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再认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711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再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分数再认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数再认识.docx

《分数再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再认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数再认识.docx

分数再认识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分数

《分数的再认识》导学案

学校

麦禾营中心小学

数学

《分数的再认识》

任课

教师

班级

五年级二班

课型

综合解决课

课时

2课时

上课日期

2011年10月17、18日

教材

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拿铅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分数,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关键

问题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

方法

1.合作探究法:

学生在小组内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2.问题训练法:

通过学生尝试《问题训练单》教师针对个别问题进行点拨指导,实现全优的教学效果。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

《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

《问题训练——评价单》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要素)

时间

创设情景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

引入主题

5分钟

情景引入

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的分数吗?

通过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

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个分数?

(自由说出已知分数)

师:

谁能给老师说说,1/2表示什么?

(1/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师:

同学们对分数的知识掌握的真不错。

可是,老师还是想检验大家一下,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接受我的检验呢?

(愿意)

师:

好,大家都同意,那么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圆纸片,折出它的1/2。

(动手折纸)

师:

谁愿意将你折的展示给大家看呢?

(两名拿有不同大小圆片的同学展示)

师:

2、组长检查并汇报导读单的完成情况。

3、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认真对比观察,他们都正确的折出了自己图形的1/2,可为什么同样是1/2,折后图形的大小却不一样呢?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时,让学生读一读有关信息。

该信息十分有趣,但对学生来说都比较生疏,所以让学生认真读一读。

 

合作交流

生成问题

 

15分钟

创设思维情境

1、发放《问题生成——评价单》。

2.学生独立完成生成单。

3、学生汇报交流有困难的问题。

4、对困难的问题分组交流。

5、各小组展示交流的结果并汇报。

(教师适时点拨)

6、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7、自评、小组评、教师总评。

学生小组内讨论,组内探究,并展示汇报。

小组讨论

师生指导

5分钟

创设规范指导情境

1.教师发放《问题训练——评价单》。

2.教师进行规范指导。

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评价。

2.小组竞赛,全班评价。

重点问题

展示学习

3分钟

创设思维情境

分数相同,整体不同(相同),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同(相同)。

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单位一不同,所分的结果不同。

总结归纳

提升意义

2分钟

创设反思情境

1.(教师旁白)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习中你有何收获与体会?

2.教师补充。

1.生总结知识点。

2.谈体会。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程序

(要素)

时间

创设情景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引导回顾

呈现目标

5

创设

导入

情境

 

【教师话白】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再认识,这节课让我们通过做习题来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明确学习任务,

规范指导

深化理解

20

创设

规范

指导

情境

.发放《问题训练——评价单》

1、填一填。

(1)5个是(   ),(  )个是1。

(2)里面有(  )个,里面有(   )个。

(3)8个是(  )。

2、考考你。

(1)6枝铅笔的是(   )支,10铅笔的是4支铅笔。

(2)一盘苹果的是4个,2个同样的盘子里共有(  )个苹果。

3、选择题。

1、一个长方形面积的 和一个

正方形面积的  相等,那么这个

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相比(     )。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先在小组内由学科长检查,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体会到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不一定就是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能断定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规范指导

深化理解

20

创设

规范

指导

情境

A、正方形面积大;        B、长方形面积大;

C、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D、不能比较

2、一根圆木的是   ,这根圆木是下面三根中的哪根

4、教师进行规范指导。

 

3、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各类三角形的认识。

问题训练

小组评价

13

创设

问题训练

情境

1.完成一课三练第22—23页的习题。

2、教师逐组检查、指导。

1、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2、学科组长组织班内展示汇报。

总结归纳

把握重点

2

创设

反思

情境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汇报。

教学反思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之“一案三单”

《分数的再认识》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姓名指导老师:

自学文本内容后,完成下列习题。

一、用分数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并说出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二、爸爸今年40岁,爸爸年龄的

是多少?

你今年10岁,你年龄的

是多少?

年龄都是

,怎么不一样呢?

三、分别画出下面各图的

,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二、通过预习,谈谈你的收获与疑问: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老师评价

 

《分数的再认识》问题解决——评价单

班级姓名指导老师:

各位同学,请根据课前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面的内容,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多元展示。

问题一:

观察课本上的主题图1,思考他们三人都是拿出铅笔的

,有两位同学拿出的是相同的枝数,而第三位同学拿出的铅笔数与前两位同学的不一样,为什么?

 

问题二:

观察课本上的主题图2,思考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

为什么?

 

问题三:

为了帮助失学儿童重新回到课堂,学校举行了“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小青捐献了零花钱的

,小亮捐了零花钱的

,小亮捐的钱一定比小青多吗?

请说明理由。

 

《分数的再认识》问题训练——评价单

班级姓名指导老师: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形的阴影部分。

二、判断。

1、把单位“1”分成11份,每份是。

()

2、

的分数单位是

()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能为0。

()

4、一个分数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大。

()

三、在图中用颜色表示出各分数。

四、填空。

1、3个

是()。

2、()个

3、12个

是()。

4、

里面有()个

五、解决问题。

1、一包糖果,我吃了4块,占这包糖果的

.这包糖果原来有多少块?

 

2、一条公路需要10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3天呢?

 

3、水果店原来有苹果30千克,香蕉50千克,结果香蕉卖了

,苹果卖了

,哪种水果卖得快?

你对该水果店有什么建议?

 

自我评价:

家长评价:

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