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9389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docx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及检修

 

所属系别车辆工程系

专业班级09大专检测2班

姓  名胡汉鼎

学  号200908020110212

指导教师王晶

撰写日期2012年05月

摘要

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车辆技术的进步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这种重要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众多的汽车工程师在改进汽车制动性能的研究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目前关于汽车制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动控制方面,包括制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采用新的技术。

使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

为了保证汽车安全行驶,提高汽车的平均行驶车速,以提高运输生产率,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各种汽车上都设有专用制动机构,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

并且对这一系列装置进行定期检修,从而使汽车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关键词:

制动系统,制动控制,检修

 

Abstract

Fromthecarwasbornfromthetime,Vehiclebrakesystemonthevehicle'ssafetyplaysavitalrole,Inrecentyears,withadvancesinvehicletechnologyandvehiclespeedincrease,Thisappearedmoreclearlytheimportanceof,Alargenumberofautomotiveengineersinimprovingthestudyofautomotivebrakingperformanceagreatdealofeffortdevoted,CurrentresearchonBrakefocusedonthebrakecontrol,Brake-controltheoryandmethods,Andtheuseofnewtechnology,Structureofthevehiclebrakingsystemwiththenewchanges.Inordertoensureautosafetydriving,thevehicle'saveragedrivingspeed,inordertoimproveproductivitytransport,Protectlivesandpropertyplaysavitalrole,Inavarietyofvehiclesareequippedwithspecialbrakemechanism,Carbrakingsystemisusedtomaketheoutsideworld(mainlyroad)intheautomotiveparts(mainlythewheel)theimpositionofacertainforce,Whichforcedthemtosomeextentaseriesofspecialbrakingdevice,Andregularmaintenanceofthisseriesofdevices,thusmakingthecarbetterforthepeople'sproductionandlivingstandards.

Keywords:

brakecontrol,brakesystem,overhaul

 

目录

1引言5

2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5

2.1制动系的基本结构5

2.2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5

2.3制动主缸的结构及工作过程6

2.4制动轮缸的结构及工作过程7

2.5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要求7

2.6制动故障的判断与排除7

3制动系统的分类8

3.1按制动系统的作用分类8

3.2按制动操纵能源分类8

3.3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分类9

4制动系统组成9

4.1制动器9

4.1.1制动器——鼓式制动器9

4.1.2制动器——盘式制动器11

5制动传动装置13

5.1机械制动传动装置13

5.2液压传动装置13

6液压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其诊断14

6.1制动效能不良14

6.2制动突然失灵15

6.3制动发咬15

6.4制动跑偏(单边)16

7维修与保养17

7.1保证车辆制动性能良好17

7.2怎样防止汽车侧滑18

参考文献20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汽车技术领域最显著的成就就是防抱制动系统(ABS)的实用和推广。

ABS集微电子技术、精密加工技术、液压控制技术为一体,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

它的安装大大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和操纵性。

防抱装置一般包括三部分,传感器、控制器(电子计算机)与压力调节器。

传感器接受运动参数,如车轮角速度、角加速度、车速等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进行计算并与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后,给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

制动系统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对汽车起制动作用的只能是作用在汽车上且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而这些外力的大小都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装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实现上述功能。

2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1制动系的基本结构

主要由车轮制动器和液压传动机构组成。

车轮制动器主要由旋转部分、固定部分和调整机构组成,旋转部分是制动鼓;固定部分包括制动蹄和制动底板;调整机构由偏心支承销和调整凸轮组成用于调整蹄鼓间隙。

制动传动机构主要由制动踏板、推杆、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和管路组成。

2.2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

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1)制动系不工作时

蹄鼓间有间隙,车轮和制动鼓可自由旋转。

2)制动时

要汽车减速,脚踏下制动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油液在一定压力下流入轮缸,并通过两轮缸活塞推使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上端向两边分开而以其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

不转的制动蹄对旋转制动鼓产生摩擦力矩,从而产生制动力。

3)解除制动

当放开制动踏板时回位弹簧即将制动蹄拉回原位,制动力消失。

2.3制动主缸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制动主缸的作用是将自外界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从而液压能通过管路再输给制动轮缸。

制动主缸分单腔和双腔式两种,分别用于单、双回路液压制动系。

1、单腔式制动主缸

制动系不工作时,不制动时,主缸活塞位于补偿孔、回油孔之间,制动时活塞左移,油压升高,进而车轮制动,解除制动,撤除踏板力,回位弹簧作用,活塞回位,油液回流,制动解除。

2、双腔式制动主缸

结构(如一汽奥迪100型轿车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中的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主缸有两腔,第一腔与右前、左后制动器相连;第二腔与左前、右后制动器相通每套管路和工作腔又分别通过补偿孔和回油孔与储油罐相通。

第二活塞由右端弹簧保持在正确的初始位置,使补偿孔和进油孔与缸内相通。

第一活塞在左端弹簧作用下,压靠在套上,使其处于补偿孔和回油孔之间的位置。

制动时,第一活塞左移,油压升高,克服弹力将制动液送入右前左后制动回路;同时又推动第二活塞,使第二腔液压升高,进而两轮制动。

解除制动时,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回位,液压油自轮缸和管路中流回制动主缸。

如活塞回位迅速,工作腔内容积也迅速扩大,使油压迅速降低。

储液罐里的油液可经进油孔和活塞上面的小孔推开密封圈流入工作腔。

当活塞完全回位时,补偿孔打开,工作腔内多余的油由补偿孔流回储液罐。

若液压系统由于漏油,以及由于温度变化引起主缸工作腔、管路、轮缸中油液的膨胀或收缩,都可以通过补偿孔进行调节。

2.4制动轮缸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制动轮缸的功用:

是将液力转变为机械推力。

有单活塞和双活塞两种。

奥迪100的双活塞式轮缸体内有两活塞,两皮碗,弹簧使皮碗、活塞、制动蹄紧密接触。

制动时,液压油进入两活塞间油腔,进而推动制动蹄张开,实现制动。

缸缸体上有放气螺栓,以保证制动灵敏可靠。

2.5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要求

为了保证汽车行使安全,发挥高速行使的能力,制动系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制动效能好。

评价汽车制动效能的指标有:

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制动时间。

2、操纵轻便,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好。

制动时,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合理,左右车轮上的制动力应基本相等,以免汽车制动时发生跑偏和侧滑。

3、制动平顺性好。

制动时应柔和、平稳;解除时应迅速、彻底。

4、散热性好,调整方便。

这要求制动蹄摩擦片抗高温能力强,潮湿后恢复能力快,磨损后间隙能够调整,并能够防尘、防油。

5、带挂车时,能使挂车先于主车产生制动,后于主车解除制动;挂车自行脱挂时能自行进行制动。

2.6制动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

制动踏板行程过大,制动作用迟缓,制动效能很低甚至丧失,制动距离增长。

2、故障原因

1)制动油压力不足。

2)制动系统内有空气。

3)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或制动器间隙过大,制动蹄摩擦片接触不良,磨损严重或有油污。

4)制动主缸、轮缸活塞和缸管磨损或拉伤,皮碗老化损坏。

3、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1)连续踩下制动踏板,如踏板逐渐升高且有弹性感觉,但稍停一会后再踩踏板时仍然很低,即为制动系统内有空气,这时应对制动系统进行排气。

2)一脚制动不灵,但连续踩几次踏板时制动效果很好,一般为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大或制动间隙过大。

应调整踏板自由行程,而后检查制动器间隙,必要时进行制动器解体修理。

3)踩下制动踏板时,不软弱不沉,但就是制动效果不良,这一现象为车轮制动器故障,如制动蹄片有油或接触不良、摩擦片老化、磨损、制动鼓磨损不均。

应对制动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

3制动系统的分类 

3.1按制动系统的作用分类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

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的制动系统称为辅助制动系统。

上述各制动系统中,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是每一辆汽车都必须具备的。

3.2按制动操纵能源分类

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

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为人力制动系统;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系统称为动力制动系统;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称为伺服制动系统或助力制动系统。

3.3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分类

制动系统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等。

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称为组合式制动系统。

4制动系统组成

(1)供能装置:

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动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

(2)控制装置:

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各种部件,如制动踏板。

(3)传动装置:

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如制动主缸、轮缸。

(4)制动器:

产生阻碍车辆运动或运动趋势的部件。

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操纵机构和制动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4.1制动器

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制动力)的部件。

汽车上常用的制动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称为摩擦制动器。

它有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两种结构型式。

4.1.1制动器——鼓式制动器

一般制动器都是通过其中的固定元件对旋转元件施加制动力矩,使后者的旋转角速度降低,同时依靠车轮与地面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车轮的制动力以使汽车减速。

凡利用固定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元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的制动器都成为摩擦制动器。

目前汽车所用的摩擦制动器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旋转元件固装在车轮或半轴上,即制动力矩直接分别作用于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称为车轮制动器。

旋转元件固装在传动系的传动轴上,其制动力矩经过驱动桥再分配到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称为中央制动器。

1.领从蹄式制动器

制动蹄的支承点在其前端,制动轮缸所施加的促动力作用于其后端,因而该制动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

具有这种属性的制动蹄称为领蹄。

与此相反,制动蹄的支承点在后端,促动力加于其前端,其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

具有这种属性的制动蹄称为从蹄。

这种在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的制动器即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

在领从式制动器中,两制动蹄对制动鼓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相等的,因此在制动过程中对制动鼓产生一个附加的径向力。

凡制动鼓所受来自二蹄的法向力不能互相平衡的制动器称为非平衡式制动器。

2.单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在制动鼓正向旋转时,两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为双领蹄式制动器,双领蹄式制动器与领从蹄式制动器在结构上主要有两点不相同,一是双领蹄式制动器的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式轮缸,而领从蹄式制动器的两蹄共用一个双活塞式轮缸;二是双领蹄式制动器的两套制动蹄、制动轮缸、支承销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中心对称的,而领从蹄式制动器中的制动蹄、制动轮缸、支承销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轴对称布置的。

3.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无论是前进制动还是倒车制动,两制动蹄都是领蹄的制动器称为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与领从蹄式制动器相比,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在结构上有三个特点,一是采用两个双活塞式制动轮缸;二是两制动蹄的两端都采用浮式支承,且支点的周向位置也是浮动的;三是制动底板上的所有固定元件,如制动蹄、制动轮缸、回位弹簧等都是成对的,而且既按轴对称、又按中心对称布置。

倒车制动时,摩擦力矩的方向相反,使两制动蹄绕车轮中心逆箭头方向转过一个角度,将可调支座连同调整螺母一起推回原位,于是两个支座便成为蹄的新支承点。

这样,每个制动蹄的支点和促动力作用点的位置都与前进制动时相反,其制动效能同前进制动时完全一样。

4.双从蹄式制动器

前进制动时两制动蹄均为从蹄的制动器称为双从蹄式制动器。

这种制动器与双领蹄式制动器结构很相似,二者的差异只在于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同。

虽然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前进制动效能低于双领蹄式和领从蹄式制动器,但其效能对摩擦系数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小,即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稳定性。

双领蹄、双向双领蹄、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固定元件布置都是中心对称的。

如果间隙调整正确,则其制动鼓所受两蹄施加的两个法向合力能互相平衡,不会对轮毂轴承造成附加径向载荷。

因此,这三种制动器都属于平衡式制动器。

5.凸轮式制动器

目前,所有国产汽车及部分外国汽车的气压制动系统中,都采用凸轮促动的车轮制动器,而且大多设计成领从蹄式。

制动时,制动调整臂在制动气室的推杆作用下,带动凸轮轴转动,使得两制动蹄压靠到制动鼓上而制动。

由于凸轮轮廓的中心对称性及两蹄结构和安装的轴对称性,凸轮转动所引起的两蹄上相应点的位移必然相等。

这种由轴线固定的凸轮促动的领从蹄式制动器是一种等位移式制动器,制动鼓对制动蹄的摩擦使得领蹄端部力图离开制动凸轮,从蹄端部更加靠紧凸轮。

因此,尽管领蹄有助势作用,从蹄有减势作用,但对等位移式制动器而言,正是这一差别使得制动效能高的领蹄的促动力小于制动效能低的从蹄的促动力,从而使得两蹄的制动力矩相等。

4.1.2制动器——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是以端面工作的金属圆盘,被称为制动盘。

其固定元件则有着多种结构型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工作面积不大的摩擦块与其金属背板组成的制动块,每个制动器中有2~4个。

这些制动块及其促动装置都装在横跨制动盘两侧的夹钳形支架中,总称为制动钳。

这种由制动盘和制动钳组成的制动器称为钳盘式制动器。

另一类固定元件的金属背板和摩擦片也呈圆盘形,制动盘的全部工作面可同时与摩擦片接触,这种制动器称为全盘式制动器。

钳盘式制动器过去只用作中央制动器,但目前则愈来愈多地被各级轿车和货车用作车轮制动器。

全盘式制动器只有少数汽车(主要是重型汽车)采用为车轮制动器。

这里只介绍钳盘式制动器。

钳盘式制动器又可分为定钳盘式和浮钳盘式两类。

1、定钳盘式制动器

定钳盘式制动器跨置在制动盘的制动钳体固定安装在车桥上,它不能旋转也不能沿制动盘轴线方向移动,其内的两个活塞分别位于制动盘的两侧。

制动时,制动油液由制动总泵(制动主缸)经进油口进入钳体中两个相通的液压腔中,将两侧的制动块压向与车轮固定连接的制动盘,从而产生制动。

这种制动器存在着以下缺点:

油缸较多,使制动钳结构复杂;油缸分置于制动盘两侧,必须用跨越制动盘的钳内油道或外部油管来连通,这使得制动钳的尺寸过大,难以安装在现代化轿车的轮辋内;热负荷大时,油缸和跨越制动盘的油管或油道中的制动液容易受热汽化;若要兼用于驻车制动,则必须加装一个机械促动的驻车制动钳。

2、浮钳盘式制动器

制动钳体通过导向销与车桥相连,可以相对于制动盘轴向移动。

制动钳体只在制动盘的内侧设置油缸,而外侧的制动块则附装在钳体上。

制动时,液压油通过进油口进入制动油缸,推动活塞及其上的摩擦块向右移动,并压到制动盘上,并使得油缸连同制动钳体整体沿销钉向左移动,直到制动盘右侧的摩擦块也压到制动盘上夹住制动盘并使其制动。

与定钳盘式制动器相反,浮钳盘式制动器轴向和径向尺寸较小,而且制动液受热汽化的机会较少。

此外,浮钳盘式制动器在兼充行车和驻车制动器的情况下,只须在行车制动钳油缸附近加装一些用以推动油缸活塞的驻车制动机械传动零件即可。

故自70年代以来,浮钳盘式制动器逐渐取代了定钳盘式制动器。

3、盘式制动器的特点

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相比,有以下优点:

一般无摩擦助势作用,因而制动器效能受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即效能较稳定;浸水后效能降低较少,而且只须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在输出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和质量一般较小;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极小,不会象制动鼓的热膨胀那样使制动器间隙明显增加而导致制动踏板行程过大;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其他保养修理作业也较简便。

对于钳盘式制动器而言,因为制动盘外露,还有散热良好的优点。

盘式制动器不足之处是效能较低,故用于液压制动系统时所需制动促动管路压力较高,一般要用伺服装置。

目前,盘式制动器已广泛应用于轿车,但除了在一些高性能轿车上用于全部车轮以外,大都只用作前轮制动器,而与后轮的鼓式制动器配合,以期汽车有较高的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在货车上,盘式制动器也有采用,但离普及还有相当距离。

5制动传动装置

目前,轿车上的制动传动装置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

5.1机械制动传动装置

驻车制动系统与行车制动系统共用后轮制动器。

施行驻车制动时,驾驶员将驻车制动操纵杆向上扳起,通过平衡杠杆将驻车制动操纵缆绳拉紧,促动两后轮制动器。

由于棘爪的单向作用,棘爪与棘爪齿板啮合后,操纵杆不能反转,驻车制动杆系能可靠地被锁定在制动位置。

欲解除制动,须先将操纵杆扳起少许,再压下操纵杆端头的压杆按钮,通过棘爪压杆使棘爪离开棘爪齿板。

然后将操纵杆向下推到解除制动位置。

使棘爪得以将整个驻车机械制动杆系锁止在解除制动位置。

驻车制动系统必须可靠地保证汽车在原地停驻,这一点只有用机械锁止方法才能实现,因此驻车制动系统多用机械式传动装置。

5.2液压传动装置

目前,轿车的行车制动系统都采用了液压传动装置,主要由制动主缸(制动总泵)、液压管路、后轮鼓式制动器中的制动轮缸(制动分泵)、前轮钳盘式制动器中的液压缸等组成。

主缸与轮缸间的连接油管除用金属管(铜管)外,还采用特制的橡胶制动软管。

各液压元件之间及各段油管之间还有各种管接头。

制动前,液压系统中充满专门配制的制动液。

踩下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将制动液压入制动轮缸和制动钳,将制动块推向制动鼓和制动盘。

在制动器间隙消失并开始产生制动力矩时,液压与踏板力方能继续增长直到完全制动。

此过程中,由于在液压作用下,油管的弹性膨胀变形和摩擦元件的弹性压缩变形,踏板和轮缸活塞都可以继续移动一段距离。

放开踏板,制动蹄和轮缸活塞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位,将制动液压回主缸。

6液压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其诊断

6.1制动效能不良

现象:

汽车行驶中制动时,制动减速度小,制动距离长。

原因:

1、总泵有故障。

2、分泵有故障。

3、制动器有故障。

4、制动管路中渗入空气。

诊断:

液压制动系统产生制动效能不良的原因,一般可根据制动踏板行程(俗称高、低)、踏制动踏板时的软硬感觉、踏下制动踏板后的稳定性以及边疆多脚制动时踏板增高度来判断。

1、一般制动时踏板高度太低、制动效能不良。

如连续两脚或几脚制动,踏板高度随这增高且制动效能好转,说明制动鼓与磨擦片或总泵活塞与推杆的间隙过大。

2、维持制动时,踏板的高度若缓慢或迅速下降,说明制动管路某处破裂、接头密闭不良或分泵皮碗密封不良,其回位弹簧过软或折断,或总泵皮碗、皮圈密封不良,回油阀及出油阀不良。

可首先踏下制动踏板,观察有无制动液渗漏部位。

若外部正常,则应检查分泵或总泵故障。

3、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仍过低,且在第二脚制动后,感到总泵活塞未回位,踏下制动踏板即有总泵推杆与活塞碰击响声,是总泵皮碗破裂或其连续几脚,回位弹簧太软。

4、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稍有增高,并有弹性感,说明制动管路中渗入了空气。

5、连续几脚,踏板均被踏到底,并感到踏板毫无反力,说明总泵储液室内制动液严重亏损。

6、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低而软,是总进油孔中储液室螺塞通气孔堵塞。

7、一脚或两脚制动时,踏板高度适当,但太硬制动效能不良。

应检查各轮磨擦片与鼓的间隙是否太小中高速不当。

若间隙正常,则检查鼓壁与磨擦片表面状况。

如正常,再检查制动蹄弹簧是否过硬,总泵或分泵皮碗是否发胀,活塞与缸壁配合是否松旷。

如均正常,则应进而检查制动软管是否老化不畅通。

6.2制动突然失灵

现象:

汽车在行驶中,一脚或连续几脚制动,制动踏板均被踏到底,制动突然失灵。

原因:

1、总泵内无制动液。

2、总泵皮碗破损或踏翻。

3、分泵皮碗破损或踏翻。

4、制动管路严重破裂或接头脱节。

诊断:

发生制动失灵的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

首先观察有无泄漏制动液处。

如制动总泵推杆防尘套处制动液处。

如制动总泵推杆防尘套处制动液漏流严重,多属总泵皮碗踏翻或严惩损坏。

如某车轮制动鼓边缘有大量制动液,说明该轮分泵皮碗压翻或严重损坏。

管路渗漏制动液一般明显可见。

若无渗漏制动液现象,则应检查总泵储液室内制动液是否充足。

6.3制动发咬

现象:

踏下制动踏板时感到既高又硬或没有自由行程,汽车起步困难或行驶费力。

原因:

1、制动踏板没有自由行程或其回位弹簧脱落、折断或过软。

2、踏板轴锈滞加位困难。

3、总泵皮碗、皮圈发胀或活塞变形或被污物卡住。

4、总泵活塞回位弹簧过软、折断,皮碗发胀堵住回油孔或回油孔被污物堵塞。

5、制动蹄磨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

6、制动蹄回位弹簧过软、折断。

7、制动蹄在支承销上下能自由转动。

8、分泵皮碗胀大、活塞变形或有污物粘住。

9、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