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008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1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解析版含答案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德州市二O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选择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64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县(市、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K-39Mn-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B.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

C.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2.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

4.中国诗词、成语和谚语中有些蕴含着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

是化学变化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物理性质

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氮原子-N2B.钙离子-Ca+2C.氯化铁-FeCl2D.氦气-He

6.碳酸氢铵(NH4HCO3)可用作食品添加剂,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是有机物B.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

5

C.碳酸氢铵由10个原子构成D.碳酸氢铵由四种元素组成

7.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发生装置B.

收集

C.

干燥D.

验满

8.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

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9.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

10.根据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11.下面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B.胃液0.9-1.5C.胆汁7.1-7.3D.胰液7.5-8.0

12.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

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B.碱:

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

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D.合成材料:

羊毛、塑料、合成橡胶

13.两瓶标签损毁的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下列试剂中能够用来区分两种溶液的是.

A.锌粒B.氯化钡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就是溶液

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木炭粉和铁粉

分别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B

鉴别棉线和合成纤维

点燃,闻气味、看灰烬

C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铜

加人足量锌粉

D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16.下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t2℃时,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X

B.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点表示t1℃时X、Y的溶液都、不饱和

D.Y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0分)

1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能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净化水时放入活性炭除去色素、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性。

(3)家庭中常用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去除尿垢(其中含有碳酸钙)。

写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请根据你对“化学”这门科学的认识解答以下问题: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推断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组成。

(2)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而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物质用途主要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氢气填充探空气球②氢氧化钠干燥气体 ③天然气作燃料  ④用铜制作导线

(4)以下符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C+O2=CO2②A1+HCl=AICl3+H2↑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19.含氮元素的物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N2、NH3、HNO3等都是常见

含氮物质,其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氮气具有广泛的用途.如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从微观角度分析:

制取液氮时,在氮气液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分子的大小  ②分子的质量  ③分子间的间隔  ④分子的数目

(3)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氮"指氮元素)。

某些生物(如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就具有固氮作用。

经田间试验测定,一亩大豆可固氮8kg,相当于施用____________kg(保留整数)尿素[化学式为CO(NH2)2]。

(4)下面是在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有关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依据对初中所学四种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概念

理解,结合下列化学方程式,比较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1)一定有变化的是_______(填反应类型.下同);

(2)不一定有变化的是____;(3)一定没有变化的是______。

①CO2+H2O=H2CO3②Cu+2AgNO3=Cu(NO3)2+2Ag

⑤NaOH+HCl=NaCl+H2O⑥

21.将NaOH、NaCl、NH4NO3固体各10g分别放人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

在不同时间测量溶液的温度,绘制成如下图像:

分析图像,回答问题:

(1)在NaOH、NaCl、NH4NO3三种物质中,溶解时出现吸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对NaOH而言,a点右侧曲线表示:

在一定时间段内,溶液温度随时间推移面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请结合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图1是某同学稀释浓硫酸的操作,请指出该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中选用图2装置制取氧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制取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们通过学习知道: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电子,成为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I)“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金属钠排在的前面。

有的同学据此推测:

钠能从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

教师按照下列图示顺序进行演示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①由以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因为反应中没有______色的物质生成,所以金属钠______(填:

"能"或“不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②对实验涉及的物质进行分析:

硫酸钢溶液中溶剂为水.溶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培养中所含元素有:

Na、Cu、H、O、_____(填元素符号)五种元素。

查阅资料得知:

“蓝色絮状难溶物”是一种学过的碱,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有

同学又产生新的疑问:

钠能否与水发生反应?

生成物是什么?

教师为解答学生的疑惑,又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同时记录有关现象:

请结合上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手触摸图3中烧杯外壁,感觉烫手,说明钠与水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

"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从“图3”中可以断定:

液体中出现红色说明反应后液体显_______性,结合液体中所含元素,继而推断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生成。

另外,钠与水反应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

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24.甲醇是一种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的液体,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

已知:

甲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

(2)一个甲醇分子中含氧原子的个数是__________。

25.在进行“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前,化学老师预计本次实验共需要收集45瓶氧气,通过计算得知:

这些氧气的总质量约是16g。

请计算要想制取足够的氧气,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克高锰酸钾?

_________。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德州市二O一九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选择题共36分,非选择题共64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县(市、区)、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K-39Mn-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1-12题每小题2分,13-16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B.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

C.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D.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减少负面作用,符合主题,故A正确;

B、工业废水达标后排放,防治水体污染,符合主题,故B正确;

C、露天焚烧废旧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主题,故C不正确;

D、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主题,故D正确。

故选C。

2.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试管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故A正确;

B、量筒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不能加热,故B不正确;

C、烧杯加热要垫石棉网,故C不正确;

D、集气瓶不能加热,故D不正确。

故选A。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组成的混合物,故A不正确;

B、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但不燃烧,不能做燃料,故B不正确;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故C正确;

D、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的气体,故D不正确。

故选C。

4.中国诗词、成语和谚语中有些蕴含着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具有熔点高的物理性质

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A正确;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C不正确;

D、“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故D不正确。

故选A。

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氮原子-N2B.钙离子-Ca+2C.氯化铁-FeCl2D.氦气-He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原子化学式为

,故A不正确;

B、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则钙离子化学式为

,故B不正确;

C、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铁离子为+3价,则氯化铁化学式为

,故C不正确;

D、氦是稀有气体,则氦气化学式为

,故D正确。

故选D。

6.碳酸氢铵(NH4HCO3)可用作食品添加剂,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氢铵是有机物B.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

5

C.碳酸氢铵由10个原子构成D.碳酸氢铵由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等,化合物里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原子个数与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

【详解】A、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等,碳酸氢铵是碳酸盐,不属于有机物,故A不正确;

B、氮、氢元素质量比为

,故B不正确;

C、1个碳酸氢铵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5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

D、碳酸氢铵由氮元素、氢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四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7.下面是某同学在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发生装置B.

收集

C.

干燥D.

验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

【详解】A、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制取,装置为故也不加热装置,故A不正确;

B、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不正确;

C、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要长管进,短管出,故C不正确;

D、二氧化碳验满方法:

用燃着的木条被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内),如果火焰熄灭,证明已集满,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8.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

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可作散热材料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答案】B

【解析】

【分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详解】A、石墨烯具有超强导热的性能,则可作散热材料,故A正确;

B、石墨烯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

C、常温下石墨烯不和其他物质反应,则化学性质稳定,故C正确;

D、石墨烯超强导电性能,则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故D正确。

故选B。

9.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C.煤燃烧火力发电D.电水壶通电放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详解】A、鞭炮爆炸发声,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A正确;

B、蜡烛燃烧发光,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煤燃烧火力发电,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电水壶通电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D。

10.根据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答案】C

【解析】

【分析】

燃烧条件:

物质是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详解】A、①白磷在空气中,②白磷在水中,则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故A正确;

B、热水通过铜把温度传给了白磷,则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故B正确;

C、烧杯中的热水不但起提高温度的作用,而且还具有隔绝氧气的作用,故C不正确;

D、相同的温度和氧气浓度,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则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灭火原理:

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11.下面是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

A.血浆7.35-7.45B.胃液0.9-1.5C.胆汁7.1-7.3D.胰液7.5-8.0

【答案】B

【解析】

【分析】

pH大于7,显碱性,pH小于7,显酸性,pH等于7,显中性。

【详解】A、血浆pH范围为7.35-7.45,pH大于7,显碱性,故A不正确;

B、胃液pH范围为0.9-1.5,pH小于7,显酸性,故B正确;

C、胆汁pH范围为7.1-7.3,pH大于7,显碱性,故C不正确;

D、胰液pH范围为7.5-8.0,pH大于7,显碱性,故D不正确。

故选B。

12.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

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B.碱:

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

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D.合成材料:

羊毛、塑料、合成橡胶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详解】A、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都是氧化物,故A正确;

B、火碱、熟石灰是碱,纯碱是盐,故B不正确;

C、煤、食盐水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故C不正确;

D、塑料、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羊毛是天然纤维D不正确。

故选A。

13.两瓶标签损毁的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下列试剂中能够用来区分两种溶液的是.

A.锌粒B.氯化钡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锌粒和稀盐酸、稀硫酸都能反应,放出氢气,不能区分,故A不正确;

B、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不反应,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可以区分,故B正确;

C、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区分,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能和稀盐酸、稀硫酸都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区分,故D不正确。

故选B。

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就是溶液

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就是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子是构成物质

微粒,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故A不正确;

B、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故B正确;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C不正确;

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以是混合物,故D不正确。

故选B。

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木炭粉和铁粉

分别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B

鉴别棉线和合成纤维

点燃,闻气味、看灰烬

C

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铜

加人足量锌粉

D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除杂要求:

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的物质不和原物质反应。

【详解】A、鉴别木炭粉和铁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变为浅绿色,木炭粉不和稀硫酸反应,可以鉴别,故A正确;

B、鉴别棉线和合成纤维,棉线吸水性强燃烧时散发刺鼻气味燃烧的灰烬分散颜色发白,合成纤维结实、吸水性弱、燃烧时散发焦肉气味、燃烧的灰烬成团颜色发黑并且未燃烧完全的会变的和硬塑料似的,可以鉴别,故B正确;

C、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铜,加人足量锌粉,锌粉和氯化亚铁、氯化铜均能反应,除杂的时候可能除去氯化亚铁,故C不正确;

D、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氧气不和氢氧化钠反应,可以除去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C。

16.下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低于t2℃时,物质Y的溶解度小于X

B.X、Y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a点表示t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