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72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板式家具通用检验标准Word文档格式.docx

寸公差

槽深

6

孔位

孔位与基准线

0.50

偏差

孔深与基准面

2、抽屉、门各边与框架的分缝(特殊设计分缝除外)的规定单位:

mm

项目

检验内容

技术要求

嵌装式门板

上、左、右分缝

1.5

下、中分缝

2.0

盖装式门板

门背面与框架平面间隙

1.0

嵌装式抽屉

上下左右分缝

盖装式抽屉

屉面背面与框架间隙面

位差度

门与框架、门与门相邻表面偏差(非设计要求的距离)

抽屉与框架、抽屉与门、抽屉与抽屉相邻表面间距离偏差(非设计要求距离)

下垂度、摆动度

抽屉

下垂

20.0

摆动

15.0

说明:

①、各封边带加工后尺寸标准

a、PVC胶边:

加工后厚度为1.3mm/两边(即0.65mm/边)

b、纸边:

加工后厚度为0.8mm/两边(即0.4mm/边)

c、科技木皮:

加工后厚度为1.5mm/两边(即0.75mm/边)

d、天然木皮:

e、木皮封边带厚度均以采购厚度0.6mm为准

②、所有零部件图规格尺寸均不含封边带厚度尺寸。

3、产品外观检验规定(特殊设计除外)单位:

mm

产品外形尺寸的极限偏差mm

受检产品图样尺寸与实测值允许偏差

高度+3

宽度+4

深度+4

各类产品主

要尺寸

(即功能尺寸)mm

柜类

①衣柜挂衣棍上沿至底板内表面间距

挂长衣≥1400

挂短衣≥900

②衣柜挂衣空间深度≥530

③衣柜镜子上沿离地面高度≥1700

④顶层屉面上沿离地面高度≤1250

⑤书柜搁板层高230

⑥文件柜搁板层高330

台、椅类

①台面中间净空高580

②椅类坐高400~460

③台椅(凳)配套产品的高差250~320

④写字台、会议台、餐台等台面高680~760

床类

①床铺面放置床垫高度为240~280

②床铺面不放置床垫高度为400~440

③床铺面净长1920~2200

④床铺面宽800、900、1000、1200、1350、1500、1800。

嵌垫式床各档尺寸增加20~30

⑤双层床层间净空高980

⑥双层床安全栏板高度200

用料要求

①人造板的使用应符合相应的国标要求

②木材的含水率应控制在13%以内

工艺要求

①人造板制成的外露部件均应进行封闭处理(如封边、油漆等)

②部件结合部位应严密、牢固,无松动、开裂等缺陷

③薄木、装饰纸或其他覆面材料不允许有脱胶和鼓泡

④各种配件、连接件表面必须经过抗氧化及耐腐蚀技术处理

⑤各种配件、连接件的安装应严密、端正、牢固

⑥启闭部件和配件应使用灵活

⑦玻璃银镜在500-800mm距离目视无明显皱纹、水花、气泡、刮花、变形

涂饰要求

①整件产品或配套产品色泽应相似。

②正视面涂层应手感光滑,无流挂、涨边、鼓泡

③涂层平整、清晰,表面在500-800mm距离目视不得有可见的明显缺陷

④不涂饰部位应保持清洁

标识

产品上应有持久性的本公司标识

二、产品外观等级要求

A级要求

1、表面平整,表面缺陷点要求每0.5平方米不超过一处,缺陷点直径≤0.5mm。

2、表面崩边处连续修补长度不超过封边长度的约3%。

3、表面不能有划痕、碰伤、爆裂。

4、封边胶合紧密平直,不能有松脱、缺损现象。

5、站在0.5-0.8米远处,不可见修补痕。

正常规定视力≥1.0。

6、表面颜色均匀,无明显色差。

7、修补后,单个的瑕疵要求直径小于0.5mm。

B级要求

1、表面平整,表面缺陷点要求每0.5平方米不超过三处,缺陷点直径≤0.5mm。

2、表面崩边处连续修补长度不超过封边长度的约5%。

C级要求

1、表面平整,表面缺陷点要求每0.5平方米不超过四处,缺陷点直径≤0.5mm。

2、表面崩边处连续修补长度不超过封边长度的约10%。

3、表面允许有轻微划痕、但不允许有碰伤、爆裂现象。

D级要求

1、表面平整,不允许有碰伤、爆裂现象。

2、边缘平齐,不能有崩裂现象。

三、产品检验区域(通常分为A、B、C三区)

1、A区:

通常指产品使用时常处于视野范围内前方,面对视野,容易看到的区域;

如:

面板、门板、抽面板、高屏背板前面、低屏背板前面、各类脚类及层板、侧板、底板等部件的前面部位。

2、B区:

通常指产品使用时处于视野范围内的左或右方、前面底下方,可看到但不经常看到;

柜侧板外面、抽面板侧面、低屏背板后面等部件部位。

3、C区:

通常指产品使用时处于视野范围外,完全看不到(除翻转、拆开可看到)。

面板的底面、底板的底面、高屏背板后面等部件部位。

四、产品检验区域各项检验方法、检验标准规定

A.未组装为最终产品的半成品和成品标准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检查标准

1.表面外观

依表面在使用中位置,将其分为A、B、C三个区。

有关生产工序:

开料

热压(贴面)

封边

开槽

锣槽

精截

铣型

钻孔

锯型

(1)目视

注:

点大小和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可作轻微变更。

(2)判定是否属于A、B、C区,以实际安装的成品为标准。

A区

(1)边部崩边

每个点≤0.1mm2,连续排列长≤50mm,每处的间隔为200mm以上,≤4处/m

(2)面部明显碰伤、划伤、凹凸、杂色点

每个点≤0.2mm2,点之间的间隔为200mm以上,≤8个/m2。

(1)

(2)种缺陷可不作执色处理。

(3)可见的须执色处理

边部每个点≤0.5mm2,连续排列长≤50mm,每处的间隔为200mm以上,≤4处/m

面部每个点≤1.0mm2,每处的间隔为200mm以上,≤5个/m2。

所有缺陷须看上去不丑陋,不恐怖,不刺眼,深洞不可有。

上标准对板材料、倒模件、塑料件、镀层五金件均适用。

B区

每个点≤0.2mm2,连续排列长≤50mm,每处的间隔为200mm以上,≤4处/m

每个点≤0.3mm2,点之间的间隔为200mm以上,≤8个/m2。

(1)

(2)种缺陷可不作执色修理。

边部每个点≤0.7mm2,连续排列长≤50mm,每处的间隔为200mm以上,≤4处/m

面部每个点≤1.5mm2,每处的间隔为200mm以上,≤5个/m2。

C区

每个点≤0.3mm2,连续排列长≤50mm,每处的间隔为200mm以上,≤4处/m

每个点≤0.5mm2,点之间的间隔为200mm以上,≤8个/m2。

边部每个≤1.0mm2,连续排列长≤50mm,每处的间隔为200mm以上,≤4处/m

面部每个2.0≤mm2,每处的间隔为200mm以上,≤5个/m2。

2.表面颜色

有关工序:

贴木皮、封边、修边、执色、喷漆、辊漆

对照色板目视

如有色差、花纹、杂色须为不明显、不恐怖、不刺眼。

3.材料

各工序

通过目视,与样板核对确认其颜色、形状,通过用相关的测量工具测量其尺寸。

符合产品设计要求,质量要求、工艺要求。

4.尺寸

热压

(1)长度

用卷尺、游标卡尺、长直尺类长度量具测量

符合产品设计要求、质量标准要求。

(2)角度

用角度尺测量

(3)半径

用半径规、弧度样板测量

(4)缝隙

用厚薄规或卡尺测量

(5)其它几何尺寸

用相应的量具测量,不能直接测量的尺寸可用相关量具辅助或通过计算间接测量,如有专用量规,须用专用量规测量。

5.形状外观

见右栏

(1)翘曲度(变形)工序:

开料、钻孔、热压、

对着产品的直线面或边平视,看有无明显变形,如有,用“翘曲度”专用量具测量。

对于大于700mm长度的产品,放在其变形最大的位置测量。

在700mm长范围≤1mm,详见翘曲度检验标准。

(2)对角线差

工序:

用卷尺或大卡尺量两对角线,取其差值

某一边在1m及以下,≤0.5mm;

在1-1.8mm≤1mm;

在1.8mm以上≤1.5mm

(3)平行度(喇叭形)工序:

开料、锣槽、精截

每块板的平行度值有两个:

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分别测量,取其差值

在1m及以下,≤0.5mm;

(4)表面平整度工序:

开料、热压、

用目视法。

在封边工序,不能决定时,试验封边效果。

板材裁面:

目视平整,或平面度≤0.2mm,或封边合格。

目视和手摸,不能决定时用卡尺或百分表测量。

封边材料与板材表面:

目视平整、平滑,或平面度≤0.2mm。

同上

板材表面:

(5)两表面垂直度(包括钻孔内圆面与板面、槽内面与板面)工序:

开料、热压、锣槽、钻孔、封边

用目视法或角度尺测量。

目视两表面垂直,如用角度尺测量90°

±

15′

(6)线、面轮廓度工序:

封边、锣槽、铣型

目视,如有专用量规,须用专用量规测量。

流畅、美观、连接圆滑,例如各种弧形边、面。

6.安装在板材上的配件

预装(铁螺母、胶母)

(1)位置

位置用相应的量具测量,如可目视安装到位的用目视方法,数量用数个数方法

符合产品设计要求、质量标准。

(2)外观

目视

无明显毛剌,无生锈、破裂,无影响使用的其它缺陷。

(3)松紧程度

目视相关配件已安装到位,用约5kg的力做破坏性检验。

牢固

7.产品连接的配件

包配件

(1)配件类别、数量

根据生产排单上的产品型号找到产品配件表,再以目视或测量的方法检查配件类别,以数个数、称重量方法检查配件的数量。

符合产品配件表和特别产品文件要求。

(2)配件外观

8.板材和配件产品的包装

包装配件

(1)包装材料、方法、配件

仔细审视标准文件中的包装要求,与实际包装核对

符合产品设计要求和特别产品文件包装要求。

(2)包装标示

根据生产排(订)单核对标签内容,先核对订单号,再核对产品型号、编号、名称

产品标签上的产品型号、编号、订单号要和客户订单符合

(3)包装外观

整个包装件整齐,内、外无破损和污垢。

(4)松紧程度

根据不同产品,用手施加不同大小的力试验

严密、牢固,在高度1米自由落地,无松散现象。

9.其它木工工艺

(1)封直边形的覆面材料(封边)

直封边、曲封边、手工封边

封边部位符合图纸要求。

边与基材板贴合严密、平整、无缝隙。

目视和手摸。

对于“凸出板面“问题,如目视和手摸不能决定合格与否,用卡尺测量。

两端圆角光滑,与板面相平,不可低于板面,凸出板面为≤0.2mm。

用手大拇指使约8kg左右力拔

封边端面平整,与板材端面平齐,无空隙。

与基材板连接牢固,无缝隙,不会松动及脱开。

不可有起泡、鼓起,与基材贴合严密。

贴木皮覆面板料

不可有起泡、鼓起、毛边,与基材贴合严密、无缝隙。

整张表面的颜色、纹路、图案自然、美观,不可有易看到的恐怖、杂乱的纹路和图案。

允许有轻微伤痕且后面喷油时可修补好,不可有发霉、腐烂、松脆和起皮。

B.未组装为成品的已喷油半成品

喷油工艺全过程

喷油后包装

UV线全过程

修边、执色

(2)判定属于哪一区,以实际的成品为标准。

(1)残缺、碰伤、划伤、凸点

每个点≤0.2mm2,点之间距离为200mm以上,≤8个/m2,明显的、深的伤痕不可有。

(2)杂物(在油质内或油层外无法去除的与油漆颜色不同的)

明显杂物每个点≤0.5mm2,点之间距离为400mm以上,≤5个/m2,不明显杂物每个点≤1.0mm2,点之间距离为400mm以上,≤5个/m2,两种杂物共≤8个/m2。

(3)积油、条纹、局部区域色差看上去自然美观,无明显的恐怖、杂乱、丑陋的感觉。

每个点≤0.5mm2,点之间距离为200mm以上,≤8个/m2,明显的、深的伤痕不可有。

(2)明显杂物每个点≤0.7mm2,点之间距离为400mm以上,≤5个/m2,不明显杂物每个点≤1.5mm2,点之间距离为400mm以上,≤5个/m2,两种杂物共≤8个/m2。

每个点≤0.7mm2,点之间距离为200mm以上,≤8个/m2,明显的、深的伤痕不可有。

(2)明显杂物每个点≤1.0mm2,点之间距离为400mm以上,≤5个/m2,不明显杂物每个点≤2.0mm2,点之间距离为400mm以上,≤5个/m2,两种杂物共≤8个/m2。

喷油过程

与标准色板目视对比其深浅和光泽,手感状况。

同标准色板,如有差异,差异为不明显。

3.包装

喷油后的包装

(1)颜色分类

在检查表面颜色时,分出a、b、c色。

1)产品的一个包装中颜色深浅程度符合如下组合方式,才可包装在一起:

a、b、c三种中,每一种可单独包装。

a与b一起

b与c一起

(2)包装材料

仔细审视技术文件中的包装要求,与实际包装核对。

包装材料、方法符合设计要求和特别产品文件包装要求。

(3)包装标识

用生产排(订)单核对标签内容,先核对订单号,再核对产品型号、编号、名称。

(4)包装外观

(5)松紧程度

根据不同产品,用手施加不同大小的力试验。

4.安装在产品上的零件

位置用相应的量具测量,如可目视安装到位的用目视方法,数量用目视方法

符合产品设计要求和特别产品文件要求。

目视螺丝己打到底,再用约5kg的力摇动零件。

C.组装成最终成品的产品

1.组装的零部件

(1)零部件结构

与图纸、配件表核对

半成品符合图纸要求,配件符合“产品配件表”要求。

(2)零部件外观

部件加工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在A、B区的配件无明显毛剌、伤痕等外观缺陷,所有配件无生锈、破裂和影响使用功能、安全的其它缺陷。

2.组装方式

与标准文件核对,仔细审视其零件位置,成品结构。

零件位置及数量,成品结构外形符合设计要求及特别产品文件中的组装要求。

3.一般产品的形状外观(非设计的要求)

1)A区内主要面与主要面的相拼接。

用卡尺深度部分测量,取最大值。

(1)应紧密、相平,如有偏差错位≤0.5mm。

用塞尺测量取最大值。

(2)缝隙≤0.5mm。

2)B区内的次要面与面的相拼接

(1)错位≤1.0mm。

(2)缝隙≤1.0mm。

3)柜门相对于顶底板的平行度

目视,必要时用卡尺和塞尺分别测量柜门顶和底部或左右门两头的缝隙,取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值。

目视无明显差距,用尺测量为≤1.0mm。

4)柜门面相对柜门面的平面度

目视,必要时用卡尺的深度部分测量,取最大值。

目视无明显错位,用尺测量为≤1.0mm。

5)柜底板、顶板、层板和面板等应与水平面平行的板类的水平度

目视或用水平尺测,必要时先找一个基准面,再用卷尺测量距离,取其最大差值。

0-1m宽≤1mm,目视无歪斜,1m以上≤1.5mm,用水平尺测量时水珠在11mm宽的两行平等线中间。

6)柜侧板、桌脚等应与水平面垂直的板类,与水平面的垂直度

目视,必要时用水平尺或角尺测量。

目视无倾斜,用水平尺测量时水珠在11mm宽的两行平等线中间,用角尺测量≤1°

7)外形尺寸的极限偏差这些尺寸必须是不影响使用外观、功能的,其基本尺寸是设计尺寸。

用卷尺测量

3mm

设计文件有特别要求时不适用。

8)对于其它柜桶产品

除间隙用塞尺测量外,其它用卡尺的深度部分测量。

抽屉的面板间的间隙:

1.0mm≤间隙≤1.5mm,但要均匀。

抽屉面板的位置偏差(侧面的正面)≤1mm。

柜桶顶板、侧板、背板之间的间隙≤0.5mm。

4.稳固性

(1)零部件装配

木塞接合处压到位

用手施加5kg左右的力摇动装配的零部件。

螺钉类紧固件锁紧

配合类零件无松动

(2)成品

根据产品的不同,对不同位置施加不同大小的力。

无松动、晃动、变形、异常声。

5.功能:

例如开、关、锁紧、移动等

根据不同功能试用5-10次以上,或使用一定时间。

符合实际要求:

例如开、关灵活顺畅,反应灵敏、无杂音等

6.安全性

(1)在使用产品时,使用者会接触的位置

不可有锋利、尖锐的边、角

(2)产品对于使用者

试用各使用功能,综合进行评定

不会倾翻

不会偶然撞击到使用者

不会卡手、衣物、头发

不会有其它安全隐患

7.包装

(1)包装材料

仔细审视标准文件中的包装要求,与实际包装核对。

包装材料、方法符合产品设计要求或特别产品文件包装要求。

(2)包装标识

用生产订单核对标签内容,先核对订单号,再核对产品型号、编号、名称。

包装上贴的产品型号、编号、订单号要和设计或客户订单符合

整个包装件整齐,外包装无破损和污垢。

严密、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