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032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docx

小学六年级教案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各单元教材分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

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

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全单元编排五道例题、四个练习,把内容分成四段教学。

依次是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在单元结束时,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测量物体的体积》。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认识了圆柱,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等活动初步感受了圆柱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有不同之处。

例1先教学认识圆柱,再教学认识圆锥,要让学生从整体上体会它们的特征,了解围成圆柱或圆锥的各个面,认识圆柱和圆锥的高,并会测量高。

教学圆柱从识别圆柱形的物体开始,因为学生已有这样的能力。

例1的图片里,有些物体是圆柱形的,有些物体的一部分是圆柱形的,也有些物体不是圆柱形的。

而且,在圆柱形的物体中,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厚,有的薄,这就为认识圆柱提供了丰富的具体对象。

认识圆柱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讲解。

让学生仔细观察圆柱,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相同的圆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而且圆柱上下是一样粗的。

前两点学生容易注意到,第三点往往会疏忽,在交流的时候,要引起学生的注意。

在“练一练”里,教材安排了上、下两个底面大小不同的杯子和木桶,两个底面虽然相同但两底之间粗细不同的腰鼓,还有底面是正六边形的盒子,让学生指出这些物体都不是圆柱形,从而加强对圆柱特征的体验。

在学生交流圆柱特征的过程中,教师可相机指出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及时出现圆柱的几何图形,在图形上标出圆柱的底面和侧面,这是建立圆柱概念的重要一步。

同时指出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并在圆柱的几何图形上标出高,既直观地表达高的意义,又能使学生想到测量圆柱高的方法。

例题引导学生把认识圆柱的学习方法迁移到认识圆锥上来,在观察圆锥形物体的基础上抽象出圆锥的几何图形,在交流圆锥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圆锥的顶点、底面和侧面。

圆锥的高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因为圆锥的高是圆锥内部的一条线段的长。

教材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并在圆锥的几何图形上用虚线画出顶点到底面圆心的线段,帮助学生理解圆锥高的含义。

练习五的设计重视空间观念的培养,都是动手操作的习题。

第2题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通过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曲面与平面的相应转化,加强对圆柱、圆锥特征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第3题把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旋转形成圆柱,把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形成圆锥,把半圆绕它的直径旋转形成球,让学生在动态中感受这些几何体,使已有的圆柱、圆锥概念得到深化。

第5题利用教材附页里的图形做圆柱和圆锥,体会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卷成的,圆锥的侧面是扇形卷成的,再次经历平面图形变成立体的过程。

同时,做成一个圆柱要两个相同的圆,做成一个圆锥只要一个圆,再次体会圆柱与圆锥的特征。

测量做成的圆柱、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能巩固高的概念,培养测量能力。

计算圆柱、圆锥的底面周长和底面积,复习了圆的知识,为继续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做好准备。

2.在现实的情境中,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是它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面积的和,其中侧面积是新知识,底面积是旧知识。

为此,教材先在例2里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再在例3里教学圆柱的表面积。

例2计算圆柱形罐头盒侧面的商标纸的面积,这个素材容易引发把商标纸剪开后看看、算算等教学活动。

教材指导学生“沿着接缝剪开”,经历展开商标纸的活动,体会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要研究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让学生在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和长方形卷成侧面的活动中,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探索圆柱侧面积算法的过程中,学生把曲面转化成平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推理活动,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例3教学圆柱的表面积。

教材先让学生思考底面直径2厘米、高2厘米的圆柱侧面沿高展开,得到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两个底面是多大的圆,再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

思考的过程能帮助正确地画图,画图则有助于体会表面积的含义。

“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既是表面积的概念,也是计算表面积的方法。

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一样,圆柱的表面积计算不列出公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避免了记忆公式的负担。

由于圆柱的侧面积已在例2教学,计算底面积是旧知识,因此例3组织学生讨论算法并独立计算。

练习六应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1、2题的练习重点是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求队鼓的铝皮面积就是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求队鼓的羊皮面积是计算圆柱的两个底面积之和,求做一个铁桶用的铁皮是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第3题有整理知识的作用,通过计算既能区分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这三个不同的概念以及不同的算法,又能整理三者的关系,进一步理解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第4~9题是灵活应用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知识,要联系实际判断所求问题需不需要计算底面积,要算几个底面积。

3.通过猜想—验证探索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

例4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认识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以下简称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第二步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安排第一步教学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认识等底等高的含义,便于判断圆柱可以转化成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

二是从长方体与正方体等底等高,体积也相等的事实,引发等底等高的圆柱与长方体的体积也相等的猜想,形成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活动心向。

三是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最终也要这样计算。

这些目的要在思考和讨论例题中第

(1)、

(2)两个问题时实现。

第二步的教学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

第一,在形成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探索思路后,展示转化活动。

学生可以看教材里的插图,也可以通过操作学具,明确转化的方法与过程。

第二,让学生明白,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拼成的是一个近似于长方体的物体。

如果圆柱的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切开后拼成的物体越接近长方体,渗透极限思想,发展想像能力。

第三,让学生思考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圆柱的关系,体会圆柱转化成长方体,体积不变,底面积不变、高也没有变。

用“底面积乘高”算得的既是转化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也是原来圆柱的体积。

这是形成圆柱体积公式的推理活动。

例5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

教材首先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直观估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

进行这个估计是形成一个猜想,如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存在确定的倍数关系,就可以利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锥的体积。

然后验证估计,探索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

例题把验证活动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指导学生选择实验器具:

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

左图把圆锥形容器放到圆柱形容器的上面,容易比出底面积是否相等。

右图把圆柱形容器和圆锥形容器靠近着放在同一桌面上,容易比出高是否相等。

第二步指导倒沙活动:

在圆锥形容器里装满沙子,倒入圆柱形容器。

从“3次正好倒满”证实圆柱形容器的容积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的3倍,也就是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1/3。

第三步进行推理,把实验的结论用数学式子表示,最终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猜想—验证是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的常用策略,教材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把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教学设计成鼓励猜想—引导验证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态度。

练习七和练习八里应用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都要进行乘法计算。

从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一单元的计算学生经常出现错误。

对此,教学应采取三点措施:

一是营造良好的计算氛围,每次作业的题量不宜过多,给学生的时间要充分,在心理负担较轻的状态下能减少计算错误。

保持安静,在无干扰的环境中专心计算也能减少错误。

二是较繁的计算使用计算器,通常情况下,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可以采用笔算,位数更多的数的乘法计算可以用计算器。

如果让学生进行过繁的四则计算,不仅容易出错,而且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没有必要。

三是指导简便计算,在半径(或直径)的长度数是5、15、25,高的长度数是2、4、8时,经常可以应用乘法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4.测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都有计算公式,生活中还有大量不是这些形状的物体,它们的体积怎样测量呢?

实践活动《测量物体的体积》引导学生研究这个问题。

把土豆或铁块放入盛水的圆柱形容器里进行测量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把不规则形体转化成规则形体,利用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通过质量除以比重(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求体积也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不依赖体积计算公式。

教材没有把两种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安排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想到和理解这些方法。

对于第一种方法,要依次测量圆柱容器的底面积、放入土豆前的水面高度和放入土豆后的水面高度,直观体会容器中水面上升所形成的那段圆柱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感悟“等积变形”的转化思想。

利用这种方法测量土豆的体积以后,还要再测量两个铁块的体积,为第二种测量方法积累数据资料。

对于第二种方法,两个铁块的体积已经测得,再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就能填表。

通过计算发现一个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和另一个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

如果测量和计算都正确,这个比值应该约是7.8。

要让学生理解这个比值的具体意思是“1立方厘米铁块大约重7.8克”,这样,第三个铁块的体积就可以称出质量后用除法计算了。

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材分析

作者:

沈重予  录入时间:

2007-1-17  阅读次数:

64

本单元在学生具有比和比例的知识,认识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对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或积一定的变化,理解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正比例和反比例历来是小学数学里的重要内容之一,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本单元进一步加强正、反比例的概念教学,突出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及简单应用,重视正、反比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淡化脱离现实背景判断比例关系,不安排应用正、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和一个练习,前两道例题都是关于正比例的,分别教学正比例的意义和图像,后一道例题教学反比例的知识。

1.抽象实际事例中的数量变化规律,形成正比例的概念。

例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种相关联的量”以及“成正比例的量”的含义。

列表呈现了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通过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比值,发现各个比的比值都是80,理解80是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由此得出数量关系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在数量关系中,路程比时间等于速度是旧知识,速度“一定”是这个问题情境里的规律,是正比例概念的生长点。

教材先指出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用“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具体解释两种量的“相关联”。

再指出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可以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它们是成正比例的量,学生在这里首次感知了正比例关系。

“试一试”在另一组数量关系中继续感知正比例关系,购买铅笔数量和总价的表格里有三个空格,先计算买4枝、5枝、6枝这种铅笔的总价,让学生体会铅笔的单价每枝0.3元是不变的,总价是随着数量变化而变化的,总价与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然后依次回答其他三个问题,得出“铅笔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的结论,并用式子总价/数量=单价(一定)作出解释。

“试一试”的认知线索与例1相似,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比例1大,使学生对正比例关系的体验更深刻。

学生在上面两个实例中感知了正比例的具体含义,教材第63页要形成正比例的概念。

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是概念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数学思考的极好机会。

首先用字母表示数量,每个实例里都有两个相关联的量,分别是路程和时间或者总价与数量,两个量的比的比值分别是速度和单价,因而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然后把路程/时间=速度(一定)、总价/数量=单价(一定)表示成y/x=k(一定),并指出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这个字母式子表示。

用抽象的字母组成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是认知难点,教学要联系两个实例,引导学生经历“字母表示具体的数量字母式子表示常见数量关系字母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的过程,加强对式子y/x=k(一定)的理解。

“练一练”判断生产零件的数量和时间成不成正比例,是把正比例概念具体化,利用概念进行演绎推理。

具体地说,是分析这个情境里的生产零件数量和所用时间的比的比值是否始终保持一定,如果具备y/x=k(一定)这种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否则就不成正比例。

学生在第62页“试一试”里已经进行过这样的分析和判断,那时是依据连续的四个问题进行的,现在要求他们独立开展有条理的推理活动,进一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正比例的方法。

练习十三第1~3题配合例1的教学,第3题判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成不成正比例。

可以根据表格里填的数据进行推理,因为周长与边长的比4/1、8/2、12/3、16/4的比值都是4,面积与边长的比1/1、4/2、9/3、16/4的比值不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面积与边长不成正比例。

也可以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推理,从“边长×4=周长”可以得到周长与边长的比的比值是确定的数4,即周长/边长=4(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从“边长×边长=面积”可以知道,面积虽然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面积与边长的比的比值是变化的量,即面积/边长=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不成正比例。

前一种思考对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适宜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也符合《标准》的要求。

后一种思考没有利用数据信息,推理的难度较大,不必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

教材设计这道题的意图是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突出正比例概念的内涵:

两种相关联量的比的比值保持一定。

2.用图像直观表达正比例关系。

例2是按照《标准》的要求“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编排的,设计的三个问题体现了教学正比例图像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认识图像上的点,按照“A点表示1小时行80千米”“B点表示5小时行400千米”说出其他各点的具体含义,体会各个点都表示汽车在某段时间所行驶的路程,也体会这些点是根据对应的时间与路程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来的。

第二步认识图像的形状,从图中描出的点在一条直线上,体会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了解正比例图像是直线对以后画图能起两点作用:

一是画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如第64页“练一练”),可以根据提供的各组数据描出图像的许多个点,再依次连成直线;二是如果按正比例关系画出的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表明画点出现了错误,应及时纠正。

第三步应用图像,估计行驶时间所对应的路程或者行驶路程所用的时间。

要指导学生利用画垂线或画平行线的技能,尽量使得数准确些。

如估计2.5小时行驶的千米数,要在横轴上找到表示2.5小时的点,过这点画横轴的垂线,得到垂线与图像的交点,再过交点作纵轴的垂线,根据垂足在纵轴上的位置估计行驶的路程。

练习十三第4、5题配合例2的教学。

判断实际问题里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不成正比例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看画成的图像,如果图像是一条直线,那么两种量成正比例;如果图像不是一条直线,那么两种量不成正比例。

另一种是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利用各组对应的数据写出比、求比值,从比值是否相等作出成不成正比例的判断。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应用后一种思路,在判断活动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数学活动经验,教学成反比例的量。

例3教学反比例的意义,安排的教学活动线索和例1十分相似。

在表格里可以看到笔记本的单价在变化,购买的数量也在变化,而且每组相对应的单价和数量的乘积都是60,这不仅是算得的,还和题目里的“用60元买笔记本”相一致,因此用数量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一定)”表示这个问题情境里两个变量的变化规律。

在此基础上指出单价和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成反比例,是两个成反比例的量。

“试一试”先把表格填写完整,在填表时体会工地要运的72吨水泥是确定的。

然后思考三个问题,抓住每天运的吨数与需要的天数的乘积是多少,乘积表示什么数量以及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式,从每天运的吨数×天数=运水泥的总吨数(一定),理解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

通过上面四个实例的研究,学生初步感知了反比例的含义,于是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两个量的乘积,把反比例关系表示成x×y=k(一定),形成反比例的概念。

学生认识正比例意义时的数学活动经验可以迁移到反比例意义的学习中来,教学时要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如让学生观察例3的表格、填写“试一试”的表格,发现表格里的变量,解释两个变量的“相关联”;让学生联系已有的数量关系,研究总价与数量、每天运的吨数与需要的天数的变化,通过计算发现总价总是60元,一共运水泥的吨数总是72;让学生写出单价、数量和总价,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和运水泥总数的数量关系式,说说总价一定、运水泥的总吨数一定的理由;让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关于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的那段话,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让学生试着用字母x、y、k表示反比例关系……

练习十三第6~8题配合例3的教学,重温认识反比例的过程,应用概念进行判断,从而加强对反比例的理解。

第8题在方格纸上分别呈现了三个面积都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三个周长都是14厘米的长方形,看图在表格里填出各个长方形的长与宽。

前三个长方形的长乘宽分别是12×1=12、6×2=12、4×3=12,即长×宽=面积(一定),得到的结论是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与宽成反比例。

后三个长方形的长乘宽分别是6×1=6、5×2=10、4×3=12,这些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的乘积不相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不成反比例。

教学这道题要让学生经历得出结论的过程,强化对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第9~13题是综合练习,练习内容包括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的比较,成比例的量与不成比例的量的比较,比例尺与正比例关系,还要寻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或成反比例的量的实例。

编排这些练习,要通过比较与判断进一步使学生清晰地理解概念,掌握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要联系正比例的概念体会比例尺的意义,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要体验生活中经常看到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培养数学意识。

第七单元《统计》教材分析

作者:

沈重予  录入时间:

2007-1-17  阅读次数:

71

在前面的教材里,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能够利用这些统计图表示数据及变化态势;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能够应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本单元教学扇形统计图、众数和中位数,扇形统计图过去是选学内容,现在是基本的教学内容,而众数和中位数是根据《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分别是总数量的百分之几,众数和中位数都是统计量,在平均数不能有效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基本特点时,往往选用众数或中位数来表达数据的特点。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材编排了四道例题和两个练习,例1和练习十五主要教学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例2至例4以及练习十六教学众数和中位数的知识。

1.以百分数的知识为基础,教学扇形统计图。

例1教学扇形统计图,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体会图中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含义,理解这张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用五个扇形分别表示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各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由于五种地形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不同,所以五个扇形的大小不同。

教材及时指出,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它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经过这一步教学,学生知道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形状不同,而且表达的数据内容也不相同。

第二步根据已知的我国国土总面积,利用扇形统计图里的数据,分别算出五种地形的面积并填入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由于计算比较复杂,所以使用计算器。

教学扇形统计图,要理解图中的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利用这些百分数进行相关的计算,不要求学生制作扇形统计图。

“练一练”和练习十五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了两方面的练习内容。

一是从统计图中各个扇形的大小以及表示的数据出发,进行分析与解释。

如“练一练”第1题看图说出7月份哪项支出最多。

第2题从我国的国土只占世界的7%,人口却占世界的22%,想到我国人均占有的土地比较少,人口密度很大。

练习十五第1题通过对应数据的比较,判断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二是看图估计或计算,如练习十五第2题根据拼盘里的花生米所占面积的百分比,估计其他干果各占面积的百分比。

第3题分别计算我国四个海域的实际面积。

2.联系现实的素材,教学众数和中位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由于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所以众数反映了这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教学众数,要让学生领会众数的意义,学会在一组数据中得出众数的方法。

例2用表格呈现9个学生每人用20粒黄豆种子做发芽试验的结果,先看表在括号里填数,感受发芽17粒的人数最多,有5人。

然后把9个数据依次排列,指出17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这一段内容,首先要形成正确的众数概念——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在发芽结果的数据中,17出现了5次,17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5是它出现的次数,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7,不是5。

其次要知道求众数的方法——在一组数据中寻找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不管这个数出现了几次,只要比其他数出现的次数多,它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例题还要求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联系实际比较平均数和众数的意义,体会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众数。

第79页“练一练”第1题通过找出一组学生的年龄的众数,巩固众数概念和求众数的方法。

第2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了众数,鞋店上周销售皮鞋中,25.5cm这个尺码的皮鞋售出的双数最多,25.5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所以进货时要多一些这个尺码的男鞋。

练习十六第1题配合例2的教学,男生身高的众数是153,女生身高的众数是148,10名男生里3人的身高是153厘米,10名女生里5人的身高是148厘米,所以说女生身高的众数更能反映这组学生的身高情况,即更具有代表性。

这就是众数作为一种统计量,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时能起的作用。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中位数是正中间的那个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正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才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材编排两道例题,分别教学这两种情况。

例3要求学生评价7号男生的跳绳成绩在这组同学中的位置,有的学生可能根据算出的平均每人跳117下,认为7号男生跳的比平均数少。

有的学生可能把7号男生跳的下数与其他男生比较,得出他的成绩是第三名。

这些都是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的比较。

为什么7号男生跳的下数比平均数少,成绩还是第三名?

为了解决这个疑问,例题先教学中位数的知识,指出把这组数据按大小排列,正中间的一个数102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既揭示了中位数的含义,又讲了求中位数的方法。

再把7号男生的成绩与中位数比,看到尽管他跳的下数比平均数少,却比中位数大,在这9个男生中的名次还是比较靠前的,初步体会中位数与平均数是两个不同的统计量。

例题还要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比中位数多得多,这是由于2号和8号男生的成绩十分突出,远远多于其他男生跳的下数,他俩的优异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