速度传感器。

33.

第三动轮制动器

参照第一动轮制动器。

34.

第三轴箱油压减振器

参照第一轴箱垂向油压减振器。

35.

横向油压减振器

参照第一轴箱横向油压减振器。

36.

侧向磨擦限制器

参照第一磨擦限制器。

37.

橡胶堆

参照第一橡胶堆。

38.

第四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参照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39.

第四轴箱

1.同第一轴箱。

2.接地线安装螺栓无松动,软连接线断股不超过1/3。

40.

速度传感器

参照第一轴箱速度传感器。

41.

第四动轮制动器

参照第一动轮制动器。

42.

第四轴箱油压减振器

参照第一轴箱垂向油压减振器。

43.

主电路入库插座

1.安装牢固,外盖及导线无破损。

2.开盖检查插座无烧损。

44.

第四动轮轮缘喷油器

参照第一动轮轮缘喷油器。

45.

第四砂箱

参照第一砂箱

两节机车重联处左侧

46.

脚蹬、标志灯、重联插座、钩提杆及车钩、各连接风管。

1.脚蹬安装牢固无开焊。

2.标志灯完整良好。

3.重联插座安装牢固无破损,重联电缆线状态良好。

4.钩提杆无变形,防跳装置良好,车钩装置良好。

5.各风管塞门位置正确连接状态良好,软管无破损老化。

B

47.

第四砂箱

参照A节第一砂箱

48.

第四动轮轮缘喷油器

参照A节第一动轮轮缘喷油器

49.

第四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参照A节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50.

第四轴箱

参照A节第一轴箱

51.

速度传感器

参照A节第一速度传感器

52.

第四动轮制动器

参照A节第一动轮制动器

53.

垂向油压减振器

参照A节第一垂向油压减振器

54.

横向油压减振器

参照A节左侧横向油压减振器

55.

纵向磨擦减振器

参照A节左侧纵向磨擦减振器

56.

橡胶堆

参照A节左侧橡胶堆

57.

第三动轮制动器

参照A节第一动轮制动器

58.

第三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参照A节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59.

第三轴箱

参照A节第一轴箱

60.

第三垂向油压减振器

参照A节第一垂向油压减振器。

61.

第三砂箱

参照A节第一砂箱

62.

总风缸

1.总风缸逆流止回阀50作用良好无漏泄。

2.总风缸塞门112处于开放位置,手把安装牢固。

3.总风缸排水阀关闭无漏泄、不松动,排水作用良好。

63.

蓄电池箱

对照A节左侧蓄电池箱

64.

行灯插座

参照A节左侧行灯插座

65.

第二砂箱

参照A节第一砂箱

66.

第二动轮轴箱悬挂装置

参照A节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67.

第二轴箱

参照A节第一轴箱

68.

速度传感器

参照A节速度传感器

69.

第二动轮制动器

参照A节第一动轮制动器

70.

垂向油压减振器

参照A节第一垂向油压减振器

71.

横向油压减振器

参照A节横向油压减振器

72.

侧向磨擦限制器

参照A节左侧侧向油压限制器

73.

橡胶堆

参照A节左侧橡胶堆

74.

主电路入库插座

参照A节左侧主电路入库插座

75.

第一动轮制动器

参照A节第一动轮制动器

76.

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参照A节第一动轮及轴箱悬挂装置

77.

第一轴箱

参照A节第一轴箱

78.

速度传感器

参照A节第一速度传感器

79.

垂向油压减振器

参照A节油压减振器

80.

第一动轮轮缘喷油器

参照A节第一轮缘喷油器

81.

第一砂箱

参照A节第一砂箱

B节车前部

82.

同A节车左侧1-4步骤的检查部位

与A节机车前部各检查项目内容及要求相同。

B节车左侧

83.

同A节车左侧5-41各项步骤的检查部位

与A节机车左侧各检查项目的内容及要求相同。

两节机车重联处右侧

84.

同42步骤的检查部位

同42步骤检查内容及要求。

A节车右侧

85.

同B节车右侧的检查部位

与B节机车右侧各检查项目内容及要求相同。

A

86.

车钩缓冲装置

1.牵引销套无窜动,止退销螺母无松动,开口销完好。

2.弹簧箱体及尾框无裂纹。

3.前后从板与座无贯通间隙。

4.托板螺栓齐全牢固。

87.

牵引装置

1.检查三角撑杆、三角架、牵引叉头、牵引座各安装螺栓紧固、防缓件、防尘圈、开口销完好。

2.牵引杆体无变形、裂损,焊接部位不得开裂。

3.定位圆柱销不得松动、窜出。

4.牵引杆销与牵引底座结合的槽面应密贴。

5.给牵引杆销、牵引杆等叉头磨擦面和关节注入适量油脂。

6.测量三角撑杆底部距轨面高度不低于70mm。

88.

左右排石器及扫石器胶皮

1.排石器支架牢固无开焊,排石器距轨面高度70—80mm。

2.扫石器调整螺栓齐全牢固,扫石器距轨面高度20—25mm。

89.

第一砂箱

(左右)

1.箱体及支架无裂纹,安装螺栓无松动。

2.撒砂器、砂管安装牢固。

3.撒砂器风管、砂管、清扫堵及调整螺栓齐全牢固。

4.砂管吊铁无裂纹,“U”形卡子无松缓。

5.砂管口畅通,无偏斜变形,距轨面高度应为15—25mm。

90.

第一动轮

1.踏面擦伤深度不大于0.7mm,剥离长度不大于40mm,深度不大于1mm。

2.轮缘无碾堆,垂直磨耗高度不大于18mm。

3.轮缘喷油器喷嘴齐全,位置正确,轮缘油润良好。

91.

手制动机

1.传动臂各轴销及开口销齐全,油润良好。

2.链条链轮状态完好,链轮油润良好。

92.

第一牵引电动机上部

1.风筒无破损,合口严密无错位。

2.电机上检查孔盖锁闭良好。

3.电机母线无破损,夹板螺栓齐全。

接线盒盖严密。

93.

第一齿轮箱

1.箱体无变形裂漏。

2.合口螺栓齐全紧固,安装螺栓齐全紧固。

3.注油口盖良好,油位正确。

4.领圈合口处完好无漏油。

5.放油堵无松动漏油。

94.

第一抱轴承

1.箱体无变形裂漏,各安装螺栓不松动,合口严密不漏油。

2.油箱盖严密,油表完好,油位应在上、下刻线之间。

放油堵无松漏。

3.轴温传感器安装牢固,无脱落、松动、外观无破损,插头连接良好,性能良好,不得有任何固体靠在传感器上或者碰磨传感器。

4.轴温传感器连线绝缘护套无破损,紧固良好,无脱落、松动、接磨。

95.

第一牵引电机端部

1.电机通风网无破损,安装螺栓齐全无松动。

2.轴承不过热,注油堵齐全无松动。

3.轴温传感器安装牢固,无脱落、松动、外观无破损,插头连接良好,性能良好,不得有任何固体靠在传感器上或者碰磨传感器。

4.轴温传感器连线绝缘护套无破损,紧固良好,无脱落、松动、接磨。

96.

第一悬挂装置

1.各部无裂纹,橡胶件无老化、龟裂。

2.安装螺栓无松动,卡板无松动,开口销完好。

3.安全托铁牢固,与安全座垂直间隙不小于20mm,电机安全托铁故障搭接量不小于15mm。

4.注油堵齐全无松动,油润良好。

97.

第一转向架牵引梁

1.构架与侧梁各部无开焊。

2.牵引梁主体无变形开焊。

3.三角架座焊接良好,无开焊。

98.

第一牵引电机内部(开盖检查

1.电机检查孔盖严密,锁闭作用良好,上通风网无破损。

2.电机内部清洁无异物,轴承油封严密无甩油。

3.换向器表面无拉伤、灼痕,片间无毛刺和积尘,端头无环火痕迹。

4.刷架圈定位卡子位置正确,弹簧无折损。

5.刷架圈调整螺母无松动。

6.刷辫螺栓无松动,刷辫无破损。

7.刷握无松动,弹簧及压指无折损,压指作用良好。

8.电刷无卡滞破损,磨耗不超限,与换向器接触面不小于85%,同一副电刷两片长度差不大于0.5mm,同一刷盒内电刷长度差不大于5mm。

9.绝缘瓷瓶清洁无裂损,接线端子无松动,各绕组无烧损击穿。

99.

手制动机传动装置

各传动杆件无变形,穿销、开口销齐全完好,油润良好。

100.

第二牵引电机悬挂装置

参照第一电机悬挂装置

101.

第二动轮制动机

参照第一动轮制动机

102.

第二电机内部

参照第一电机内部

103.

第二齿轮箱(左右)

参照第一齿轮箱

104.

第二抱轴承

参照第一抱轴承

105.

第二动轮

参照第一动轮

106.

第一转向架后端梁

1.端梁各部无变形裂纹。

2.各风管卡子牢固,接头无松漏,软管无破损。

107.

第二砂箱(左右)

参照第一砂箱

108.

Ⅰ端制动机风机通风网

通风网无异物,无破损。

109.

主变压器下部

1.放油阀、取样阀无松漏。

2.变压器体无碰伤,各部无开焊漏油。

110.

总风缸91、92

1.安装带紧固无开焊窜位,各螺栓无松动。

2.各塞门位置正确。

111.

第二转向架三、四轮对各部位

同第一转向架各检查顺序内容及要求。

B节车底部

112.

后车钩至排障器各部

参照A节机车车底各部位检查顺序内容及要求。

四、机车中部检查作业程序

顺序

步骤

检查部位

检查内容及要求

A

1

司机室左侧

1.车门锁闭作用良好。

侧窗玻璃完整清洁,作用良好。

2.座椅完整无破损、转动升降灵活。

电风扇作用良好。

3.前窗玻璃、刮雨器、遮阳帘安装良好,玻璃完整清洁,刮雨器压油堵及柄把齐全,风管接头无松漏,手动作用灵活,窗加热接线无松脱。

4.速度表、各风压表外观完整,指示正确,检定不过期。

检查按钮、空电联合按钮完好。

风笛阀作用良好。

5.记点灯完好,开关作用良好。

6.各电流表、电压表完好,指示正确,检定不过期。

7.电源钥匙开关570QS,插孔位置正确。

8.各扳钮位置正确无损坏,作用良好。

9.司机控制器位置均在“0”位,各插座完好无松脱。

10.电空控制器、空气制动阀位置正确,转换扳键在“电空位”。

各管路塞门位置正确,插座完好无松脱。

风笛电空阀(17YV),撒砂电空阀(241YV)安装牢固,接线无松脱,调压阀(53)、油水分离器完好,牢固无漏风。

11.脚踏风笛、脚踏撒砂阀作用良好,脚炉罩完整良好。

12.故障显示屏面板完整,无破损。

重联及劈相机自起开关作用良好,位置正确。

13.轴温报警装置显示器显示正确。

14.机车运行监控装置显示器显示正确。

2

司机室中部

1.三项设备安装牢固,外观完整,接线无松脱,前照灯各孔盖严密。

2.司机室照明灯良好。

3.电炉完整作用良好,插座完好,无放电烧损。

3

司机室右侧

1.前窗玻璃、刮雨器、遮阳帘、电风扇、侧窗座椅同左侧。

2.风笛阀作用良好。

3.脚炉罩良好。

4

司机室后部

1.各工具柜门锁闭良好。

2.空调机作用良好。

空调机稳压电源接线良好无松脱,指示灯完好。

(大连厂制造)

3.手制动机转动灵活,无异状。

4.紧急放风阀位置正确,无泄漏。

5.自停控制盒,接线良好无松脱。

6.端子板柜门完整锁闭良好。

7.走廊门锁闭作用良好,玻璃完整,密封状态良好。

8.车顶绝缘检测装置固定良好,显示正确。

A

5

灭火器、空调机主机及主断控制器

灭火器安放牢固,铅封无破损,检验不过期(一年)。

空调机主机(株洲厂)作用良好。

空调机稳压电源接线良好无松脱,指示灯完好。

主断控制器安装牢固,接线无松动。

6

Ⅰ端子柜

各外接插座安装牢固,接触良好,固定螺丝紧固,接线无破损。

7

高压隔离网

无变形破损。

8

吸顶灯及通风网

1.灯罩安装良好,接线无松动。

2.通风网无破损。

9

第一牵引风机组

1.门联锁杆完整无变形,门完好,网无破损。

2.风筒无损坏,卡子齐全,作用良好。

3.电机安装螺栓牢固。

4.电机接线盒牢固,接线无松脱,轴承注油堵齐全无损坏。

10

Ⅰ低压柜上部(Ⅰ走廊上部)

1.升弓电空阀(1YV)安装牢固,接线无松脱。

2.压力继电器(515KF)安装牢固,接线无松脱。

3.各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