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58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docx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一15分钟面试课教案

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

2.诗两首

3.大堰河——我的保姆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7.纪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0.短新闻两篇

11.包身工

12.飞向太空的旅程

 

1.沁园春·长沙

(1)上片

让学生分层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1、前三句研读

?

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抒情主人公在深秋时节,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奔流不息。

诗歌语言常用变序,毛泽东即运用了这一手法。

那么,我们还原一下,前三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怎样的?

诗人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明确:

前3句的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这里将“独立”置前,增强了表现力。

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

一开始作者便把自己置身于秋水长天的壮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独立”二字也把后文的各类景象集中于一点——即作者的视角,营造了一种既开阔又统一的格调。

?

带着诗人的这种情感,我们前三句再齐读一遍。

?

孤独是诗人最常见的个性。

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那么诗人“独立”橘子洲头,又要表达怎样的情思呢?

在“寒秋”的氛围中,联系“长沙”、“湘江”,我们会想见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湘江北去,诗人南下——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

2、以“看”字为着手点,具体分析意象

?

诗人写诗时,通常会精心选取一系列具体事物来支撑、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具体事物就叫“意象”。

诗歌的美即依托于客观意象与主观情象的统一。

赏析诗歌的一个常见的手法即是抓住意象,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状态。

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都“看”到了一些什么?

请从上片诗人所选取的意象中选择让你感受最深的几个,说一说从这些意象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这些意象给你的感受最深。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来分析意象,运用联想法、替代法等方式。

(要注意结合正字)

a从意象的空间位置(远近、上下)出发,体会诗人的视野;

b从意象的组合(动静结合、色彩浓烈等)整体分析诗人的情志;

c从意象所搭配的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体会诗人独特的思绪与情感。

明确:

?

“看”总领7句,引出了一系列的景物——山、林、江、舸、鹰、鱼。

远望群山,层层叠叠的树木遍染秋色;近观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仰望长空,雄鹰有力地翱翔;俯视水中,鱼儿欢快地畅游——由远及近、由上及下,动静结合,对照鲜明、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气愤。

修饰词的使用(精当、形象):

?

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万”、“层”二字摹出了群山叠嶂、层峰连绵之态;“漫”字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百”字勾画出一幅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划线四字给人浩大、开阔的视野,也使人联想到诗人博大的胸怀——宇宙万物,都在我心中。

?

红遍、尽染、碧透,一个“遍”字,绘出万山红得彻底;一个“尽”字,尽显层林色彩的浓艳;一个“透”字,极言江水清澈碧绿。

山川的红,层林的秋色、江水的澄碧,诗人所选景物的颜色是如此的浓烈、繁艳、鲜明、夺目,为读者勾画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将诗人振奋、激动、豪迈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

一个“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一个“击”字,尽显雄鹰展翅,翱翔天际的矫健姿态、昂扬气度:

如此的苍劲、有力;用“翔”不用“游”,栩栩如生、巧妙地勾画出鱼儿在水中畅游的情态:

象鸟一轻灵、自由样。

3、“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也是诗人情感升华的过度,这句话具体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

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以短短6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图,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静穆的伟大中律动着勃勃的生机,扫尽千古悲秋之气,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咫尺应须论万里”的大手笔。

这首词写得虽然是寒秋景物,诗人的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热闹喜人的场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乐观态度和壮志豪情。

把我们感受到的诗人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中,想象自己正站在橘子洲头,眼中看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再朗读从“看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诗。

4、一“怅”一“问”,诗人直抒胸臆,请同学说说这三句在上片,在全诗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对作者情感的抒发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诗人立而观景,借景抒情,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升华为哲理的思索。

这时候,站在我们面前的已不是一般的游人,也不是普通的诗人,而是一个关怀天下的哲人。

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情怀,为寒秋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

传达给人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现在把上片连缀起来,齐声朗读一遍,一定要注意想象、感受,把自己的感情、体会融入到朗读中。

反复朗读,知道把握较为恰当为止。

总结:

上片重在写景,景中有情

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问题。

(二)下片

抓住“忆”和“恰”,从动词入手,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问:

这首诗不仅意象选取精妙,很多动词的选用也非常传神。

现在请大家齐读下片,找出使用精妙的词语,并想一想这么用有什么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1、前两句的“携”字和“忆”字,在全词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

道出由景入情,开始回忆的缘由:

原来这里是诗人曾经和众多革命同志聚会的地方,它见证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此番旧地重游,自然而然地引起了诗人对往昔峥嵘岁月的回忆。

为下文作了铺垫。

2、一个“恰”字,总领7句。

请大家说一说,通过毛泽东的回忆,我们能看到曾携手同游的百侣曾做过些什么,他们给你怎样的印象?

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的意境,来形容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是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具体化。

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感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写出激浊扬清的文字,抨击时弊,宣扬真理。

可以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势磅礴,痛快淋漓,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同学少年一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

3、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现在我们把下片串连起来,带着感情,齐读一下。

要注意把同学少年那种志同道合、激情昂扬、心系天下的气概表现出来。

总结:

下片重在抒情,情中见景,情、景、事三相结合

(三)以抒情方式为线索,串联上、下片,整体把握

我们前面说过,鉴赏诗歌,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就是从意象着手来分析诗歌,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从诗歌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其抒情方式来赏析。

抒情诗词有的直抒激情,有的通过写景、状物、记事、写人来抒发感情。

接下来通观全篇,我想请同学们结合词作,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又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明确:

上阕“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独立寒秋,却描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乐观、积极、气度不凡的诗人;

“怅”、“问”是触景生情,直抒胸臆——即景抒情,诗人把他的一腔宏图大志展现出来,我们看到是一个志在天下的伟人;

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人忆事抒情,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激情昂扬,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志同道合、肩扛国家大义的斗士。

 

2.诗两首

《雨巷》

好,时间到。

我们已经完整地读完这首诗,大家找找看,这首诗里边,总共描写了多少位人物?

(两位)分别是谁呢?

(“我”和“姑娘”)没错了,那我们在讲前边的诗歌时,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说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诗词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这个术语是什么呢?

(意象)(板书),所以,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从人物方面来讲,就有“我”和“姑娘”(板书),那在诗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彷徨,是为了什么呢?

是希望逢着姑娘。

说明“我”是想要追寻这个姑娘。

请大家找找看,诗歌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这个姑娘?

待会我请同学来回答。

一节一节地找。

好,请一个同学来找出诗歌中描写姑娘的语句。

第一节:

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

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四节:

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

叹息的意思);第五节:

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

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

我们从刚刚同学的回答可以看出,诗人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姑娘,描写姑娘的动作,描写姑娘的情绪,他还用了许多别的意象来衬托这个姑娘,首先他写到,姑娘是出现在一个什么地方?

(雨巷)好,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细雨朦胧中,你走在这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巷子里,这里远离尘嚣,远离热闹,你的脚下,踩着幽暗的、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

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你的心情怎么样?

(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

我们也知道,这首诗歌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姑娘,但是,我们从这些描写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样子,她是大眼睛呢还是丹凤眼,她是圆脸呢还是瓜子脸,我们看得到吗?

(看不到)。

不仅我们看不到,诗人也看不到,为什么呢?

因为她撑着一把油纸伞。

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

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里见到过油纸伞。

(电视中),对了,而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们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因此呢,油纸伞具有复古、怀旧在特点(单独提问),这样一把伞出现在姑娘的肩上,更加给这个姑娘增添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

而在首诗歌里边,诗人还多次用了同样一个比喻来形容姑娘,他将姑娘形容成什么呢?

丁香,她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所以丁香也是我们这首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意象(板书:

丁香)。

丁香是一种?

(花),没错了,丁香花。

那假如这样,我换成别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

(不行)为什么不行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丁香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

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

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来象征愁怨。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就有不少有关诗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说李商隐的《代赠》: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啊,都是将丁香和愁怨联系在一起。

回到我们这首诗歌中,丁香般的姑娘并不仅仅指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愁怨,还说明了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地美丽,丁香一样的高洁,丁香容易凋谢,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我们再看到诗歌中的另外一个意象——“我”。

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希望能够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终于,姑娘出现了,她也跟我一样,撑着油纸伞。

姑娘慢慢地走过来,越走越近,我感觉到她投来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当我想说句什么话的时候,她跟我擦肩而过,而且,慢慢地远离我,越走越远,消失在雨巷的尽头。

只剩下我,仍然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中,继续等待,继续追寻。

在这首诗歌中,我是以一个等待者,一个追寻者的姿态出现的。

探寻诗歌主旨

所以啊,有人认为,这首诗歌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男子追寻、等待姑娘的诗歌,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别的看法了,他们认为,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的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们独特的政治象征。

你们赞同哪一种看法呢,这首诗究竟是一首爱情诗,还是一首政治诗?

下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请各个小组选出发言的代表,你们小组赞同的是哪种看法,为什么?

(同学观念不同) 

能够坚持自己的看法,非常地不错。

刚刚我们同学提到了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分析这首诗歌主旨的时候他联系了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这种方法,早在几千年前,孟子提出过,他说,读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论世,要研究作者的身平,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戴望舒。

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6年参加共青团。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堕入了深渊。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

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

雨巷这个朦胧阴沉的意象,正象征着此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丁香姑娘,是他们美好理想的象征。

关于这个时期进步青年的这种彷徨,我们在学习必修一的时候讲过一篇散文,作者在当时也是身处于这种彷徨中。

是哪一篇课文啊?

《荷塘月色》。

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姑娘的象征意义,那么,她究竟是象征着爱情呢,还是象征着革命青年的美好理想呢,我们无法确定。

这首诗歌充满着象征色彩的,对它的这些朦胧意象,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而这首诗歌的主旨是指对于爱情的追求呢,还是对于美好革命理想的追求呢,我们无从知道,都有这个可能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

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姑娘是美丽高洁的,她可以是任何美好事物的象征。

五、感受诗歌音乐美 

最后我们从形式方面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这首诗是1928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面的,当时《小说月报》的主编叶圣陶看完这首诗之后,就给戴望舒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雨巷》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

确实啊,这首诗歌听起来悦耳、和谐,读起来一唱三叹,迂回反复,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A.我们都知道,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在音节上面必须——押韵。

这一点这首诗歌可以说是做得非常成功的。

这首诗歌主要押一个韵,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来。

没错了,ang,而且,不仅是节与节之间押韵,每一个小节的内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比如说,我们看第一小节,押ang韵的主要有哪些呢?

(巷、娘);再看第二小节,(芳、愁)。

其余的五个小节也是这样子。

诗人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构造回荡的旋律。

 B.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C.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诗人不断地迂回往复,使一个寂寥而又哀伤的旋律紧紧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单从这三点来看,这首诗歌能够给我们这样强烈的心理体验,也是必然的。

《再别康桥》

这首诗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

赏析诗歌的“三美”:

         

(三)绘画美。

  

㈠找出意象。

  

1、好。

同学们看看,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徐志摩?

(意象)  明确: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

  2、这些美景都集中在第2、3、4节请同学集体朗读。

 

3、打开内容赏析到诗歌艺术形式,结合范例描绘三副画面。

 ㈡金柳。

  

1、这一节写的是柳。

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

其“影”又是什么影?

 

明确:

柳是“金柳”,影是“艳影”。

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

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

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新娘的美也就是柳树的美,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而新郎对新娘的爱也就是作者对康桥的爱,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明确:

——不能。

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明确: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4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情调不合。

  

夕阳中的新娘带着忧愁?

新娘?

忧愁?

  

明确:

不是新娘带着忧愁,是离别……反正我觉得夕阳中的新娘好。

  

朝阳中的新娘是带有力量的,喷薄而出的,夕阳中的新娘是温柔的,而且夕阳映红了她的脸庞,她的脸上飞上了红晕,是羞涩的。

  

4、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

难道是康桥边只有柳树?

  

明确:

——不是。

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

柳——留。

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

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

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秦楼月,年年柳色,霸凌伤别”“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

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5、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㈢青荇。

  

1、我们再看到第三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2、“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拟人,表达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爱。

 “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招摇撞骗”中的“招摇”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招手摇摆”,仿佛在招手致意,写出了水草对诗人的欢迎态度。

显得生动、形象。

同学们可以想象下,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

  

3、大家再看下一句: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这里的青荇,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还是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

   

明确:

——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

正因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诗人才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

  ㈣清泉。

  

1、 我们接着来看第四节,请同学齐读第四节。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

就是把清泉比成虹。

  

2、这一潭泉水就是拜伦潭。

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

  

明确:

——美好的梦容易破碎,而彩虹虽然美丽,却也容易消逝。

所以说是彩虹似的梦。

康桥的生活、学习是徐志摩心底的一个梦,对康桥的眷恋就是对梦的眷恋。

这样美丽的梦当然要呵护,要静静地呵护,这样的梦当然不愿醒,这样的康桥当然不愿离开。

  

小结:

上述三节诗,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比如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

这些画面具有意境鲜明、色彩绚丽的特点。

很美。

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 “荡漾”“招摇”“揉碎”“沉淀”, 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五、小结艺术特色:

 

㈠音乐美。

  

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

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

我们在《雨巷》中就接触过的。

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

(板书:

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

①《雨巷》是压韵了的,而且是一韵到底,那么这首诗压韵了没有?

(有)        

②请同学找出韵脚。

韵脚为:

来,彩 ;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③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

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

(板书:

韵律和谐)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4、㈡建筑美。

  

1、 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7)  

2、每一节有几行?

(4。

显得很匀称)(板书:

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

(不一样。

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

)(板书:

句的整齐)  

3.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歌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和与“我”的关系。

第二部分(3—11):

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格。

第一层(3—8):

写大堰河对诗人的爱。

第二层(9—11):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三部分(12—13):

表达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一)研习第二部分

1、第三节有几个镜头?

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试答。

明确:

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

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

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

2、问:

诗人是怎样想起大堰河的?

为什么艾青说“我看到了雪使我想起了你”?

而不是看到春雨,听到秋风萧瑟的声音使我想起了你呢?

明确:

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的洁白无暇,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

正因为这许多原因,艾青想起了这个给过他无限温暖的大堰河,想起了她悲苦的身世(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想起了她低下的社会地位(她是童养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想起了她死后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长了青苔的石椅,这一切在我们的心中构成了凄凉、衰败、荒寂景象,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