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68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docx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docx

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

2019年劳动模范的故事范文

劳动模范--韦朝群

俗语说,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

这句话用在韦朝群身上无疑恰如其分。

作为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城环卫站的一名班长,在脏、苦、累、忙的岗位上,韦朝群无怨无悔走过了十二个春秋。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她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了解环卫工作的人都知道,一年到头,环卫工人早出晚归,在大街小巷上清扫垃圾,风里来,雨里去。

每逢节假日,更是环卫工人最忙碌的时候。

来自农村的韦朝群,对此却平静地说:

“忙怕什么,最怕没工作做。

”韦朝群1994年3月从事环卫工作,在县城48.6万平

方米的20条街道上,用五尺扫帚谱写了不悔的青春。

去年除夕晚八时,正当县城华灯初上,万家团聚之时,韦朝群却还在车站忙碌打扫卫生。

家里上有80岁的家婆,下有两名未成年的幼子。

而丈夫在车场打散工。

在这个特别的时候,韦朝群只好内疚地打电话给侄子来家帮忙杀鸡做饭。

她说:

“一年到晚,谁不愿意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但既然做了这份工作,家里的事就只能少管了,没有办法啊。

”她的家婆体谅说:

“十几年来,每年都是这样,晚点就晚点吧,无所谓了。

人,自然有生病的时候。

同样,长期在一线工作的韦朝群也不例外,但她总是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对付生病。

她自嘲说:

“平时感冒发烧当运动,扫扫街出出汗就没事了。

”在她的记忆中,十二年来,只有两次需要卧床休息的。

一次是2003年,她手上生了囊肿需要动手术;另一次是去年患了急性盆腔炎。

但这两次均没有请病假,而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治病,做完手术几天后就上班了。

她的班有7人,

一天有六个时间段上班。

即从早上3时到晚上9时都有人上班。

环卫工作的辛苦、肮脏众所周知,但环卫工人受到的委屈却鲜为人知。

韦朝群说,有一次凌晨3时,她拉着满满一车垃圾上斜坡,刚好路中间有一台小车,她好声好气要求司机让一让。

但该车司机没有避开的意思,实在没办法后,韦朝群只好小心翼翼拉车过去,在经过时扫帚毛轻微扫了一下车门,虽然没有丝毫刮花,但那位司机还是暴跳如雷,对着韦朝群大骂。

另外,晚上还经常遇到醉酒人破坏果皮箱。

对此,韦朝群总是耐心好言规劝,但往往被无事生非的醉酒人辱骂。

又如一些精神病患者将果皮箱背到很远的地方,这时只好也跟着背回来,与这些精神病患者打起“游击战”。

韦朝群就是这样十二年如一日,无论严寒酷暑,还是晴天雨天,都要坚守岗位。

2002年9月,她所在的县城吉田镇被评为“省卫生镇”称号;去年还通过了省检查组的复检;2003年,她所在的单位被评为“清远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集体”。

这些荣誉,都浸透着她的一份汗水。

先进劳模背后的光彩故事“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在老陈的心中,这句朱自清《背影》中的语句一直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因为他与他的父亲,就像散文中的父子那样:

那么近又那么远。

1944年,老陈的父亲,陈鹤林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黄海海战、渡江战役等多次爱国战争,在国家的前线战场上保家卫国,奋勇杀敌。

在无锡一次偶然的相遇下,他遇见了老陈的母亲,战乱时分两个年轻人并没有被时代所打败,他们坠入爱河,老陈的母亲更是跟随丈夫一起跋山涉水,参与到残酷的革命中。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两人迎来了自己的孩子们:

老陈以及他的4个弟弟妹妹们。

然而,1957年的一纸调令,又让他们的家庭散落各地:

他留在了上海,而他的父亲、母亲、弟弟妹妹们去到了贵州遵义国防航天部的厂内,负责国防武器的生产工作。

“原本我也是要跟着(父母)一起去的,但是那时的我被父亲教育:

作为国家的一份子,就应该尽自己所能地为国家做出贡献。

”就在老陈20岁的那年,他远赴重庆,成为了解放军中的一员。

1975年,他从部队中退伍,被分配到了上海鞋钉厂工作。

由于从小受到父亲的爱国教育以及8部队里先进党员的身份,很快,老陈就成为了鞋钉厂的工会主席,并负责指导工人们的思想教育部分。

1984年,父母退休后跟随着弟弟妹妹定居于苏州市内。

老陈一有空就常去苏州看望看望父母,“虽然与他们聚少离多,但我一直觉得作为这个家的长子,无论父母在哪儿,我都应该时刻关心着他们,这也是父亲小时候教育我的。

”即便与父亲的交流少之甚少,但是他对父亲从小教育的内容从来不敢忘,父亲告诉他:

要忠于国家,忠于家庭,忠于他自己。

2002年,由于政策上交接的问题,老陈的父亲没有享受到离休干部的待遇,只能依靠薄弱的退休工人待遇养老。

随着两位老人的身体渐渐衰弱,老陈的工资以及二老的退休工资不足以让老陈来回奔波沪苏二地,最终只得将二老接回上海休养。

和父母一同在上海的日子,虽然生活有些拮据,但在老陈的心中却也是最快乐的日子,有时候,当看着已经有些痴呆的父亲坐在小板凳上,拿着小棒槌敲打着小鼓,傻傻地冲他一笑,老陈的心中总会泛酸,“都说子欲养而亲不在,是这世上最让人后悔的事。

而我,希望能在父亲还在的时候,为他尽一份孝。

”2013年,89岁高龄的父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在他的心中,父亲的形象其实并不高大,甚至还有些“自私”,

“他年轻的时候,为了革命,把才18岁的母亲带在身边,跟着他一起吃苦;到了解放后,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更是让我的妹妹们也进厂上工;回来了,由于那份老革命的情怀,甘愿接受退休工人的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