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89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docx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第七讲 地球的公转

(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掌握太阳高度的含义及太阳视运动

1.太阳高度的概念

太阳高度,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即太阳的仰角。

2.(一天中)太阳视运动轨迹

一天中,日出以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正午达最大值,之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其中正午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

3.(一年中)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可知:

(1)该地夏至日的太阳视运动为轨迹①,该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2)该地春秋分日的太阳视运动为轨迹②,该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3)该地冬至日的太阳视运动为轨迹③,该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特别提醒]

影子变化与太阳高度、方位的关系

(1)影子长短:

与太阳高度大小呈负相关,日出时影子最长,之后变短,正午时最短,之后变长,日落时达最长;直射点上无影子。

(2)影子方向:

与太阳方位相反。

(3)影子移动方向:

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呈顺时针在地面上移动。

  

题组练通

下图是甲、乙两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甲地位于30°N。

读图回答1~2题。

1.乙地地理坐标为(  )

A.(0°,30°E)       B.(10°N,150°W)

C.(10°S,30°E)D.(10°N,150°W)

2.甲、乙两地(  )

A.昼长不可能相等

B.一天中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

C.此时甲地昼更长

D.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解析:

1.C 2.C 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0°,其位于30°N,可计算出此时太阳直射20°N,图中乙地昼长小于12h,说明乙地与甲地不在同一半球,即乙地位于南半球,再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出乙地位于10°S,乙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8时,由此可知乙地位于30°E。

第2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相比,此时甲地昼更长;甲、乙两地经纬度不同,所以一天中太阳高度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甲、乙两地昼长相等;此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2019·济南模拟)下图为北半球四地在夏至日当天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据图完成3~5题。

3.图中地平面上表示正西方向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4.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

C.丙、丁、甲、乙D.丁、乙、甲、丙

5.夏至日当天,对于分别站立在O1、O2、O3、O4四点的四个人来讲,其身影在地面的旋转角度最小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3.B 4.D 5.C 第3题,由材料可知,图中四地均位于北半球,太阳高度最大时均位于③位置,说明③为南方,相反方向的①为正北方向,②为正西。

第4题,读图可知,四地均位于北半球,乙和丁出现极昼现象,且丁全天太阳高度不变,应位于北极点上,纬度最高;乙出现极昼,位于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

丙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应位于北回归线;甲正午太阳高度小于90°,且太阳位于南方,应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故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依次为丁、乙、甲、丙。

第5题,身影旋转角度越小,说明昼长越短,读图,结合上题分析,丙纬度最低,昼长最短,所以身影在地面旋转的角度最小。

准确表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分布

(1)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折线所示。

(2)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折线所示。

(3)春、秋分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折线所示。

(4)由上述可归纳出,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地区

达最小值地区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南半球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

春秋分日

赤道

南北极点

题组练通

1.(2019·大连联考)如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

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解析:

选D 图中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丙地在23°26′N上;乙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夏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推断出乙地在0°~23°26′S之间且接近23°26′S;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很小(低于10°),得出甲地在23°26′N~66°34′N之间;同理推出丁地在23°26′S~66°34′S之间。

所以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

甲、丙、乙、丁。

(2019·四川雅安中学月考)读4~8月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a月早于b月),完成下题。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南往北的正确排序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D.①②④③

解析:

选D 根据4~8月①地太阳高度角较小,则①地纬度较高,在a月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4~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6月22日南半球高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根据a月早于b月,所以a为6月,b为7月,①位于南半球较高纬度;6~7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后向南移动;③地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③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②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0°,且为较小值,则②地位于南半球地区,纬度约为6°34′S;④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约为80°,且为较小值,则④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纬度约为13°26′N;因此四地位于最南方的是①,其次为②,位于最北方的为③,故选D。

认识四季和五带

1.四季更替

(1)成因:

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划分:

天文四季

夏季

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冬季

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春季秋季

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

3、4、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2.五带

(1)五带成因:

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2)五带的划分:

完成五带划分的示意图。

[特别提醒]

(1)四季和五带都是描述太阳辐射热量在地球上的分布,但是四季描述的是热量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五带描述的是热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2)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温带;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长夏无冬;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冬无夏,四季更替不明显。

  

重难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师说技法]—————————————————

1.空间变化规律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季节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12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6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

赤道地区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值(夏至、冬至)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

(1)赤道地区和南北两极地区的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23°26′。

(2)0°到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区(或热带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23°26′增大到46°52′。

(3)南北纬23°26′到南北纬66°34′之间的地区(或南北温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46°52′。

(4)南北纬66°34′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或南北寒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46°52′减小到23°26′。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δ)。

“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

若两点同在北(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时,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δ=90°-(40°-10°)=60°;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δ=90°-(10°+23°26′)=56°34′。

—————————————[典题示例]—————————————————

(2014·全国卷Ⅰ·节选)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D.冬至日P>1

[学解题]

第一步:

审题干,抓关键信息

明确电站所处纬度位置为23°26′N,考查影长实则考查不同季节该地的太阳高度。

第二步:

品选项,悟内在联系

P=0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P=1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P>1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P<1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5°。

第三步:

定直射点,准确排误

春、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P<1;夏至日时太阳直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P=0;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P>1。

[答案] D

[方法技巧]

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方法

(1)纬度的确定

方法一: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方法二:

通过节气来判断,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方法三:

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差)计算。

方法四:

“赤道处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锐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经度的确定

基本原则:

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经线。

方法一:

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东90°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西90°,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方法二:

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

—————————————[集训过关]—————————————————

读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图(极夜期不考虑负值),回答1~2题。

1.满足①至②区间变化幅度的最大纬度范围为(  )

A.23°26′~66°34′     B.0°~23°26′

C.66°34′~90°D.0°~90°

2.①处不可能(  )

A.四季分明

B.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D.全年昼夜平分

解析:

1.D 2.A 第1题,若极夜期不考虑负值,赤道上与极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均为23°26′,回归线至极圈变化幅度为46°52′,其他纬度均为23°26′至46°52′。

所以,满足①至②区间变化幅度的最大纬度范围为0°~90°。

第2题,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值可知,①处可能为赤道或者极点。

如果是赤道,则会昼夜平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若为极点,则会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但都不可能四季分明。

读某日某时晨昏线分布图,完成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不可能是(  )

A.0时40分B.12时40分

C.3时40分D.15时20分

4.下图示意四条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曲线,其中有两条曲线与甲、乙、丙、丁四地中两地相符,这两条曲线是(  )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

3.C 4.C 第3题,通过丙点的经线可能是20°E也可能是20°W;通过丙点的晨昏线可能是晨线,也可能是昏线,即丙点的地方时可能是6时,也可能是18时。

因此要在这四种情况下计算北京时间。

通过丙点经线为20°E且丙点地方时为6时时,可算出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通过丙点经线为20°E且丙点地方时为18时时,可算出北京时间为0时40分;通过丙点经线为20°W且丙点地方时为6时时,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5时20分;通过丙点经线为20°W且丙点地方时为18时时,可算出北京时间为3时20分。

第4题,①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达90°,说明位于赤道上,与丙地相符。

根据夏至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判断②位于北回归线上,与甲、乙、丙、丁都不相符。

③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即60°,可计算出③位于南半球且纬度为53°26′,与甲、乙、丙、丁四地都不相符;④在夏半年有近5个月的极夜现象,应位于南极点附近,与甲地相符,乙地虽然在南极圈以南,但距离南极点较甲地远,故不可能有5个月极夜。

重难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师说技法]——————————————————

正午太阳高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六大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已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①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

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②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如图。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保证一楼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造楼房时,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应大于L=h·cotH(H: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α)和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H)互余,如图,α+H=90°时效果最佳。

—————————————[典题示例]——————————————————

(2016·江苏高考)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         B.②

C.③D.④

(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学解题]

第一步:

审设问

(1)题,要求从四幅图中选择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限定的选择条件是“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可知从树种对季风的阻挡和太阳高度角两个角度考虑。

(2)题,关键词“冬季”“安装角度合理”→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

第二步:

审图文

材料中明确了图示景观的所在区域“华北某低碳社区”,纬度为40°N,四幅景观示意图中均示意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朝向及安装角度、房前屋后的树种分布。

第三步:

调知识

(1)我国华北主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

(2)北半球太阳能热水器面板朝南,最佳安装角度为:

太阳高度角+热水器面板与地面夹角=90°。

[答案] 

(1)C 

(2)D

—————————————[集训过关]——————————————————

如图为山东省某中学教学楼(部分)的顶层示意图。

据图完成1~2题。

1.教室以采光好、强光不直接射入为宜,下列教室可能符合此条件的是(  )

A.教室1B.教室2

C.教室3D.教室4

2.当教室4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  )

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

③该地昼不断缩短 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1.B 2.D 第1题,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教室1南边有楼梯等阻挡,采光不好;而教室3、4南边没有走廊通道遮挡,正午有强光射入。

第2题,教室4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该地昼不断缩短。

如图是某小区(36°N)用于发电的屋顶太阳能板的设计图,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发电效果最好。

读图,回答3~4题。

3.当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时,太阳直射点所处的纬度为(  )

A.24°SB.24°N

C.6°SD.6°N

4.下列日期该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的是(  )

A.2月26日B.4月12日

C.6月22日D.10月17日

解析:

3.D 4.B 第3题,图中显示太阳能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故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0°,当地纬度为36°N,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此时太阳应该直射6°N。

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太阳能板发电效果最好时太阳应该直射6°N,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推断日期大致比春分日(3月21日左右)晚22天,或比秋分日(9月23日左右)早22天,即可能为4月12日或9月1日。

赵先生居住在某县城(40°N)乐康小区乙楼(见下图),甲、乙两楼各18层,每层3m,两栋楼的间隔为38m。

读图完成5~6题。

5.赵先生发现每年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这一天正午,甲楼的影子恰好遮挡住自己住房的窗户,则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被甲楼的影子遮挡的时间大约持续(  )

A.1个月B.2个月

C.3个月D.4个月

6.魏先生拟在乙楼购买一套住房,为保证住房全年采光充分,最低应选择(  )

A.12层B.13层

C.14层D.15层

解析:

5.C 6.B 第5题,赵先生所在的县城位于北半球,冬至这一天正午的物体影子最长,然后逐渐缩短。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判断,从立冬到冬至大约一个半月,此时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会被甲楼的影子遮挡,相对应的,冬至过后仍会有约一个半月的时间被遮挡,因此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被甲楼影子遮挡的时间大约持续3个月。

第6题,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楼影最长,如果冬至日正午甲楼的影子不能到达魏先生所购住房的窗户,即可保证全年采光充分。

冬至日时,该小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40°)≈26.5°。

当甲楼某层至楼顶的高度所产生的影长恰小于楼间距(38m)时,该层即为魏先生在乙楼欲购住房的最低楼层。

假设所产生的影长恰好等于楼间距的甲楼某处至楼顶的高度为h,则h=38m×tan26.5°≈38m×0.5=19m,每层楼的高度为3m,则19m跨越了6层楼多(不足7层),从楼顶向下数7层,为12层,该层有部分高度在冬至日正午可被遮挡,则13层为能保证全年采光充分的最低楼层。

图表专攻——光照图的判读

光照图是反映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光照状况的图形,是地球不同运动状态的呈现,也是考查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重要载体,常见的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柱状投影图及其他变式图。

[常考图示]

全图

1/2图

1/4图

局部图

极点俯视图

侧视图

圆柱投影图

公转轨道图

[判读技巧]

1.分清昼夜半球,确定晨线和昏线

(1)晨线:

顺地球自转进入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以东为昼半球。

(2)昏线:

顺地球自转进入夜半球,以西为昼半球,以东为夜半球。

2.确定地球自转方向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

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根据晨昏线判断:

说明:

①若图中

为昏线,

为晨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②若

为晨线,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3.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1)确定经度

①根据光照图中已知经线的地方时找到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

②从光照图中直观看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

(2)确定纬度

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来确定。

直射点纬度与该纬线的纬度互余。

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的纬度为α,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90°-α。

4.确定日期和季节

(1)利用北半球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或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则为北半球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若昼夜等长,则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2)特殊日期的判定

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或晨昏线经过极点),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如下图。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内为昼,则为6月22日前后;若为夜,则为12月22日前后。

如下图:

③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斜交关系。

如下图。

5.确定日出日落

(1)确定时间

①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②某地经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为该地日出地方时;某地经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为该地日落地方时。

(2)确定方向

①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②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③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④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6.确定地方时

(1)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3)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要么是0时,要么是12时。

切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的是0时,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12时。

7.确定昼夜长短

(1)确定昼长和夜长

光照图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的时间数,夜长等于该纬线夜弧所跨的时间数。

(2)确定昼夜长短

同一纬线上的各地昼弧(或夜弧)是等长的,若昼弧大于夜弧,则昼长夜短,若昼弧小于夜弧,则昼短夜长。

(3)确定极昼极夜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时间正好相反。

8.确定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其他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从这条纬线向南、向北递减。

[应用体验]

(2014·上海高考)如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

据此回答

(1)~

(2)题。

(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D.12月22日

(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20°E、23°26′SB.120°E、23°26′N

C.60°W、23°26′SD.60°W、23°26′N

[学解题]

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由“弧线ACB为晨昏线”,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