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22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docx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

《地球上的红飘带》课堂实录

师:

上课!

生:

老师好。

师:

上节课通过网络我们了解了长征的有关情况,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先请大家做个小测试,看大家对长征了解有多少。

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出示题目)第一题,红军长征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谁知道?

你来说。

生:

1934年开始的。

师:

对不对?

生齐答:

对!

师:

掌声表扬他!

第2题:

红军长征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生:

1936年结束的。

师:

对不对?

生齐答:

对!

师:

看一看,对的。

1936年,掌声表扬他!

第3题是红军长征行程多少?

最后一位男同学请你来。

生:

25000公里。

生:

对不对?

其他同学有意见,你说。

师:

25000公里。

师:

25000公里?

到底是哪一个?

请同学们响亮地回答。

生齐答:

25000里。

师:

因为我们在没有学习这段历史之前就听很多人说过:

二万五千里长征。

所以答案应该是25000里。

最后一道题,争取机会啊。

8月的哪一日被确定为我国的建军节?

师:

(环视课室)这道题大家都胸有成竹了吧?

一起来回答——

生:

8月1日。

师:

对。

从刚才的小测试来看,大家从网上查阅到的真不少。

(出示地图)那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幅图,谁知道这是什么图?

请后面的同学。

生:

长征图。

师:

好象把握不大。

生:

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师:

中国工农红军示意图。

对,路线图。

掌声表扬他。

图上有些红色的箭头。

这些红色的箭头表示什么?

生:

长征路线。

师:

谁长征的路线?

生:

红军长征的路线。

师:

对不对?

生:

对。

师:

那么,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到底经过了哪些山脉、哪些河流?

谁知道?

生:

大渡河。

生:

井冈山。

师:

还有什么地方呢?

这位同学你说。

生:

毛儿盖。

师:

好。

生:

泸定桥。

生:

六盘山。

师:

你说。

生:

过草地。

生:

过雪山。

师:

对,还有——你说。

生:

渡过乌江。

生:

夹金山。

师:

很好。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

其实大家在网络上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

现在请拿到卡片的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看看,红军在长征时翻过了那些山脉,渡过了哪些河流?

好,请出来。

(生到前面来。

师:

请看,红军渡过了——

生:

五岭,蒙山,岷山,金沙江,赤水,大渡河,乌江,泸定桥。

师:

那么先后顺序是怎么样的呢?

考考这些同学,你们合作一下看能不能把红军长征的路线排列出来?

请其他同学打开课本72页,填写好《查查看》。

(生讨论排列顺序及填写《查查看》。

师:

填好了吗?

请一位同学来说说答案。

生:

红军翻过了五岭、蒙山、岷山。

师:

有补充吗?

生:

六盘山、夹金山。

师:

第2题,从地图上看出红军渡过了哪些河流?

这位同学。

生:

赤水、金沙江、大渡河。

师:

好,有补充吗?

生:

还有乌江。

师:

下一道题,有谁查出来了?

生:

有8万6千人。

师:

正确,那么到达陕北后人数有多少呢?

生:

不到三百万人。

师:

这不是矛盾了吗?

前面还没那么多人呢!

坐下,请你。

生:

三到四万人。

师:

你说。

生:

不到三万人。

师:

对了,不到三万人。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死伤也是非常惨重。

好,完成课本练习后,我们看看刚才这些同学填写得是否正确?

我们对照答案看看。

(投影出示答案)

师: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刚才这些同学经过讨论合作之后把正确答案做出来了,做得相当好!

我们用掌声表扬他们。

师:

同学们,中国工农红军从出发到结束,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请大家读一段文字。

(出示投影,生读段落。

师:

刚才大家读的段落里斯诺认为红军的行走速度近乎奇迹。

那么你觉得呢?

生:

我觉得红军战士非常勇敢。

师: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

我从这些数字看出来。

他们有着坚持不懈的精神。

师:

是啊,不仅如此,一路上红军还对抗敌人的围追堵截,十分不容易。

要是大家对这些数字感受还不深的话,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老师有个要求,看的时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看完后用一个字概括你对长征这段历史的看法。

(放映组图。

师:

短片我们就看到这里。

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

难。

他们走的路都……不像现在都是公路了,很陡峭。

生:

苦。

因为在用飞机轰炸时红军死伤惨重。

生:

惨。

因为他们在开始时有八万人,到结束时只有不到三万人。

师:

人数锐减。

生:

险。

因为他们要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下跟敌人激战,每一次都很危险。

生:

久。

因为打了这么多场战役,经过两年多才完成。

师:

是啊,他们经历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

生:

坚。

因为他们成功地越过了五座雪山,走过了漫长的草地,不知经过了多少痛苦,可是他们还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去完成长征。

师:

可见这是一支坚强的的队伍,好,坐下。

师:

还有同学想说吗?

好,刚才几位同学用上不同的字概括这段历史在自己心目中的想法。

同学们,在长征中肯定也发生过许多感人至甚的故事。

在上一节课大家有没有找到一些这样的故事呢?

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互相分享。

(学生小组讨论)

师:

好,现在请一些同学跟大家说说,掌声鼓励一下。

生:

我讲的故事是《一个苹果》。

在长征路上,农民给红军送了一个苹果,他们一直都没舍得吃,那个苹果一直放在那里。

后来,打了一场帐,死伤很多人,军长把苹果分给战士们吃。

他们一口一口地吃,一个一个地传,最后把这个苹果给吃完了。

从这个故事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师:

在这样的战争年代,物质匮乏,可连一个苹果都吃不完,你能体会出什么呢?

生:

看出他们装备很差。

生:

他们不怕困难,一直前进,想到的都是别人。

师:

谢谢这位同学,再请一位讲讲,请你上来。

生:

我讲的故事是〈〈小董过雪山〉〉。

它讲述的是一位红军女战士小董,1935年随着红军长征来到了金沙江,要翻过一座很高很高的雪山。

山上高低不平,雪洞很多,到了山顶,小董感到呼吸困难,身体发软,一阵阵恶心想吐,向导一直鼓舞着小董前进。

在途中,最疼爱小董的炊事员郭大叔不幸去世了,小董非常伤心,她要完成郭大叔的心愿,帮郭大叔完成行军的任务。

就是这样,13岁的红军女战士小董,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随着大部队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大雪山。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师:

谢谢你。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

生:

他们想到的都是别人。

师:

这让我我想起你们在语文课中学到的一篇课文《丰碑》中的——

生:

军需处长。

师:

他们的精神是——

生:

一样的。

师:

好,再请一位同学说说,请你。

生:

我讲的故事是《一袋干粮》。

它讲述的是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了照顾一个伤员,不慎把自己的干粮袋丢失了。

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作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进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当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时,大家才知道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一点给她。

师:

讲得很好啊,刚才三位同学讲到了不同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烽火岁月中千千万万,课文中同样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请大家默读课本中的文章。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师:

请大家停下来。

在长征的过程中,迎接他们的是艰难险阻,但是红军战士怕不怕?

有没有退缩?

毛主席有这样一首诗《七律长征》是这样写的:

(出示投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

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只剩根根铁索,令人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同学们,你能感受到毛主席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是什么精神吗?

生:

红军不怕苦不怕艰难的精神。

生:

奋勇向前的精神。

生:

坚持不懈、不怕牺牲的精神。

生:

永不退缩的精神。

师:

同学们刚才说到的很多,确实是这样,他们有着一种英勇顽强的精神。

那么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呢?

(生不语)

师:

要是没想到,我们来听一位老红军是怎么说的?

(学生看录象)

师:

从这段录象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

不能知难而退,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

师:

那么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呢?

生:

有的。

我在做数学题时不会做,如果仔细想一想查查课本再复习一下就一定能知道怎么算。

师:

这就是一种——

生:

知难而进的精神。

师:

说得好。

还有谁说说?

生:

不要浪费粮食,别人连吃都没得吃,所以我们在家不能浪费粮食。

生:

我们要关心同学,同学有困难要帮助他们,就像红军战士那样,他们也是时刻想着别人。

师:

那么关心同学要有什么表现呢?

生:

同学病了的时候,可以为他们擦药油,递纸巾等,同学家境困难,可以伸出你的援手。

师:

有的同学学习上有困难,我们也要热情帮助他。

师:

你有什么体会吗?

生:

我的体会是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能半途而废。

师:

刚才一些同学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

那么现在不妨把自己的收获或者自己的心得一起来分享。

请同学们从抽屉里拿出卡纸,四个到六个人为一组把你想说的话快速地写下来,完成了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粘贴好。

(生按小组写感受后把卡纸粘贴在展示板上)

师:

这节课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回顾了这段历史。

古人说:

读历史可以让人明鉴。

希望同学们从这节课的学习来指导日后的行动,把事情办得更好!

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