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071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docx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A、以公允价值为26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80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2、2011年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560万元的生产经营用设备换入乙公司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另从乙公司收取现金155.2万元,其中包括应收的补价60万元、应收取的设备增值税销项税额95.2万元。

甲公司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7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50万元;在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30万元。

乙公司换出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为520万元。

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假定交易双方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换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为( )。

  A、530万元  B、500万元  C、480万元  D、300万元

  3、A企业2010年10月10日将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银行存款15.85万元。

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A企业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影响损益的金额为( )。

  A、140万元  B、150万元  C、120万元  D、30万元

  4、2010年10月,甲公司以一台电子设备换入A公司的一批商品,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000元,已提折旧30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60000元,其公允价值为500000元;商品的账面成本为300000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400000元,增值税率为17%,A公司另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17000元,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甲公司换入商品的入账价值为( )。

  A、300000元  B、400000元  C、468000元  D、500000元

  5、2010年10月,东大公司用一台已使用三年的甲设备从正保公司换入一台乙设备,为换入乙设备支付相关税费10000元,从正保公司收取补价30000元。

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0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原预计净残值为5%,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乙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40000元,已提折旧30000元。

假定两公司资产置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不考虑其他税费影响。

置换时,甲、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50000元和220000元。

东大公司换入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A、100000元  B、230000元  C、168400元  D、360000元

  6、甲公司以一栋厂房和一项土地使用权换入乙公司持有的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换出厂房的账面原价为2000万元,已计提折旧600万元。

已计提减值准备200万元,公允价值为1400万元;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余额为18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400万元。

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的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 )。

  A、2800万元  B、3000万元  C、4000万元  D、4200万元

  7、2011年8月,甲公司与乙公司协商,甲公司以一栋建筑物换入乙公司的一批材料和一台设备。

已知甲公司换出建筑物的原值为300000元,已提折旧15000元,已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0元,公允价值为250000元。

乙公司换出原材料的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相等,均为1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换出设备的原值为200000元,已计提折旧2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03000元。

另外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现金12490元,假定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不考虑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增值税税率为17%。

则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以及原材料的入账价值分别是( )。

  A、203000元;92273元  B、220000元;92273元

  C、203000元;100000元  D、220000元;100000元

  8、012年10月,甲公司用一批商品和一项无形资产与乙公司的一台生产设备相交换,甲公司另支付补价银行存款23.6万元。

在交换日,甲公司用于交换的商品账面余额为5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交换日公允价值为60万元;无形资产账面原价80万元,累计摊销20万元,公允价值为70万元,乙公司用于交换的生产设备账面原价为300万元,累计折旧为175万元,公允价值为140万元。

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税费,甲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影响损益的金额为( )。

  A、20万元  B、30万元  C、23.6万元  D、10万元

  9、甲公司2011年5月1日以银行存款800万元自丙公司手中换取乙公司60%的股权,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司同属一个企业集团,当天乙公司相对于集团而言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甲公司将换入的股权仍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为10万元,则甲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

  A、600万元  B、810万元  C、720万元  D、730万元

  10、2011年3月2日,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200万元的厂房和账面余额为300万元的专利权(已摊销50万元),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的在建房屋和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不涉及补价。

上述资产的公允价值均无法获得。

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换入在建房屋的入账价值为( )。

  A、100万元  B、300万元  C、250万元  D、225万元

11、下列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无论是否发生补价,只要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不相同,均应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B、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增值税会影响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C、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若交换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D、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

  12、2010年上半年,A公司发生如下交易或事项。

  

(1)以一项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投资换入B公司的一项投资性房地产。

A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B公司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A公司另支付补价100万元。

  

(2)以一项账面价值为3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C公司公允价值为280万元的无形资产,A公司另支付补价73万元。

  (3)以一项账面余额为246万元的应收账款换入D公司一项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固定资产,并收到补价10万元。

  (4)以一项固定资产(不动产)换入E公司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并收到补价100万元。

  假定上述资产交换事项均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项交易或事项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A、A公司与B公司的资产交换  B、A公司与C公司的资产交换

  C、A公司与D公司的资产交换  D、A公司与E公司的资产交换

  

(2)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

  A、A公司换出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B、B公司换出的投资性房地产

  C、A公司换出的应收账款  D、E公司换出的长期股权投资

  13、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与乙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置换,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具体资料如下:

  

(1)甲公司换出:

固定资产(2009年初购入的生产设备)原值为180万元,已计提折旧27万元,公允价值为162万元,含税公允价值为189.54万元;支付固定资产清理费用3万元;

  

(2)乙公司换出: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171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6万元,公允价值为210万元;

  (3)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0.46万元(支付补价48万元、收取增值税销项税额27.54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上述交易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以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

  B、换出固定资产的利得为12万元

  C、换出固定资产作为出售处理并计缴增值税

  D、支付的补价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下列各项关于乙公司上述交易会计处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为162万元

  B、换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27.54万元可抵扣

  C、换出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5万元

  D、收到的补价冲减固定资产的成本

  14、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发生如下资产置换业务:

  

(1)10月,甲公司用一台已使用三年的A设备从乙公司换入一台B设备,为换入B设备支付相关税费10000元,从乙公司收取银行存款35100,其中收取的补价为30000元。

A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0000元,原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原预计净残值率为5%,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B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40000元,已提折旧30000元。

置换时,A、B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50000元和220000元。

假定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11月,甲公司以一台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换入乙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

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12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25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32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补价50万元。

甲公司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办理过户发生手续费用5万元。

假定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资料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交换时点A设备的账面价值是100000元

  B、甲公司换入B设备的入账价值是220000元

  C、甲公司换入B设备的入账价值是214900元

  D、甲公司换入B设备的入账价值是230000元

  

(2)根据资料

(2),甲公司应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损失以负数表示)为( )。

  A、212.5万元  B、-212.5万元  C、5万元  D、0

  15、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度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420000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0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5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

交换过程中甲公司支付给丙公司银行存款11700元。

设备的原价为800000元,已提折旧22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20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10000元。

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产品的账面余额为520000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20000元,计税价格等于不含增值税的市场价格6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

交换过程中甲公司以现金支付给乙公司20000元作为补价,同时为换入资产支付相关费用3000元。

设备的原价为900000元,已提折旧200000元,未计提减值准备,设备的公允价值为650000元。

假设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3)甲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丁公司的专利权,设备的原价为600000元,已提折旧220000元,已提减值准备40000元,设备的公允价值为400000元。

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500000元,累计摊销为150000元,公允价值为380000元。

甲公司收到丁公司支付的现金20000元作为补价。

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4)甲公司以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换入后作为原材料核算。

在交换日,甲公司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股票账面余额为320000元(其中成本为240000元,公允价值变动为80000元),公允价值为360000元。

换入的原材料账面价值为280000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300000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

增值税税额为51000元,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9000元。

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消费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资料(4),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 )。

  A、40000元  B、120000元  C、-80000元  D、0

  

(2)对于资料(3),甲公司处置非流动资产取得的收益为( )。

  A、90000元  B、0  C、20000元  D、60000元

  (3)对于资料

(1),甲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为( )。

  A、510000元  B、600000元  C、610000元  D、590000元

  (4)对于资料

(2),甲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为( )。

  A、680000元  B、682000元  C、625000元  D、574500元

  16、A公司和B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A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与B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置换,交换前后的用途不变。

置换日资料如下。

  

(1)A公司换出:

固定资产(2009年初购入的生产设备)原值为300万元,已计提折旧45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70万元,含税公允价值为315.9万元;支付固定资产清理费用5万元。

  

(2)B公司换出: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85万元(其中成本为200万元、损益调整75万元、其他权益变动1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0万元,公允价值为350万元。

  (3)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银行存款34.1万元。

  (4)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A公司换入长期股权投资而持有被投资企业40%的表决权资本,当日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A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

  A、支付的补价80万元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B、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为350万元

  C、换出固定资产的销项税额为45.9万元

  D、因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营业外收入10万元

  

(2)下列有关B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

  A、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为270万元

  B、换入固定资产的增值税45.9万元可抵扣

  C、换出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25万元

  D、收到的补价冲减固定资产的成本

  17、甲公司以库存商品A产品、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换乙公司的原材料、固定资产(2009年初购入的机器设备),假定交换前后用途不变。

甲公司和乙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有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换出:

①库存商品-A产品:

账面成本为1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150万元;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其中成本为125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减少5万元),公允价值200万元。

合计不含税公允价值为350万元,合计含税公允价值为375.5万元。

  

(2)乙公司换出:

①原材料:

账面成本为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100万元;②固定资产:

账面原值为15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10万元,不含税公允价值为200万元。

合计不含税公允价值为300万元,合计含税公允价值为351万元。

  (3)乙公司另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4.5万元。

  (4)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甲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

  A、换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

  B、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00万元

  C、换出库存商品A产品确认收入150万元,确认主营业务成本70万元

  D、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确认营业利润75万元

  

(2)下列有关乙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

  A、利润表中确认营业收入100万元

  B、利润表中确认资产减值损失转回15万元

  C、换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200万元

D、换入库存商品-A的入账价值为150万元

二、综合题

  1、2010年10月,A公司决定和B公司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换出:

①固定资产-机床:

原价为140万元,累计折旧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130万元;②无形资产-专利权:

初始成本为100万元,累计摊销额为1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公允价值为80万元;③库存商品-甲商品:

账面余额为80万元,公允价值100万元。

公允价值合计310万元。

  

(2)B公司换出:

①固定资产-客运汽车:

原价140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公允价值为140万元;②固定资产-货运汽车:

原价120万元,累计折旧2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③库存商品-乙商品:

账面余额为90万元,公允价值90万元。

公允价值合计330万元。

  A、B公司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营业税税率为5%,假设各自的计税价格都等于公允价值。

整个交换过程中没有发生除增值税(甲、乙商品增值税税率17%)和营业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A公司另外向B公司支付银行存款37万元。

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要求:

判断上述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编制A公司和B公司的相关会计分录。

  2、2010年3月2日,甲公司以一批A产品和一项无形资产换入乙公司一项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设备)。

甲公司换出的A产品成本为50万元,公允价值(等于其计税价格)为80万元;无形资产的原价为150万元,累计摊销为45万元,公允价值为160万元。

乙公司换出的固定资产,已使用1年,原价为260万元,已计提折旧80万元,当日的公允价值为210万元。

乙公司另向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7.9万元。

甲公司为换入该设备支付运杂费7万元,换出无形资产应交营业税8万元。

乙公司为换入A产品支付运杂费等5万元,为换入无形资产发生手续费等2万元。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均为17%。

甲公司将换入设备用于办公,乙公司将换入的产品作为原材料入账。

  

(1)假定该项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分别计算甲、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分别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假定该项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分别计算甲、乙公司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并分别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金额以万元为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