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422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电子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备课.docx

《电子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备课.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备课.docx

电子备课

正安一小五年级电子备课教案

第四周第节2012年3月13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主备

冯九妹

补白者

课题

10、杨氏之子

课型

精读

教学

目标

1、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喜爱中国独特的文言文的韵味。

2、认识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新词。

3、能结合注释读懂课文。

4、体会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之韵。

5、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6、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

重点

读懂全文,感受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

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学准备:

相关背景资料,课件。

2、学生准备:

查找、收集有关《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资料,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这位作家及其作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1、活引话题,激发兴趣

(1)老师用白语文的形式将《世说新语》中的两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

故事原文如下: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

“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

“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晋文王戏之曰:

“卿云‘艾艾’,定是几艾?

“对曰:

”‘凤兮凤兮’,故是一凤“。

2、刚才老师讲的两个故事都来自于一部小说,它就是《世说新语》。

它的原文是用咱们中国古时候的语言——文言文写的,想不想读呢?

让我们先来读读其中的一篇文章。

3、揭示课题,解题。

提问:

请大家想一家:

课题“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

归纳学生意思释题:

“杨氏之子”就是杨姓,杨家的孩子。

比如你姓李,就是李家的孩子,古时候就叫“李氏之子”;他是张家孩子,古时候就叫“张氏之子”。

(指学生说),“之”的意思是“的”。

2、反复朗读,感悟添趣

(1)过渡:

课文讲了杨氏之子的什么事呢?

让我们来读课文。

请大家先反复地朗读,把课文读通。

(2)指名读。

检查是否有读错、读漏的地方。

老师相机提示生字“诣”、“曰”、“禽”的读音。

“应声”的“应”是多音字,这儿要读四声。

(3)结合注释读。

提醒学生可以将注释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注释旁边,然后再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

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标记注释,理解字、词、句。

(4)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

一是注意字的读音,二是听听怎么停顿,并在停顿的地方画一条斜线。

师生交流:

读古文讲究“断句”。

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

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

刚才老师就在很多没有标点的地方拖长了字音,你们读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

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

(5)按照刚才画记的线,学生各自练习朗读。

(6)再指名读。

3、咬文嚼字,探究生趣

(1)大家这样读了几遍课文,是不是觉得课文的意思越来越明白了?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可以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你读懂了的地方,可以帮同学解答,也可在设计一个问题来考考大家。

(2)生交流。

这些地方老师可适时地点拨:

1)“惠”现在的意思与在课文中的意思。

比较字形:

“惠”和“慧”。

相机比较“梁”与“粱”。

2)“孔君平”是为“孔平”。

3)“为设果,果有杨梅。

(谁)(谁)

4)“孔指以示儿曰。

(3)指名说说全文的意思。

(4)设问:

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让学生自由讨论。

预设一:

很聪慧的人。

(1)从“应声”一词可以看出。

品析“应声”一词。

“应声”之意就是随着声音而来。

让学生说说“应声而至”、“应声而倒”、“应声而答”之意。

说说你觉得怎样的应声才最能表现他的聪慧?

试着这样读读他“应声答曰”的话,要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这个孩子,读得活灵活现,读得声情并茂。

(2)从他问答的话中看出聪慧。

你觉得他的回答妙吗?

妙在哪儿?

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回答呢?

(生讨论)

那位做客的叔叔听了这番话,他会有怎样的反应?

会说些什么?

(哈哈大笑,称赞等)。

预设二:

懂礼貌的人。

学生说到这点就读读句子。

还可以想象孩子出来的时候殷勤的样子和端茶倒水的样子。

4、背诵表演,新编创趣

(1)故事读懂了,还要能记住。

谁能把这篇文言文背给大家听?

(2)谁还能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讲的时候,可以充分展开你们的想像力,添油加醋地说。

还可以小组合作,试着演一演,看谁能把文章里的人物演活!

大家先自由准备准备。

(3)生说或演,师注意鼓励评价。

5、总结提升,课外延趣

(1)《杨氏之子》选自小说《世说新语》。

能说说你们对这部书的了解吗?

交流学生收集的课外资料。

在这部小说中,像这样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课后阅读。

(2)综合性学习活动,这个故事记载的是一个聪慧的孩子的巧妙应答,像这样机智而巧妙的语言在许多地方都能发现,你发现了吗?

它可以是身边的人所说的话,可以是一个广告词,也可以是歇后语、俗语、幽默故事或者古今笑话。

请大家回家准备,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后,请大家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先讨论活动主题,咱们再一起制定计划。

补白

 

 

 

 

10、杨氏之子

甚聪慧

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正安一小五年级电子备课教案

第四周第节2012年3月13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主备

冯九妹

补白者

课题

11、晏子使楚

课型

精读

教学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侮辱、威风、为难、规矩、矮小”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体会晏子的语言表达艺术。

3、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排演课本剧,使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体验中感受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重点

比较准确地复述课文,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理解晏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的尊严的思想品质。

难点

课前准备

1、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2、制作相关的文字演示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有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维护着自己国家的尊严,他就是——(板书):

晏子。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晏子的资料和故事,大家准备好了吗?

(3)学生交流

(4)板书“使楚”。

“使”是什么意思呢?

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5)晏子出使楚国时发生了什么事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和晏子一起经历这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2、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

A、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B、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文中的关键词语,检查预习情况。

侮辱威风撒谎欺骗中用囚犯柑橘赔不是盗贼

A、点名让学生读读这些词语。

B、把这些词语放入课文中,结合相关的内容说一句话。

(3)抽生接读课文,集体评议。

(4)简短概括: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晏子出使楚国发生的哪几件事?

(5)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板书:

进城门

见楚王

赴酒宴

(6)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板书:

侮辱)晏子呢?

面对着楚王的几次侮辱,晏子又是怎样做的呢?

下节课我们将着重理解。

补白

 第二课时

1、问题引入

(1)请两位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

侮辱、尊重

(2)找出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相关的句子: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读了这两句话,大家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呢?

(4)学生讨论交流:

楚王一心想“侮辱”晏子,为什么后来又不敢不“尊重”晏子呢?

(5)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再来读课文的第3-5自然段,在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2、重点感悟

(1)学生读课文后进行交流,出示文中的关键语段: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

“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

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敞国有个规矩: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所以派下等

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

“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

小又苦的果,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2)一悟:

请大家读读这三组句子,你觉得此时晏子的心情怎么样?

他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这些话?

(3)一读:

请同桌分角色读读这三段对话,体会晏子的机智和楚王的狡诈。

(4)品一品:

晏子对楚王的反驳妙吗,妙在哪里?

A、“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

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训练一:

如果让我钻洞进去,那么楚国就是,楚王就是。

只要

,就。

学生讨论交流,板书:

狗国

B、“敞国有个规矩:

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所以派下

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训练二:

“最不中用”指。

因为,所以。

学生讨论交流,板书:

最下等国

C、“大王怎么不知道哇?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

又小又苦的果,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训练三:

第一次的“水土不同”指,第二次的“水土不同”指。

因为,所以。

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

强盗国

小结:

这真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楚王自恃国事强盛,几次三番侮辱齐国和晏子。

最后还是晏子技高一筹,获得了胜利。

晏子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板书:

聪明善辩,维护国家利益

(5)师生接读,再次体会晏子语言的精妙、思想的睿智。

(6)总结:

晏子妙语连珠、聪明智慧,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楚王的尊重,使楚王不得不改变姿态,由开始的“侮辱”变成最后的“尊重”!

(7)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对晏子说?

有什么话想对楚王说?

又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呢?

师生对话交流。

3、括展延伸

(1)要求。

这篇课文大家喜欢吗?

想不想自己亲自演一演呢?

请大家从文中的三个故事中任选其中的一个,先编一编剧本,找一找演员,再合作排一排,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课文阐释得更加精彩!

(2)组织。

教师指导各小组编写剧本,排练节目。

(3)展示。

选择一两组进行演示,并顺势引导学生进行点评。

 

 

 

进城门狗国

11、晏子使楚见楚王最下等国聪明善辩

赴酒宴强盗国维护国家尊严

 

正安一小五年级电子备课教案

第四周第节2012年3月13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主备

冯九妹

补白者

课题

12、半截蜡烛

课型

精读

教学

目标

1、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了解剧本的基本形式。

3、演一演这个剧本,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

重点

1、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体会他们强烈的爱国精神。

2、了解剧本的基本形式和表现手法。

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文字、影像等)。

2、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信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1、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关于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浏览课文,它与我们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教学小结

剧本是编剧和演出所参照的蓝本,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或唱词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学习剧本,不但可以了解故事的内容、剧本的形式,还可以将它演一演,甚至还可以自己尝试创作剧本呢。

2、学习剧本

(1)初读剧本,整体感知。

A、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写了怎样一个故事?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利用蜡烛保住了绝密情报。

B、课文中共有哪些人物?

可以分为几部分?

(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三个德国军官)

(两部分:

藏情报、护情报)

(2)细读剧本,剖析人物。

A、提出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剧本,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与同桌交流;剧本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联系文中有关的语句说一说。

B、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C、组织全班交流,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心理,感悟剧本塑造人物的方法。

(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相机调整教学顺序)。

伯诺德夫人这时已经把那半截蜡烛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餐桌最显眼的地方。

不惜一切代价,包括我们的生命。

(伯诺德夫人聪明的才智和过人的胆识令我们佩服,在勇敢坚定的伯诺德夫人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孩子也锻炼成了英勇无畏的小战士。

(急忙取出一盏油灯)

“急忙”是她慌张吗?

(为了不暴露秘密,所以要抓紧时间,因为蜡烛越燃越短,快要烧到金属管。

(不动声色地慢慢说道)

“不动声色”说明了什么?

(临危不乱)

从她的语言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演重、镇写……)

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

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

(虽小小年纪却敢于担当重任,一定能禁受住考验。

(若无其中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

“若无其事”说明了什么?

(镇定自若)

杰克想要拿烛台却未成功,为什么还要去柴房?

(为了掩饰自己的真正目的,不得不继续假装。

你觉得杰克的表现怎么样?

(大胆、处变不惊)

杰奎琳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善于观察,急中生智,见机行事,很自然。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

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有意和军官套近乎,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赢得他们的好感。

晚安,各位先生。

晚安,妈妈。

(机灵勇敢,心思细腻,天真而又不失沉稳)

D、小结归纳。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提升)

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

(装着情报、关系到全家人的命运、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一家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情报,你有什么感受?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

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凭着镇定与勇气取得了胜利。

3、排演剧本

4、提示写作方法

讨论:

剧本和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5、布置作业

(1)把这个精彩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课外拓展:

尝试将自己喜欢的小故事改编成剧本,演一演。

补白

教学

反思

作业

布置

 

 

伯诺德夫人不动声色

半截蜡烛杰克处变不惊爱国

杰奎琳急中生智

 

正安一小五年级电子备课教案

第四周第节2012年3月13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主备

冯九妹

补白者

课题

13、打电话

课型

精读

教学

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内容,感受简洁地进行语言表达的必要性,建立“说话不要啰唆”的概念。

2、通过课内外阅读和习作,初步了解相声的特点,感受相声这一语言表演艺术的魅力。

重点

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了解相声艺术的特点,准备一至两段相声照常像或实录。

2、学生准备:

收集三至四则相声,做一个关于相声语言艺术特点的小研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唤起生活经验

(1)板书课题,谈话:

你经常打电话吗?

在什么情况下给谁打电话?

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2、初读课文,感受“说话人”的特点

(1)静心读课文,思考:

课文介绍了一个什么故事?

故事里打电话的人说话有什么特点?

(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再读课文,思考:

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说话人的啰唆?

3、思考讨论,建立“说话简练”的概念

讨论:

打电话能不能啰唆?

为什么?

结合生活实际中的例子(自己经历过的或看到的、听到的)来说明你的观点。

(先个人独立思考,再进行讨论。

可以让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注意提醒学生语言要简练、得体,以理服人。

4、作业

收集三至四则相声,(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录相),做一个关于相声特点的小研究。

(可以先集体讨论研究小主题,再由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独立研究或小组合作研究。

补白

第二课时

1、再读课文,感受相声特点

静心读课文,认真思考:

相声有什么特点?

(先独立读书思考,并在书上作适当批注,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括展延伸,展示课外研究

小组交流,再推选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尽可能展示一些主题)

3、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

教师总结:

相声艺术的特点(可从相声的目的、内容、形式和语言特点作简洁的总结)

4、积累运用,学习创作

(1)欣赏一段相声(可以是学生表演,也可以是录像)

(2)学生尝试写一段相声或表演一段相声。

 

 

 

 

正安一小五年级电子备课教案

第四周第节2012年3月13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主备

冯九妹

补白者

课题

口语交际·劝说

课型

精读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价值观:

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作出是非判断。

2、过程与方法价值观:

能认真体验生活,主动劝说同学、朋友,对生活中的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人交往有礼貌,语气要委婉,态度要真诚,劝说要有针对性,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重点

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课文插图

2、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注意身边发生的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1、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同学们,今天早上老师在街上看到这么一幅画面:

出示课文插图: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老师讲述)明明背着书包走在洁净的大街上,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草地上,开着几朵鲜艳的花朵。

明明边走边吃香蕉,吃完后,就马香蕉皮随手一扔,不远处,就是果皮箱。

这时,同学兰兰刚好经过这里……

(2)如果你就是兰兰,亲眼看到这一幕,你会怎么办?

预设:

A、明明,不能乱扔果皮。

B、小学生要讲卫生,果皮要扔进果皮箱里。

C、这么干净的地面,扔了香蕉皮,多难看。

D、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地球不就变成垃圾球了吗?

(学生纷纷发表看法)

(3)小结:

同学位,像你们这样指出他人的错误,并且劝人改正做某种事情或使人对某种事情表示同意就叫——劝说。

板书揭题:

劝说

(4)听了兰兰的劝说,你猜明明怎么做呢?

过渡:

是的,在兰兰的劝说下,明明捡起果皮扔进果皮箱。

可见,劝说的确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如何劝说别人。

2、联系生活,丰富内容

(1)在生活中,我们一定劝说过别人或听过别人的劝说,请联系生活想一想,哪些情况下需要劝说呢?

(2)学生个别发言,老师随时帮助他们疏通语句障碍。

预设:

A、爸爸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

B、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

C、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害身体。

D、要推销商品,就要劝说别人。

……

(3)小结:

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你们发现没有?

要推销一批商品需要劝说,求人办事要劝说,远离不良习惯就更需要劝说。

总之,生活离不开劝说。

3、合作交流,渗透方法

(1)在生活中,劝说是如此重要,可劝说也是一门艺术。

怎样劝说别人才有效呢?

请大家选择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想想劝说别人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交流劝说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

A、说话要委婉些,不要直接揭别人的短,这样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板书:

语气委婉

B、注意用礼貌用语,以礼待人是我们与人交往的敲门砖。

板书:

以礼待人

C、要讲出道理,以理服人。

板书:

以理服人

D、提出意见,态度要诚恳。

板书:

以情动人

(3)小结:

同学们已说了那么多的好方法,还有那么多同学举起了双手,我想大家一定还有许多好主意,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如何劝说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呢?

干脆我们现场来体验体验。

4、真情劝说,积极展示

(1)刚才大家选择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哪个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与大家分享劝说带给人的快乐?

提示:

同学在展示的时候,说的同学要注意什么?

听的同学有直么任务?

预设归纳:

说:

举止大方听:

认真

声音响亮作出思考与反应

能尊重对方

注意语言美

(2)个别小组学生的上台发言,老师随时帮助疏通语句障碍。

5、借助评价,及时反馈

(1)掌声响起来,说明你们演得精彩,下面请台下的同学评一评,他们说得怎么样?

(2)交流听后感。

预设:

A、演的时间不仅注意对方,还注意到了自己的身份。

B、说的时候能做到以理服人。

C、他抓住对方的心理。

D、他的应变能力很强。

E、说话非常流利,不会结结巴巴。

F、说得非常真诚,能以情动人。

G、劝说的时候注意到了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刚才我们对台上的同学从演和说的角度进行评价,台上的同学都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6、巧妙延伸,拓展空间

(1)通过展示活动,同学们学到了许多劝说的方法,下面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周围的同学发出你内心真诚的劝说。

A、我想劝说那些抄袭作业的同学,不学无术……

B、我要劝说吃零食的同学,油炸食品既不卫生又没营养……

C、我要劝说经常打架的同学,小打要出大事……

(2)总结:

同学们,这是你们真诚的告白,尽管这节课已接近尾声,但我们的生活还继续需要这样真诚的劝说。

留心身心的事,留心身边的人,我们会发现,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劝说如同这明媚的春光一样,是受大家欢迎的。

补白

 

 

 

以礼待人

劝说以理服人

以情服人

 

 

 

正安一小五年级电子备课教案

第四周第节2012年3月13日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主备

冯九妹

补白者

课题

习作·发言稿

课型

精读

教学

目标

1、能根据某种需要,想象当时的情境,写一份发言稿。

2、激励学生多角度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