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534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8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4页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docx

电子版地理学教材word版可编辑

绪论

一、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科

(一)地理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科学。

地理学的“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

地理学的“三层次”——统一、综合、部门

地理学的“三重性”——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三)自然地理学的分科

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三、自然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地理坐标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 宇宙和天体

1.宇宙和天体

   宇宙 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

   天体 根据天体各自的特点可将其归纳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度量天体距离的单位。

2.宇宙中的天体系统及其层次

   天体始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次。

   星系以上的四级天体系统。

   河外星系:

目前已经观测到,在银河系以外,和银河系同一级别的恒星系统约达10亿个。

因为它们都处于银河系以外所以统称为河外星系或河外星云。

   银河系:

银河系是比太阳系更高层次的庞大的天体系统。

其中恒星是最主要的成员,数目在1500亿颗以上。

除了恒星之外,还有各种类型的星云以及星际气体与尘埃。

   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

   地月系: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月球有规律地绕地球运行,构成地月系。

二、太阳和太阳系

1.太阳系的范围和主要成员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

   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从日地关系的角度看,太阳又是一颗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恒星。

   太阳的大小、质量、温度等物理性质。

3.太阳系的九大行星

1) 九大行星的分类

   以地球为界,分为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

   以小行星带为界,分为内行星和外行星;

   根据物理性质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

2) 九大行星的绕日公转运动

   行星绕日公转的几个共同特征: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开普勒三大运动定律。

4.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

   彗星、小行星

三、地月系

   月球概况 月球的大小、质量,月地距离 

   月球外部没有大气层,这一特点造成了

(1)月空永远黑暗;

(2)月面温度变化幅度大;(3)缺乏大气层保护的情况下月面经常遭受陨石撞击。

   月球表面没有水,没有生物,也不可能形成土壤。

   月球运动 

(1)月球的同步自转;

(2)月球的绕地公转

   月相变化的周期及规律 朔望月、月相变化及月球的出没规律

   日食和月食 日食和月食现象、日食和月食的种类、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条件、日食和月食过程。

四、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大地测量中的所谓地球形状,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地球形状的三种(不同精度)描述:

   正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

与地球体积相同的正球体半径,6371km;

   地球椭球体--地球的半长轴(赤道半径,6378.140km)、半短轴(极半径,6356.755km)、扁率(1/298.275);

   不规则的扁球体--"梨形体"

2.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的纬向地带性分布。

二、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1.地球的大小

半径、体积、质量

2.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拥有海洋和河湖,拥有生命……。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自转的规律

   1) 地球自转的方向

   2)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太阳日(视太阳日或真太阳日)、平太阳日

   3)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

除两极外,到处都是每日360?

,每小时15?

   线速度:

赤道处最大,南、北纬60?

处减少一半,到两极则为零。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更替,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而南半球左偏),并使地球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而且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差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潮汐作用,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密切相关。

   1) 昼夜更替;

   2) 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

   3) 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4) 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二、地球的公转

1.公转的周期

   1) 地球公转的方向

   2) 公转的轨道

   3) 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回归年

   4) 公转的速度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时,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轨道面(黄赤交角),这影响着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

   1)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地球上四季的更替。

   2)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3) 五带的划分与黄赤交角。

 

第四节地理坐标

一、 纬线与纬度

   地轴:

地球南北极的连线是地球自转的轴线,即地轴。

   地心:

地轴的中心称地心。

   赤道:

通过地心并和地轴垂直的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

赤道将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

   纬线:

所有和地轴垂直的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

所有的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赤道是最大的纬圈,由此向两极纬圈半径有规律地减小。

   纬度:

一地的纬度就是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二、经线与经度

   经线:

所有通过地轴的面与地表相交而成的圆,就是经线圈。

每个经线圈都包含两条相差181度的经线。

所有的经线都在两极交会。

   本初经线或本初子午线的定义。

   经度:

某一地点的经度就是该地所在的经线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

第五节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 地球的圈层分化

   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过程密切相关。

   原始地球的铁元素因为温度超过了它的熔点而以液态出现。

液态铁由于密度大而流入地心,首先形成地核。

重物质向地心集中的同时发生压缩,压缩功转变为能量又使地球局部增温和熔化。

而物质的对流还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

最后,地球内部就分化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

   在上述分化过程中,地球内部的气体经过"脱气"形成了大气圈。

   地球上的水主要是从大气中分化出来的。

   后来,原始生物出现了。

他们逐渐扩展到海洋、陆地和低层大气中,形成了生物圈。

二、地球的内部构造

1.地壳

   地壳crust由富含SI、AL、Mg的硅酸盐类岩石组成

   厚度不一,大陆33km,最厚70km;大洋6km,最薄5km

   双层结构,康拉德面将地壳分为花岗岩层和玄武岩层

   大陆型地壳古老、变形;大洋型地壳年轻、未变形。

2.地幔

   地幔(mantle)以雷波第面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厚2900km,上地幔由Fe、Mg含量很高的橄榄岩组成,50-250km处有古登堡低速层,其上为一个刚性的固体圈层,称为岩石圈。

下地幔为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层。

3.地核

   地核(core)的外核S波不能通过,为液态的Fe、Ni厚1742km,过渡层已测得速度不大的S波,液态向固态过渡,厚515km;内核是固态的Fe、Ni,厚1216km。

三、地球的外部构造

1.大气圈

   大气圈的组成。

地球大气圈组成和密度的优越性。

2.水圈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物质。

   水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水分和能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地带和自然景观类型。

3.生物圈

   在地理环境中,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岩石圈表层。

第六节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一、海陆分布

二、海陆起伏曲线

三、岛屿

四、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地球表面是太阳辐射和太阳能转化的主要场所。

2.地球表面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两相或三相界面。

3.地球表面具有独特的物质现象,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以及各种地貌形态。

4.地球表层具有复杂的、高速度和高强度的物质、能量交换、转化和循环过程。

5.地球表层存在着复杂的强烈的内部分异过程。

6.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第二章地壳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第二节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

第四节火山与地震

第五节地壳的演变

第一节地壳的组成物质

一、化学成分与矿物

(一)化学成分

108种已知化学元素中,自然界存在92种,并有300余种同位素。

1924年克拉克据来自世界各地的5195个岩石样。

首次测定了16km厚度内地壳中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重量百分比(即元素丰度)所获数值后来被命名为克拉克值。

(二)矿物

1.概念:

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气态:

天燃气

液态:

石油,汞

固态:

大部分

2.矿物的形成方式:

(1).气体升华。

(2).液体或熔融体结晶。

(3).胶体凝固。

(4).固体再结晶。

3.矿物的形态

3.1矿物的单体形态

分为三种类型:

一向延伸型、二向延展型、三向等长延伸型。

3.2矿物的集合体形态

a)粒状

b)片状、鳞片状、针状、纤维状、放射状

c)致密块状

d)晶簇

e)杏仁体和晶腺

f)结核和鲕状体

g)钟乳状、葡萄状、乳房状

h)土状体

i)被膜

4.光学性质

4.1.颜色

矿物吸引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色光后(黄,绿,红)所表现出来的互补色;对各种色光吸收均匀,即黑色或灰色;基本上都不吸收即白色。

矿物的颜色是由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决定的,固定不变的,是重要鉴定标志。

但是,外来原因可使颜色不固定。

4.2条痕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它对于基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

如赤铁矿有赤红、铁黑或钢灰者,但其条痕则总为樱红色。

比较稳定。

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近白色,无鉴定意义。

4.3光泽

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根据反射能力强弱分:

(1)金属光泽

(2)半金属光泽

(3)非金属光泽,又可分为:

金刚光泽、玻璃光泽、脂肪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土状光泽

4.4透明度

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指显微镜下,薄片(3微米厚)的透光性。

一般地,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矿物,金属矿物不透明矿物,有些金属矿物为半透明矿物。

5.矿物的力学性质:

5.1硬度(相对硬度)

5.2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

(1)最完全解理

(2)完全解理

(3)中等解理

(4)不完全解理

(5)极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5.3断口

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的断开面叫做断口。

断口出现的程度是跟解理的完善程度互为消长的。

根据断口的形状,可以分为贝壳状断口、锯齿状断口、参差状断口、平坦状断口等。

5.4弹性和挠性

矿物受力变形、作用力失去后又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矿物受力变形、作用力失去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挠性。

5.5脆性和延展性

矿物受力极易破碎,不能弯曲,称为脆性。

矿物受力发生塑性变形,这种性质称为延展性。

(三)主要造岩矿物与常见矿物

主要造岩矿物:

包括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二、岩浆岩

岩石是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集合而成的地质体。

其中由可供开采的有用矿物组成的集合体称为矿石。

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颗粒间相互关系的特征,称为岩石的结构。

岩石中矿物的组合形状、大小和空间上相互关系和配合方式,称为岩石的构造。

结构和构造是识别岩石的重要特征之一。

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下结晶或喷出地表凝固而成的岩石。

当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中时,称为岩浆侵入活动;由此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当岩浆喷出地面时,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称为火山岩或喷出岩。

岩浆的活动和冷凝的整个过程统称为岩浆作用。

(一)岩浆岩的矿物组成

岩浆岩按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超基性岩

2)基性岩

3)中性岩

4)酸性岩

(二)岩浆岩的产状、结构与构造

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体在地壳中有一定的产状,即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和与围岩接触的关系,以及形成时的深度和构造等地质环境。

根据岩体在地壳中形成的深度和方式,可分为喷出岩体和侵入岩体,后者又可再分为深成岩体和浅成岩体。

按岩体的形状及其与上覆岩层的关系,可分为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

岩浆岩常见的结构有:

1)玻璃质结构、2)隐晶质结构、3)显晶质结构,又可分为:

粗粒、中粒、细粒和伟晶等结构。

4)斑状结构,又称不等粒结构。

岩浆岩常见的构造有:

1)块状构造、2)斑杂构造、3)流纹构造、4)气孔构造、5)杏仁状构造

(三)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根据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可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等四类;根据其结构与构造和产状的特征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包括脉岩)、喷出岩等三种。

将这两者组合起来便可得出岩浆岩的分类简表。

 

四、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经固结而成的岩石。

其形成的大致过程:

原来的沉积物不断被新的沉积物覆盖而加厚时,它便与上层的水体隔离,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使有机质腐烂分解,并产生各种还原性气体;使碳酸基矿物溶解为重碳酸盐;使某些金属元素的高价氧化物还原为低价的硫化物;同时使软泥中水的矿化度增加,介质亦由酸性的氧化环境变为碱性的还原环境。

因此,沉积物发生重新组合及形成新的次生矿物,胶体亦经脱水陈化为固体,碎屑物也经压缩、胶结等作用,固结成为岩石。

在埋藏很深的条件下,由于温度和压力的提高以及受深层水分的影响,也可产生压溶、交代和重结晶等作用,使沉积岩体进一步压固和使晶粒变粗。

沉积物的来源是先成岩石在地表风化的产物、火山喷发的沉降物以及生物成因的各种有机物、少数来自宇宙的降落物。

按沉积物的成因和性质可分以下各类:

1.机械(碎屑)沉积物

2.化学沉积物

3.有机沉积物

(一)沉积岩的基本特征

沉积岩的物质组成与岩浆岩最不相同之处是富含次生矿物和有机物质以及存在化石。

沉积岩的产状以呈层状产出为其最突出的特点。

沉积岩具有多种构造,其中最突出的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层理通常可分为:

1)水平层理、2)波状层理、3)交错层理。

层面构造系指上、下层面中留下的与岩石成因有联系的各种印模和痕迹。

沉积岩主要的结构类型有:

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

(二)沉积岩的主要类型

在三大岩类中,沉积岩在地表分布的面积最广(约占70%)。

沉积岩按其成因、物质组成和结构等特征,可分为以下各类:

1.碎屑岩类

按成因可分为火山碎屑岩和正常碎屑岩两种。

2.粘土岩类

3.生物化学岩类

 

五、变质岩

(一)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使其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控制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力和溶媒。

(三)变质作用的类型和常见的变质岩

根据变质作用的性质、范围和主导因素,可分为以下变质作用类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变质岩。

1.动力(碎裂)变质作用,常见的变质岩有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千糜岩等。

2.接触(热力)变质作用,常见的变质岩有板岩、角岩、大理岩、石英岩等。

3.交代(热液)变质作用:

矽卡岩。

4.区域(动力)变质作用,常见的岩石类型有:

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

5.混合岩化作用或超变质作用,混合花岗岩。

 

第二节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

一、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

(一)构造运动的一般特点

构造运动主要是指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

它使地壳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各种形迹的地质构造,并促使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

1.地壳运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2.地壳运动具有方向性

3.地壳运动具有非均速性

4.地壳运动具有不同的幅度和规模

(二)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

1.水平运动

2.垂直运动

二、构造运动与岩相、建造和地层接触关系

构造运动痕迹大量地表现在地层的岩性、岩相、厚度和接触关系,以及各种构造形迹上。

沉积岩的组分、结构、构造和所含化石等特点,最能综合地反映它们当时形成的条件和环境(即岩相、古地理情况),也能说明地壳运动的许多特点。

沉积厚度通常也可反映地壳升降运动的幅度。

(一)岩相

一般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三大类

(二)沉积建造

彼此有共生关系的岩石或岩相的自然组合,或者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组合。

每个建造相当于大地构造旋回的一定阶段。

基本的建造类型有:

1)地槽型建造

2)地台型建造

3)过渡型建造

(三)地层的接触关系

常见的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类。

1)整合

2)假整合(平行不整合)

3)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三、地质构造

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体,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结果,称为构造形迹或地质构造。

地应力作用的方式和结果有三类:

1)压应力使岩石发生挤压作用,形成压性构造;2)张应力使岩石发生拉伸作用,形成张性构造;3)扭应力使岩石发生扭曲作用,形成扭性构造。

构造变动在层状岩石中表现最为明显,基本的构造类型有:

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

(一)水平构造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它在地壳垂直运动影响下未经褶皱变动而仍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的产状者,称为水平构造。

(二)倾斜构造

倾斜构造是指岩层经构造变动后岩层层面与水平面间具有一定的夹角。

(三)褶皱构造

岩层在侧方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弯曲叫褶曲。

褶曲仅指岩层的单个弯曲,而岩层的连续弯曲则称为褶皱。

褶曲的形态可用褶曲要素来表示。

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种:

背斜和向斜。

按褶曲的轴面产状可分为:

直立褶曲、斜歪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翻卷褶曲)

(四)断裂构造

岩石受应力作用而发生变形,当应力超过一定强度时,岩石便发生破裂,甚至沿破裂面发生错动,使岩层的连续性完整性受到破坏者,称为断裂构造。

按断裂的规模和破裂程度,可分为劈理、节理、断层等基本类型。

节理是指岩石破裂后无显著位移的裂隙。

山丘上常见的破裂石块、石缝、“一线天”等都与节理构造有关。

断层是指岩层或岩体沿断裂面发生较大位移的构造。

断层的要素有:

断层面、断层线、断盘和断距等。

按断层两盘相对移动的关系,断层类型可分为:

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直立断层和捩转断层等。

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

 

关于全球性地壳运动的原因、规律和表现形式的研究,是大地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说

本世纪初,德国的魏格纳(A.Wegener)根据被大洋隔开的两边陆地的轮廓、地层、构造、古生物、古气候和冰川等各种现象和特点的相似性、相关性和连续性,提出了轰动一时的大陆漂移说。

他认为,在中生代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即泛大陆),海洋也只有一个泛大洋。

后来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被分离。

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于水面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上漂移,逐渐形成了现有的海陆分布轮廓。

迪茨(R.S.Dietz)和侯尔登(J.C.Holden)根据古地磁极的移动轨迹资料编绘出一套新的大陆漂移图。

布拉德(E.C.Bullard)等人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大西洋两侧陆块的拼接。

后来也发现南半球各大陆也能很好地吻合。

(二)海底扩张说

在六十年代初,赫斯(H.Hess)和迪茨在大陆漂移说和地幔对流说的基础上,根据洋底的新资料提出了有名的海底扩张说。

该学说认为,大洋中脊和裂谷体系正是地幔物质上升的涌出口,涌出的岩浆冷凝成新的洋底,由于不断涌出和冷凝,结果便导致洋底向两侧不断扩张。

(三)板块构造说

六十年代后期,有一批学者在新资料新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简称板块构造说)。

它把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山脉的形成等许多地质现象,纳入一个比较符合逻辑的理论体系之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来解释全球性的构造运动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它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板块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的,而是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如大洋中脊和裂谷、海沟、转换断层等分割成相互独立的构造单元。

这些构造单元或岩石圈的块体,称为板块。

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区域,各板块之间的接合处则是相对活动的地带。

目前认为,对全球构造的基本格局起控制作用的有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大洋洲(或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这个划分方案是由勒皮松(X.Lepichon)等人提出的(1968)。

当然,除六大板块外还可划分出许多较小的板块。

板块构造的内容和特点主要表现在其边界上。

已知的板块构造边界有三种类型:

1.扩张(或增生)型边界

2.俯冲(或汇聚)型边界

又可分为两种:

1)岛弧海沟型边界,2)地缝合线型边界。

3.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

另外,在三个板块相邻接的地点,称为板块的三联接合点。

 

二、地槽-地台说和地洼说

它的基本的论点是:

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所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所谓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或次要的。

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

物质上升造成隆起,而下降则造成凹陷。

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并认为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

槽台学说具有一定局限性。

陈国达(1956)认为,地壳构造除地槽与地台外,还存在一个新的构造单元--地洼区(原称活化区)。

这观点现已发展为一个新的分支--地洼学说。

地洼说认为,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活动区和稳定区可以相互转化,不仅地槽区可以转化为地台区,地台区也可以转化为地洼区,这种转化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的向前发展。

地洼本身也不是地壳发展的最后形式和阶段,更可能转化为别的更新的构造单元。

当然,地壳发展是不均衡的,各地区、各阶段的情况是有差别的。

地洼说的出现使传统的大地构造理论增加了新的内容。

 

三、地质力学学说

地质学家李四光从地质力学的观点研究了地壳运动和大地构造的问题,建立了一个新学派。

他认为,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不是乱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