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741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基本信息

课题

授课学校

授课时间

教学设计及

授课人

二、对本节课的基本理解和认识

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

学情分析

有利因素:

学生已经知道了常见酸和碱的性质,也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不利因素:

实验设计中的证据意识和控制变量的学科思想还没有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充分发挥实验对化学教学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设计、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

总结中和反应的概念、盐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勇于提出问题,大胆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2.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关系,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培养实验设计中的证据意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难点

设计实验方案中的证据意识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

仪器药品

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水、稀硫酸、

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蒸馏水、

点滴板、烧杯、滴管、量筒、试管

演示文稿

PPT、动画(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微观粒子反应)

其他资源

学案

三、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与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宗旨与意图

课件展示:

蜜蜂和马蜂被蜜蜂蛰后,用肥皂水或氨水清洗;被马蜂蛰后,用食醋止痛止痒

导课

设问:

被同样属于蜂的两种蜂蜇,为什么一种用碱液处理,一种用酸液处理?

看图片

学生回答猜想结果

从一开始就要营造一种注重思考而不是简单记背知识的学术氛围,但思考并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想象,需要有科学知识的辅助才能结出真理的果实,因此提供给学生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

蜜蜂毒液显酸性,马蜂毒液显碱性;

氨水是一种弱碱,肥皂水也是显碱性的;食醋是一种酸溶液

实验:

证明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

 

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指导学生实验

小组合作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调动课堂气氛

课件展示:

药品和仪器

(氢氧化钠溶液、盐酸、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

设问“二者反应没有现象,究竟氢氧化钠和盐酸有没有反应呢?

你有方法证明吗?

思考实验方案。

追加问题更让学生跃跃欲试,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课件展示中提示给学生药品信息,旨在降低难度,让全部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防止在简单知识上分化学生。

利用所给药品设计实验,然后将小组实验方案分享到全班交流、评价,得出可行的实验方案。

指导、评价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交流实验方案(小组、全班)

学生亲自设计实验、交流实验方案,教师适当评价,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和实验方案的证据意识,从而解决教学难点。

学生实验方案预展:

酚酞试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试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学生小组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利用实验寻找证据,证明反应的发生

 

导语:

分小组进行实验,看哪个小组能准确找到证据记录下来,证明反应发生

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寻找证据,证明反应的发生。

使学生体会设计实验中的证据意识,体现教学重点。

学生实验方案

酚酞试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试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广开思路,百花齐放”,教师肯定学生的设计思路并鼓励学生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

指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设问:

“这么多实验都能成功验证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你认为最合理的方案是哪个呢?

”提示学生从实验效果、严密程度等方面分析

班级讨论得出最佳实验设计

 

各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实验果实

 

HCl+NaOH==NaCl+H2O

通过让学生将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将优化科学实验的思想进一步升华,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

动画演示“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微观粒子反应”

设问:

“H+和OH-跑哪去了呢?

观看动画

得出中和反应定义

动画演示做辅助,帮助学生达到由“宏观到微观”的能力增长点。

归纳总结中和反应,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中和反应

氢氧化钠与硫酸、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

设问:

“请你用简便方案验证氢氧化钠与硫酸、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否反应”

学生小组实验

此处设计目的有三点

1.加深学生对酸和碱能反应的印象

2.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

3.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罗列分析中和反应,分散了微观解释中和反应实质这一难点

学生实验方案

硫酸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

指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2HCl+Ca(OH)2==CaCl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生产、生活中应用

课上展示学生通过查阅教材、课外读物等资料;网络、电视等现代化工具寻找到的身边常见的中和反应。

设问:

“你能解开其中的奥秘吗?

”(由于学生知识、生活经验有限,有些例子并不符合中和反应,教师及时指正,去伪存真)

全班参与,解释原因

体会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化学不只局限于课堂,而要延伸到家庭,延伸到课外的大学习理念。

课件展示:

学生提供的信息

1、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2、改良酸性土壤、处理工厂废水

3、发馒头发酸了,加点碱压压

4、吃皮蛋时用醋拌一拌

5、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6、喝完饮料口里感觉酸,刷牙

7、杜鹃花叶子长斑用稀醋水浇花

8、切辣椒易辣手(辣椒碱),快涂醋

9、胃酸吃苏打饼干

等等…

课堂练习

见导学案呈现,大屏幕出示答案

课堂小结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和生成中有广泛的应用。

学完本课题,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课后作业

见导学案

四、板书设计

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HCl+NaOH==NaCl+H2O

2HCl+Ca(OH)2==CaCl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五、导学案

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学案

提供药品、仪器: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石蕊试液、

酚酞试液、蒸馏水、烧杯、试管、滴管、玻璃棒、点滴板

实验一: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吗?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

盐酸

 

20mL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二: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了?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

酚酞试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试液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其他

实验三:

其他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

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

总结与反思:

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反应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2HCl+Ca(OH)2==CaCl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六、教学反思

1、让学生动起来是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让学生在动起来的过程中思考,是更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方法。

2、本节课从实验入手中和反应,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连续三组实验更是将学习热情持续整节课。

分组实验使课堂参与比例大大加强,弱势学生也能达到本节课的基本要求。

3、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到化学学科魅力之所在,让有思考的学生光彩绽放,爱上化学,成为未来的化学精英。

七、点评与分析

【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第一部分通过引用特殊的生活例子(被蜜蜂和马蜂蛰了的不同处理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呆板受教的状况,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书本的距离,学生带着渴求知识的欲望自主学习。

【教学手段】

别具一格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喜欢逐条讲深讲透,把自己所知道的内容一字不漏地传给学生,使学生学得被动、枯燥,这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灌输知识,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化学课改必须摒弃的。

【教学过程】

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

在氢氧化钠与盐酸是否反应,由学生说出实验方案后,由学生观察后对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这样做,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让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知识。

【教学亮点】

师生、生生互动,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等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体现出重过程和重方法教育。

八、学习素材

baike.baidu/view/1207.htm

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2%8C%E5%8F%8D%E5%BA%94

九、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xx

2.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xx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指示剂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研钵、试管架、试管(或点滴板)、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紫色石蕊、无色酚酞、食醋、酒精、酸果汁、肥皂水、纯碱溶液、玻璃片、玻璃棒、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

2、学生准备:

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纱布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物质中含有酸?

生:

食醋中含有醋酸、碳酸饮料中含有碳酸、酸雨中含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胃液中含有盐酸、柠檬中含有柠檬酸、电瓶的蓄电池中含有硫酸、酸果汁中含有果酸等。

师:

投影生活中含酸物质的图片,同时让学生完成下表;

类别

名称

盐酸

硫酸

硝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化学式

组成上的相似点

生:

完成表格。

师:

引出课题

板书: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师:

录象展示:

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色。

师:

花不仅能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在化学上有些花的汁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课题。

通过化学式,让学生对酸和碱有个直观的认识。

液还可以用来区别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板书:

一、酸碱指示剂

师:

请一位同学,小心地用塑料吸管向装有适量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吹气。

有何现象发生?

说明原因。

生:

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师:

是否所有的物质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是否只有紫色石蕊试液遇到某些物质才能变色?

生:

按照下图完成分组实验,同时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中。

(先做A组,再做B组,注意:

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液只需2—3滴)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为学习酸的化学性质埋下伏笔。

 

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A组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的颜色变化

结论

稀硫酸

盐酸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B组

肥皂水

酸果汁

纯碱溶液

白醋

纯碱溶液

白醋

酸果汁

肥皂水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结论

白醋

酸果汁

肥皂水

纯碱溶液

生:

根据A组实验的现象,交流汇报实验结论。

师:

介绍酸碱指示剂。

生:

根据B组实验的现象,交流汇报实验结论。

可能有的结论:

⑴白醋、酸果汁是酸的溶液,肥皂水、纯碱溶液是碱的溶液。

⑵紫色石蕊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师:

介绍纯碱的化学式Na2CO3,从构成上分析纯碱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不同,从而得出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同样,肥皂水也是呈碱性,但都不是碱的溶液。

小结: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酸性溶液

变红色

不变色

碱性溶液

变蓝色

变红色

⑵、酸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归纳实验的能力。

师:

为使用方便,通常还可以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师:

演示用石蕊试纸测定盐酸、水、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让学生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生:

了解试纸的使用方法,观察颜色的变化情况。

拓展视野:

酸碱指示剂的发现。

活动与探究一:

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

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

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生:

提出假设和验证方案

⑴其他酸也能使花瓣变红色吗?

⑵盐酸能使其他种类的花瓣变色吗?

⑶碱溶液也能使花瓣变色吗?

⑴将白醋、稀硫酸等酸分别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

⑵将盐酸分别滴到其他种类的花瓣上,观察现象。

⑶将NaOH、Ca(OH)2等碱溶液分别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

活动与探究二:

用自带的花瓣或果实和提供的水果萝卜,根据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⑴、将花瓣或果实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溶液浸没固体;

⑵、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到广口瓶中,得到指示剂,待用;

⑶、用制得的指示剂滴入下列四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现象,填写表格。

指示剂

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白醋

盐酸

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水果萝卜汁

师—生:

交流实验结果,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效果较好?

[板书设计]: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酸性溶液

变红色

不变色

碱性溶液

变蓝色

变红色

酸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反馈练习]

1、无色酚酞试液及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酒精浸出液遇到酸或碱溶液,也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如下表所示:

酒精中

酸溶液中

碱溶液中

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红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色

绿色

紫罗兰

紫色

红色

蓝色

万寿花

黄色

黄色

黄色

皱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上表列出的五种物质中,不能作为酸碱指示剂的有________(填名称)

2、小明在厨房中取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他看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为什么?

3、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请对该无色溶液的酸、碱性提出猜想,并根据本节课探究出的酸碱指示剂对你的猜想进行验证。

猜想(假设)

操作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及结论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