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226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19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docx

加油加气站安全预评价

编号:

MY-YPAPBG-106026

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分公司

旅游大道加油加气站项目

安全预评价报告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APJ(国)-0095–2005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七日

 

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分公司

旅游大道加油加气站项目

安全预评价报告

 

法人代表:

王运敏

技术负责人:

徐修平

评价项目负责人:

李敏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七日

 

评价人员

姓名

资质证书号

从业登记编号

签字

项目负责人

李敏

0800000000206627

006927

项目组成员

李敏

0800000000206627

006927

李虹

0800000000305675

017596

海冰

0800000000206630

006928

报告编制人

李敏

0800000000206627

006927

报告审核人

张念慈

0800000000206631

006930

过程控制负责人

张先才

0800000000206628

006925

技术负责人

徐修平

0800000000206629

006924

 

目录

第一章概述1

1.1预评价目的1

1.2预评价工作原则1

1.3评价报告编制2

1.4评价依据2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8

2.1建设单位简介8

2.2建设项目概况8

2.3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9

2.4工程总平面及工艺设备布置10

2.5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10

2.6辅助与公用工程13

第三章安全预评价范围和程序15

3.1预评价范围15

3.2预评价的程序和内容15

第四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8

4.1物料的理化性能、包装、储存、运输技术要求18

4.2项目运行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1

4.3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及存在部位24

第五章安全预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25

5.1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25

5.2拟选用的安全预评价方法31

5.3评价单元的确定31

第六章定性、定量评价32

6.1安全检查表法32

6.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43

6.3重大危险源及淘汰、禁止使用工艺、设备的辨识51

6.4事故后果分析52

6.5选址、周边影响、自然条件评价63

第七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67

7.1站址选择方面的安全对策与建议67

7.2总平面布置方面的安全对策与建议67

7.3加气工艺与设施方面的安全对策与建议68

7.4辅助与公用工程方面的安全对策与建议71

7.5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对策与建议74

7.6其它建议78

第八章安全预评价结论79

附件83

 

第一章概述

1.1预评价目的

1、本次预评价的目的在于搞清楚本项目投产运行后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主要条件;

2、对本项目投产后运行过程中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对其控制手段进行分析,同时预测其安全等级;

3、补充提出消除、预防或减弱装置危险性、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等级的对策措施,为项目下一步的安全设计提供依据,以最终实现项目的本质安全化;

4、为本项目装置的生产运行及日常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5、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同时,预评价的结论可为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审批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提供依据。

1.2预评价工作原则

本次预评价将遵循下列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地方与行业现行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预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预评价技术,确保预评价质量。

1.3评价报告编制

本项目预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主要是以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加油加气工艺条件、主要设备等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然后应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作定性或定量分析,确定其危害程度,并依据有关标准评价建设项目能否满足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的要求;提出消减、减弱和预防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措施和建议,最后给出预评价结论。

1.4评价依据

1.4.1法律、法规、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席令第28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60号)

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7、《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12月22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8、《安徽省燃气管理条例》2006年4月21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0、《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发展投资【2003】1346号

11、《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年第1号

1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1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

14、关于颁发《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通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15、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

16、《危险化学品目录》(国家安监局公告2003年第1号)

17、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18、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6】478号)

19、《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11号)

20、《安徽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82号)

21、《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国家建设部、劳动部、公安部令第10号

22、《城市燃气管理办法》国家建设部令第62号

23、《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24、关于颁发《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的通知(原劳动部劳部发[1995]56号)

25、《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原劳动部1996年4月23日发布

1.4.2预评价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定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年版)

《汽车用燃气加气站设计规范》CJJ84-2000

《车用压缩天然气》GB18047-2000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7231-200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SH3063-1999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Q/SY2.1.3-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修订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20660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4064-198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

《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GB3836—2000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1992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1993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GBJ64-1983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199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198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94-1986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

《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85

《安全色》GB2893-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管道干线标记设置技术规定》SY/T6064-1994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细则》GB/T11651-1989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4.3其他

1、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分公司新建马鞍山市旅游大道加油加气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2、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推介手册》

3、马鞍山市规划管理局的《规划设计条件通知单》

4、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2.1建设单位简介

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销售企业,是中国石油在安徽地区的唯一销售代表,担负中国石油在安徽成品油市场的开发与销售任务。

公司自1999年成立十年以来,累计销售成品油750万吨,为安徽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成品油市场供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司总部办公地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机关设12个处室、5个附属机构。

公司下设合肥、芜湖、黄山、蚌埠、宿州、阜阳、安庆、巢湖、滁州、六安、宣城、铜陵12个地市分销公司,拥有油库9座、加油站350余座,员工3700余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销售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销售企业,是中石油安徽销售分公司设立在安徽芜湖、铜陵、马鞍山三地的分支机构,目前机关设营销部、加油站管理部、质量安全环保部、综合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资产部一室五部。

公司现有总资产约1.5亿元,5万立方米油库一座,2万立方米油库一座,加油站近四十座,分布在芜湖、铜陵、马鞍山等广大地区。

2.2建设项目概况

马鞍山市旅游大道加油加气站项目为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分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建项目,位于马鞍山市旅游大道与东部环路交叉口东北角。

本项目加油部分拟设置20m3汽油储罐2台,20m3柴油储罐2台,四枪四油品自吸泵式加油机3台。

加气部分设计规模为15000Nm3/日,拟设置双枪加气机4台,该站属于二级加油加气合建站。

该项目实际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3623.72m2。

站址东北面为马鞍山港华燃气霍里门站,东南面为在建的马鞍山市旅游大道,其它方向均为空地。

2.3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地理位置在东经118°24′~118°41′、北纬31°36′~31°46′之间。

地理位置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本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

本项目所在地的主要气象资料见表2-1《马鞍山市主要气象参数》。

表2-1马鞍山市主要气象参数

项目

单位

参数

年平均气温

15.7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3

最冷月平均气温

2.5

极端最高气温

41.1

极端最低气温

-13.0

年最大降雨量

mm

1522.2

日最大降雨量

mm

254.6

最热月相对湿度

%

80.5

最冷月相对湿度

%

68.0

全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E14SE10

最热月主导风向及频率

E11SE11

年平均风速

m/s

3.3

最大风速

m/s

38.8

基本风压

kPa

0.35

最大积雪深度

m

0.16

基本雪压

kPa

0.4

最大冻土深度

m

0.09

暴雨日数

最多年45,历年平均31.2

海拔高度

m

14.5

地耐力

kPa

250

地震设防烈度

7

2.4工程总平面及工艺设备布置

本项目实际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为3623.72m2,主要建、构筑物有站房(包括营业室、加气办公室、加气配电间、加油办公室、控制间、配电间、餐厅、淋浴间及卫生间)、罩棚、防爆墙和围墙等;主要设备如下:

加油部分:

四枪四油品自吸泵式加油机3台、20m3汽油储罐2台、20m3柴油储罐2台、静电接地报警器1台及TLS-350R液位计1套等

加气部分:

双枪加气机4台、子站撬体1台、卸气系统1套、PLC控制柜1台、燃气报警系统1套及仪表风气源设备1套等。

工程总平面及工艺设备布置见附件一。

2.5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2.5.1工艺流程

(1)加油工艺流程

运油槽车将汽油或柴油运入站内,以密闭卸油方式将油品卸入地下油罐,然后通过自吸泵,加油机给各种车辆加注汽油或柴油。

加油工艺流程见图2-1。

 

图2-1加油工艺流程示意图

本项目拟采用自吸油式加油机,设四枪四油品自吸泵式加油机3台,加油机均设在室外。

油罐拟采用埋地卧式放置,并采用密闭卸油方式。

该工艺为加油站通用工艺,工艺成熟。

(2)加气工艺流程

本项目拟采用液压式天然气汽车加气子站工艺,该工艺是利用特殊性质的液体,以高压(不高于25MPa)直接将液体充入CNG拖车的储气钢瓶中,将钢瓶内的压缩天然气推出,通过站内的加气机把高压天然气充入汽车的储气瓶内,达到给汽车加气的目的。

与传统采用压缩机的子站工艺相比,液压式天然气汽车加气子站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加气能力大,加气能力不低于2000Nm3/h;

(2)耗电功率小,主电机功率为75kW,系统总功率不超过80kW;

(3)系统设备少,主要设备只有液压子站撬体、加气机,且加气机采用单线双枪加气机,减少了连接管道数量,也减少了管道连接点,漏气的可能性低;设备基础少,减少土建投资;

(4)设备整体集成度高,安装方便,设备安装周期短;

(5)系统始终提供较高并且较稳定的压力介质给天然气,且系统工作振动小,而天然气则始终在一个较高的工作压力下单线输出至加气机,提高了加气速度;

(6)系统自动化程度高,除泄漏报警系统需要单独设置外,其它系统控制主要依靠液压子站撬体自带的PLC控制系统来完成,液压子站系统的启动和关闭都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7)系统卸气余压为1.0Mpa,卸气率达到95%。

加气工艺流程示意图见附件二。

2.5.2工艺设备

本项目工艺设备具体见表2-2。

表2-2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主要构成部件

主要技术指标

数量

备注

加油部分

1

加油机

四枪四油品自吸泵

3台

2

汽油储罐

20m3

2台

埋地卧罐

3

柴油储罐

20m3

2台

埋地卧罐

4

液位计

4个探棒

TLS-350R

1套

5

静电接地报警器

1台

加气部分

1

加气机

双枪

4台

2

子站撬体

撬体、液体储罐、增压系统、液体介质、气体缓冲罐

工作能力:

1台

液压泵、主要高压管件为进口欧洲产品

3

卸气系统

液相及气相高压软管、控制器管路、快装接头

工作压力:

20MPa

1套

高压软管及快装接头为进口欧洲产品

4

控制柜

进口PLC、进口软启动器

1台

5

燃气报警系统

检测探头、控制器

符合国家标准

1套

国产

6

仪表风气源设备

活塞式压缩机、深度脱水设备、精密油过滤器

压缩空气供气压力:

0.65-0.8Mpa

功率:

1.5kW

1套

国产

7

车载瓶组拖车

V=18m3

1辆

2.6辅助与公用工程

1、电气

(1)供配电

本项目电源为三级负荷,由地方电网提供,经站内箱式变压器供出一路380/220V电源。

本项目拟设置变压器一座,站房内拟设置配电间和加气配电间各一间。

(2)通信

本项目站房内拟设置语音电话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

2、给排水系统

本项目给水系统仅供生活用水,拟设置水井一座提供生活用水。

建筑用水采用高位水箱供水方式,站区内设水表井负责生活用水计量。

本项目站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方式,污废水排入化粪池,进出口设置排水阴沟,明沟加盖重型水箅子,场地雨水经站区进出口排水沟收集至钢筋混凝土室外水封井。

因项目所在地暂无市政雨、污水管网,本项目目前拟设计雨、污水集中处理,预留接口接以后市政雨、污水管网。

雨、污水排入市政管线前拟设置水封井,水封井深度不小于250mm。

3、消防

本项目站内每两台加油机拟设置4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只,地下储罐附近拟设置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1台,拟设消防沙2m3,消防沙存放于消防沙箱内,并配置灭火毯5块,设在消防器材箱内,建筑物内均拟配置手提干粉灭火器。

4、建、构筑物

本项目的建、构筑物见表2-3。

表2-3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m2)

结构形式

备注

1

站房

228.4

砖混

二层

2

罩棚

672

螺栓球节点网架结构

H型钢,高为7m

3

围墙

135m

砖混

高为2.2m

4

防护隔墙

8.4m

钢筋混凝土

5

铁艺围墙

17m

 

第三章安全预评价范围和程序

3.1预评价范围

本次预评价工作的评价范围包括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分公司马鞍山市旅游大道加油加气站建设工程和有关辅助设施。

3.2预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安全预评价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程序,用安全系统工程和原理方法,联系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建设单位提供评价报告,从而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提供服务。

预评价内容主要包话:

对项目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对危险度进行评价;对应当采取的安全对策提出措施及建议。

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预评价工作的程序如下:

1)准备阶段

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调查和类比工程调研,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建设项目的有关资料。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生产工艺流程或场所的特点,识别和分析其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3)确定安全预评价单元

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的评价单元。

划分评价单元的原则是:

生产工艺功能的特点,生产设施、设备的相对空间位置,危险、有害因素和类别,可能发生的事故的范围等。

4)选择预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选择适用的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

5)定性、定量评价

根据选择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评价,确定事故可能发生的部位、频次、严重程度等级及相关结果,从而为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根据定性、定量的评价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影响的有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措施及建议。

7)预评价结论

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指出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给出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结论。

8)编制预评价报告

安全预评价报告包话以下内容:

预评价依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概况,生产工艺简介,安全预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定性定量评价结果,安全评价结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预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3-1所示。

 

第四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而有害因素则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能造成危险、危害后果,均可归纳为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它们失去控制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泄漏、散发的结果。

故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失控是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些都是危险、有害因素。

本次预评价拟对工程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全面、准确、科学合理的分析,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消除或减弱危险、危害产生的条件,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1物料的理化性能、包装、储存、运输技术要求

本项目中涉及到的物料为汽油、柴油及压缩天然气。

按《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版)分类,汽油、天然气属于危险化学品,危险、有害物质的识别和确认分析结果见表4-1物料的危险类别及其分级表。

表4-1物料的危险类别及其分级表

序号

物质名称

所属类别

危规号

火灾危险

性类别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危险、有害因素

1

汽油

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31001

易燃、易爆、有毒

2

天然气

第2.1类易燃气体

21007

--

易燃、易爆

3

柴油

--

--

--

可燃

依据

《危险化学品目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安全技术说明书

根据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汽油、天然气属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柴油属乙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有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汽油属轻度危害。

4.1.1物料的理化性能指标

本项目涉及到的物料理化性能指标见表4-2。

表4-2物料的理化性能指标

名称

汽油

天然气

柴油

外观及性况

无色或淡黄色,有味,易挥发液体。

无色无臭气体。

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熔点(℃)

〈-60

-182.5

-18

沸点(℃)

40-200

-161.5

282-338

闪点(℃)

-50

-188

38

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