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嘱.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23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叮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叮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叮嘱.docx

《叮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叮嘱.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叮嘱.docx

叮嘱

叮嘱

(一);汉字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请正确接收!

1、我会拼,也会写。

(12分)

lǐmàoyòuzhìwǔrǔɡuījushēnyín

()()()()()

chuānsuō èhào  chuáncānɡjìdiànyǔnnuò

()()()()()

jùjùjùjùjùjùjùjù

()拢()乐部()怕玩()手()依()京()()绝

2、我能分清,还能组词。

(5分)

辩()掏()谣()壁()嚼(jiáo)()

辨()淘()遥()璧()嚼(jué)()

3、我会查。

(2分)

“倭”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1、把词语补写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中。

(6分)

彬彬()()负荆()()任()任()()居()业

娓娓()()废寝()()()()堂堂()()归赵

他长得,待人接物,说话,工作,大家都很喜欢他。

2、上面词语中的和讲的是《将相和》中的两个故事。

(1分)

3、从上面未被选中的两个成语中选择一个造句。

(2分)

1、从本学期你积累的名言(或格言)、对联、歇后语中各选择一句写下来。

(3分)

名言(或格言):

对联:

歇后语:

2、把本册书中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默写在下面。

注意写明作者和朝代。

(5分)

3、按原文填空。

(2分)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

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

()、()、()、()

在名著下面的括号里分别写出著作中的一个人物。

(4分)

2、阅读一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1)这段话选自课文《》。

(1分)

(2)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

(3)这段话中写了()、()、()、()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

()、()。

(3分)

(4)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

(3分)

①②③

(5)这段话运用了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

(2分)

3、阅读二

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日子!

清晨,天空阴沉沉的。

下午2点多钟,谭千秋在教室上课,他正讲得起劲时,房子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

地震!

谭千秋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喊道:

“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

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上跑。

房子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还有四位同学已没办法冲出去了,谭千秋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个学生。

轰轰轰──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时12分,谭千秋终于被找到。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他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是他这一生永远忘不掉的。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回忆当时的情景,获救的学生神情仍然紧张。

同在一所学校任教的妻子张关蓉终于在次日清早见到了自己的丈夫。

她拉起丈夫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她轻揉着丈夫的手指,痛哭失声……张关蓉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蓬乱的头发被细细地梳理成丈夫生前习惯的发型:

“我的爱人,让我给你细细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经温柔地擦去我脸上的泪水。

我的爱人,你宽阔的臂膀给了我栖息的港湾,更给了大震中四个孩子生命的新岸。

男子汉也会累吗,你怎么躺下就不再起来?

让我跪下来,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离,让我为你温暖冰凉的手指……”

(1)为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1分)

(2)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里,并回答问题。

(2分)

①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人物的()

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

②透过这些描写,你感受到谭千秋老师是一个()的人。

(3)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美国作家马克•汉林关于地震故事的作品《》,文章歌颂了伟大的()。

这两个故事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的人身上,但我们却感受到一样的()。

(2分)

(4)读完短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2分)

4、综合平台。

(5分)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

四川大地震的信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传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结合本学期开展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和你对地震相关情况的了解过程,说一说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最少说出5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口语交际。

(5分)

前面的短文一定深深打动了你。

小强在这次大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成了孤儿。

三河的刘女士收养了他,并将他安排到你校就读。

小强分到了你们班,和你同桌。

你将怎样和他进行第一次交谈?

请设计一组对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你:

小强:

你:

小强:

你:

2、习作(25分)

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小学生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关心、支持和鼓励。

要求:

格式要正确,语句要通顺,要写出真情实感。

(一)汉字(19分)

1、词语每个1分,同音字每个0.25分,共12分。

2、每空0.5分,共5分。

1、每空0.5分,共2分。

(二)词语(9分)

1、每个成语0.5分,共6分。

仪表(相貌)堂堂彬彬有礼娓娓动听任劳任怨(或废寝忘食)每个成语0.5分,共6分。

2、负荆请罪完璧归赵,每词0.5分,共1分。

3、2分。

(必须是安居乐业、废寝忘食或任劳任怨中的一个,前面选过的不再使用)

(三)佳句(10分)

1、每句分,共3分。

2、作者、朝代1分,每句诗1分,共5分。

3、每空0.5分,共2分。

(四)阅读(27分)

1、每组1分,共4分。

2、阅读一

(1)1分。

(2)2分。

(3)风沙、雨雪、干旱、洪水。

后两种正确即可。

每个0.5分,共3分。

(4)①高大挺秀②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③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

3分。

(答出其它相关意思也给分,有问题酌情扣分)(5)借物喻人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

2分(答出边疆建设者给满分,有问题酌情扣分)

3、阅读二

(1)可选择从人物、事件、时间等不同角度命题,能反映短文内容、主题即可。

1分。

(2)①b②c2分(3)地震中的父与子父爱人间真情。

前两空每空0.5分,最后一空1分,共2分。

Xk

(4)能从一个角度谈出自己的见解或受到的教育、启发即可。

有问题酌情扣分。

2分。

(5)每种1分,共5分。

答案参见教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

一、看拼音,写字、词。

(3分)

jíchíjiāoxīxiūsè

()摔()清()()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乐(lè)趣目的(dí)地拨(bō)转不计其数(shǔ)

B、高歌一曲(qū)喷(pēn)出商贸(mào)枝干(gàn)

C、陷(xiàn)入狰(zhēng)狞效率(lǜ)勾勒(lè)

三、下列各组四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严阵以待杯水车新精神饱满一碧千里

B、美轮美焕翠色欲流银装素裹费寝忘食

C、襟飘带舞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天高气爽

D、叮零叮零天崖碧草斗志高昂七零八落

四、下面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请找出来画上“√”。

(2分)

A、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

()

B、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

C、鄂温克姑娘端上温热的奶茶。

()

D、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

()

五、选词填空。

(3分)

矗立屹立挺立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3、一行高大的白杨树沿着铁路线()在茫茫戈壁上。

六、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

B、六月一日上午,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个个意犹未尽。

C、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

D、这次语文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七、判断。

正确的打“√”。

(3分)

1、“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两句中的“茫茫”一词的意思不同。

()

2、《草原》和《白杨》两课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

3、“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

八、发挥合理的想象,把主客敬酒时的祝酒辞简要地写下来。

(3分)

干部向我们敬酒,70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

1、干部的祝酒时可能说:

2、老翁的祝酒时可能说:

3、我们回敬他们时可能说:

九、请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

(4分)

九曲黄河万里沙,。

,同到牵牛织女家。

在《草原》一文中,有一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也是老舍先生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这句话就是:

十、语文实践。

(3分)

第一组课文引领我们走进祖国的西部,请你结合本组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西部的感受。

十一、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3分)

一天你亲眼看见自己的好朋友正在欺负低年级的小同学,你会说: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

(30分)

一、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

(12分)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1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请用直线把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画住。

这段话点明了白杨树的的精神是:

(3分)

4、文段中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请发挥想像,说说爸爸可能在沉思些什么呢?

(3分)

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从画线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18分)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

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

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

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

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

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

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

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

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3分)

2、请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辽阔——()欢跃——()

4、第二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突出了草原的特点。

(2分)

5、请在短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抄写在下面的直线上,并仿照此句写一句话。

(2分

6、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了的作用。

(2分)

7、认真读短文,体会到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8、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

(2分)

第三部分:

习作。

(40分)

一、小练笔(5分)

有人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通讯技术那么先进,哪里还用学习写信这种落后的方法,针对这种现象,你有何看法?

请用50-100字之间简短的一段话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二、习作。

(35分)

寒假里往往会发生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请你选择一两件最难忘的事用书信的方式写下来,告诉你的一个远方的亲人或朋友吧。

注意书信的格式,还要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文章来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

一、看拼音,写字、词。

(3分)

shǎshìfùxiánɡhuòhuàn

()天()滑()()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毡(zhān)帽驱(qū)逐喧(xuān)闹随心所欲(yù)

B、梳妆(zhānɡ)弹(tán)动迫(pò)害痴(chī)迷

C、柳(liǔ)絮绞(jiǎo)尽脑汁清平乐(lè)花苞(bāo)

三、下列各组四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莲逢清脆悦耳脱掉

B、蚯蚓蚂昨蝴蝶蝙蝠

C、步伐榆树栽花妨碍

D、坯胎水漂繁殖误解

四、选词填空。

(3分)

危险风险冒险

1、在马路上踢球很()。

2、这条河河水湍急,我们不必()横渡。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而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4分)

1、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

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将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

1、我想大概肯定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是因果关系,前句讲原因,后句讲结果。

()

3、“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童年的怀念。

()

七、请把下面的名言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一句课外名言。

(4分)

1、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志不在年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寸光阴不可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首唐代诗人吕岩的诗,诗的题目叫_______,全诗如下: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读一读儿童诗,并仿例写一写。

(2分)

童年,在小河边送走远航的芦叶船;

童年,在草地一放飞纸糊的花糊蝶;

童年,爱和布娃娃说悄悄话;

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在蚁窝和鸟巢里,在电动车和电子计算机里,以至在因特网上,探索着多种多样的秘密。

十、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2分)

课间,同桌未经你同意就拿了你作业本抄起答案来,这时正好你看见了,你会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

(30分)

一、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选段,回答问题。

(14分)

爸爸和它讲好价钱了。

人在xièméi(),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哩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总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

”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幼稚的心灵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

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

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不喝以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

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jìmò()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学,你的想法更美些。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2分)

磨(mómò)嚼(juéjiáo)系(jìxì)沾(niánzhān)

2、在括拼音旁的括号里写上词语(2分)

3、用“﹏”画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1分)

用“—”画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

(1分)

4、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

“我”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爸爸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你的看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爸爸说:

“你的想法更美些。

”的理由是(2分)二、阅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

“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

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

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

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

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能找到的,()拿来读。

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

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

“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该慢慢地读,一边读,一边动脑筋想一想:

这本书讲了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楚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一想。

严格地说:

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

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一边记。

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绩(居然、果然)提高了。

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

(2分)

2、用“——”线划出具体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

(1分)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缺乏——()清晰——()

4、细读短文,在()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3分)

5、根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须达到两个条件:

()

和(),其中()必须要做到“动笔墨”。

(3分)

6、请结合你自己的写作经验,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的话的理解。

(3分)

7、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

(2分)

第三部分:

习作。

(40分)

一、小练笔(5分)

学习了《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后,我们明白了,只要在生活中、学习中处处留心,细细观察,你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请用50-100字之间简短的一段话把你的发现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5分)

二、习作。

(35分)

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

请你选择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