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案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6657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教学反思案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案例.docx

《教学反思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案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反思案例.docx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案例一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比较好,但极少数同学还是比较差。

对于灵活性较强的问题,解题能力较差,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原理分析:

1学生原有基础较差,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

2、本人对两个班级的定位太高,在教学上有些好高骛远,对于基础较差同学的学习效果不是太重视,学生们接受地有点囫囵吞枣。

整改:

1注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教深教透。

2多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注意关注基础较差的同学,注重他们的听课效果。

3注重较好同学的能力培养。

教学反思案例二

通过两个多月的初三政治课教学,结合本学次期中考试成绩,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反思如下:

一.优点

1.能认真钻研教材,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

从本卷可看到,学生选择题正确率越来越高,很多题目都是要求识记的内容,如“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等类似的选择题,学生能够全部做对。

2.能注重对学生答题方法的训练。

如本卷中“国家统一和青少年成长的关系”,学生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深刻分析其联系,并外延到青少年应该怎样为国家统一做贡献。

二.缺点

1.没有注重教会学生对基础知识应该如何灵活运用

例如,选择题第3题,绝大多数学生知道“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铁制农具是封建社会出现的”,可换成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发生的现象”,很多同学都不知道选择“铁制工具的广泛应用”。

2.没有理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使学生在选择时迷失了方向。

如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还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3.没有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演绎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答对某人的言行有何感慨时,不知如何下手,没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方面进行答题。

再如“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谁也抵挡不了的”,学生也没有从“历史”“现实”“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等角度进行推理。

4.没有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导致所问非所答,如“曲线说明了什么”答成了“为什么”,再如“脱贫致富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没有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

三、措施

1.训练学生如何审题,把所有容易出现的题目都罗列出来,让他们多思考。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演绎的能力

列出所有的题型,教会他们如何拓展、延伸、使答案既不偏题,又能答到知识点上。

3.理出容易混淆的概念,反复辨别

4.抓住基础知识不动摇,使他们在中考之前基础扎实,思维清晰,遇到各种题型不慌不乱,争取最佳状态,最优成绩。

教学反思案例三

试卷分析:

这份试卷对基础考查较多,涉及到教学各个方面,难度不大,但紧扣课本,从反馈看,学生掌握情况各不相同,这一部分很好地反映了学生的基本功状况,便于以后教学的针对性。

在阅读方面,学生理解上没有大的困难,但做题时方法需要指导,特别是扣准中心把握主旨一类题。

教学反思

1.由于刚接收这两个班级,在师生磨合上需要些时间,初一至初二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一个转变,因此教师开始把重点放在创建师生配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上,在经过两个月后已初见成效,师生间沟通也呈良好状态。

2.两个班学生基础都较薄弱,平时不太注意书本,很多人没有养成复习的好习惯,且对基础的字词,课文的默写较轻视,这在平时的听写、测试中有明显表现,针对这一状况,教师格外注重默写等基本功,但目前为止,成效不十分理想,必须继续强化。

3.要重视笔记,由于是实验班,课堂效率还是较高的,但学生不太重视笔记,或是只抄板书,或是记录零散,回家后更不复习,以至讲过的内容无法掌握,以后需对记好课堂笔记做适当指导,并不定期检查记录及掌握情况。

4.加强阅读训练,拓展学生思维,充分利用学生现有资源,以课内集体精讲,课外自主练习结合的方式,完成一批优秀阅读的训练,题在精,不贵多,但矛盾是学生课外没时间做语文题。

5.强化作文训练,把这作为以后教学的一个重点,上半学期由于几次征文活动,正常的作文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讲评的机会较少,但通过考前个别指导看,还是很有帮助的。

6.要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可以使有些工作落到实处。

作为中途接班的教师,也格外需要家长的配合。

首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这个信息渠获取资料、运用资料,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时代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冲击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要创新,首先要紧随时代步伐。

在学习课文时,学生不仅渴望了解作者,更想身临其境去看一看那榕树、那鸟。

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课堂教学插上了翅膀,学生的实践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得以不断激发。

其次,课文课程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及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佳作。

课文描写了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榕枝繁叶茂,众写欢乐歌唱。

作者巴金以朴实优美的语言赞颂了这自然景观。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情感交流和碰撞的过程。

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语文课上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课文本身就有语言形式上的美,并从中可以展开想象,感悟作者美好的感情,并结合生活实践受到没的感染,培养了审美的情趣。

这节课中学生感受到了动物间以及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统一的美,感受了巴金饱满的情感,培养了发现美、感受美的乐趣。

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

教学中将学生引入了物我同一的境界。

我既是树,你既是鸟,树鸟相互欣赏,形成整体。

最后,在课堂中倡导学生充分朗读,自主体会,独立创作,力求体现主动参与,合作互动的教学境界。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但由于教学时间调空不当,致使学生在读文时读得不够充分,后面的自主感悟、换位整合没有充分展开,使学生未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今后,我应倍加努力钻研、探索、提高自身素养。

《梅花魂》教学反思

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

课文主要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课文通过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为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的哭;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这五件事,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一、创设情境。

  

教学开始,我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花,由花引到对梅花的了解。

自然而然地导课。

在体会梅花精神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中华民族那些有节气的民族英雄。

通过交流,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深化了对梅花魂的理解。

让学生漫步在文化的长廊里,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意蕴里。

文中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学生透过字里行间,受到一次独特的人文关怀。

这种人文关怀,将成为孩子们一次独特的生命体验、一次高尚的精神洗礼、一次深刻的情感升华。

  

二、尊重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阅读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读懂文本、获取书面知识,更要尊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感悟,与作者情感共鸣。

由此,我深入文本,努力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我感悟。

最后我认为“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想想为什让你感动?

”这一发散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积极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阅读中将自己的感情情通过文中的语言表达出来。

尤其在讲到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时候,教学达到了高潮,孩子们想到了精忠报国的岳飞,想到了留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的文天祥,想到了不辱使命的苏武,不顾威胁利诱,冲破阻挠回到祖怀抱的钱学森,想到了王二小,江姐……望着他们一张张激动的小脸,我感受到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梅花魂就是民族魂,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啊。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学生独特情感,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学生如何设计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力图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原创]教学反思案例

《草原》教学反思谢亚玲教学《草原》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被课文中所表现的蒙汉情深所感动,更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我觉得本节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索,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一、课堂的描述。

(一)知能迁移、引文入境。

课前,我让学生欣赏歌曲《天堂》,在悠扬的乐趣中,学生的脑海中展现草原的美景。

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再现草原迷人的风景画,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积累的优美词句。

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自主读议、质疑交流。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提问的情境,以“猜猜老师要提什么问题”为平台,促使学生自主读文,边读边想,主动发现问题。

我觉得学生提出的问题含金量很高,并掌握了基本的提问方法,学生在自主提问、互助解答的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用动情的导语抛出牵引全文的问题:

“……你们体会到了蒙汗民族间那浓浓的深情了吗?

把你们动情之处读一读、划一划、议一议。

”在自学交流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读中自悟、悟中体情。

《课程标准》指出:

“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对于这篇体现“景美、人情美”的文章,在“语中悟情”尤为重要。

所以在教学中我以“情”为主线,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唱一唱等学生喜欢的方式,充分地进行富有个性的语言实践与体验。

再通过小组读、表演读、推荐读、比赛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充分感悟课文内容,体味到了动情之处,并深深地感受到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浓浓深情,特别是情到深处时,学生吹奏长笛曲,我跳起了蒙古舞蹈,这时学生配唱,有的学生还不自主地与我共舞,更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在课堂中,我创设了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在朗读中增强了学生的感悟力,真正体现了“读中自悟,悟中体情”。

(四)拓展升华。

在感受到了“景美、人美、情更美”之后,我给学生创设了空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像,说说现在的草原什么样?

学生从景色、风俗、旅游业、划区域放牧等各个方面谈了草原的变化,想象合理,并且有喜有忧,学生思维求异创新,富有个性。

二、引发的思考。

如何做好课堂评价?

三、问题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是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也不乏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

起到了点拨学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如:

“你能抓住课文内容提问,很好!

”“你能把其他学科的知识用在语文课上,看出你很会学习”“你读得真认真”……。

我还真为这些颇有新意的评价语而沾沾自喜,但我细读《课程标准》中“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

”这一句时,我意识到这节课我的评价方式比较单调,生自评、互评的力度不够,更没有生对师的评价,使评价只停留于表面,并没有使课堂活起来,还多次出现“你真棒”这样单调的评价语,这样看来,本课在评价上还真是一大遗憾!

四、对应策略。

如何做好课堂评价?

1、巧用“师评”。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课堂激活,其关键就在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

”课堂上要通过评价激发动机与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滋润情感的幼芽,从中获得认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评价语要有针对性,要有“导向作用。

拓宽思路,使思维具有广阔性;或联系学生的实际,产生亲切感;抑或感情驱动,唤起心灵的共鸣……。

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之产生内发性动机。

教师的评价要本着以下的原则:

(1)及时性。

抓住时机不误“火候“。

(2)激励性。

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自始至终情意浓浓。

(3)趣味性。

兴趣浓,意味深长。

(4)层次性。

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点。

(5)启发性。

点拨、诱导具有启发性。

2、加大“互评”“自评”的力度。

学生互评可以使他们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并能看到他人的闪光点,取长补短。

同时可以增强合作,交流意识,共同促进提高。

而自评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享受成功的体验。

3、活用“师生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生对师的评价方式的运用,不但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还可以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同时学生在评价老师时也是从教师身上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得以发展。

教师要以在课堂上做好评价,就要掌握教材,积累经验,吃透学情,善于处理学生“突发”的问题,知识面要宽,还要全心的爱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能全面地认识、教育、发展三大任务,课堂就能看到最佳效果。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数学

现在很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认为数学特别难学。

我们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主要是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

没有理解掌握好。

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

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

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

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

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

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

“每堆一样多吗?

哪堆多?

哪堆少?

”学生都能正确回答。

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

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

“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

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

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

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

我就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

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3.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

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

如二年级小学生学习“同样多”这个概念也是用学具红花和黄花,学生先摆5朵红花、再摆和红花一样多的5朵黄花,这样就把“同样多”这个数学概念,通过演示(手),思维(脑),形成概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

这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解、学生听效果好,印象深、记忆牢。

  4、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适应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概念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圆周率这个概念比较抽象。

一般教师都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很快就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如何,每个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

教师指出:

“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数学上叫做“圆周率”。

这样,引导学生把大量感性材料,加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非本质东西(如圆的大小,纸板的颜色,测量用的单位等)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论圆的大小,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

形成了概念。

  5、对近似的概念加以对比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有区别。

例如:

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

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

比较,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对进行比较的两个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质特点。

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

这样,学的概念就会更加明确。

  二 有效巩固概念

  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概念,而且还要使学生熟记并灵活地运用概念。

我认为概念的记忆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

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并做归纳整理,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

  1、学过的概念要归纳整理才能系统巩固

  2、学习一个阶段以后,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

如学生学了“比”的全部知识后,我帮助他们归纳整理了什么叫比;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这一系列知识复习清楚之后,才能很好地解决求比例尺三种类型题和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这样做,就构成了一个概念体系,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

概念学得扎扎实实,应用概念才会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概念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势必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如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之后,我就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商店了解几种商品的价钱,写在作业本上,第二天让他们在课上向大家汇报。

通过了解的过程,非常自然地对小数的意义,读、写法得以运用与理解。

又如学了各种平面图形后,我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那些地方有这些平面图形。

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这不仅巩固了所学概念,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综合运用概念,不仅巩固概念,而且检验概念的理解情况。

  在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之后,进一步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概念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思考、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这也是培养检查学生判断能力的一种良好的练习形式。

学习数学仅仅是一个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形成概念之后,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地运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飞跃。

只有学生会运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一、分析基础知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准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即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知道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因数;能够采用枚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通过动手、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从拼摆过程中发现公因数,再通过进一步探究明确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二、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借助直观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而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已知面积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确定怎样使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

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几组数据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右面的这些数据都是左面这些数据的因数。

三是揭示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指出用红笔标出的这些数据是左面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找到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三、把握内涵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的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

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因数的本质属性。

因此在因数的基础上学习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

本节课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也是……”即“公有”。

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找出12和16的因数,然后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揭示出“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

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习过程。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含的一切对象。

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这对加深概念的认识很有好处。

本节课我注意利用反例,来凸现公因数的含义。

在用集合图法来表示12和16的公因数的时候,找到填写错误的学生的例子,提示学生注意:

并集里填写的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而没有交在一起的集合图中,只填写这两个数的都有的因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因数的概念。

四、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的提问有时指向性不是很强,学生不能很快地明白老师的意图,影响了学生的思考,须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两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平方厘米和3平方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

”时,学生有些困难,我应该让学生动手在本上画一画,帮助学生找到,降低难度,这点考虑不周,没有切实联系实际。

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

多阅读、多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在低年级已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四年级继续学习三角形的知识,教材中采用了“活动——体验”的教学策略,即组织学生“做”图形,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主动构建对三角形比较深入的认识。

1、“做”三角形,感受边、角和顶点。

让学生“做”三角形并不难,做的方法也是多样的。

孩子们不仅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等以前做过的方法,还有的同学通过了剪、折、拼……所以,交流的时候要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如用三根小棒、三段细绳、三条线段……才能“做”成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小棒、细绳、线段……必须两两相连,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和三个角。

“做”三角形的目的不在结果,要注重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把精力放在建立边、角和顶点等概念上。

2、围三角形,体会两条边的长度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这是新课程里增加的教学内容,第23页例题教学这个知识。

首先,为学生提供四根长度分别是10cm、6cm、5cm、4cm的小棒,向学生提出问题:

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然后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有时能围成三角形,有时围不成三角形,并直觉感受这是为什么。

最后通过比较每次选用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找到原因、理解规律。

例题的编写特点是不把知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让学生在“做”图形活动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体会规律。

因此,教学这道例题时要注意三点:

第一,课前作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长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

第二,课上要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小棒,充分地围,经历围成和围不成三角形的过程,并给学生提供思考“为什么”的时间。

第三,要引导学生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用小棒围的时候,他们的直觉感受是如果两根较短的小棒的另一端能够碰到一起,就围成了三角形;如果不能碰到一起,就围不成三角形。

这种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