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875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docx

山东省XX市届高三语文质量检测试题

山东省2018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文化融合和构建人类文明多样性的重要桥梁,不仅凝结了沿途各国人民的情感与智慧,在中外友好交往史上书写下光辉篇章,向世人展示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友善和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

“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潮流,强化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世界提供了一条充满东方智慧的共同繁荣发展之路,展现了当代中国开明开放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两者互为依托,不可或缺。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具有增进情感、凝聚人心、沟通破障的先导作用。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不仅整合了区域内国家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在文化交流发展上互往互利,互相启发,精彩迭出,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语言、文字、宗教、艺术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传播。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一带一路”倡导树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正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同时作为一种新的参与全球治理的理念,为一切积极参与其中的国家和组织提供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广阔舞台。

以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开放性与柔性亲和力,促使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之花,在当代社会绽放出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的美丽和芬芳。

以包容开放的姿态,彰显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厚重,促成多方发展理念上的价值共识,筑牢命运休戚的“伙伴关系”,是实施“一带一路”宏伟举措的前提,也是促进民心相通、传播中国当代价值观、增强文化互信、谱写和搭建和平友谊之路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开放性和文化自信,体现在与“一带一路”相关合作方的双向互动和多元借鉴中。

中华文化素来主张“和而不同”,善于借鉴不同文化的优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此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始终能够保持勃勃生机和活力。

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中,离不开国与国之间营造的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氛围。

由于“一带一路”贯通亚欧非,只有充分挖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善于倾听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声音,寻找共同语言,加深理解增进信任,形成利益交汇点,才能有效化解分歧,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找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

同时要多借助“历史符号”关照下的传统丝路文化融合如宗教文化、艺术文化、瓷器文化、丝绸文化等的发掘和再创造地运用,淡化地缘政治色彩,更好地传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

推动“一带一路”,需要以探索精神与时代精神作为前进的引擎,同时借助传统丝路纽带,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自省与自新能力,以人文先行、文化开放的姿态,使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始终伴随“一带一路”的推进。

(选自《光明日报》,作者黄海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认为全球化时代应倡导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

B.作者指出中国政府以探索精神与时代精神借助传统丝路纽带的作用推进人文交流与文化传播。

C.文章认为“一带一路”展示了中华文化艺术开放、包容、友善和生生不息的独特魅力。

D.对于“一带一路”文章先肯定传承“丝路精神”的作用,然后指出其顺应时代潮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段指出丝绸之路的桥梁作用,指出它千百年来在促进东西方共同发展繁荣的意义。

B.第二段强调“一带一路”促进区域内国家物质资源整合,加强中西方文化资源的交流与传播。

C.第三段强调我们要有包容和柔性的亲和力,促使文明之花绽放出求同存异、和谐相处的美丽并释放其芬芳。

D.第四段认为只有充分挖掘沿线国家身后地民族文化底蕴,放弃地缘政治色彩,才能更好的传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只有所有的参与国家形成利益交汇点,才能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认同,达到个人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B.文章指出善于借鉴不同文化的优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和互利共赢,始终能够保持勃勃生机和活力。

C.参与全球治理的新理念,“一带一路”相关合作方双向互动和多元借鉴,就能搭建和平友谊之路。

D.“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当代中国开明开放的精神风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实践,促成多方面价值共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英国脱欧:

全球化由此逆转?

戴维•卡梅伦绝对想不到,一场原本只是走过场的全民公投,竟惹出了如此之大的风波。

当他在2013年1月承诺保守党内的反对派,将就英国是否留在欧盟这一问题举行全民公投时,对提案被否决的必然性是有充分信心的。

的确,英国在货币和社会政策上向来独立于其他欧盟国家,有着漫长的“光荣孤立”历史,在外贸结构上对欧洲大陆也较少依赖。

但它毕竟是凭借统一市场的加成才完成了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复兴,受欧洲难民问题的冲击也较小。

即使是从70年代历经3次尝试才“入欧”成功的波折看,贸然放弃在布鲁塞尔的席位也显得太过鲁莽。

但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1741万票对1614万票,领先3.8%,脱欧派胜出。

影响公投结果的不是卡梅伦内阁在舆论上做出的引导,而是从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发生的一切。

欧盟以及美国无力阻止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并介入乌克兰局势,明白地显示了欧洲对自身影响力的一贯认知和实际效用之间的差距。

希腊债务危机历经诸多波折方达成妥协案,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独立的英国,却使英国民众直观地感受到每年输入欧盟的巨额财政贡献正在被浪费。

继希腊之后,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爱尔兰这四个国家的巨额赤字似乎也需要英国纳税人来贴补。

其间还夹杂着“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崛起和遍布全欧、层出不穷的暴力恐怖主义活动——《查理周刊》,巴黎、布鲁塞尔……一切都在唤起英国人对11年前伦敦“7•7”爆炸案以及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外来移民与本地居民冲突的负面记忆。

他们对欧盟及其象征的全球化的未来不再抱有信心,同时更倾向于将目前的一切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归咎于留欧;如此一来,公投结果自是不言而喻。

一场发生在欧洲一角的政策性投票,在一夜之间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和震惊,背后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始终未曾消散的全球普遍焦虑。

俄罗斯自行其是的单边主义,美国的战略收缩倾向和极端保守派代言人特朗普的崛起,欧盟的虚弱和内部分裂,全球大国在应对叙利亚内战以及恐怖主义问题上的迟缓犹疑,都在加深一种印象:

后“冷战”时代以加速全球化为核心的世界秩序在运转超过1/4个世纪之后,已经走到了总崩溃的边缘。

壁垒正在重新竖起——这一点和1929年大萧条之后席卷全球的自利主义、孤立主义浪潮毫无二致——首先是在大洲和大洲之间,接着是在大洲内部,最后浸渐到国家本身。

而人们被迫生活在这个碎片化的世界里,茫然无助。

我们可以用一万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对此轻松置之:

从公投结果出炉到英国实际脱欧之间还有整整两年的谈判时间,具体的技术问题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磋商和妥协。

英国在欧盟内部历来较强的独立性意味着脱欧造成的实际冲击并没有那么不可忍受。

已经有上百万选民在网络发出倡议,要求举行“二次公投”、修正此前的决议。

有望接替卡梅伦出任下一任首相的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为英国重回欧洲经济区,或组建独立的自贸区留出了口头上的回旋余地。

但这一切都不足以打消这个事件的象征性意义。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传统强国、安理会五常之一和欧洲第二大经济体,英国诉诸脱欧的决定正在成为这个焦虑时代的风向标。

自利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国际行动将变得越来越频繁,关于“世界是平的”、普遍繁荣和均质社会到来的愿景正在迅速消融。

若干年之后,我们或许会意识到在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推倒了全球化进程逆转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暴风雨就要来了。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欧盟无力阻止俄罗斯介入乌克兰局势,说明欧洲对自身影响力的一贯认知和实际效用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B.对于叙利亚难民问题意见上的分歧,让欧盟的实际领导者德国与素来关系密切的东欧新入盟国家陷入“冷战”。

C.英国脱欧公投在一夜之间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和震惊的背后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本来已经消散的全球普遍焦虑。

D.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也为英国重回欧洲经济区,或组建独立的自贸区留出了回旋余地。

E.作者认为英国脱欧虽然是一个微小的时间,但是对全球化进程的逆转造成了影响。

6.英国脱欧对国际社会将造成哪些影响?

请简要概括。

(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快递哥哥

艾克拜尔•米吉提

楼道里很暗,也许是这个缘故,当有人敲门时,三岁的玛丽娅会惊吓得往里屋躲。

家里人就会对她说,不怕,不怕,那是快递哥哥,给咱们送东西来了。

家里人开门,果然是送快递的来了。

那是一件积木玩具,是爸爸从网上订购,点对点服务,送货上门。

妈妈签收后,就给玛丽娅打开包装。

这一天玛丽娅玩得很开心,也很专注——她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个变幻无穷的积木玩具上了。

晚上爸爸下班回来,玛丽娅飞一般的扑进爸爸怀里,高兴地说,爸爸,快递哥哥给我送来了这个!

她向爸爸炫耀着手中的积木玩具。

那是爸爸买的。

爸爸含笑说。

不是,是快递哥哥送来的。

玛丽亚一双纯净的眼睛清澈地望着爸爸。

是爸爸买了让快递哥哥送来的。

爸爸想说明委由。

不是,是快递哥哥送来的。

玛丽亚一脸认真地纠正爸爸。

好好好,是快递哥哥,是快递哥哥。

爸爸心头不经意间滑过一丝轻轻的惆怅。

他觉得自己的微笑已经凝固在脸上,这一切让他感到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第二天正好是个周末,一家人准备欢天喜地的出门玩儿一天。

爸爸用手机嘀嘀打的定车,玛丽娅就依偎在爸爸怀里,看他摆弄。

手机不断发出清脆悦耳的应答声。

不一会儿,车就订好了。

一家三口,加上小阿姨,正好四人一车。

一坐到车上,玛丽娅就来了一句:

嘀嘀一下,马上出发。

爸爸愣住了,这不是刚才订车时手机发出的提示语么?

他摇摇头,冲着妻子笑笑。

心想,看来孩子就是块磁铁,听到见到什么,都会被她像铁屑一样吸过来。

傍晚回家时,他突然发现就在附近有一所韩国人开办的幼儿园,他觉得应该把玛丽娅送到那里去。

这里离家近,既没有堵车之苦,孩子也会在家睡足了觉出门。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睡足觉比什么都重要,他是医生,他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三天以后,玛丽娅从幼儿园回来第一句话便是:

我是大老板。

这让爸爸有点目瞪口呆。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妻子。

那天,雾霾太重,幼儿园临时放了一天假。

妈妈在家里陪着玛丽娅。

玛丽娅正专注地搭着积木。

妈妈是学经济的,她觉得应当让孩子认认钱,从小有点经济头脑,便从钱包中取出一百元让玛丽娅认。

这是一百元。

妈妈对她说。

玛丽娅顺手接过一百元,说,这是我的钱。

便放进了自己玩具小钱包。

妈妈有点出乎意料,看来,幼儿园已经教会了这些东西。

玛丽娅还顺口来了一句韩语,阿尼哈思呦(你好)。

此时,正好玛丽娅的爷爷打来电话,说给玛丽娅从国外带回来一个玩具女孩(芭比娃娃)和一套童装,让他们有时间谁来取走。

晚上,爸爸下班回来给爷爷打了一个电话:

她爷爷,周末我们过去看您,您还是亲手把玩具和童装给到玛丽娅手上吧,不然她会认为是“快递哥哥”送来的,或者,谁给到她手上,就认为是谁送的,不会觉得是爷爷送的。

话筒那边,传来爷爷爽朗的笑声:

也好,也好,那就周末见。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快递哥哥送来玩具后,玛丽娅玩得很开心、很专注,因为变化无穷的积木玩具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B.小说通过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在坚持认为玩具是快递哥哥送的,模仿手机提示语的情节中将天真无邪、童真可爱的玛丽娅塑造得活灵活现。

C.玛丽娅将一百元收入了自己的钱包,反映了孩童的自私,应证了荀子的观点“人之生也固小人”。

D.小说通过玛丽娅与爸爸的对比,更加突出了玛丽娅的童真可爱和爸爸的成熟无趣、圆滑世故,反映了童真的主题。

8.小说以“快递哥哥”作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9.请简要分析玛丽娅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形象特点。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何承天,东海郯人也。

从祖伦,晋右卫将军。

承天五岁失父,母徐氏,广之姊也,聪明博学,故承天幼渐训议,儒史百家,莫不该览。

叔父肹为益阳令,随肹之官。

隆安四年,南蛮校尉桓伟命为参军。

时殷仲堪、桓玄等互举兵以向朝廷,承天惧祸难未已,解职还益阳。

义旗初,长沙公陶延寿以为其辅国府参军,遣通敬于高祖,因除浏阳令,寻去职还都。

抚军将军刘毅镇姑孰,版为行参军。

毅尝出行,而鄢陵县史陈满射鸟,箭误中直帅,虽不伤人,处法弃市。

承天议曰:

“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

故不以乘舆之重,加以异制。

今满意在射鸟,非有心于中人。

按律过误伤人,三岁刑,况不伤乎?

微罚可也。

”出补宛陵令。

赵惔为宁蛮校尉、寻阳太守,请为司马。

寻去职。

高祖以为太尉行参军。

高祖讨刘毅,留诸葛长民为监军。

长民密怀异志,刘穆之屏人问承天曰:

"公今行济否云何?

"承天曰:

"不忧西不时,别有一虑尔。

公昔年自左里还入石头,甚脱尔,今还,宜加重复。

"穆之曰:

"非君不闻此言。

顷日愿丹徒刘郎,恐不复可得也。

"除太学博士。

义熙十一年,为世子征虏参军,转西中郎中军参军,钱唐令。

高祖在寿阳,宋台建,召为尚书祠部郎,与傅亮共撰朝仪。

永初末,补南台治书侍御史。

(选自《宋书•何承天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

B.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

C.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

D.狱贵情断/疑则从轻/昔惊汉文帝乘舆马者/张释之劾以犯跸/罪止罚金/何者/明其无心于惊马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晋,表示官职升迁,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除、转、召为、补等,其中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除宫表示宫中太监等人职务的任命。

B.隆安是年号,汉世宗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比如康熙、乾隆都是年号。

C.弃市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是在人众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以示为大众所弃的刑罚,《礼记》:

“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D.司马,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

文中的官职名还有:

鄢陵县史、宁蛮校尉、寻阳太守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承天是东海郯城人,母亲徐氏,生性聪慧学识广博,所以何承天小时候便开始接受教义,通习经史百家。

B.刚刚起义的时候,长沙公陶延寿任命何承天为浏阳县令,不久他便离职还于京都,抚军将军刘毅镇守姑孰城,授官何承天为兼代参军。

C.刘毅曾经外出行走,鄢陵信史陈满用弓箭射鸟,箭虽然没有射死人,但是处以弃市之刑,何承天提议只轻微处罚一下就行了。

D.义熙十一年,何承天为世子征虏参军,随后迁职为西中郎中军参军,钱塘县令。

宋高祖刘裕在寿阳,宋台建立,召何承天为尚书祠部郎,与傅亮一起共同撰修朝仪。

13.把文忠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不以乘舆之重,加以异制。

今满意在射鸟,非有心于中人。

(2)公昔年自左里还入石头,甚脱尔,今还,宜加重复。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词的上片写了西湖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约约身旁跟随者笙歌声。

B.词人认为“西湖好”是因为西湖景色优美,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C.没有风的水面如琉璃光滑,让人感觉不到船在移动,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D.涟漪微动,惊起的沙鸟飞起,与前文的“无风水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动静结合。

E.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的心情。

15.词的下片被人们广为流传,请做简要赏析。

(6分)

(三)古代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

(1)《师说》中推断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     ,     ?

(2)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借助车马和水两个例子得出的结论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该剧截取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至1984年35周年国庆这个特殊的时间段,艺术地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筚路蓝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②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现在家喻户晓的名人,从不识“塑料”二字的外行到赫赫有名的塑料博士、“世界塑胶大王”,他的奋斗历程传遍了全世界。

③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④有教无类从根本上决定了儒家学说的本质,它的涵义不是某些特定阶层、特定集团、特定群体的人可教,而是人人可教。

⑤《奇特的年份》是帕斯捷尔纳克用象征手法写成的短篇小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完全通过“表现”来传递作家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他另起炉灶。

⑥全球最强台风莫兰蒂来了,正面袭击厦门翔安,狂风暴雨过后的厦门满目疮痍。

网友纷纷晒出台风过后的厦门,更有网友晒出一张厦门大学校长的背影,看哭众多网友。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众所周知,《论语》是孔子弟子们把孔子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编成整理的。

B.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

C.今晚8点,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

D.诚如李克强2015年7月应邀在巴黎OECD总部发表演讲时所说,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因为应对世界经济下行挑战的必由之路。

19.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

“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

“老兄,你太多分了!

积点德吧!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

“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

“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很多人一般认为,地震发生后,没有坍塌的地方就没有问题了。

但地震造成的影响、不稳定的效应。

①    。

汶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关于龙门山断裂带潜在滑坡点的识别,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岩质滑坡突发性强、隐蔽性强,②    。

对潜在岩质滑坡点的识别,目前无法通过简单的遥感技术、卫星图片等完成,而是需要长期的研究。

过以现有科学技术,对岩质滑坡预警也并非完全无计可施。

目前可采用声发射或微震技术用于岩质滑坡灾害点监测,这是针对岩石在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声学信号进行监测的技术,③    ,往往对大面积、大范围的地质灾害高发区难以全面覆盖。

21.根据下面一段材料,用一个单句给“阙”下一个定义。

(不超过35字)(5分)

据专家介绍,在汉代,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建筑物。

在显宦富豪的宅第、宫室、衙署、城门的两旁,都要立阙,它显示着王权的威严、门第的高贵。

由于汉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墓室前也都修建门阙。

阙就是喽,立在大门的两边,像两座小楼阁,中间是人进出的通道。

古代的阙有木阙和石阙两种。

研究表明,木阙今天已荡然无存,而建造在宗庙祠堂、墓室神道两旁的石阙,历尽千年沧桑,却得以留存一小部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2017年6月23日晚,2017海上丝绸之路汉服文化节在福建福州开幕。

当晚,一曲《烽火战旗》正式拉开汉服文化节的序幕,开幕式表演囊括了传统闽剧艺术、汉服展示、古典舞蹈等,全面展现了汉服文化及相关传统文化在当今生活之中的完美融合。

阅读材料后,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展示“中华文化艺术”独特魅力不正确,应为“中华文明”。

2.D“放弃地缘政治色彩”说法不准确。

3.A原文无此条件关系“只有……才”

4.CC项中“脱欧造成的实际冲击并没有那么不可忍受”与“上百万选民倡议举行‘二次公投’”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其他三项均存在,故选C。

5.AE应选AE,A项符合原文意思,B项应为准冷战状态,表述不当,C项中“本来已经消散的”表述与原文不一致,D项鲍里斯•约翰逊留出的是口头上的回旋余地,选项将范围扩大了,E项多米诺骨牌效应为:

一个微小的变化能影响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的发展具有复杂性,故选项表述正确。

6.引发了全球舆论的关注和震惊;上百万选民在网络发出倡议,要求举行“二次公投”、修正此前的决议;推倒了全球化进程逆转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成为这个焦虑时代的风向标;自利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国际行动将变得越来越频繁,关于……愿景正在迅速消融。

(每点1分)

7.D小说没有反映出爸爸的成熟无趣、圆滑世故,该性格特点与文章的主题也并无太大的关联,故D项错误。

A项在原文中有提到,B项如“不是,是快递哥哥送来的。

玛丽亚一双纯净的眼睛清澈地望着爸爸。

”“我是大老板。

”都是语言、神态描写,正确,C项玛丽娅将一百元收入了自己的钱包,反映了孩童的自私,正确。

8.在情节设计上,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照应了小说的第一个情节和最后一个情节,使结构更加严谨;在人物塑造上,通过快递哥哥来表现玛丽娅的童真和童趣,丰富了人物形象,使玛丽娅这一形象变得立体化;在主题表现上,更加突出了小说童真、童趣的主题,小说的中心变得更加的突出。

(每点3分,答对两点即可给满分)

9.胆小可爱:

当有人敲门时,三岁的玛丽娅会惊吓得往里屋躲;活泼贪玩:

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变幻无穷的积木玩具上;天真无邪,认为玩具是快递哥哥送来的;热衷学习,喜欢学习手机发出的提示语;充满自信,玛丽娅从幼儿园回来第一句话便是:

我是大老板;自私贪婪:

将一百元收入了自己的钱包。

(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给满分)

 10.贵:

使动用法,以......为贵,即重视情:

名词作状语故应译为:

官司重视根据情节断案,如果有怀疑的地方就从轻处理,在断与疑中间断一处。

后句是:

过去吓到了汉文帝所乘坐车马的人,应在者后断一处,故选D。

11.A项,除宫表示宫中易主或清理宫殿,错误;B项,汉世宗即汉武帝首创年号,正确;C项、D项的表述均正确,故答案选A。

12.B项原文为:

义旗初,长沙公陶延寿以为其辅国府参军,遣通敬于高祖,因除浏阳令,寻去职还都,译为:

刚刚起义的时候,长沙公陶延寿任命何承天为辅国府参军,派人通报以尊奉宋高祖,于是任命何承天为浏阳县令,不久他便离职还于京都,因此刚刚起义的时候应为辅国府参军。

故选B。

 13.

(1)所以不用惊驾的重罚,而是施加其他的制度,如今陈满的本意是射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