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333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docx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

01真题研究:

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

一、“市民阶层”概念分析

在史学界,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

与其他等级相比,“市民阶层”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上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宋清之际其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明中叶以后, 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晚明社会的整体风貌。

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研究的一般情况:

第一,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研究主要是对工商业者阶层的研究;第二,对市民阶层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等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如认为1. 中国古代的市民阶层只是集权专制体系中被统治的对象;2. 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地位;3. 专制政府只允许工商业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4. 工商业者的力量在宋元特别是明清以后有所发展并努力寻求主流社会地位等等。

 

二、高考命题分析:

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化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风尚、知识结构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近年来的全国卷命题情况如下:

1.(2017·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2012·全国卷高考·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3.(2013·全国Ⅱ卷高考·27)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4.(2012·全国卷高考·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5.(2012·海南单科·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

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

“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

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D.社会风尚的变化

6.(2014·海南高考·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

这说明()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7.(2017·深圳一模·27)明代《天下水陆行程》记载了以北京、南京为中心的114条全田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裁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

据此推断,作者编写此书旨在()

A.为官府汇总民情奏报              B.为藩国安排朝贡路线

C.为游士介绍旅游资源              D.为商贾提供行程指南

02真题研究:

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

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

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

近年来,全国卷试题命题用语中也多次出现“文化认同”“文化适应”“文化反思”等词语,典型试题如下: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3.(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4.(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5.(2015·海南单科·5)北宋僧人契嵩说:

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6.(2012·海南单科·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7.(2016·海南单科·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

“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8.(2012·海南高考·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03真题研究:

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意识形态”

7.(2011·海南单科·21)图1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

这一状况反映了()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04真题研究:

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制度流变”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3.(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5.(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6.(2011·海南单科·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

“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7.(2014·海南高考·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05真题研究:

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重史传统”

一、“重史传统”的概念分析:

夏禹龙在《发扬重史传统,普及历史知识》一文中写道:

悠久的历史化为现实的传统。

传统之所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就在于它虽源于“死”的历史,却仍“活”在当代人的心中。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从甲骨文、金文、《尚书》,到《春秋左传》,到司马迁的《史记》等,如此连续未中断的历史记载,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中国历史有连续未中断的记录,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中国人历史意识强烈,认识到历史学的重要性,以研究、编写历史作为自己的责任;二是因为有制度上的保障,即开馆修史,专门设立国史馆,专门设立历史研究、历史编纂的政府机构。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5.(2012·上海单科·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 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

”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06真题研究:

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的概念分析

 社会发展是人类永恒追求的课题。

在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典型形态进行解剖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的规律,要求人们从社会结构的建构、重组和解构的冲突与融合中来推进现代化和社会发展。

学界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两层次说。

李培林认为,马克思把社会结构分成社会物质存在的决定层次(即经济基础层次,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和受其制约的上层建筑层次(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

二是三层次说。

杜玉华(2012)从关系角度出发,认为在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中,社会结构至少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宏观的社会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中观社会结构是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领域形成的各种关系结构的总和;微观社会结构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具体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人口结构、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

三是四层次说。

张子礼、邓晓臻(2012)认为,社会结构在马克思看来,至少应该包括社会资源构成及其配置、社会分层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的文化观念结构四个方面。

最后还有五层次说。

庞元正(2010)认为,可以把唯物史观对社会结构基本组成要素的分析归结为生产方式、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人口因素和自然环境五个方面。

综上,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

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来看待社会发展问题,他的社会结构理论,本身也成为了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4.(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5.(2016·海南单科·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的解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6.(2016·海南单科·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

1950年

1970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7.(2015·海南单科·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

这反映出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8.(2015·海南单科·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9.(2011·海南单科·24)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

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10.(2010·海南单科·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

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07真题研究:

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的概念分析

传统观点认为,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区域没有形成,因而不存在区域经济的划分,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不大。

简修炜在《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刍议》一文中则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了这种说法。

第一,忽视了区域间自然条件的差异性。

中国古代领土辽阔,气候气象、地形地貌、土壤结构等复杂多样,资源分布不一,这使各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域等往往把整个中国划分成不同的自然区。

各个自然区的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征,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深刻影响,形成地域性经济。

第二,未注意到各区域间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各区域的生产力发展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如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产业部门的结构、在国家赋税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同或不尽相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一样。

第三,疏略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存在及其区域间的差异性。

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商品经济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在整个封建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不管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都表现出来。

这种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各区域间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客观的存在,我们要研究这种不平衡性及这种不平衡性的转化。

王海鸿在《中国古代区域发展思想与实践》一文中指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传承了无数的关于区域发展的思想与实践,其中很多发展成为中国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任何事物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区域贸易与分工的思想、地域文化的内聚与形成、地区的划分以及针对不同区情而因地制宜的思想等,皆是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近年来的全国卷命题用语中也多有体现。

二、高考命题分析

1、跨区域交往的认知

例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例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

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环境影响的理解

例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例4.(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3、区域差异的分析

例4.(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