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512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docx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

浙江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纲

目录

第一章公共科目考核大纲

第二章专业基础知识考核大纲

第三章辅助检查判读考核大纲

第四章专业学科考核大纲

第五章技能操作考核大纲

 

第一章公共科目考核大纲

公共科目考核包括医学伦理与卫生法、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医患沟通学)。

内容同《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考核大纲》相应部分-----略

 

第二章专业基础知识考核大纲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是每个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中医住院必须掌握的。

考核是以笔试的形式,考核所有专业中医住院医师掌握中医专业基础知识的水平,包括中医内科(含急诊)、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骨伤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

一、中医内科

(一)呼吸内科

掌握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咳嗽、哮病、喘证、肺胀、悬饮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3、大咯血、窒息、高热、呼吸衰竭等急重症的处理。

熟悉

1、其他病原体所致肺部感染、肺栓塞、肺结核、间质性肺炎和结节病、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肺痈、肺痨、肺癌、咯血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3、气胸、胸腔积液、喘促等急重症的处理。

参考资料

1、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2、周仲英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二)心血管内科

掌握

1、高血压病、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左心衰、慢性心力衰竭、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2、胸痹、心悸、眩晕、喘证等疾病的辨治论治、各证的证候特点;

3、急性左心衰的处理,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熟悉

1、高血压病、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左心衰、慢性心力衰竭、常见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方案、用药;心肌炎与心肌病、高脂血症、常见瓣膜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胸痹、心悸、眩晕、喘证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各证治法方药;

3、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4、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参考资料

1.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2.周仲瑛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供中医类专业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

3.陈湘君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供七年制中医类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三)消化内科

掌握

1、呕吐、胃痞、胃脘痛、腹痛、泄泻、血证(胃肠道出血)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慢性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肝硬化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熟悉

1、黄疸、臌胀、痢疾、肝癌、胃癌、大肠癌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原发性肝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参考资料

1、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2、陈湘君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供七年制中医类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周仲瑛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供中医类专业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

(四)急诊医学

掌握

1、发热、胸痛、腹痛、出血、意识障碍等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与急救处理;

2、咯血、气胸、呼吸衰竭、高血压急症、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急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急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

3、中暑、溺水、急性中毒等常见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4、心搏呼吸骤停、感染性休克等急危重症的急救处理。

熟悉

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危重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休克、创伤、中毒等疾病的抢救流程;

3、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洗胃机、呼吸机的正确使用;

4、中药急救制剂的主治、功用、适应证、副作用及使用方法。

参考资料

1、沈洪主编:

卫生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急诊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姜良铎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

(五)内分泌科

掌握

1、中医消渴、瘿病病证相关理论与基础知识;

2、内分泌科常见病、多发病(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结节、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结节、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

4、常见危重症(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的急诊初步处理;胰岛素的使用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熟悉

1、消渴、瘿病、虚劳、肥胖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低血糖(药物性,胰岛素瘤);垂体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痛风、代谢综合征、单纯性肥胖、柯兴综合征等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其它内分泌相关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断和临床意义。

参考资料

1、周仲瑛主编: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第1版;

2、陆再英、终南山主编:

《内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7版。

(六)肿瘤内科

掌握

1、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等常见肿瘤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特征、中西医诊断和治疗;

2、肿瘤常见急症(溶瘤综合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咯血、消化道出血、呼吸衰竭)和肿瘤并发症(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的处理原则。

熟悉

1、肿瘤学科的历史沿革、中医常用治法的现代研究;

2、乳腺癌、食管癌、鼻咽癌、淋巴瘤、胰腺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常见肿瘤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

参考资料

1、刘亚娴主编: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七)血液内科

掌握

1、萎黄、髓劳、紫癜病、癥积、血证(白血病)、瘰疬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急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颅内出血、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急症处理。

熟悉

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血证、虚劳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参考资料

1、周仲瑛主编: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

2、陆再英主编: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八)肾病科

掌握

1、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慢性尿路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病种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水肿、慢肾风、淋证、尿血、关格、癃闭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3、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及分期;

4、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替代治疗的指征。

熟悉

1、肾微小病变、膜型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遗传性肾炎、急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痛风性肾病、血管炎肾损害、薄基底膜肾病、药物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

参考资料

1、周仲瑛主编: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

2、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版规划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3、陈灏珠、林果为主编:

《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第13版。

(九)神经内科

掌握

1、中风、眩晕、头痛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偏头痛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急性脑血管意外、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原则。

熟悉

1、不寐、呆证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睡眠障碍、阿尔兹海默病等病种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参考资料

1、周仲瑛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

2、贾建平主编: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学规划教材《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社,2011年,第6版。

(十)风湿科

掌握

1、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阴阳毒、尪痹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3.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抗核抗体谱中抗ds-DNA、抗Sm抗体、抗SSA、抗SSB抗体临床意义,类风湿关节炎X线表现分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表现分期。

熟悉

1、干燥综合征、骨关节炎、痛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大偻、燥痹、骨痹、痛风、肌痹、皮痹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参考资料

1、陆再英、钟南山主编: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2、蒋明主编:

《风湿病学》,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版;

3、《中医临床路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0年版。

二、中医外科

(一)外科

掌握

1、疖(含暑疖、疖病)、疔疮(含颜面疔疮、手足疔疮)、痈(体表痈、颈痈、腋痈、脐痈)、丹毒、发(含臀痈、手足发背)、有头疽、褥疮、漏、肉瘿、气瘿、筋瘤、脂瘤、臁疮、脱疽、乳痈、乳癖、乳核、乳岩、精浊、精癃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糖尿病足、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性脉管炎、毒蛇咬伤、烧烫伤、乳腺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烧伤面积的估算、深度评估和急救,毒蛇咬伤的病情评估及急救治疗;

4、常见外治法和操作技术。

熟悉

1、红丝疔、流注、走黄与内陷、冻疮、肠痈、痛风、乳疬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原发性肝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

参考资料

1、李曰庆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

2、吴在德、吴肇汉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外科学》,2008年11月,第7版。

(二)皮肤科

掌握

1、热疮、蛇串疮、湿疮、瘾疹、白疕、粉刺、癣、药毒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湿疹、荨麻疹、痤疮、药疹、手癣、足癣、甲癣、股癣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

3、中医皮肤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熟悉

1、接触性皮炎、酒渣鼻、白屑风、白驳风、虫咬皮炎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接触性皮炎、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白癜风、丘疹性荨麻疹等病种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等。

参考资料

1、李曰庆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

(三)肛肠科

掌握

1、痔疮、肛痈、肛漏、息肉痔、便秘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痔(内痔、外痔、混合痔)、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单纯性肛瘘、复杂性肛瘘)、肛裂、脱肛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中医肛肠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理论;

4、肛肠科常用的检查方法:

肛门视诊、直肠指诊、肛门镜、球头银丝等检查方法,以及常用的检查、治疗体位。

熟悉

1、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肛管直肠癌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肛肠科的基本用药;

3、肛肠科手术的术前准备。

参考资料

1、李曰庆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

2、吴在德、吴肇汉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外科学》,2008年11月,第7版。

三、中医妇科

掌握

1、月经失调、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胎动不安(胎漏)、妊娠恶阻、异位妊娠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先兆流产、妊娠剧吐、宫外孕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等;

3、中医妇科相关基础知识,天癸-冲任-胞宫相关理论。

熟悉

1、带下病、滑胎、产后恶露不尽、缺乳、癥瘕、阴挺、不孕症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阴道炎、盆腔炎、习惯性流产、子宫肌瘤、不孕症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3、妇科急腹症(宫外孕、黄体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的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理;

4、中医妇科常用药物的应用原则。

参考资料

1、罗颂平、谈勇主编: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2版;

2、丰有吉等主编:

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卫生部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第2版。

四、中医儿科

掌握

1、新生儿黄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胃炎、小儿腹泻、肾病综合征、病毒性脑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麻疹、幼儿急疹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胎黄、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腹痛、泄泻、水肿、惊风、紫癜、佝偻病、奶麻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3、心搏呼吸骤停、感染性休克等急危重症的急救处理。

熟悉

1、反复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化脓性脑膜炎、口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癫痫、儿童多动综合征、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营养不良、遗尿症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

2、心悸、口疮、尿血、麻疹、痫证、多动症、厌食、积滞、疳证、遗尿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参考资料

1、王雪峰主编: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儿结合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第1版。

五、针灸科

掌握

1、痹症、漏肩风、腰痛、中风、面瘫、不寐、头痛、痛经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分型和针灸治疗;

2、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关节周围炎、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面神经炎、睡眠障碍、偏头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和针灸治疗方法;

3、常用腧穴的归经、定位。

(具体参照规范化培训大纲)

熟悉

1、眩晕、痹症、耳鸣耳聋、蛇丹、震颤麻痹、便秘、绝经前后诸证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和针灸治疗等;

2、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性耳鸣、带状疱疹、帕金森病、功能性便秘、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和针灸治疗方法等;

3、针灸科常用针刺手法操作。

(进针手法、基本行针手法、拔罐等)

参考资料

1、石学敏主编《针灸学》: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2007年6月,第二版。

六、推拿

掌握

1、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痹证、腰痛、漏肩风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3、脊柱、关节急性损伤、血肿的处理原则。

熟悉

1、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强直性脊柱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婴幼儿腹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痿证、落枕、骨痿(骨质疏松)、中风、泄泻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参考资料

1、范炳华主编: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严隽陶主编:

普通高等学校“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推拿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第1版。

七、中医康复科

掌握

1、脊髓损伤、骨折后遗症、脑血管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康复措施;

2、中风、痹症、痿证、腰痛等病种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

3、康复相关基础知识和康复评定、各类康复治疗技术的适用原则。

熟悉

1、周围神经损伤、颅脑外伤、小儿脑瘫等疾病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要点和康复治疗原则。

参考资料

1、胡幼平主编: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康复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1版。

八、骨伤科

掌握

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胫腓骨干双骨折、脊柱骨折(含伴有外伤性截瘫)、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颈椎病、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关节周围炎、骨关节炎等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熟悉

膝半月板损伤、膝侧韧带损伤、膝交叉韧带损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等。

参考资料

1、王和鸣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九、中医耳鼻喉科

掌握

1、喉痹、乳蛾、喉喑(注意与喉癌的鉴别诊断)、耳胀耳闭(注意与鼻咽癌的鉴别诊断)、脓耳、鼻窒、鼻渊、鼻鼽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及外治法;

2、耳鼻咽喉异物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熟悉

1、梅核气、喉痈、伤风鼻塞、耳鸣耳聋(注意突发性聋的特点和鉴别诊断)、耳眩晕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鼻衄的诊断、辨证分型和处理原则;

3、急喉风(喉梗阻)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参考资料

1、王士贞主编: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喉科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第2版;

2、田泉勇主编: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7版

十、中医眼科

掌握

1、西医病种:

针眼、胞生痰核、暴风客热、胬肉攀睛、凝脂翳、绿风内障、圆翳内障、近视、远视等疾病的病因病机、类证鉴别和辨证论治;

2、中医病种:

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细菌性结膜炎、翼状胬肉、细菌性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屈光不正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异物入目、撞击伤目、酸碱入目等急重症的处理。

熟悉

1、中医病种:

漏睛、天行赤眼、瞳神紧小等病种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治;

2、西医病种:

慢性泪囊炎、病毒性结膜炎、急性前葡萄膜炎等病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参考资料

1、曾庆华主编: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7月,第2版;

2、赵堪兴、杨培增主编: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6月,第7版。

十一、方剂学

掌握方剂

1、全面掌握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及其运用;

2、掌握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与方剂组成的变化形成;

3、掌握汤剂的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

具体方剂如下:

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香苏散、小青龙汤、止嗽散、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大黄附子汤、温脾汤、麻子仁丸、济川煎、十枣汤、黄龙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半夏泻心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导赤散、龙胆泻肝汤、左金丸、泻白散、苇茎汤、清胃散、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香薷散、六一散、清暑益气汤、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肾气丸、地黄饮子、牡蛎散、真人养脏汤、四神丸、桑螵蛸散、固冲汤、固经丸、易黄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安宫牛黄丸、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生化汤、失笑散、桂枝茯苓丸、十灰散、咳血方、小蓟饮子、槐花散、黄土汤、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牵正散、消风散、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增液汤、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连朴饮、当归拈痛汤、二妙散、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萆薢分清饮、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二陈汤、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贝母瓜蒌散、苓甘五味姜辛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保和丸、健脾丸、枳实导滞丸、乌梅丸等。

熟悉

1、常用的治法(八法)的基本内容;

2、常用剂型的种类、制法及其临床意义;

3、下列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的配伍关系:

正柴胡饮、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加减葳蕤汤、大陷胸汤、五仁丸、达原饮、柴胡疏肝散、清骨散、当归六黄汤、清络饮、桂苓甘露散、回阳救急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八珍汤、泰山磐石散、左归丸、右归丸、龟鹿二仙胶、九仙散、金锁固精丸、缩泉丸、磁朱丸、甘麦大枣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