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852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5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3节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必修3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

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区位优势。

2.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变化,理解工业化、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重点)3.理解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重难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1.经济发展快

(1)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明显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自然条件优越

平原广阔

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河流纵横交错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

侨乡众多

政策优惠

(2)经济发展的成就

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

②是我国最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

(3)产业结构

②工业体系:

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

③经济特征:

以外贸为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

[特别提醒] 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包括广东省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仅包括肇庆市区、高要、四会九个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第三产业不是轻工业。

第三产业是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而轻工业是工业,属于第二产业。

2.城市化水平高

(1)城市化进程

①改革开放前:

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很低。

②改革开放以后:

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

(2)城市化动力:

工业化是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特别提醒] 工业化激发农村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从而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3.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问题

表现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部分城市和地区缺水严重

人地矛盾加剧

城镇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良田,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急剧下降

重复建设突出

一些城镇为了提高自己的区域地位,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盲目扩大规模,重复建设现象突出

(2)对策

①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③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自主诊断]

(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  )

(2)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不大。

(  )

(3)国家政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  )

(4)城市化与工业化产生的问题均侧重在环境方面。

(  )

(5)珠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民工潮”和“民工荒”的本质是一样的。

(  )

【提示】 

(1)√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有纺织和服装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玩具制造、食品加工等工业。

(2)×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处于主导地位。

(3)× 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4)× 工业化产生的问题侧重在环境方面;城市化产生的问题,不仅体现在环境质量下降,还体现在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5)× “民工潮”的出现是因为改革开放前期,珠江三角洲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民工荒”的出现与农民工就业渠道的拓宽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有关。

[合作探究·攻重难]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思考交流】

(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分别是什么?

(2)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 

(1)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包括广东省惠州、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佛山、江门、肇庆(仅包括肇庆市区、高要、四会)九个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地处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3)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且降水丰沛;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充足,政府政策优惠等。

不利条件:

能源和矿产缺乏,人均耕地少,环境污染严重。

[归纳总结] 

1.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有关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图所示: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一方面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可用图示法理解如下:

3.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飞速发展,其中较为典型的几种城市发展模式如下:

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共9个地级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据此完成

(1)~

(2)题。

【导学号:

17952139】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充沛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B 

(2)C [第

(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条件表现在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2)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A项和B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

]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据此完成

(1)~

(2)题。

(1)上图所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B.第一、二产业都上升

C.第一、三产业都上升

D.第三产业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矿产资源优势     B.对外开放政策

C.工业化D.毗邻港澳

(1)D 

(2)A [图中纵坐标表示时间,横坐标表示百分比。

黑色图例代表第一产业,其比重在逐步下降;白色图例代表第二产业,其比重在逐步增加并占据主导地位;灰色图例代表第三产业,其比重也逐渐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处开放前沿,加上毗邻港澳的优势区位,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读材料,回答问题。

珠三角主要工业部门

【思考交流】

(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有哪些类型?

其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结构和城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抑制区域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3)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对应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提示】 

(1)污染类型:

①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②水污染;③地表径流污染。

原因:

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工业生产活动);②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③农业生产污染(或化肥、农药过量使用)。

(2)结构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

(3)问题:

用地十分紧张、人地矛盾突出,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

对策:

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防止盲目膨胀;加强城市间相互分工与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治理城市环境污染。

[归纳总结]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表现、原因及对策如下图所示:

1.根据珠江三角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完成

(1)~

(2)题。

【导学号:

17952140】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2)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D 

(2)A [第

(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外资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和国内其他地区。

(2)题,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京津唐地区相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体系不完善,市场腹地相对狭小,人才技术优势不明显。

]

2.《高成本时代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探析》一文指出,处于经济发展前列的广东,有必要充分认识发展的高成本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并以全球视野谋划广东的发展,调整发展对策,提高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

据此回答

(1)~

(2)题。

(1)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

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日渐紧张 ②劳动力成本降低,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多 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2)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1)B 

(2)D [第

(1)题,进入21世纪后,能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是高成本时代到来的表现。

(2)题,控制工业发展的规模不切合实际,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创新体系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不应该是政府。

]

[思维建模·知规范]

 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

图2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图1          图2

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思路点拨] 

【答案】 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

[模板展示]

圆形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事物的总体,以各要素所占的扇形面积表示占总体的比例的统计图。

这种图形在反映总体内部结构时,比柱状图更为清晰明了,其判读方法如下:

(1)看图例或图中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哪些地理事物。

(2)对这些地理事物进行“再现”,在脑海中呈现相关知识点。

(3)看图中比例的排序关系。

(4)思考每一图例或主要图例对应的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5)揭示所反映的问题,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对点训练]

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

据此完成

(1)~

(2)题。

(1)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2)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美国近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D.生产技术高

(1)C 

(2)B [第

(1)题,由图可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逐渐减少,而服装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这说明上述地区的人力成本不断上升,从而导致其生产的服装竞争力不断下降。

(2)题,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生效,这会导致这几个国家之间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税率降低,因此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服装的优势更加明显,从而导致其向美国出口的服装增多。

]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固双基]

题组1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年)》明确说明: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万平方千米。

世界银行一份最新报告指出,目前,珠三角都市区已超过日本东京,成为全球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都市区。

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

17952141】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地理区位优势

C.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D.著名侨乡

2.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

B.地形崎岖,热量丰富

C.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

1.C 2.C [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改革开放后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该地区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缺乏。

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平原广阔,文化发达。

]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据此完成3~4题。

3.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约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省城市化(  )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4.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出的特点有(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A 4.A [第3题,由题可知,广东省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约86%,而城市化水平仅为42%,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

第4题,一个区域城市化水平比较高时,该区域城市人口比重高,城市化进程变缓,城乡差别小,第三产业比重较高,成为主导产业。

]

题组2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尽管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但是近年来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已对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威胁。

据此回答5~6题。

【导学号:

17952142】

5.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

B.中小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C.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

D.自然地理条件不宜于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

6.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  )

①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②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进行优化和发展,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④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B.①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5.A 6.D [第5题,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并且使污染物数量增加。

第6题,珠三角地区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地转移出去。

]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只有纺织、食品、建材等工业。

如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城市密集区之一,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

据此完成7~8题。

7.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城市化速度太快B.重工业比重太高

C.水源严重缺乏D.产业升级困难

8.为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比重应减少的是(  )

A.核电B.水电

C.天然气D.煤电

7.D 8.D [第7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着产业升级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第8题,为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以减少能源消费中煤电的比重。

]

[教材活动点拨]

教材P99 问题

工业化是任何国家必经的历史之路,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化也是任何国家不可逾越的过程。

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采取了以下措施:

(1)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

为了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城镇进行了合理布局,加强了不同地域的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了可持续的空间协调发展模式。

(2)搞好城镇规划。

要防止建成区膨胀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城镇的规模要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3)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优化产业结构。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强第一产业的基础上,注重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对于第二产业,要改造并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大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生态工业的标准建设工业园区,使企业在园区内集中布局。

教材P102 活动

产业转移的影响是综合的,是全方位的。

不管是转入区,还是转出区,都可以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方面入手。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

空气、水源、资源、土地等;人文地理环境包括:

交通、就业、城市化、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方面。

教材P103 活动

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早在16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有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该地的经济发展非常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乙的观点是正确的。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地区凭借有利的区位和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大量资金,促使经济快速发展。

丙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它的区位优势及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受香港和澳门的经济辐射影响也促进其经济发展,但不是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丁的观点是正确的。

珠江三角洲地区侨乡众多,许多华侨、港澳台同胞已拥有极雄厚的经济实力,他们爱祖国、爱家乡,在改革开放后,大量的侨资投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交通、能源、旅游以及兴办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有力地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教材P105 活动

1.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人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在以外贸为导向的经济大潮中,农业生产和布局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农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镇规模的急剧扩大,占用大量农业用地;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工业发展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等,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由从事第一产业发展到从事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进而也会引发农业生产和布局的调整。

(3)农业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布局的相应调整。

传统农业种植业比重过大,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都比较低。

而现代农业结构合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并以国际和国内市场为导向,发展迅速,并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结构趋向合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2)生态农业发展,有利于保护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可观。

(3)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作物的调整也使粮食等作物生产受创,粮食、甘蔗产量下降,由商品粮基地变为粮食调入区,这将影响到本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这是一道开放型题目,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调查的产业,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产业结构的变化,并讨论这种变化对当地的影响。

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步骤。

2.通过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归纳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尝试提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措施。

(重难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1.了解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一般过程

(1)区域开发与整治的背景

①背景:

区域出现人口盲目增长、资源供需失调、环境恶化、区域发展差异加大等问题。

②意义:

区域开发与整治对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实质和目标

①实质:

是从区域角度,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②目标:

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和步骤

区域范围→区域特征与评价→区域产业→区域存在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开发整治地带→重点项目

2.活动实例——以我国西部开发与整治为例

(1)确定研究的地域范围,以开展开发和整治的各项活动。

(2)确定研究的主题并收集资料。

(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分类整理,综合、对比分析,归纳区域的基本特征。

(4)总结区域特征,揭示区域存在的问题。

(5)对比分析和相互借鉴,寻找一条适合本地的开发与整治之路。

(6)综合整治的措施:

包括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社会事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国家的具体政策。

(7)分组讨论。

[自主诊断]

(1)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  )

(2)区域开发整治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  )

(3)区域开发与整治的内容不包括区域特征。

(  )

(4)区域开发与整治不需要按什么步骤。

(  )

【提示】 

(1)√ 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实质,是从区域角度,协调好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2)× 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目标就是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 一般而言,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主要包括区域范围、区域特征、区域产业、存在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重点开发整治地带和重点项目等内容。

(4)× 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一般要遵循一定的步骤。

[合作探究·攻重难]

区域开发与整治

某校地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按要求与他们一起完成该课题研究。

研究课题:

区域和发展规划

阶段Ⅰ研究思路:

―→

―→

研究结论:

阶段Ⅱ成果: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三山夹两盆,风力作用大;河流稀少,冰雪孕育;山地牧场,繁花似锦;大漠孤烟,黄沙漫漫。

阶段Ⅲ成果……

【思考交流】

(1)依据研究阶段Ⅱ成果,推断该区域为图示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

(填代号)

(2)请你推断该地理学习小组得出阶段Ⅱ成果所必须使用的有关地图名称。

(至少答出四种地图)

(3)依据研究思路,结合所学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