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723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docx

普通心理学第六讲知觉

第六讲知觉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一、知觉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的形成:

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提供了某种颜色、边界、形状等个别属性,经头脑的加工

知觉的几种作用:

1觉察:

发现事物的存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2分辨:

把一个事物或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区别开来3确认:

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

知觉和感觉的联系和区别:

二、知觉的两种加工方式

自下而上:

对事物感觉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或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

人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这些信息称作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三、知觉的种类

1、按照知觉所反映对象的特点(是否属于人),可以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

2、按照知觉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等,(可以说,有多少感觉,就有多少知觉)3、根据事物具有的时空和运动的特性,把知觉区分为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征的知觉)、时间知觉(对客观现象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和运动知觉(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知觉)。

4、根据知觉映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觉而下:

人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这些信息称作自上而下的加工或概念驱动加工

第二节知觉特性

一、知觉对象与背景—知觉的选择性

对象与背景的相互转换;知觉定势:

对一个物体的知觉,不仅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而且还要受到其发生的背景和时间因素的影响。

因此知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知觉对象受背景制约,背景也影响知觉的对象。

在均匀化的知觉域中不可能有知觉对象,因而也不可能有知觉的背景。

如空虚视野实验。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相互转化在双关图形(也称可逆图形或两可图形)中表现的更为清楚。

二、知觉整体与部分的相互依赖

知觉的整合作用:

整体优先.知觉整体性的作用:

体现了知觉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

三、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现时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从而标示出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sensorycomprehension)。

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使我们填补了画面信息的不足:

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理解在知觉的作用:

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理解,还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1)大小恒常性对物体大小经验的知觉,不因物体距离远近所构成的视网膜影像大小而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大小恒常性。

大小知觉是由网像大小与知觉距离二者共同决定的,对于网像大、距离近与网像小、距离远两种组合,人们可以根据经验做出物体大小相等的知觉解释。

(2)形状恒常性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形状恒常性。

(3)颜色恒常性(colorconstancy)人对不同环境中物体颜色的知觉却保持不变的心理现象称为颜色恒常性。

它与经验有很大关系。

此外颜色恒常性产生的另一个原因与背景有关。

在日光照射下,煤与周围背景相比仍然最暗,白纸与阴影中的背景相比仍然最亮(4)亮度恒常性:

物体本身所处的照明环境改变,而由物体所得的亮度知觉依然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

第三节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

对物体空间关系的认识

形状知觉

形状的特征分析:

对形的识别开始于对原始特征的分析与检测

轮廓与图形

(1)图形可以定义为视野中的一个面积,它是借助可见的轮廓而从其余部分分离出来的。

(2)在图形中,轮廓代表了图形及其背景的一个分界面,它是在视野中邻近的成分出现明度或颜色的突然变化时出现的。

轮廓之间的影响作用,空间临近的物体轮廓影响,时间上前后出现物体轮廓的影响.主观轮廓:

当客观上不存在刺激的梯度变化,人们在一片同质的视野中也能看到轮廓.图形的组成:

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线条朝向,简单性原则

大小知觉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物体大小=网膜大小×距离物体的熟悉性对大小知觉的作用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体态变化与大小知觉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

(1)肌肉线索生理线索(调节,辐合)

(2)单眼线索:

对象的重迭,被掩盖的物体,被知觉成远些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相对高度纹理梯度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

远近不同的物体在速度和方向上有差异近物:

移动快,方向相反远物:

移动慢,方向相同

(3)双眼线索一两眼视差:

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解释:

人的两只眼睛相距约65毫米。

当我们看立体物体的时候,两眼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物体,视线便有点差别:

右眼看到右边多些,左眼看到左边多些。

这样,两个视线落在两个视网膜的部位上便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重合。

双眼视差是产生立体知觉的重要线索。

由于两个眼睛位置不同,同一物体投射到两眼的图像是有差异的,距离越远,差异越小,是大脑把两个不同的信息结合起来使人知觉到一个具有深度的立体。

立体图像和立体电影的作者们就是利用双眼视差,将两种稍有差异的图像片分别同时呈现给两个眼睛,引出了立体的视觉效果。

第四节时间知觉

一、时间知觉的含义

时间知觉,即对客观现象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有四种形式:

(1)对时间的分辨:

指按时间顺序把不同的活动区分开;

(2)对时间的确认:

如今天是×年×月×日,现在×点;(3)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如这次约会已经进行了1小时;

(4)对时间的预测:

如知道3天后是周末。

人们没有专门的时间感受器

二、时间知觉的参考系

1.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月亮的圆缺等周期出现的自然现象,为我们估计时间提供了客观的依据2.根据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人们依据身体组织的节律性活动(也即生物钟)估计事件持续的时间。

如根据饥饿感估计现在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3.借助计时工具。

如日历、时钟、手表等,也可准确地记录时间。

时间知觉不同于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对事物现存的种种属性的认识。

而时间知觉在多数情况下则是在事件进行之后才做出反应的,由于时间具有不可逆转的性质,因此,不能知觉过去的时间。

三、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

1.感觉通道的性质。

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

例如,当两个声音相隔1/100秒时,人耳就能分辨出来,而触觉分辨两个刺激物间的最小时距为1/40秒,视觉为1/10-1/20秒。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

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回忆往事时,情况相反:

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就会觉得时间长;经历越简单,就会觉得时间短。

3.情绪和态度也影响着对时间的估计。

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低估计。

在期待某种事物的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

回忆时时间估计则相反。

对有趣和欢乐的事情的回忆,时间会长些,而单独、乏味的时间,回忆觉得短些.

4、注意的影响。

对一段时间的知觉越注意,显得长些。

5、个性差异。

在时间透视上,青年人爱展望未来,而老年人喜欢怀旧;有的人对时间估计准确,而有些人则不能。

此外,人的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是不一致的。

专心工作和学习,时间过的飞快。

四、时间知觉和空间事件

时间知觉和空间事件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1、Tau效应:

时间知觉对空间知觉的影响。

最早进行该研究的是赫尔森和金(1931)。

见教材P325

2、Kappa效应:

空间知觉对时间知觉的影响。

见教材P325。

第五节运动知觉

一、运动知觉的含义

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是个体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即人在知觉事物时可以获得物体变化及移动速度的信息。

它是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

当眼睛和头不动时,运动刺激物连续地刺激了视网膜各点,通过大脑中枢的整合,便产生了运动知觉。

当用眼睛和头部的转动追随运动物体时,虽其视象在网膜上是静止的,但由于有了眼球和头部的运动向大脑提供信号,也会知道物体的移动。

但是单独靠网像的位置移动不足以解释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主、客观条件,即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考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等。

二、运动知觉的参考系

运动和静止,运动速度的快慢,都是相比较而言的,这个被比较的物体,就是运动知觉的参照系。

运动知觉的参照系主要是环境中的参考信息,同时也包括人的动觉信息。

环境中的参照信息,可以看成是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知觉对象活动,而背景是固定的,已经成为基本经验,而这个背景就成为运动知觉的参照系。

参考物不同,运动知觉也不相同。

人们的运动知觉是相对的。

在缺乏参考标志的条件下,人们难以分辨两个事物中哪一个在运动。

观察者本身也是运动知觉的参考系,确定自身的状态及对这种状态的自我意识是运动知觉的重要条件。

三、运动知觉的种类

(一)真动知觉

真动知觉就是对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行的速度。

以同样速度运动的物体,观察距离远者显得速度慢,距离近显得快。

刚刚可以觉察的单位时间内物体最慢的运动速度即最小视角范围(角速度)叫运动知觉的下阈。

物体运动的速度超过一定限度,人们就看到弥漫性的闪烁。

看到闪烁时的速度是运动知觉的上阈。

运动知觉的阈限依赖于目标物在视网膜上的位置、刺激物的照明和持续时间、视野中有无参照点、视野结构的一般特点以及对象离观察者的距离等。

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这是由于物体运动的角速度不同所造成的。

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视角范围叫做角速度。

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距离远时比距离近时视角范围小,角速度就小,对运动速度的知觉就慢。

近处因角速度大,对运动速度的知觉就快。

根据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和离开我们的距离,可以推算出物体运动的绝对速度。

(二)似动知觉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移动看成是连续运动的心理现象。

即“似乎在动”。

似动知觉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

1、动景运动(PHI现象):

是实际上没有动的刺激物相继呈现时,在适当条件下却感知到它在运动的知觉现象。

这是由于视觉后象的作用使我们把断续的刺激知觉为一个整体刺激。

电影放映正是运用这一现象来使观众产生连续运动知觉的。

 

2、自主运动:

也称“游动效应”。

我们把眼睛静止不动地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会儿会发现刺激点似乎移动起来。

这种固定光点的似动现象称自主运动。

由于人总认为看客体时眼睛是固定不动的。

但眼睛却是不随意地运动着,即使在注视时仍有微弱的颤动;眼动的信息的输入反而使人觉得亮点在运动。

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视野中缺乏参照物之故,因为一旦视野里有某个参照物,自主运动即随之消失。

这两方面的原因都可能起作用。

3、诱导运动:

在没有更多的参考标志的条件下,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由于运动的相对性,人可能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的,这种现象就叫诱导运动。

人们倾向于把较大的客体当作静止背景,较小的客体在其中移动。

因此较大物体的运动,会诱导出我们认为较小的不动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4、运动后效(瀑布效应):

运动后效就是在注视向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现象。

第六节错觉

错觉(illusion),指完全不符合刺激本身特征的失真的或扭曲事实的知觉经验。

错觉不同于幻觉:

错觉是在外界刺激作用下产生的,是主观歪曲了对刺激的知觉;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虚幻的知觉。

“无中生有”就是一种幻觉。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不正常的知觉,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现象,毫无可利用的价值,应警惕其的产生。

(一)1、对横竖错觉现象的理论解释:

(眼动理论)由于眼睛作上下运动比作水平运动困难一些,人们看垂直线比看水平线费力,因而垂直线看起来长一些。

2、对缪勒-莱尔错觉现象的理论解释:

(眼动理论)由于箭尾向外的线段引起距离较大的眼动,箭尾向内的线段引起距离较小的眼动,因此前者看上去长一些。

3、对马赫带错觉现象的理论解释: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视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使人产生了错觉.4、线条弯曲错觉:

(部分与整体加工的矛盾理论)部分加工合理;整体加工不合理;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

(二)形重错觉。

例如,一斤棉花和一斤铁的物理重量相等,但是人们用手加以比较时,会觉得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

这是以视觉之“形”影响到肌肉感觉之“重”的错觉。

(三)方位错觉。

例如,在海上飞行时,海天一色,找不到地标海上飞行经验不丰富的飞行员因分不清上下范围,往往会产生“倒飞错觉”造成飞如海中的事故。

此外,还有运动错觉(月亮走我也走)、时间错觉(同样长时间的不同知觉)等。

第七讲意识

第一节意识的概念

1.哲学层次的意识

意识通常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被认识,是指物质世界相对立的精神世界。

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存在决定意识”,一个人的意识,包括思想认识,情感,意志等都由其所处的环境决定。

强调意识的内容

2.心理的同义词:

冯特的心理学研究对象,詹姆斯的意识流,认知学派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

3.作为心理高级层次的活动对待:

意识为人类所独有的,动物没有意识活动

意识(consciousness)作为心理活动的一种高级水平,为人类所特有。

一般把意识定义为一个人对于内部和外部刺激的知觉(awareness)。

意识内容的四个环节

1对外部事务的知觉2对内部刺激的知觉3对自身的知觉4对由这些体验所引起的思维活动的知觉。

意识的历史研究

由于最初的心理学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那时意识问题完全是哲学讨论的问题

直到被公认为现代心理学的创立者,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使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后,心理学也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意识的不同形态

1可控制的意识形态:

集中注意力的完成任务.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2自动化的意识形态:

自觉意识,通常的说话,吃饭等

3白日梦状态:

心猿意马、心不在焉.白日梦的内容总是与你有一定的关系。

实际上与未来的活动有关,带有计划性或排练的性质,而且只有自己懂得白日梦不是真正在做梦,而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

4睡眠状态:

梦里千秋.意识的第四个状态就是睡眠状态。

过去一般认为睡眠的时候意识是停止活动的,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在睡眠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例:

睡眠中的警戒点:

大脑“警戒点”的细胞与通常的细胞不同,它们对弱的刺激比对强的刺激更敏感。

5药物产生的特殊意识:

如打麻醉针或吃特定的药物,都会使人进入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

再如吸毒者吸毒以后开始进入精神恍惚的状态,觉得比较舒服,但是后来就会对毒品产生依赖,直到最后不能摆脱。

这实际上是一种意识的扭曲状态

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睡眠:

最佳的睡眠环境,在没有受干扰的情况及在固定房间睡眠.睡眠可分为四个不同的种类:

早睡早起型,早睡晚起型,晚睡早起型,晚睡晚起型

睡眠各阶段的脑电图:

第一阶段:

脑电波是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

身体状态:

放松,呼吸缓慢,容易被外部刺激惊醒,约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

偶尔出现“睡眠锭”的脑电波。

这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的、波幅大的脑电波。

身体状态:

放松状态,很难被唤醒。

约20分钟。

第三阶段:

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脑电波。

身体状态:

继续放松。

约持续40分钟第四阶段:

大多数的脑电波开始呈现为⊿波。

这个阶段被称为深度睡眠。

身体状态:

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梦呓、梦游、尿床等大多数发生在这个阶段。

身体的各项功能性指标变慢。

快速动眼睡眠阶段:

⊿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波出现,和清醒状态时接近.身体状态:

眼球迅速上下左右运动,心理和血压变得不规则,呼吸急促,肌肉则依然松软,伴有栩栩如生的梦境。

不同状态下的脑电波形

随着年龄的增加REM睡眠会減少

成年人的睡眠模式

人类的睡眠,一般言之有以下三个特征:

(1)睡眠多在一定地点(在床上),而且还要更换衣服,成为隐私行为的一部分。

(2)睡眠的个别差异较其他动物为小;一般成人睡眠,大致在每天5-9小时之间,而以7.5小时为平均数。

(3)人的一生中都需要睡眠,惟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梦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所谓梦在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

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

精神分析的观点:

梦为人的意识到达潜意识开辟了康庄大道.生理学的观点:

对脑随即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刺激减少导致了神经活动的随机性.认知观点:

睡眠中认知系统仍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加工,这些活动的一部分进入意识.

根据现在心理学家的研究,无分好人坏人,无分圣贤愚鲁,人人都会做梦,甚至,连动物也会做梦。

因为,动物睡眠时眼球也会快速跳动。

不同之处,就是动物不能在醒来之后,像人那样"梦话连篇"而已。

梦也以正常的时间速度在进行

1.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一般人的第一个梦,大约出现在入睡后的90分钟。

梦境的持续时间,约为5-15分钟(平均为10分钟),整夜的睡眠时间内,在睡眠的各个阶段循环出现,而在一夜内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

2.每夜都会做4-6个梦,为什么醒来后只能记得极少数的梦呢?

对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看法:

其一是干扰论的看法:

认为数个梦彼此干扰,新做的梦,干扰了前面的梦;虽然在一夜之间梦境连连,早晨起床时,很可能只记得临醒之前的最后一个梦。

此解释,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经验。

其二是动机性遗忘论的看法:

认为梦境中多属令人不愉快的事,当事人不记忆,以免引起焦虑。

这个解释,不符合一般事实。

因为,事实上一般人所记忆的梦境,并非全属令人愉快的事。

其三是讯息处理论的看法:

认为做梦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在性质上均属短期记忆。

短时记忆如不经复习或输入长期记忆中去加以贮存,自然很快就会忘记。

霍尔的研究:

霍尔发现,大多数的梦具有一般世俗性质,可能是将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某些特征加以联系组成。

人们的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自我中心是梦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

其次,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重要特征。

第三,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剌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荣格的观点:

观点一:

梦的补偿作用。

梦的基本目的不是经过伪装满足欲望,而是恢复心理平衡。

观点二:

人类世世代代经历的事件和情感,最终会在心灵上留下痕迹,这痕迹可以通过遗传传递。

(集体无意识)有时它们会在梦中出现。

梦游

其实梦游者眼睛是半开或全睁着的,他们走路姿势与平时一样。

梦游多出现在儿童时期,约1%到6%的儿童偶有梦游现象,如果将仅出现一次梦游的儿童也算进去,梦游的出现率约25%。

一般来说,儿童梦游不算什么大毛病。

相比之下,成人梦游则少得多了,但成人梦游则是一种病态行为

第三节注意

概念:

注意是一种意识比较清晰,比较紧张的状态。

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一些对象,即注意对其对象具有选择性。

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持久。

注意的意义:

1定向反射是一种生存需要的能力2知识经验来自注意3文化产生于注意

注意的功能:

1选择重要信息,屏蔽无关信息.2保持对象处于意识中心,保证深加工顺利进行3监督和调节行为进行.

注意的行为表现:

1、适应性运动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4、注意紧张时心跳加快,牙关紧闭,紧握拳头等.当然有时会出现注意的外部表现和注意的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情况。

如貌合神离.

注意的分类:

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是否需要发挥意志努力,把注意分为:

1.无意注意:

无目的性、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

一客观原因: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1)刺激物的新异性

(2)刺激物的强度(3)刺激物的不断运动、变化和突然变化、突然停止(4)背景差异.二主观原因:

(1)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2)积极的情感态度(3)人的心境(4)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5)主观期待—如系列报告

2.有意注意:

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1)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3)合理的组织活动.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自警,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4)坚强的意志(5)保持稳定的情绪(6)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

3.有意后注意:

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但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三种注意的比较

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客体或活动上.2.注意的起伏,即注意的动摇,3.注意的分散(动摇)

注意的范围(广度):

指人在同一时间内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

与知识经验有关,与主体的活动任务有关

注意的分配:

指人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条件:

分配注意的能力,活动的熟练程度

注意的转移:

指个体把注意力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影响因素:

原来注意的程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的灵活性

控制注意力和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无论你的思想或言辞是积极或是消极的,都会被储存在你的记忆中。

你有意集中注意的对象,会变成你环境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果你一直想着贫穷或是贫穷的物质迹象的话,那些影响因素,就会经由自我暗示印到你的潜意识上。

如果你还是一直想着贫穷的话,那潜意识就会调适你的思想,并使它接受贫穷是不可避免的情况,最后你的思想就会产生一种“贫穷意识”,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抱怨他们生活在贫穷之中的原因

总结1、什么是意识,有哪些不同的形态?

2、睡眠的阶段及一般模式3、梦的特点及解释。

4、注意的功能、分类以及品质。

第八讲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可恢复性,与信息输入相反,积极、能动的活动

记忆的历程:

编码(encoding)储存(storage)提取(retrieval)

记忆是一个过程.信息编码:

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存储:

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提取:

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记忆好坏通过其表现。

雷斯托弗效应(我们倾向于记住那些与众不同的、别具一格的事物、人、地点等等)

二.记忆的作用

记忆与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记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记忆联接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

三.记忆的分类

1.记忆的内容: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记忆时意识的水平:

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3.记忆信息保持的长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