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7679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docx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一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

(一)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

①旋wō()②hén()迹③一chóu()莫展④纷至tà()来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①处处干躁,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②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俊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

③我看到河对岸或绸密或疏朗的枕河人家,在烟雨中显得空空阔阔,迷迷茫茫。

④生活的锁碎坦白无余地沿街展开,长长的平江路,此时便是一个世俗生活的生动长卷了。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浣溪沙》)

④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______________》)

⑦鸢飞戾天者,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衔远山,吞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范仲淹《岳阳楼记》)

4.阅读名著《格列佛游记》,完成问题。

①语言学校的教授们讨论改进本国语言的计划有哪两个?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说讲述了格列佛冒险的经历,请问他是如何从大人国逃出来的?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吴均在《与朱思元书》中盛赞“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请根据下面的语句,为富春江山水写一则广告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得照抄原文。

(3分)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答】富春山水,天下独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醉翁亭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6.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

(2分)

A.环滁皆山也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C.名之者谁D.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目似瞑,意暇甚(《狼》)

【答】________

7.用自己的话说说“醉翁亭”名字的由来。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语言简洁,却传神地写出了醉翁亭的情状。

请作简要分析。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联系《醉翁亭记》一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0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囚绿记》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1~13题。

①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

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②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

③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

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11.请以选文第①段为例,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常春藤的挚爱之情的。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中划线句子能不能改成“绿色装饰了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了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为什么?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是爱绿的,“囚绿”是因为爱绿,“释绿”也是因为爱绿,同样的“爱绿”,作者的情感有没有什么变化?

说说你的理解。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青铜器

①我国古代青铜器中有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②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商、周两代是青铜器生产的鼎盛时期,此时的作品主要有礼器、兵器、乐器等,都标志着当时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水平。

如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器物极为庞大:

方形,四足,高至1.33米,重达875公斤。

又如湖南醴陵出土的商代铜象尊则表现出构思的精巧。

铜象尊用高举的象尊作为注酒的口,象鼻尖端呈凤头状,凤头上再伏一虎,象的四足敦实厚重,着地有力,栩栩如生。

象尊全身满布花纹,有兽面、夔龙、凤鸟和虎等图案,以繁缛细密的云雷衬托。

至于1978年出土的随州编钟更是规模惊人。

六十五件青铜分三层八组大大小小编排有序地悬于架上,至今仍能演奏出精妙的乐曲。

③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作品从宗庙重器向日常用品转化,甚至出现了供赏玩的“弄器”(玩具),造型和花纹也由深沉凝重转向轻盈精巧。

而到汉代,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漆器和陶瓷器替代,生产数量日减,青铜器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④历史流传下来以及商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达几万件,其中带有铭文的就有四千种以上。

这些铭文为我们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西周初期的大孟鼎,记载了周康王一次就赏给大奴隶主孟一千多个奴隶的史实。

西周晚期的散氏盘,记载了奴隶主之间交换田邑关系的事件。

另外。

商周青铜器铭文,其内容可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其书体(被称为钟鼎文或金文)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⑤青铜器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它和文字、城邦一起,是作为人类文明产生的一个标志的,我们用这三个标志作为文化和文明的分界。

中国有五千年文化,更有三千年文明,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14.选文第②段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作者为此罗列了三个例子,是否显得累赘?

为什么?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与商周两代的青铜器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请作简要说明。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联系全文看,青铜器除了作为区分文化和文明的标志之一外,它的“很高的研究价值”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周庄水韵

赵丽宏

①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②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

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

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

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③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

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

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

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④我曾经三次到周庄,两次是在春天,一次是在冬天;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那一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

那天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

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小河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⑤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然而是在晚上。

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节日。

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

坐船夜游,感觉是进入梦境。

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

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

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

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⑥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

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

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

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

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挨了另一种表情。

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⑦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7.“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句中的“一来一回”能否改成“来来回回”?

为什么?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将第②段中的划线句子改成陈述句,并与原句相比较,说说它们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前两次到周庄留下的深刻印象,请你把它找出来,并说说分别体现了周庄怎样的特点。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第⑥段中的划线句子,似乎与“盛大节日”的气氛不相符,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处古镇周庄,几许水乡情韵,作者却不惜笔墨,记录了自己三次游历的见闻和感受,为什么?

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

(60分)

请以“冬日暖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姓名、所在学校。

初三语文寒假作业

(二)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

①(què)______跃②(juàn)______永③(qiè)______意④慰jiè______

2.下面文段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那些不记其数的蒲公英,既使力气单薄、身材瘦小,也要借着风力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谁都不知道的地方,甚而消声匿迹,也要去闯一闯那未知的世界——或许是峻峭险峰,或许是世外桃园……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只是一个温馨宜人的玻璃暖房,你才会看见成长的世界里有比鲜花更绚丽的……

错别字

改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生亦我所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⑦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

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____________》)

4.语言的实际运用。

(l)春节即将来临,请你描述一下你所度过的春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

要求具体生动,情感真切,不超过60个字。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下面文字所述的现象,说说你的看法。

(2分)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对于我们传统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并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6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推荐阅读。

(4分)

《格列佛游记》写了格列佛在哪几个国家的奇遇?

其中你最喜欢哪个国家?

说说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44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和《明史·宋濂传》节选,完成6-10题。

(12分)

甲文: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文: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①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

“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日: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