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254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4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docx

北京协和医院物安全培训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害生物因子包括:

(D)

A.病原微生物及微生物的毒性代谢产物

B.基因结构生物体

C.动植物的毒素和过敏源

D.以上均是

2.生物危害的来源包括:

(D)

A.人和动物的各种致病微生物

B.外来生物的入侵

C.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恐怖事件

D.以上均是

3.实验室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A)

A.气溶胶导致的实验室感染

B.事故性感染

C.人为破坏

D.针头和注射器操作

4.实验室感染的主要来源为:

(D)

A.检测标本

B.操作过程和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C.实验动物

D.以上均是

5.医院临床实验室和检验科,对实验室要求最低应达到哪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

(B)

A.一级生物安全防护

B.二级生物安全防护

C.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D.四级生物安全防护

6.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O1群霍乱弧菌属于:

(A)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7.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炭疽杆菌属于:

(A)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8.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结核分枝杆菌属于:

(B)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9.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肝炎病毒属于:

(B)

A.Ⅰ类毒种

B.Ⅱ类毒种

C.Ⅲ类毒种

D.Ⅳ类毒种

10.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

(C)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11.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菌苗与疫苗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弱毒与减毒的微生物菌种属于:

(D)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12.可造成微生物气溶胶的操作有:

(D)

A.接种环操作

B.吸管操作和离心机操作

C.针头和注射器操作

D.以上均是

1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容包括:

(D)

A.实验室物理防护

B.规范化实验室管理

C.标准化的操作规程

D.以上均是

14.哪种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张贴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标志?

(B)

A.BSL-1、BSL-2、BSL-3

B.BSL-2、BSL-3、BSL-4

C.BSL-1、BSL-3、BSL-4

D.以上均不是

15.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是指:

(A)

A.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B.第二、三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C.第三、四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D.第一、四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1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基础实验室是指:

(A)

A.BSL-1实验室和BSL-2实验室

B.BSL-2实验室和BSL-3实验室

C.BSL-3实验室和BSL-4实验室

D.以上均不是

17.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发布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在老版基础上新增加的内容是:

(D)

A.危险度评估

B.重组DNA技术的安全性

C.感染性物质的运输

D.以上均是

18.被称之为屏障实验室的是:

(C)

A.BSL-1实验室

B.BSL-2实验室

C.BSL-3实验室

D.BSL-4实验室

19.被称之为高度屏障实验室的是:

(D)

A.BSL-1实验室

B.BSL-2实验室

C.BSL-3实验室

D.BSL-4实验室

20.不属于Ⅰ类菌(毒)种的微生物是:

(D)

A.O1群霍乱弧菌

B.鼠疫耶尔森菌

C.天花病毒

D.狂犬病毒

二、判断题

1.所有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均应张贴醒目的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标致。

(×)

2.根据实验室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实验室的设计特点、建筑结构和屏障设施等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实验室划分为三级。

(×)

3.2004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

4.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联合出版的《微生物学及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金标准,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生物安全准则时作为主要参考。

(√)

5.在实验室感染中有65%以上的感染是由微生物气溶胶引起的。

(√)

6.有害生物因子是指能够对人、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作用的生物因子,如病原微生物,不包括基因结构生物体。

(×)

7.鼠疫耶尔森菌属Ⅰ类微生物菌种。

(√)

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Ⅱ类微生物毒种。

(×)

9.二级防护为实验室物理防护的第二道防线,是一级屏障的外围设施,就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外部环境的隔离,以防止实验室外的人员被感染为目的。

(√)

10.不同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所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应补充的特殊安全操作规程。

(√)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2005年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及感染后对个体或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

(D)

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

2.通常所说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哪些类别?

(A)

A.第一类和第二类

B.第二类和第三类

C.三类和第四类

D.第一类和第三类

3.关于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的概念,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D)

A.是指实验微生物及其产物可能给人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

B.是指实验微生物及其产物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

C.是指实验微生物及其产物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利益进行评估

D.A+B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的主要依据?

(B)

A.微生物的致病性

B.微生物的分类地位

C.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

D.微生物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5.我国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以及国家标准规定,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level,BSL)分为几级?

(D)

A.1级B.2级C.3级D.4级

6.对人和动物无明显致病性、对环境危害程度微小、特性清楚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在下列哪种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

(A)

A.BSL-1B.BSL-2C.BSL-3D.BSL-4

7.《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根据菌种的危险性评估,将菌种分为4类,下列哪组属于1类?

(A)

A.鼠疫杆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

B.炭疽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肝炎病毒

C.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菌

D.NDV减毒疫苗、链球菌、天花病毒

8.病原微生物暴露后的潜在后果的轻重取决于哪种因素?

(D)

A.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

B.机体的抵抗力

C.细菌的数量和入侵途径

D.以上都是

9.历史上发生过实验室传播的传染病有(D)

A.伤寒和霍乱

B.霍乱和炭疽

C.炭疽布鲁菌病

D.以上都是

10.对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素质评估,下列哪项不是必需的?

(B)

A.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B.学位教育

C.岗前健康检查

D.预防接种

11.下列哪项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容?

(D)

A.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

B.实验室活动和生物安全的环境评估

C.实验室仪器设备相关的危害与风险评估

D.以上都是

12.病原微生物风险评估的范围包括(D)

A.病原微生物的特性、动物模型屏障设备和设施

B.设备和操作程序

C.实验室管理

D.A+B+C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遗传修饰微生物的风险评估内容?

(C)

A.与宿主或者受体相关的危害

B.直接由插入的外源性基因片段所产生的危害

C.相关实验设备的评估

D.对现有的病原性特点改造而产生的危害

14.到目前为止,按照规定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内容一共多少个小项?

(C)

A.5项B.10项C.15项D.20项

15.病原微生物暴露的潜在后果不包括:

(B)

A.隐性或亚临床感染

B.获得免疫

C.显性或者严重感染,甚至死亡

D.个体间的传播

16.下列哪项是引起实验室感染最重要的因素?

(A)

A.气溶胶

B.培养的菌液

C.含有病原的液体进入皮下或粘膜

D.意外接种

17.国际上2000年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我国是哪一年的4月27日正式由国务院核准加入并于同年9月6日开始在我国生效的?

(C)

A.2001年B.2003年C.2005年D.2007年

18.下列哪项操作不符合生物安全的基本规定?

(D)

A.在动物实验间和操作间饮食

B.在动物实验间和操作间佩戴隐形眼镜

C.在动物实验间和操作间使用化妆品

D.A+B+C

19.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下列哪项不符合风险评估的要求?

(B)

A.定期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

B.使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进生活垃圾袋

C.定期检查高压灭菌锅

D.仪器设备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20.对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环境评估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C)

A.安排有储存设施

B.实验室建筑符合国家建筑要求

C.所需物品直接带进实验室

D.暖气和通风设施充分

21.我国危险性最高的微生物归属哪一类?

(A)

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

22.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将危险性最高的微生物归属哪一类?

(D)

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

23.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内容包括:

(A)

A.心理素质、检验技术、生物安全操作、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及原则

B.心理素质、检验技术、生物安全操作、身体素质

C.身体素质、检验技术、生物安全操作、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及原则

D.身体素质、检验技术、心理素质、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及原

24.流感病毒为三类病原,普通操作可在生物安全几级实验室进行?

(B)

A.BSL-1B.BSL-2C.BSL-3D.BSL-4

25.流感病毒为三类病原,进行动物试验应可在生物安全几级实验室中进行?

(C)

A.BSL-1B.BSL-2C.BSL-3D.BSL-4

26.常规遗传工程实验室操作大肠杆菌工程菌,可用下列何种级别实验室?

(A)

A.BSL-1B.BSL-2C.BSL-3D.BSL-4

27.用于基因治疗和有效转移基因到组织培养细胞的病毒载体,大多是复制缺陷型的,操作时常采用何种生物安全水平?

(B)

A.比载体的亲本病毒高一级的生物安全水平

B.与载体的亲本病毒相同的生物安全水平

C.比载体的亲本病毒低一级的生物安全水平

D.比载体的亲本病毒低二级的生物安全水平

二、判断题

1.根据《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中规定:

动物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时按照同一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管理。

(2)

2.生物安全实验室楼梯和地面没有防滑装置。

(2)

3.使用普通的离心机来收集病原微生物菌体。

(2)

4.在使用锐气时,生物安全实验室尽可能使用玻璃制品。

(2)

5.进出生物安全实验室无需登记。

(2)

6.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基于每种细胞携带对人体致病的病毒的可能性,对细胞系进行分级,分为低毒可能性、中毒可能性以及高度可能性。

(1)

7.2类菌种仅具有一般危险性,能引起实验室感染的概率比较低。

(2)

8.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能够安全操作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2)

9.转基因生物是安全的。

(2)

10.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试验废弃物可以按照生活垃圾直接进行处理。

(2)

11.实验室细菌和真菌污染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细菌或真菌感染工作人员或外泄,另一方面是生物实验室的培养物遭受外来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1)

第三章实验室安全水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C)

A.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B.零级防护和一级防护

C.一级防护和二级防护D.三级防护和四级防护

2.下列关于生物安全防护的定义正确的一项是:

(A)

A.指在避免生物危险因子,包括偶然的和有意利用的生物因子,对生物体包括实验室工作者在内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意识和采取的措施。

B.指在避免生物危险因子对环境的污染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意识和采取的措施。

C.指在避免生物危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者在内人员的伤害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意识和采取的措施。

D.指在避免有意利用的生物危险因子对生物体包括实验室工作者在内人员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的过程中,所具有的意识和采取的措施。

3.在我国三、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平面布局中常采用“三区二缓”,其中的“三区”是指:

(C)

A.清洁区、轻度污染区、高度污染区

B.潜在(半)污染区、轻度污染区、清洁区

C.污染区、潜在(半)污染区、清洁区

D.轻度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

4.下列选项中均属于清洁区的是:

(B)

A.人员通道、低温冰箱放置区、控制室、机房

B.人员通道、控制室、洗涤室、机房

C.人员通道、培养箱放置区、洗涤室、机房

D.人员通道、低温冰箱放置区、洗涤室、机房

5.在我国三、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平面布局中常采用“三区二缓”,其中的“二缓”主要功能是:

(D)

A.空气隔离B.更衣换鞋C.去污染消毒淋浴D.A+B+C

6.在我国三、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平面布局中常采用“三区二缓”,下列不属于“二缓”的主要功能一项是:

(B)

A.空气隔离B.培养基配置C.去污染消毒淋浴D.更衣换鞋

7.下列选项中属于气溶胶的是:

(D)

A.粉尘B.浓雾C.薄雾D.A+B+C

8.关于“可吸入颗粒物”的定义正确一项是:

(A)

A.空气中≤10μm的颗粒物B.空气中≤1μm的颗粒物

C.空气中≤100μm的颗粒物D.空气中≤0.1μm的颗粒物

9.下列微生物活体不能在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的是:

(C)

A.枯草杆菌B.耐格里原虫

C.沙门菌D.传染性犬肝炎病毒

10.关于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D)

A.该实验室适合于大学生和继续教育培训与教学

B.枯草杆菌、耐格里原虫、传染性犬肝炎病毒可以在该实验室操作

C.实验室适用于从事具有明确生物学特征的、已知在健康成人中不引起疾病的活的微生物菌(毒)株研究。

D.以上均正确

11.下列微生物可以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的是:

(B)

A.埃博拉病毒、枯草杆菌、弓形虫

B.乙型肝炎病毒、沙门菌、弓形虫

C.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沙门菌、弓形虫

D.埃博拉病毒、枯草杆菌、弓形虫

12.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中,基础实验室个包括:

(A)

A.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二级和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C.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D.一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13.防护实验室属于下列几级生物安全水平:

(C)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4.高级防护实验室属于下列几级生物安全水平:

(A)

A.四级B.三级C.二级D.一级

15.下列属于医疗废弃物的是:

(D)

A.废注射器B.废输液器C.废手术刀D.以上均是

16.下列关于医疗废弃物处理正确的是:

(D)

A.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B.当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

C.盛装感染性废物是应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

D.A+B+C

17.下列关于高级防护实验室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B)

A.设施既可以在一个独立的建筑内,也可以在建筑内一个被控制的区域内,该区域完全与建筑内的所有其他区域隔绝开来。

B.是最高的防护实验室,通常为进行危险度3级微生物相关的工作而设计的。

C.所有的活动被限制在三级生物安柜里进行,或使用一套带有生命保障系统通风装置的正压防护服后在二级生物安柜内进行。

D.以上均是错误的

18.下列关于安全标志分型中正确的一项是:

(A)

A.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B.禁止标志、通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通告标志、指示标志、提示标志

19.下列关于安全标志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B)

A.可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示标志、提示标志四大类型

B.主要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有、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或文字构成

C.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

D.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20.下列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分级与生物安全水平组合中正确的一项是:

(D)

A.基础实验室——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B.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

C.高级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D.以上均正确

二、判断题

1.PM10是指空气中的全部粉尘量去掉10μm以上的颗粒物,剩余的“可吸入颗粒物”。

(√)

2.高效空气过滤器是对粒径大于或等于0.3μm的粒子捕集效率在100%以上的空气过滤器。

(×)

3.生物安全实验室中的基础实验室包括一级和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

4.防护实验室属于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

5.高级防护实验室属于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6.防护实验室是为处理危险度4级微生物和大容量或高浓度的、具有高度气溶胶扩散危险的危险度2级微生物的工作而设计的。

(×)

7.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分为1至4级防护。

(×)

8.教学、研究中产生的含有菌落及病原株培养液和保菌液的废弃物以及感染的动物尸体也属于医疗废弃物。

(√)

9.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

10.安全标志分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四大类型。

(√)

第四章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一、单项选择题

1.实验动物按对携带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国际分级为:

(D)

A.普通动物、悉生动物、无菌动物

B.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菌动物

C.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悉生动物

D.普通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2.在参照国际标准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验动物实际情况出发常将实验动物分为以下几级:

(D)

A.普通动物、悉生动物、无菌动物

B.普通动物、悉生动物、清洁动物、无菌动物

C.普通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D.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3.国内分级法与国际分级法相比,在普通动物与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间增加了一类等级动物:

(C)

A.悉生动物B.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C.清洁级动物D.无菌动物

4.以下不属于实验动物携带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是:

(C)

A.狂犬病毒B.汉坦病毒

C.梅毒螺旋体D.马尔堡病毒

5.结核分枝杆菌可以通过何种途径侵入易感机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呼吸道B.消化道

C.皮肤损伤D.以上说法都对

6、以下不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沙门菌是:

(C)

A.鼠伤寒沙门菌B.肠炎沙门菌

C.副伤寒沙门菌D.猪霍乱沙门菌

7、深部真菌的易感动物有:

(D)

A.人B.猫C.猴D.以上都对

8、以下可以引起实验动物携带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原体的是:

(D)

A.狂犬病毒B.汉坦病毒

C.猴痘病毒D.以上都对

9、实验动物中结核分枝杆菌对最敏感?

(A)

A.猕猴B.猪C.松鼠D.松鼠

10、动物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分几级?

(D)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1、在安全柜型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生物安全四级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实验动物应饲养在什么级别安全柜内?

(C)

A.一级生物安全柜B.二级生物安全柜

C.三级生物安全柜D.四级生物安全柜

12、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涉及:

(D)

A.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B.实验动物的操作与处理内容

C.实验操作后的护理

D.以上都对

13、病原分离的培养物,何种结果需要121℃30分钟高压消毒?

(D)

A.阳性结果B.阴性结果

C.以上两种均不需要D.以上两种均需要

14、实验动物按对携带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分为不同级别,何种级别为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及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寄生虫或原虫的动物?

(C)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5、实验动物按对携带的微生物控制程度分为不同级别,何种类别为确知已带的微生物丛并经无菌条件饲养的动物?

()

A.无菌动物B.悉生动物

C.清洁级动物D.无特殊病原体的动物

16、汉坦病毒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何种急性传染病?

(C)

A.肾综合症出血热B.汉坦病毒肺综合症

C.以上都能D.以上都不能

17.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可通过何种途径引起人畜共患病?

(d)

A.消化道和呼吸道B.吸血昆虫叮咬

C.垂直传播D.以上均可

18.关于无脊椎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A.已感染和未感染的无脊椎动物应分开房间饲养。

B.房间能密闭进行熏蒸消毒。

C.所有通风管道和可开启的窗户可不需要安装防节肢动物的纱网。

D.已感染的节肢动物可以在冷却盘上操作。

19.关于实验动物护理的基本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A.实验动物的饲养和使用应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和规定。

B.动物实验可以在实验室内任何的区域进行。

C.使用过程中要求保证周围环境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D.完善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或减轻因实验对动物造成的不适或痛苦。

20.关于实验动物使用操作规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A.大动物饲养区域应每天打扫、保持清洁、每周将地面消毒3次。

B.原则上活检时应对动物进行麻醉。

C.喂给大动物瓜果、蔬菜等洗净即可不需消毒。

D.根据实验要求,按不同的动物,不同途径给药。

二、判断题

1.实验动物的检疫指将新抵达的动物与已有动物暂时分隔,直至新引进动物的建康情形及微生物状况被确定评估为合格为止。

(1)

2.实验动物的适应是指在检疫期内,无论时间长短,任何新引进动物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给予一段时间,使其生理、心理及营养需求状态均能以适应新环境。

(1)

3.动物福利指为了保证动物在建康舒适的状态下生存,而人为给动物提供的相应物质条件和采用的行为方式,以保证动物处于生理和心理愉快的感受状态。

(1)

4.动物福利条例和法规中没有要求动物经销商和使用者持有许可证。

(2)

5.存在于自然状况下的狂犬病毒称为固定毒,在实验室中通过连续的动物传代而具有固定特性的狂犬病病毒则称为街毒。

(2)

6.三级动物设施的生物安全水平要求其所有系统、操作和规程每年都需要重新检查和认证。

(1)

7.清洁级动物对微生物的控制要求要低于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1)

8.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就是指实验动物的饲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