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673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docx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014年春季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

1,各种人文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

其中研究“学习活动中的人”的学科是(教育学)。

2,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语言学、考古学)。

3,人文社会科学在思想建设中发挥作用,主要是依靠何种力量?

(理论)。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定性研究)。

6,教材所介绍的调查方法中,哪一种具体方法是与政治选举的预测一起发展起来的是(抽样调查)。

7,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8,系统论的创始人是(贝塔朗菲)。

9,20世纪西方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主流是(分析哲学)。

10,“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克罗齐)。

1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认识发生和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分析智力的性质及其结构和机能:

他构建的思维心理学是(一种结构主义认知心理学)。

1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马斯洛重点分析健康人的心理,全面探讨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他看来,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这一目标已经潜在美德的实现就是(自我实现)。

13,考古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的优秀学科,从教材所列“人类学分科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它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兼及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

14,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发生了一次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凯恩斯革命)。

15,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着原则区别的西方社会学的开创者是(孔德)。

16,有的学者倡导在科学研究中注入一种人文精神。

这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突出表现?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17,认为天文学诞生于迷信。

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的着名人文主义者是(卢梭)。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观点出于(孔子)。

19.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活动”的主要代表是(杜威)。

20.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着名的观点是(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二、名词解释

21,社会科学

答:

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22,时代主题

答:

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3,人文主义

答:

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

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4,终身教育论

答:

终身教育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

它的主要内容是:

(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2)全域教育:

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民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简单题

25,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机理是什么?

答:

(1)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2)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3)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是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互相交替。

26,20世纪历史学研究模式有哪些变革?

答:

(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

(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

(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

(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27,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呗视为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其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语言是符号系统:

它的各种成分之间存在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关系:

系统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在秩序或内在规律。

(2)区别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的话语。

(3)区别历时态与共时态:

索绪尔侧重强调共时态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语言的结构:

(4)区分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

深层系统是由社会因素构成的,表层系统则是个人的语言表达,语言学影着重研究深层系统。

28.现代西方主流经济思潮是什么?

答:

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各种流派纷繁复杂,但基本上属于两大经济思潮:

一是经济自由主义。

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得手”;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是国家干预主义,它的理由源头是16世纪到17世纪的重商主义,认为流通领域特别是对外贸易乃社会财富的源泉,强调在国家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从20世纪30年代起,发展出了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的国家干预主义,并开始占主导地位。

四、论述题。

29.试述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答:

1,当代人文科学发展的总体文化背景,出现了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2,当代人文科学发展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出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的趋势。

3,在主要思维方式方面,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的趋势。

4,从社会实践功能看,出现了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

5,从具体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现了高技术化的趋势。

2014年秋季学期

一、选择题

1.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17-18世纪)。

3.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4.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正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5.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首创的,对整个心理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6.事实上,各种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只是它们研究人的角度、领域和层次不同,研究“时间中的人”的学科是(历史学)。

7.创立了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夸美妞斯)。

8.(教育经济学)是介于经济学与教育学之间的,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并着重对教育进行经济分析的交叉学科。

9.发动了早期有组织的全球问题研究活动并陆续发表《增长的极限》、《回答未来的挑战—学无止境》等一系列着名的研究报告的学术团体是(罗马俱乐部)

10.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显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的时期是(80年代之后)。

11.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后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经济学)。

12.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萨特)

13.以“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的历史”为理论旗帜,注重对人类生活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跨学科、长时段综合研究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学流派是(法国年鉴学派)

14.语言的转换生成理论的重要价值在于((试图对整个人类语言能力做出解释)

15.西方经济学的奠基者、《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作者亚当·斯密是(英国人)。

16.“知识就是力量”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培根)。

二、名词解释

17.语言与言语言

答:

索绪尔提出区分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语言符号互相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

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7.接受美学

答:

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三、简答题

18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重要进展表现在那些地方?

答:

1.构建开放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充分认识文艺的审美特性:

2.在肯定反映论的前提下,以价值论为补充,以主体论为中心构筑新的理论体系。

3.文艺新学科建设受到重视。

4.文艺学的应用研究不断加强。

19.20世纪下半叶现代心理学的三股新潮是什么?

答:

一是认识理论领域中,认知心理学取得重要进展,二是在人格理论领域中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三是在情绪理论领域中,情绪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假说。

20.现代初等教育为什么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

答:

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质性决定的,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

四.论述题

21,当前世界从小学到大学,普遍推行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尤其最近我国关于高考不再分文理科的热议更加强化了这一思潮。

说说这场改革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关系。

答:

(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

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前进。

有分化才有综合,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

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

“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的呼声日益强烈:

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一文沟通,理一理沟通,文一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

这正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8分)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

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样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

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半个人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从这样的角度,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8分)

(三)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4分)

2015年秋季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2.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3.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浪漫主义)

4.世界范围内发掘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的兴起,主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下哪种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的趋势)

二.名词解释

5,人文社会科学

答:

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体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系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6,全球问题

答: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7,实证主义思潮

答: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

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8,经济自由主义

答:

经济自由主义是与国家干预主义并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大经济思潮之一。

它发端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得手”。

要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最好的经济政策就是给私人经济活动以完全的自由。

二、简答题

9.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要求:

一是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二是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三是日益尖锐的当代全球问题

10.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那些地方?

答:

一对创作主体艺术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二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三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四对文艺与社会一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四、论述题

答:

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涉及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

第一,小学生期待的是关心、爱护和理解。

第二,教师的行为态度,小到课内外射向学生的视线的分配(第一例),大道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第二例),都在小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消极(第一例)或积极(第二例)影响。

第三,家长过度的期望和呵护(第一例),或者是简单粗暴(第二例),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消极影响(第一例总,在过度的呵护下长大的,具有某种优越感的“小太阳”,心理上经不住也许只是短暂的偶然的挫折;第二例中,孩子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笼罩着阴影-可喜的是,这个孩子能尝试与命运抗争)(15分)。

如做进一步思索,在这类案例中,学生,教师,家长的教育心理都有特定的社会心理背景。

为什么说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涉及社会的系统工程呢?

这可以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进行讨论。

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一点心理学,以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给孩子以更多的关心,爱护,理解和疏导,给家长提出必要的有说服力的建议,向社会作积极宣传,实在是十分重要的。

2016春季学期

1.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主要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

2.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列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综合性的主干学科)。

3.美国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于19世纪70年代发表名着(《古代社会》)阐述了人类历史变迁分为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期,被称为早期人类学的进化论学派。

二、名词解释

4.人文科学

答: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4.语言学

答: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解释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三、简答题

7、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学的主要变革有哪些?

答:

一是从古代走向现代:

二是从“异文化”研究到“本文化”研究;三是从半封闭研究到开放性研究;四是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类学影响增大。

8.终身教育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1)全程教育,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程:

(2)全域教育:

即应该将人受教育的场所遍布于全社会:

(3)全民教育,它包括普及初等教育、成人扫盲以及消除男女教育差异,目的是使人受教育的机会平等:

(4)全面教育,强调人的全民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2016秋季学期

1.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2.古希腊的思想家都想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的产生了深刻影响。

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亚里士多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